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戳手指(糖尿病戳手指会怎么样)

内分泌糖大夫 0
文章目录:

测血糖扎这个手指结果最准确!不然都白扎了,糖友别不当回事

#头条创作挑战赛#

确诊了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糖,时时掌握自己的血糖情况,这样有利于控制病情。现在最常见的测血糖方式就是扎手指,操作简单,但扎哪根手指,测量的血糖数据才最准确呢?如果扎错了可能就白测了。

建议扎无名指或小指

如果是通过手指末梢的血液来监测血糖,从对结果的影响来看,测试哪个手指都可以。但是一般为了方便日常生活,通常建议选择无名指或小指,而不建议选择拇指和食指。

一般情况下,采血常选择无名指、小指,痛感弱一些。选择无名指的时候最多,这是因为无名指平时用的比较少,老茧比较少,血液也比较丰富,容易刺破采血。如果患者无名指已经扎过数次,可以换小指。

但是通常不建议选择拇指及食指,由于这两指使用频率高,扎破取血后,容易在触摸别的物品时出现疼痛、感染等情况。此外,建议在手指两侧进行采血,由于两侧神经末梢分布较少,不容易产生疼痛感。

测量血糖时还需要注意这3点

1,多次测量

老糖友们都知道,血糖控制情况如何不能只是通过一次测量的结果判定,是需要多次测量,最后取平均值。通常建议一天24h测量4次血糖取平均值才算准确!

2,情绪稳定时测量

日常在家里测量血糖时,应在情绪稳定时测量,因焦虑、压力、紧张、亢奋等不稳定的情绪都容易引发血糖波动,这时候的血糖测量结果是不准确的。

3,血糖试纸不能放在冰箱中保存

很多糖尿病人认为,血糖试纸如果放在外面容易受到潮湿,或者是环境的影响而导致试纸不能使用,所以会选择将试纸放在冰箱中保存,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冰箱的环境也并不干燥,如果久放冰箱,也容易让试纸潮湿。

现在你知道测血糖该扎哪个手指了吧?觉得看完有涨知识的,关注我,我会经常跟你们分享一些控糖知识,有糖尿病相关的问题可以留在评论区,我给你解答!

#糖尿病##头条创作挑战赛##家庭医生超能团#

慢生活·健康 | 手指被竹签戳伤用土法治疗竟导致截指,糖尿病手要特别注意这六点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赵映骥/文、图

患有糖尿病五年多的44岁渝中区环卫工人唐先生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因为收垃圾时被竹签戳伤,导致右手中指被截掉两个指节。

今天(6日)上午,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专程到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采访了唐先生和该中心内分泌/肾内科主任邓武权,邓武权表示:“唐先生主要是受伤后没有告知医生他有糖尿病,同时还用了醋 盐水 蒜的土法泡手指消毒,最终导致了远节、中节手指坏死,必须截指。”

手术前,唐先生中指已经坏死。

手指意外被竹签戳伤

今天上午,记者在内分泌糖尿病足诊治中心病房看到唐先生,他接受了手术躺在病床上,聊起自己受伤的过程,唐先生表示完全是个意外:“大概是上个月15号的时候,我在化龙桥的一个小区收垃圾,在把垃圾从垃圾桶取出来的过程中,右手中指被一根麻辣烫的竹签意外戳伤了,虽然当时我戴着工作手套,但是竹签还是戳到了我的中节手指。”

考虑到竹签戳伤可能会导致破伤风,唐先生专门到医院进行了治疗,并打了破伤风针,但在治疗的过程中,他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他是糖尿病患者,他告诉记者:“我得糖尿病大概五年多了,一直坚持吃降糖药,血糖维持在7.0左右。当时我去治疗手指时,没有跟医生说我有糖尿病,于是在打了破伤风的预防针之后,我没有在医院接受后续治疗,而是直接回到了住家附近的私人诊所治疗。”

土法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唐先生告诉记者:“我听人说醋 盐水 蒜消毒效果好,于是一边正常上班,一边在在诊所输液,回到家还用醋 盐水 蒜泡手指。以前我有伤口都是泡半小时,这次伤口有点红肿,我就每天泡了3—4小时……”

结果唐先生为土法治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原本输了消炎药之后,他的手指已经有所好转,但是长期用醋 盐水 蒜浸泡,导致了他的手指红肿加重,中指甚至出现了发黑的迹象。为了清除手指里的脓液,他又冒险用针刺破皮肤放浓,然后还用醋 盐水 蒜浸泡……

12月4日,唐先生感到右手疼痛,右手中指流脓、感染、发黑之后,他才到市急救中心挂急诊,此时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了,邓武权透露:“当时唐先生右手中指的远节及部分中节发黑、干瘪,皮肤皱缩,可见散在针刺点,近节及右手掌红肿,可闻到恶臭。”

手术切除两节中指

唐先生的症状是典型的“糖尿病手”感染,入院后内分泌糖尿病足诊治中心马上对他进行了血糖监测,在通过血检、拍片和彩超等评估血糖及创面情况后,邓武权发现唐先生的中指感染严重,出现了混合性坏疽,有合并骨髓炎的危险,于是在唐先生接受了抗感染、降血糖治疗之后,很快为其安排了手术。

