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哪管(糖尿病归哪个科室管)
华西医院这个科室简直是个大宝藏!除了糖尿病,它还管这些
今天,小康妹儿持续走进华西医院各个科室,为大家奉上“深度攻略”。
说起“内分泌”这个词儿,很多人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应该是“内分泌失调”几个大字,但对于四川名医的用户朋友们来说,想到更多的可能是“糖尿病”。
说起糖尿病,就不得不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不少参与过四川名医糖友家线下讲座的朋友对这个科室应该不陌生,在线下讲座和首届糖友家控糖训练营中,我们邀请到不少华西医院的医生来开展科普讲座,比如陈大伟、王覃、唐黎之等,以至于一提到这个科室我们的用户朋友便自发与糖尿病对上号。
但这个认知是极其有偏差的。在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除了糖尿病,这些疾病都是它的主攻方向:
肥胖症、周围血管病与慢性创面、甲状腺疾病、 代谢性骨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及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等。
据小康妹儿了解,共计31名医生的内分泌代谢科,创造了约10余万人次的全年门诊病人记录,当然,这不止华西本院的数据,科室还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分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温江院区均开设了专科门诊,在这个以慢性疾病为主的科室,虽然医生们已经竭尽全力,但病房及门诊量仍然“供不应求”!
那么,这个科室有哪些特色呢?
除了糖尿病还能看哪些病呢?
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挂上号呢?
小康妹儿特意采访了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童南伟教授,接下来将一一为大家揭晓答案。
这些科室特色你必须知道
权威多学科专家会诊MDT平台
专病专治,重病大病MDT平台联合治。
内分泌代谢科联合其他多学科,开展了内分泌性高血压、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和甲状旁腺疾病的多学科诊疗。
不明原因的高血压,垂体,甲状腺相关等专科病症如内分泌性高血压、垂体瘤、甲状腺癌等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学科专家会诊的方式能使疾病达到更高的治愈率,同时也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节约时间,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堪称重大利好的美事!
其他科室特色
糖尿病足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病的“老大难”,而糖尿病足是患者非外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据童主任介绍,在科室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患者就占了70%以上。
为了更好地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及下肢动脉病变,内分泌代谢科与其他科室合作成立了周围血管病与慢性创面特色科室,利用多项先进技术积极治疗,且卓有成效。
在这儿,小康妹儿还是要说一句,疾病重在预防!糖友一定要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否则出现严重病变就后悔莫及了!
甲状腺疾病专治 随访
甲状腺是人体相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这个器官一旦出毛病了,可能整个人从里到外都不好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在华西内分泌代谢科不仅能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Graves眼病、妊娠与甲状腺疾病,还有甲状腺癌手术及甲亢治疗的术后随访,服务贴心,免除患者后顾之忧。
骨质疏松症与代谢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作为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是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华西内分泌代谢科拥有全球先进的骨密度检测仪器及从事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能有效开展各种代谢性骨病如甲状旁腺疾病、骨软化症、氟骨症、石骨症等的诊治及康复等。
糖友减重手术全套服务
内分泌代谢科就只能治疗相关的疾病吗?NO!在这里还能减重!
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密切的血糖监测,控制体重也是必要的。减肥难以有成效者,必要时可以考虑接受减重手术。
华西内分泌代谢科与胃肠外科合作开展的手术治疗糖尿病、糖友减重等新技术在患者中获得了极好的反应。从术前评估到术后回访整个过程,内分泌代谢科一个科室就能帮你搞定,不用再东奔西跑,简直不要太方便!
少见病与罕见病
科室与医院多学科特别是精准医学中心合作,通过先进的分子诊断使部分少见病与罕见病得到准确的诊断。
除此以外,还有内分泌性高血压、高尿酸与痛风、专业护士糖尿病教育门诊等特色科室,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小康妹儿提醒:以上特色医疗科室主要针对14岁以上的患者,患者可根据需求选择。
就医服务综合打包,省时省力省心
面对如此庞大的就诊量,为了更有效地多看病、看好病,内分泌代谢科门诊特意作出了如下改革。
1
便捷医疗一体化
针对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推出了诊前评估和诊后教育专项项目,患者在进行专科就诊前可进行疾病基本情况评估,既有利与制定治疗方案,也帮助患者对自身情况有良好的了解;
就诊后有专护对除糖尿病以外的其他疾病的药物的使用及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讲解,从入院到出院,患者看病更高效,后期家属照料也更专业全面。
2
分级诊疗——“大门诊,小病房”
以分级诊疗的形式,实现糖尿病患者的“大门诊,小病房”的诊疗模式,绝大多医生从事专职门诊工作,一站式就医让部分病人通过门诊就能有效解决问题,就医更省心,医疗成本也更低。
你最关心的挂号就诊方式
怎么挂号?怎么就诊?你接着往下看!
普通门诊号
1、点击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首页下方“华西挂号”,进入“华西挂号”主页。
2、在“华西挂号”主页上,选择“预约挂号”,进入华西预约挂号页面。
3、在预约挂号页面,选择“内分泌代谢科专科门诊”,点击后即可选择医生进行挂号。你也可以在页面上方输入关键信息,如科室、医生、擅长等来挂号。
踩点挂号必备
友情提示:踩点挂号!每天早上8:00 循环放号;每天晚上8:00 放退号以及爽约号。提前最好准备,看看有没有上天的眷顾哦!
