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糖34(糖尿病糖30是什么意思)
- 1、29岁糖尿病患者,血糖高达34.5mmol/L,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如何
- 2、我,34岁诊断2型糖尿病,用6个月转停药,分享4点,建议收藏
- 3、这四类食物最适合糖尿病患者加餐,这三类食物最好不要吃
29岁糖尿病患者,血糖高达34.5mmol/L,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如何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胰岛素也是如此,它可以让你处在糖尿病蜜月期,可以长期不用药。也可以让你掉入血糖失控的深渊。
下面通过两个案例,帮助读者朋友认识胰岛素的功与过,认清如何才能正确使用胰岛素。
胰岛素让他进入蜜月期一位29岁的年轻男性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糖高达34.5mmol/L,并且血酮体阳性,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危重,下了病危通知书,他的父母当场嚎啕大哭。
经过我们积极的补液及胰岛素降糖治疗,血糖下降,酮体转阴,病情好转回家继续使用胰岛素(三次短效一次长效)强化方案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经过一个月强化治疗,胰岛素逐渐减量直至停用胰岛素。
两年了,现在小伙子未用任何降血糖药物,只是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血糖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
国内著名的糖尿病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翁建平教授曾做过一个全世界闻名的糖尿病治疗临床研究,对初发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特别对于中青年人,有血糖极高、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等特征的糖尿病患者,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正常。
经研究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通过短期的胰岛素强化及后续的胰岛素巩固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胰岛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有42%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经过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高血糖毒性得以去除,自身胰岛功能得到恢复,经过1至3个月强化降血糖治疗,可改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或停用所有降糖药物,进入所谓糖尿病治疗“蜜月期”。
这位年青人进入了糖尿病治疗“蜜月期”是胰岛素的功劳。
当然还必须强调:在强化治疗血糖控制好后,仍需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做到戒烟限酒,坚持合理规律的运动,平衡膳食营养,保持愉悦的心情,才能助于糖尿病的长期有效控制。
胰岛素让他血糖失控老刘今年刚退休,糖尿病病程6年,一天他缓慢地气喘吁吁地挪进我的诊室跟我打招呼,我没认出来,后来一看病历名字,我惊呆了,这位糖友变化太大了,胖了好大一圈。
我问他怎么长了这么多肉?他腼腆地告诉我,自从3年前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得一直很好,就再也没有找正规的糖尿病医生看过病。
近几年来他的体重增加越来越明显,有刹不住车的趋势,并且出现了膝关节及腰椎不能负荷身体,平卧喘不上来气。
我知道胰岛素有一些不良反应,主要有低血糖、体重增加、全身或局部过敏反应、脂肪组织增厚,其他少见不良反应有水肿、脂肪萎缩、胰岛素抗体的产生、视力障碍等。老刘出现明显的体重增加,是胰岛素不良反应之一。
胰岛素治疗后体重增加的原因:
- 一是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后,过多的葡萄糖不再从尿中排出,而是转变为糖原或脂肪贮存在体内。
- 二是胰岛素用量过多,患者因出现低血糖而出现明显的饥饿感,引致进食明显增多,引起体重的增加。
因此,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降糖方案一定要慎重,不宜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只有在血糖明显升高或有急性并发症时(如酮症、感染)短期使用胰岛素,把高血糖毒性“压”下去后,及时改为减少体重或对体重影响小的降血糖方案治疗。
如何正确对待胰岛素对于降糖利器胰岛素,我们需要做到“可不用者不用,可少用者不多用”,严格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监测体重。
