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实验课(糖尿病相关实验)

lily黄鹂儿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常见检查-馒头餐实验

一、什么是馒头餐试验?

吃一定量的馒头(通常含2两富强粉),检测餐前与餐后1h、2h的血浆葡萄糖、胰岛素与C肽水平。

二、做馒头餐试验的目的?

主要是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

1.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诊断;

2.为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降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三、馒头餐具体怎么做?

1.检查的前一天晚上8点后不再进食,但可以喝水。

2.早上不吃饭,也不要吃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

3.先空腹抽血,然后在10分钟内吃完大概3两重量的馒头,可以配温水。

注意:吃馒头的量,要求含有100g左右的富强面粉,而不是100g重量的馒头!

100g富强面粉约含75g的碳水化合物,而100g的馒头只含45.7g的碳水化合物,所以大概要吃160g左右重量的馒头。

4.从吃第一口馒头开始计算时间,餐后1h、2h抽血一次查血糖、胰岛素与C肽水平。

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试验)

糖尿病会带来诸多危害。长期的血糖升高会对我们大血管和微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由于血管是全身的,所以损害也涉及全身多个器官。与没有糖尿病的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和中风增加了2∽4倍,事实上,1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8例死于心血管事件,如心梗、中风;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肾病是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是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比如糖尿病足是导致下肢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

一、预防糖尿病造成的危害,关键是及时发现血糖异常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我们完全有时间预防糖尿病,避免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进展为糖尿病患者;即便已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也可以通过控制好血糖来避免上述危害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是一个隐匿的甜蜜杀手。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可能您的血糖已经出现异常了,高血糖已在不知不觉中损害了您的身体,但是因为没有特殊的症状而不被您察觉。所以,及时进行干预和预防,最重要的前提是及时发现血糖异常。

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试验)就是用来判断血糖是否存在异常?是糖尿病前期?还是已经是糖尿病?以及进一步了解胰岛(与血糖升高密切相关)功能的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二、怎样做OGTT试验?

  1. 试验前8-10小时停止进食,可以饮用少量白开水。
  2. 试验当日早晨7~9时测定空腹静脉血糖
  3. 成人口服无水葡萄糖粉75g,无水葡萄糖粉溶于300ml水中;如用1分子水葡萄糖则为82.5g。
  4. 儿童如果做OGTT试验,口服的无水葡萄糖粉按照公斤体重来计算,标准为1.75g无水葡萄糖粉/体重(千克),总量不超过75g:比如,20公斤的儿童,按照每公斤体重1.75克计算,需要口服的无水葡萄糖粉为35克。
  5. 糖水要在5min之内服完。
  6. 从服糖第1口开始计时,服糖后2小时测定静脉血糖。
  7. 如果同步测定胰岛素水平则在服糖后30分钟、1小时和 2 小时抽血分别测静脉血糖和胰岛素。
  8. 诊断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了解血糖是否异常时,OGTT试验口服的是葡萄糖粉;如果已经诊断为糖尿病,要了解胰岛素分泌情况,了解胰岛功能,一般用2两馒头餐代替葡萄糖粉,从而减少葡萄糖粉对胰岛的刺激和损伤。

三、OGTT试验注意事项

  1. 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结果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苯妥英钠等3到7天:这些药物会影响血糖、影响胰岛功能。
  2. 试验前3日,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不少于150g:试验前保持平时正常的饮食量,我们不要让自己处在一个饥饿状态或者刻意减少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3. 试验过程中,不能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也无须绝对卧床:因为这些会影响到血糖的代谢状态。但是,也不是要求静止不动,可以适度的正常的活动。
  4. 血标本应尽早送检:由于血抽完以后,血里的红细胞如果溶血后也会升高葡萄糖。所以,抽出来的静脉血应及时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查。

四、OGTT试验结果解读

做完OGTT试验后,试验结果通常医生会告诉您:是不是处于血糖异常的状态?是不是已经是糖尿病了。

  1. OGTT结果正常,代表着您的血糖是正常的。

空腹血糖正常值: <6.1mmol/L餐后(喝完糖水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7.8mmol/L

  1. OGTT结果异常,称为糖耐量异常:代表着您的血糖出现了异常,处于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6.1mmol/L,但是<7mmol/L;和/或者餐后(喝完糖水后)2小时血糖:≥7.8mmol/L,但是<11.1mmol/L。有很多朋友正处在这种状态:空腹血糖升高,或者是进餐后餐后血糖升高,但还没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些朋友,我们称之为“糖尿病的预备队”,他们有更高的风险或者在以后进展为2型糖尿病。需要饮食、运动或者药物干预,避免发生为糖尿病。

  1. 糖尿病

空腹血糖:≥7mmol/L,或者餐后(喝完糖水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提示您可能得了糖尿病。如果同时具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那么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还需要改天再做一次确认是否有糖尿病。

#全国斜杠老年大赛##如何做健康老年人#请关注我,并请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梦天实验舱科学实验柜亮相“天宫课堂”,科学家实现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个性化精准调控 | 国内一周科技导读

