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胃寒糖尿病(糖尿病脾胃虚寒吃什么药最好?)

小荷医典 0
文章目录:

给糖尿病患者推荐的6种中药代茶饮,还不快收起来!

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就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而中药代茶饮应该是我国茶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如菊花茶清头明目,苦丁茶除热降压,薄荷茶解暑清热,麦冬茶养肺利咽。这些保健茶不仅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还为我们养心怡神,祛病延年发挥了作用。

那么,中药代茶饮适合于糖尿病患者吗?

一般的说来,糖尿病人是可以用中药代茶饮的,但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均适合或都需要,还是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决定,这同样要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是证用是药”,比如菊花茶用于肝热所致的眼睛红赤或眼睛分泌物多等证,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经常腹泻,属于脾虚证者,就不能饮用。又如人参茶适合于气虚体质的糖尿病患者,倘若用于肝火旺胃火盛的患者无异于火上浇油。还有苦丁茶,如给予胃寒患者就好比雪上加霜。所以不能认为中药代茶饮适合所有的糖尿病人。

患者如何自己选择适合的代茶饮?

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茶:

1.糖尿病患者经常有口干舌燥、面红目赤等证,可饮用菊花茶、薄荷茶或莲子心茶以清热明目、清心肝火。

2.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出现便秘,可饮用决明子茶、麻子仁茶以润肠通便。

3.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出现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等脾虚可饮用大枣茶等。

4.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经常感到心烦急躁、头晕目眩、口苦舌干,可饮用菊花茶、薄荷茶或夏枯草茶,以清肝泻火降压。

5.糖尿病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出现心悸心慌者可饮用酸枣仁茶、合欢茶以养心安神。

6.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脂血症,可饮用决明子茶、姜黄茶、生山楂茶等以祛脂活血。

代茶饮的中药会不会影响西药的作用?

传统中医认为茶水和药物不能一起用。不仅是西药,还包括了中药。主要是因为茶中有些物质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一般主张服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但我们说得是中药茶,这些中药茶是否可以和西药一起用,是否会影响西药的作用,目前还不得而知,在没有科学的依据之前,中药茶最好不要和西药一起服用,起码要间隔1小时左右。

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晓春

古人也得糖尿病,是的!古郎中用5个食物榨汁,不花钱的降糖药

糖尿病并不是现代人专属的疾病,古人也会得。

只不过古代没有血糖与糖尿病一说,古人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症。

那是因为糖尿病常常有多饮多食多尿的表现,古人将这种表现归结为消渴。

上消者多饮,中消者多食,下消者多尿。

《中国2型糖尿病的防治指南(2020)》明确将糖尿病列为消渴。

“相如病渴妨文赋,想像甘寒结小红。”这是诗人雷渊的《梨花得红字》

司马相如得了消渴症,想象着山梨熟了,甘甜冰凉美味,生津止渴。

据说,司马相如多次以身有消渴为借口推辞当官。

可见古人早已有糖尿病,那他们是怎么治疗的呢?

《温病条例》中有一方,用梨 荸荠 鲜苇根 麦冬 藕捣成汁代茶饮,被称为“五汁饮”,我们来了解一下。

《温病条例》:甘寒清热,生津止渴。治太阴温病,热灼津伤,口渴。取上五汁,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甘微酸,凉,入肺、胃经,清肺胃之火,也就是中上焦之火,可治上消和中消。

梨甘凉,能够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故能治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热咳。

《唐本草》:"主热嗽,止渴。"

《纲目》:"润肺凉心,消痰降火。"

《本草通玄》:"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

荸荠

味甘;性寒,肺;胃经。荸荠,就是我们吃的马蹄,甘甜甘甜的,有喉咙痛,口渴,咬几个下去就不渴了,喉咙也好多了。

它能够清热生津;化痰。治疗口渴;咽喉肿痛;痰热咳嗽;消渴。

《别录》:"主消渴,痹热,热中,益气。"

《日用本草》:"下五淋,泻胃热。"

《本经逢原》:"治酒客肺胃湿热,声音不清。"

马蹄和梨一样是凉的,胃寒,有寒痰等不宜食用。

芦根

苇根又称芦根,甘,寒,归肺、胃经。能够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它能清肺热,又能清胃热,善于治胃热呕吐。在我们这里要用鲜芦根。

《别录》:"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药性论》:"能解大热,开胃。"

《天宝本草》还认为其有清心益肾的作用。

《天宝本草》:"清心益肾,去目雾,头晕,耳鸣,夜梦颠倒。"

甘,寒,凉血散瘀,止渴除烦,用于热病烦渴。此外藕还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平时吃点酸辣藕片,真的是能够增进食欲。

《滇南本草》:"多服润肠肺,生津液。"

《本草拾遗》:"消食止泄,除烦,病后热渴。"

《别录》:"主热渴,散血,生肌。"

麦冬

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能够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可清心、肺、胃火,用于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阴不足之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总结:将梨 荸荠 鲜苇根 麦冬 藕捣成汁代茶饮,能够生津润燥,五汁饮中诸味多为果蔬,药食两用。

