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孕妇糖尿病复查(孕妇糖尿病复查指尖血5.3)

新快报 0
文章目录:

妊娠期糖尿病:除了孕期,产后复查也很重要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怀孕本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但孕期发现血糖偏高甚至得了妊娠糖尿病,却是让准妈妈们烦恼的事。有的准妈妈担心对宝宝健康有影响,天天担心,然而生了宝宝后却又对病情不再关心,也不再复查血糖。专家表示,妊娠期糖尿病须得到孕妈妈们的重视,除了重视预防,一旦发生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病情,产后也不可怠慢。

■新快报记者 梁 瑜 通讯员 李绍斌 彭福祥

A

孕24-28周时须筛查妊娠期糖尿病

37岁的阿蓉因血糖太高并发酮症送去医院急诊。检查发现,她空腹血糖16.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4.3mmol/L,糖化血红蛋白13%,尿常规尿糖 4 ,尿酮2 ,诊断为“糖尿病”。原来她7年前怀孕期间血糖升高,控制后顺利生产,但产后并没听医生叮嘱回院复查血糖,虽偶于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也并没重视和治疗。此外,她血脂也偏高,这次住院检查还发现了动脉血管斑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曹筱佩教授指出,目前各大权威机构均明确提出:所有孕妇均要在24-28周时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对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在第一次孕检时就要进行糖尿病筛查。进行口服75g葡萄糖的糖耐量试验,然后监测3个时间点的血糖——空腹血糖、口服75g葡萄糖之后的餐后1小时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只要有任意1个时间点出现血糖超标,即可确诊妊娠糖尿病。

孕妇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怀孕前就有了糖尿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怀孕往往会加重血糖控制难度;第二种是怀孕前血糖正常,怀孕时才出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尿病合并妊娠的病人,在怀孕前就达到了普通人患糖尿病的标准:空腹血糖超过7.0毫摩/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毫摩/升;有的怀孕前尽管没有进行血糖检测,但怀孕期间血糖达到了普通人糖尿病的标准,也被认为是糖尿病合并妊娠。

B

对妈妈、宝宝影响深远,不可忽视

曹筱佩指出,妊娠期糖尿病对妈妈和宝宝都有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

妊娠期高血糖可通过脐血、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显著增加围产期母婴不良结局的患病风险:如早产、难产、产伤、巨大儿、胎儿呼吸窘迫、胎儿发育异常、新生儿低血糖、围产期死亡等。妊娠期高血糖还会严重威胁孕妇的远期健康。“孕妇产后血糖短期内可能恢复正常,这容易让人忽视其所产生的远期危害。”曹筱佩称,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产后糖尿病的累积发病率逐年增加,如不加干预,糖尿病发病风险是孕期血糖正常妇女的7-8倍,产后糖尿病的累积发生率可高达70%。此外,这些孕产妇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也明显增多,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最终使得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2-3倍。

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妈生下的宝宝发生代谢异常的风险同样增加。研究显示,其子代发生肥胖的几率高于血糖正常母亲所生后代2-4倍,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也会明显增加。这与妊娠与哺乳期母亲血糖未良好控制有关。而严格的血糖控制和管理可以大大减少这些不良后果。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产后持续存在高血糖,高血糖通过母乳被婴儿摄取,同样会对婴儿造成近期和远期严重不良后果。

C

产后4-12周须复查血糖

确诊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需要严格控制血糖,以减少孕妇与胎儿的并发症。此时控制血糖,也是首选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无法控制的,要用药。“从安全性考虑,一般要注射胰岛素而不选口服药。”由于胰岛素的分子量大,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和妈妈来说都是安全的,而血糖控制不住才会对孕妇、胎儿造成危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妊娠期血糖偏高或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有三成左右在产后会表现为血糖异常,其中九成是糖尿病前期,若不加以干预,两三年就可进展为糖尿病,相反,若干预控制得好,可恢复正常。

“有的人怀孕时发现妊娠糖尿病,非常重视,天天扎手指五六次测血糖都坚持得好好的,从不偷懒,但宝宝一生下来后,就对之前医生要求的产后复查血糖的嘱咐不管不顾了。”因此,曹筱佩建议,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4-12周须复查血糖,以明确是否存在产后血糖异常。如血糖异常需积极饮食控制、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不奏效的,就要配合药物治疗。产后血糖正常者,仍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一旦发现血糖异常,需尽早干预,防止疾病进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人复查一定要注意这9点!不然就白查了

80%的糖尿病患者每月常规拿药,10%的糖尿病患者会主动要求复查生化,5%的糖尿病患者会和医生沟通自己身体情况和血糖情况,还有5%的糖尿病患者流失。复诊不是“走过场”,挂号——开药,和医生只有一句话,“照上个月开”,拿了药单就走人,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复诊”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复诊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及时了解并发症进展情况,为进一步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所以需要我们合理的安排复诊。

简单来说,做到以下9点:

1,空腹及餐后2h血糖检测检查意义

血糖范围:空腹血糖4.4-7.0 mmol/L ;非空腹血糖<10.0 mmol/L。

2,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意义

HbA1c目标范围:糖化血红蛋白<7.0%。
血糖控制良好者应每6个月测1次,血糖控制不佳或近期调整了治疗方案者应3个月测1次。

3,血压监测意义

如果是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建议降压目标控制在130/80mmHg。
建议每周至少测一次血压。

4,血脂检测检查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血脂异常是总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
建议每6个月到医院检测1次。

5,尿常规 、微量白蛋白尿 、尿蛋白检查意义

尿常规检测主要看有无尿蛋白,这种方式有助于发现明显的蛋白尿。
建议每6个月检测一次,至少每年一次,以帮助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

6,肝功能检查意义

肝功能检查主要是为了观察服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是否引起肝脏损害。
一般3-6个月检测1次。如果是首次服用降脂药,则需要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肝功能。

7,心电图检查意义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做1次检查,因为糖尿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性较大。

8,眼底检查意义

眼底病变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每年都需要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检查。当出现视网膜病变后,则需要制定随诊计划。

9,胰岛功能检测意义

胰岛素抵抗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加重的根本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每年做一次胰岛功能检测,以了解胰岛素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是否有胰岛素抵抗等情况。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任何糖尿病问题,需要帮助与治疗,点击「链接」!

#糖尿病##关注糖尿病##控糖##秋日生活打卡季#

准妈妈的血糖偏高怎么办?

准妈妈的血糖偏高,比较常见的原因当属“饮食结构不合理”,传统观念里希望生下又白又胖的宝宝,所以孕妇“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甚至“不想吃的也要尽可能吃”,过量摄入高糖分、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超过了孕妇的代谢能力,容易产生肥胖超重,同时导致血糖升高。

因此,血糖偏高的准妈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积极改善饮食习惯:对于大多数孕妇而言,无需刻意进补,只要均衡营养,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和新鲜果蔬即可。准妈妈们不妨把细粮换成“五谷杂粮”,然后远离油炸食物,同时相关指南共识还推荐“少食多餐”。

2.科学锻炼:光管住嘴不够,还得能迈开腿。对于孕妇来说,运动依旧不可缺少。散步、游泳、有氧体操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注意强度不能太大。如果孕妇锻炼后感觉神清气爽,比原来更加有活力,则说明运动强度刚好合适。

3.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孕妇保持包括血糖、血压等在内的各项指标稳定,而规律的作息更易延续这种良好的状态。还有一点很重要,准妈妈们应定期复查血糖值,保证孕期血糖平稳。此后仍要注意定期检测血糖,同时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via 北京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