来源:科技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新闻网、新华社、中国科学报等

梦天实验舱科学实验柜亮相“天宫课堂”

来源:中国科学报

北京时间2023年9月21日15时48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在约48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生动展示介绍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057.shtm

大型海道测量船“海巡08”轮正式列编

来源:央视新闻

21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大型海道测量船“海巡08”轮在上海正式列编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这标志着海事系统目前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综合能力最强的大型专业测量船正式投入使用。

“海巡08”轮按无限航区设计,船长123.6米,船宽21.2米,型深9.3米,最大航速16节,可以连续测量作业达18000海里,自持力60天,可在9级海况下安全航行,5级海况下漂泊测量、4级海况下走航式测量作业,是国内首艘采用宁静化设计理念的海道测量船舶。“海巡08”轮投入使用后,将有效提高我国海事部门应对深远海水域的航海综合保障能力。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3525659205250797554&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track_id=B5C01BF1-8179-4BD1-8B0C-18C491499FF5_717041296601&share_to=wechat

长寿命锌离子电池研究获新进展

据沈阳工业大学消息,该校武祥教授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正极材料,将锌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到6500次,有效改善了锌离子电池寿命短的问题。这将进一步推动锌离子电池研究走向成熟,并为开发可持续能源提供新的方案。

正极材料对电池的工作电压、容量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整个锌离子电池研究的关键。因此,开发具有高容量和长循环稳定性的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十分重要。武祥教授团队通过水热法将两种具有不同结构的材料复合后发现,正极材料内部形成的界面为锌离子传输提供更多的通道,有利于电荷的快速传输,提高电极比容量。此外,该电极材料还大大降低了锌离子快速迁移的难度,提高了锌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

https://tech.gmw.cn/2023-09/21/content_36847503.htm

新材料!成功从废水中回收有机染料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表面异质纳米结构化颗粒全分散策略,制备出全分散的亲水-疏水异质微球,这些微球在水、乙醇、辛烷等一系列溶剂中展示出全分散的优异性能,成功从废水中回收有机染料。该微球材料在环境污染物处理、资源回收利用、海洋资源富集提取、生物分子检测等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984.shtm

突破3万亿!

9月18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公布的《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0782.9亿元,比上年增加2826.6亿元,增长10.1%;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54%,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8.4万元,比上年下降0.5万元。

https://mp.weixin.qq.com/s/k3U_r4Oovekz7AOnjvIUOQ

全球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阵列 首台中频天线完成吊装

来源:央视新闻

20日,中国参与研制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完成建设阶段以来的首台中频天线吊装,不久后将运往位于南非的目的地。这标志着SKA中频天线结构已经基本达到技术就绪和批量生产状态,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2311718866500723553&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track_id=398D1C59-82AD-474C-81F5-2BE6BE24B8BE_716958626446&share_to=wechat

科学家实现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个性化精准调控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李小英、陈颖团队联合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王光宇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在线发表论文,首次提出采用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AI系统“RL-DITR”制定胰岛素决策策略,有效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准确性。该研究成果可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动态的诊治方案,辅助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提升慢病管理效率。

https://wap.sciencenet.cn/mobile.php?type=detail&cat=yaowen&id=508609&mobile=1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合肥先进光源”启动建设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同步辐射光源被誉为“前沿科研的眼睛”“科技的灯塔”,是现代科学不可或缺的大型研究平台。2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未来大科学城,合肥先进光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及配套工程宣布启动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国际先进的低能量区同步辐射装置,使我国形成全能量区覆盖的先进光源体系,加快推动合肥等地成为世界级光子科学研究中心和产业研发高地。

http://m.news.cn/2023-09/20/c_1129873864.htm

龙龙高铁福建段接触网送电成功

来源:央视新闻

18日,随着龙龙高铁古田会址、观音井2座牵引变电所相继合闸,接触网一次送电成功,标志着龙龙高铁福建段接触网全线带电,为下一步的联调联试提供了条件,也为该段铁路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触网送电是将高铁沿线地方电网的高电压,通过铁路牵引变电所转化为27.5千伏交流电后,再输送到高铁线路上方的接触网,为高铁列车运行提供动能,是联调联试前的一道重要工序。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3207361873858583585&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track_id=1775A12D-00D9-41B6-8215-06CAFD86D6DE_716783859432&share_to=wechat

纳米填料“反客为主”,打造高性能膜

9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刊发的一篇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策略。在这篇论文中,南京工业大学领衔的科研团队发明出“固态溶剂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制备了具有超高含量纳米材料的超薄分离膜,膜的厚度仅为50纳米,而填入的纳米材料的含量高达80%以上,实现了膜的渗透性和拦截性的数量级提升。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09/27bc9af12f1f497885a8b91c65e0dbac.shtml

最新高校人员任免动态一览表:

张玉润任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张玉润(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官网)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官网显示,在现任领导一栏中,张玉润已任学校党委书记。

https://www.smu.edu.cn/xygk/xxldbz1.htm

邢锋(来源:广州大学官网)

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人事任免,任命邢锋同志为广州大学副校长。

https://www.gz.gov.cn/zwgk/rsgz/rsrm/content/post_920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