12月5日中午,唐先生接受了手术,切除了已经坏死的中指远节和中节,目前手术效果不错,今天上午唐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右手不疼了,进医院之前我疼得手都抬不起来了,真的不该拖这么久,为了节约医药费,反而花了更多的钱。”

就患者的恢复情况,邓武权表示:“我们已经切除了病灶,不过他的右手中指近节还有坏死组织。为了保住剩余的手指,未进行一期缝合,现在接受了负压引流治疗。如果情况不错,我们会择期缝合创面;如果情况不佳,可能还要截掉剩余的近节手指。”

唐先生手术后接受后续治疗

糖尿病手六点安全提示

在日常工作中,市急救中心内分泌糖尿病足诊治中心经常会遇到糖尿病手感染后来就诊的患者,他们中除了外伤引发感染之外,还有烤火皮肤起泡、溃烂引发感染、被动物咬伤引发感染等糖尿病手的患者,结合这些病例,邓武权也做出了六点安全提示:

1.糖尿病人要意识到自己的体质和普通人不同,不管是糖尿病手还是糖尿病足,都要控制好血糖;

2.糖尿病手患者要做好保护:工作时要戴劳保装备避免皮肤被刺穿;不能被水烫伤;走路时要避免擦伤;遇到动物要远离,避免被咬伤;

3. 糖尿病后期会引发神经病变,要注意保湿,冬季千万不能烤火(烤灯)取暖!神经病变后可能没有痛感,皮肤被烤干、开裂、起泡后,细菌进入会引发感染;

4.糖尿病容易合并湿疹等多种皮肤病,一旦发生皮肤病就要及时就诊,等到感染就可能面临截肢等恶果;

5.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伤口,一定要到长期从事糖尿病医治的专业医院就诊,减少感染的可能,到小诊所按照普通患者处理伤口,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6.已经接受过糖尿病手治疗的患者,创口要特别保护,避免二次受伤。

测血糖,“抽大血”还是“扎手指”?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综合防治措施之一。测血糖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指导临床降糖方案的选择及降糖药物的调整。常有糖友问,测血糖,“抽大血”还是“扎手指”,那个好?俗称“抽大血”是指抽静脉血检查,而“扎手指”指的是采毛细血管末梢血,即指尖血糖。通过了解静脉血糖和指尖血糖的异同,对于日常的血糖监测与控制,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指导。

临床检验大部分是抽静脉血检查,采动脉血应用较少。静脉血全血包括血浆和分散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血浆是离开血管的全血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所获得的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离体的血液凝固之后,经血凝块聚缩所释出的液体,即血清。血清与血浆的区别,主要在于血清不含有纤维蛋白原。

若采血后放置时间过长,全血中葡萄糖有可能被红细胞利用;且全血中红细胞占据了一定的体积,相当于被稀释,故葡萄糖含量有所下降,理论上全血血糖比血浆/血清血糖低15%,静脉血清测定值与血浆相当。医院检验科出具的化验报告单上的“抽大血”的血糖值,是将静脉血经过红细胞分离之后,用血浆/血清作为标本,通过一系列的检验手段得到的血糖值。所谓静脉血糖值,其实是血浆/血清血糖值

静脉血采血量一般在2ml左右,实验室中全自动生化析仪在处理和分析标本上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人为的影响因素很少,测定的结果更加稳定和准确,在诊断上更有价值。故用于具体诊断时主张用静脉血测定。相对测指尖血糖,静脉血糖需要患者去医院,医生开单、护士抽血、送标本、等检验结果等过程。

指尖血糖,使用便携式血糖计测定,用于平常自我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在家自己操作便携式血糖仪采集的指尖血,不需要经过在医院那样复杂的提取处理过程,检测的是全血血糖值,因为全血中含有红细胞,自然会比没有红细胞的血浆要低。但由于血糖仪在出厂时已有设置调整,这些差异可以忽略。

指尖血糖和静脉血糖是否一致,谁最准确,这是大家最关注的地方。理论上讲两者是同时测定的,应该一致,但实际上还是有所差别的,但差别不会很大,原因是各种仪器的型号、所选用的试剂和瞬时反应的其他条件等都可能存在差异,导致结果的不同。即便是同一次静脉血,用两个生化分析仪检测也未必得到完全一样的数值。指尖血糖还有组织液的影响。采取指尖血时含有组织液,所以可能比实际值略低一些,但差别很难统计。

测末梢血糖简单,快捷,可由患者自己在家里就可以轻松搞定。市面上现有的大品牌的血糖仪都可以选用。虽然影响血糖的因素较多,但只要注意各项细节,按要求操作,结果还是可信的。不要担心“扎手指”不准确。

以下是常见的注意事项。

1. 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受温度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冬季,应使手暖和后再采血检查。

2. 末梢采血时施加一定的压力,容易使组织液混入血液当中。故在取血时,不可用力挤压,血要自然流出才好。

3. 注意试纸的密封和防潮。

4. 由于指尖感觉神经末梢丰富,指尖取血疼痛感比较明显。

6. 末梢采血前应保持皮肤干净,采血后用消毒棉块或其他消毒止血物品压紧针刺处,不要立即浸水洗手,否则容易引起感染。

7. 指尖有伤口、甲沟炎、红肿或皮肤病时最好避开采手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