肥胖者及时加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药,尽量减少胰岛素用量,避免长期使用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水冰 副主任医师审校:向建平主任医师作者单位: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怀化分中心
我,34岁诊断2型糖尿病,用6个月转停药,分享4点,建议收藏
当初自己被诊断2型糖尿病,那一刻,真的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了。
我才34岁,就要一辈子跟糖尿病打交道,感觉人生都没啥盼头了。
但是,谁能想到,仅仅6个月以后,我实现了逆转,血糖基本正常了。
于是停用所有药物,3个月后,我又去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是5.6%,达到了正常的标准,也真正逆转了。
接下来,分享一下,我整个就诊、治疗的过程,给大家一个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更多人。
在确定自己是2型糖尿病之前,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莫名经常出现口渴。
平时我喜欢喝冰镇饮料,喝水很少,但是那段时间不喝水就根本不解渴。
而且一天要至少喝3000毫升,也因此需要经常去厕所,尤其夜里还得去3到4次。
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经常容易饿,所以那段时间吃的饭也要比平时多。
后来跟我忽然意识到这些不正常的现象,随手上网查了下,说是可能是糖尿病。
于是我赶紧去了医院,但是查了一个随机血糖,结果是24mmol/L。要知道超过11.1mmol/L就达到糖尿病诊断的标准了。
随后,我就住院,并且做了很全面的检查,结果就是空腹血糖12.1mmol/L,糖化血红蛋白9.9%,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均为阴性,等等。
最终诊断为2型糖尿病。
医生跟我沟通治疗的方案的时候,说是建议我用上一个星期左右的胰岛素。
一开始我是比较排斥的,因为看了网上很多关于胰岛素的负面的说法。
直到医生说短期应用胰岛素可以帮助我更快实现糖尿病逆转。
什么?糖尿病还能逆转?
然后我就跟医生了解了很多糖尿病逆转的知识,甚至还找来了一些专业的文章阅读,然后我很快就同意了胰岛素治疗。
事实上,我也就用了6天的胰岛素,随后就停了,但就是这6天开启了我随后的逆转之路。
司美格鲁肽是我实现糖尿病逆转的关键在开始治疗的第3天,医生给我加用了一种新型的降糖药--司美格鲁肽,一周注射一次,一次0.5毫克。
司美格鲁肽不光能刺激身体产生胰岛素,还能保护产生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促进生长抑素的分泌,最终的结果就是血糖下降。
司美格鲁肽还有一个很显著的作用就是降低食欲,减轻体重。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控制食欲的地方。
出院以后,我也继续用司美格鲁肽,同样是一周注射一次,不过剂量改成一次1毫克。总共用了6个月。
当时我的血糖就基本正常了,空腹血糖只有4.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只有5.8mmol/L,于是医生建议可以把司美格鲁肽也停了。
停用司美格鲁肽3个月后,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5.6%,空腹血糖5.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5.1mmol/L,终于实现了逆转。
减重减脂是逆转2型糖尿病的核心我的身高是175厘米,住院时候的体重是88公斤,停用司美格鲁肽的时候体重已经减到了78公斤,减了整整10公斤。
停用司美格鲁肽3个月还有,也就是确定完全实现逆转的时候,体重到了76公斤,也就是我通过生活方式改善,又减了2公斤。
我的肌肉也不发达,对于这个身高,76公斤还是偏高,我还会继续减重减脂。争取到72公斤左右。
毕竟,在《缓解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中提到,“减重是缓解与超重或肥胖相关 T2DM 的核心 ”。
这次生病,让我认识到了肥胖对健康的影响,让我认识到了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也让我有机会更好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的平时都饮食基本还是不错的,就是爱喝冰镇饮料,出院以后我停了所有的含糖饮料。偶尔馋了,会喝一些代糖的饮料。
我也开始慢慢增加运动,不光是有氧运动,还有增肌运动。因为肌肉越多越有利于代谢,包括血糖的代谢。
想要避免或者尽可能推迟血糖再次升高,保持好的生活方式是必须的,也是维持健康必须的。
早点认同这个观点,才能早受益。
最后,希望所有的糖友都能控制好血糖,希望有机会逆转的朋友都能实现逆转。
往期热门文章:
01.3000多万粉丝的网红,用2年逆转糖尿病,他的方法值得收藏借鉴
这四类食物最适合糖尿病患者加餐,这三类食物最好不要吃
今天,咱们聊聊糖尿病患者睡前加餐的话题。
糖友选择吃什么,吃多少,不会导致血糖升高,又能不饿呢?