糖尿病(消渴)上消型以多饮为主,小便较多、色黄,咽干灼热,食量如常,舌红少津、苔黄而干。多采用生津止渴、清热润肺的方法调整,可用五汁饮。(《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1期)

#健康养生##健康科普大赛##谣零零计划#

胃寒、胃痛的中成药推荐

现代生活节奏快,本身很多人就饮食不规律,肠胃出现问题,这当中又有很大一批人是因为天生体质虚寒或者后天偏爱冷凉,造成的胃寒、胃痛甚至胃炎。今天的文章就讲一下胃寒吃什么中成药,治胃寒的中成药有哪些。

8种治胃寒的中成药

1、仲景胃灵丸

成分:主要成分是高良姜肉桂、牡蛎、砂仁延胡索白芍、炙甘草等。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健胃止痛。

适宜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弱的人群,对治疗因为脾胃虚而导致的胃寒、胃痛有很好的效果。平时脾胃虚弱、不消化、腹胀、反酸的人群,仲景胃灵丸是很好的选择。服药期间尽量保持饮食清淡、心情愉悦,不要忧郁、生气。成人用量是每天三次,一次一袋,小孩的话药量酌情减少。

2、虚寒胃痛颗粒

成分:主要成分是高良姜、党参、白芍、炙黄芪干姜桂枝、炙甘草、大枣等。

功效:温中散寒、养胃止痛、益气、健脾。

适宜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弱的人群,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胃寒胃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不适合脾胃阴虚的人,比如像出现有口干、舌苔发红、便秘这一类人群就不适用。如果小儿或者老人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期间也要注意不要吃生冷难消化的东西。

3、暖胃舒乐颗粒

成分:主要成分有砂仁、白芍、延胡索、炮姜、丹参、黄芪、鸡屎藤、大红袍等。

功效:温中散寒、健脾益气、调肝止痛。

适宜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群,无论是脾胃虚寒引起的胃寒、胃痛、腹胀、反酸,还是慢性浅表性胃炎,都是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暖胃舒乐颗粒对于孕妇和糖尿病患者是禁用的,此外有心脏病、高血压、肝肾功能问题的人群也要在医师指导下服药。其余正常情况下一天三次,一次一袋。

4、八味肉桂胶囊

成分:肉桂、豆蔻荜茇木香、高良姜、白芍、小茴香、甘草。

功效: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工作。

适宜人群: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有很好的疗效,能够驱散胃中的寒气,对胃寒、胃痛、消化不好、没食欲都有良好的改善效果。服药期间要保持饮食清淡,少油少生冷,还要禁烟酒。但对于容易口干、便秘、小便短赤的这一类胃阴虚的人群就不适用了。

5、附子理中丸

成分:主要成分是干姜、党参、白术、甘草、附子。

功效:主要功效是温中、健脾。

适宜人群: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是十分适用的,能够有效改善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轻微呕吐、手脚冰凉等等一些症状。一般情况下是每天服药两到三次,一次一丸,如果两周后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的话,就建议去医院就诊。虽然目前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心血管问题、肝肾问题的人群要慎用,如果呕吐腹泻严重的话,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6、桂附理中丸

成分:主要成分是炮姜、肉桂、党参、炒白术、炙甘草、附片。

功效:主要功效是温中散寒、健脾、补肾阳。

适宜人群:适用于肾阳不足、脾胃虚寒的人群,对于导致的胃寒胃痛、腹泻、呕吐、手脚冰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除感冒发热的病人不能服用以外,有心血管病、肝肾病的患者用药要咨询医师,其余人群一般是一天两次,一次一丸,用温水送服即可,但如果是姜汤的话,效果更好。虽然副作用暂不明确,还是不建议长期服用。

7、丁蔻理中丸

成分:豆蔻、丁香、党参、干姜、炒白术、炙甘草。

功效:主要的功效就是温中健脾、和胃散寒。

适宜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群,对于胃寒胃痛、肠胃痉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等一系列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如果是容易口干、便秘、小便短赤等胃阴虚表征的人群就不适用了。除此外,孕妇、糖尿病、感冒发热的人群也都不能服用丁蔻理中丸。使用人群服药期间饮食要清淡、温和,在用药三五天后如果症状得不到缓解,要到医院就诊。

8、麦味地黄丸

成分:主要成分是麦冬熟地黄五味子茯苓泽泻山药山茱萸、牡丹皮等。

功效:主要功效是滋阴养肺、补肾阴。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肾阴虚的人群,有盗汗、耳鸣、腰酸、口干等等一些症状的人群都可以服用,麦味地黄丸对肾阴虚引起的胃寒也有一定效果,一般情况下是一天三次,一次8丸。但是感冒发热的病人就不宜服用,另外服药期间尽量不要吃难消化的食物。

结语:关于胃寒吃什么药,治胃寒的中成药就介绍这么8种,当中有脾胃虚寒的适宜中成药,也有针对肾阴虚胃寒的药品,大家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对照做一个用药参考。胃寒人群平时也还是要注意保暖和,少吃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