多学科专家会诊
内分泌性高血压、垂体疾病、甲状腺、肾上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患者可以在预约挂号页面,选择“多学科联合门诊(MDT)”,点击进入,比如选择“多学科联合垂体瘤”,进行预约。
真心地希望小康妹儿做的这份攻略
能帮助到你
如果你有更多的挂号技巧
欢迎在留言区给大家分享~
“
几万人都在看的文章,点进去看看!
▶
▶
▶ 睡硬床对腰真的有好处?腰酸背痛的原因,就是那张选错了的床 (阅读量:30000 )
▶越能干,越短命?肿瘤专家:这样的“好女人”最容易患癌!(阅读量:45000 )
▶15岁少女心脏骤停两次!多器官衰竭!记住,秋天一定注意这件事…(阅读量:25000 )
编辑:板栗 图片来源:123rf
糖尿病治疗关键在于“管”
-
糖尿病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之一,糖尿病诱发的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及并发症是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上海市疾控中心调查显示,本市≥35岁常住居民中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1.6%;超过四成糖尿病患者不知晓自己的血糖水平;已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仍有约七成血糖控制不达标。
与传统疾病的治疗不同,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对日常行为的管理。很明显,接受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患者,血糖控制得更好。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关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有哪些方面呢?
控制标准牢牢记!
_
除了控制好血糖,糖友们还应控制血压、血脂。以下为重要的控制指标,最好牢牢记住! _ 血糖一般控制在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指标,应每3个月检查1次,控制在HbA1c<7.0%。 _ 理想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 _ 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7mmol/L。积极乐观
保持心情平和能够稳定血糖,不良的负面情绪只会导致内分泌紊乱。
主动了解防治知识,积极掌握控制血糖的技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合理进食
定时定量进餐。
均衡摄取谷类、肉蛋类、蔬菜水果类、奶制品和油脂类食物。每日热量分配应符合: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15%,脂肪30%。
减少糖果、蛋糕、高胆固醇和油炸食物的摄入,多选择含纤维素高的食物。
低盐饮食,每日摄入食盐小于5克。
限酒戒烟。
规范用药
口服降糖药
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做好血糖监测。
胰岛素治疗
密切观察和预防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疲乏、头昏、心悸、出汗、饥饿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平卧并及时检测血糖,进食糖果、饼干、含糖饮料以缓解症状。
适当运动
_
适当运动有助于血糖改善,超重、肥胖者需适当减去5%的体重为宜。 _ 餐后1-1.5小时是降血糖的最佳时间,提倡晚餐后1-1.5小时可进行适当运动。 _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散步、快走、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中等强度、时间不宜过长的运动,如:慢跑、快走、健身操等。重症糖尿病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视病情逐步增加活动量。 _ 遵循“一三五七”原则:每天运动一次,每次30分钟,每周五次,运动心率最好保持在(170-自身的年龄)/分钟,强度及频率应根据自身病情调整。护理足部
_
软皮皮鞋、运动鞋是最理想的鞋子。袜子应选择棉质地和羊毛质地为好。 _ 建议患者每日用40℃左右的温水洗脚,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_ 若有皮肤干裂、湿冷、水肿、肤色变暗、感觉缺失、趾甲变形或局部红肿痛热等,必须尽早到医院就诊,不可擅自用药及处理。 _ 秋冬季节可用润肤霜均匀涂搽在足表面;汗脚可撒些滑石粉。不留长指甲,修剪趾甲时不能伤及皮肤,以免造成足部损伤。预防并发症
定期检查视力
每年检查眼底,出现视物模糊、部分视力缺失应及时就诊,防止失明。
定期检查肾功能
定期检查尿微量蛋白以及血肌酐水平,若经常出现腿肿或脚肿,很可能是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征兆。
注意感觉异常情况
如果出现双手或双脚麻木、刺痛或有烧灼样感觉时,很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征兆。
提防特殊情况
还要提防一些特殊情况,如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
参考文献:
[1]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健康管理规范(2020)[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供 稿:徐继英
编 辑:李欣宇
审 稿:施 燕 冯晓刚
颠覆丨糖尿病知识懂的越多,血糖管的就越好?
人们通常认为,拥有更强的自我激励和更多的健康知识对糖尿病自我管理非常有帮助,而那些经常自我激励却没有健康知识的患者将会导致危险的健康行为。
真的是这样吗?
针对这个问题,在土耳其的一个主要城市进行了一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了167例18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具体的方式如下:
自我管理的调查问卷是分发给在诊所有预约的合格的门诊患者。
健康素养的衡量是通过新翻译的土耳其版本的“快速成年人健康知识测评”(S-TOFHLA)和自陈量表。
患者自我激励的测量是通过一张有12个问题的调查表,这张调查表是基于Spreitzer的心理学自我激励理念。
自我管理行为的测量时通过《糖尿病自我照顾活动总结的测量》(SDSCA)。
糖尿病知识水平的测量是通过糖尿病知识测试来进行。
实验结果显示,丰富的糖尿病健康知识和充分的自我激励对患者的自我血糖管理行为没有影响。
所以健康知识可能是在临床决策中更有效,自我激励权可能在习惯性的健康行为中发挥更强的影响。
---参考文献---
PMID:26975936
Do health literacy and patient empowerment affect self-care behavi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