四种情况需要睡前加餐
1.晚餐控制饮食后,比如减少主食、控制总热量,睡前有明显的饥饿感。
2.注射胰岛素的糖友,有意识将晚餐的三分之一食物改在睡前吃,睡前有明显的饥饿感。
3.运动锻炼后,加速了胃的排空,消耗了更多的能量,睡前有明显的饥饿感。
4.测睡前血糖低于5.6mmol/L,需要加餐预防夜间低血糖。
三类食物不适合睡前加餐
1. 精制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
比如馒头、面条、稀饭、面包、藕粉等精制的主食,是较快的能量来源,并且刺激胰岛素分泌,少吃没有饱腹感,多吃能快速地升高血糖,不建议吃。
2. 油炸、油酥等加工类食物
比如油饼、麻花、桃酥、月饼、蛋糕、沙琪玛等,因为增加了脂肪的摄入,不利于减脂。
3. 含糖量高的食物
比如葡萄干、桂圆、巧克力、果脯等。
这四类食物适合睡前加餐
1.乳类及其制品
首先牛奶、酸奶、豆奶等乳类的升糖指数低。相比小麦粉面条的血糖指数是81,大米粥69,大米糯米粥65,小米粥61。
乳类及其制品都是低升糖指数食物,比如牛奶是27,酸奶(加糖)是48,低脂奶粉11.9;即便是加糖和巧克力的牛奶,升糖指数是34,也远比号称养胃的小米粥(61)低得多。
酸奶中的蛋白质、乳酸能延缓胃排空,有明显的饱腹感。既能控制睡前的饥饿感、又能控制餐后以及空腹血糖。
另外,从总热量的角度看,喝起来甜甜的加糖酸奶(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12克)相比吃起来不甜的馒头(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49.8克)远远低得多。当然,如果能自制酸奶,少加点糖,或者买含甜味剂的酸奶(标注阿斯巴甜等等),血糖反应会更低。
所以,相比吃稀饭、面条,一袋酸奶,或者半盒牛奶,是睡前消灭饥饿感的最佳选择。
2.豆类及其制品
豆浆、豆腐脑、豆腐干、豆腐卷都是低升糖食物。比如豆浆每100克中含蛋白质1.8克,碳水化合物1.1克;每100克豆腐干含蛋白质16.2克,碳水化合物11.5克。
有一位糖友,经常卤制五香豆腐干,晚上锻炼后,饿了就吃上2块,血糖控制稳稳的。
在南方,各种豆腐制品更是多种多样,糖友在网上查找制作方法,也非常方便。提醒一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减少豆类食品的摄入。
3.蛋类以及制品
临睡前如果有饥饿感,蒸一碗鸡蛋羹,里面随口味加一点菠菜、胡萝卜粒等蔬菜;或者直接煮一个茶鸡蛋,都是不错的选择。
茶鸡蛋加工制作非常简单,稍微用心一下,就能很好地控制饥饿感。远远比家里有什么吃什么,经常剩什么吃什么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4. 粗加工的混合餐或少量低糖水果
如果家里实在凑巧没有上面所说的牛奶、鸡蛋、豆类,那么简单粗加工的碳水化合物,混合少量蔬菜、干果也是一种选择,比如:
- 半个煎饼、全麦面包、燕麦片(轻煮),搭配天然的干果类,比如杏仁、花生(10粒之内);
- 或者半个包子、3个水饺等;
- 半个苹果、1个小香蕉(控制在100克之内)。
总热量控制在100~150千卡之内,既保证混合餐升糖指数低,也控制了总热量,解决了饥饿感。
上述食材,糖尿病患者应家中常备。
作者:牟利宁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任护师济南营养学会秘书长山东省首届健康大使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五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