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坏手(糖尿病手的并发症)
没想到得了糖尿病,手却烂了,我还是第一次见。
#护苗有我2024#在小区锻炼,最近看到一个和我们岁数差不多的大哥,用轮椅推着他的老伴,每天在锻炼。
刚开始只以为是她的脚,或者是腿不合适,今天无意中聊起,才知道他的老伴也是糖尿病,不但是脚有糖尿病足,手也有几个指头肿的厉害。甚至不能拿筷子。
我问他为什么不去医院赶紧治疗,他说这也是刚从医院出来,已经住了两个多月了。
医院时间长了也是住不起。换一次药就需要一千五百块钱,一星期换两次。
老两口虽然有养老金,驾不住一年住好几次医院。虽然能报销,老两口给儿子娶了媳妇也没剩多少了。
我看了一下她的手,有心拍张照片,又怕人家讨厌。
右手两个指头,左手一个,都是又红又肿。像被热水烫了一样,哎呦,吓死我了。
现在天气太热,医院休息不好,老大哥看着也是精疲力尽。
谁家摊上一个这样的病人,也是麻烦不断。能理解其中的不易。
没注意过,原来糖尿病手也会坏的。不是今天看到,我都从来没听过。
去年有一段时间,我的手起倒刺,我直接用手扯了下去,最后好长时间这个地方都疼,不好长。
糖尿病人有破损的地方,还是尽量早点去医院治疗,不然真能小毛病拖成大问题。
想想都可怕。原来这么厉害。
你们见过这种情况吗?我还是第一次,脚上倒是见过,太残忍了。
糖尿病可能引发手足溃烂,甚至猝死?糖友警惕这种并发症
糖尿病的确不“吓人”,因为即便血糖高,或许不会有症状,甚至也不会让糖友特别难受。
糖尿病真的不可怕吗?有人烂手烂脚,有人因此失明,有人甚至需要截肢。
今年9月,知名艺人龙绍华猝死,虽然及时进行了抢救,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而此前,他本身一直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可怕是并发症!而且,很多并发症虽然严重,但平时的症状却并不明显,却可能会突然发作。所以,当有些糖友出现大病的时候或者意外的时候,大家都会为他惋惜:好好的,怎么突然就……
今天和大家说说,糖友所面临的重大健康威胁——猝死。
01
糖尿病猝死几率高
根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在中国每年有高达55万的人发生猝死,死亡人数据高居世界第一名。
更可怕的是,患有代谢相关疾病的人,如患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的人,若是平时没有控制好自己的病情,使血压、血脂、血糖无法保持稳定,心脏的负担加重,让心率和心肌功能无法保持正常,身体受到的慢性损害就会加剧,发生猝死的风险就要比正常人高上很多倍。
对于糖友而言,猝死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欧洲有一项研究表明:
在1~35岁人群中,每年糖尿病患者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21.9/10万人,无糖尿病患者2.6/10万人。
在36~49岁人群中,每年糖尿病患者心源性猝死119.8/10万人,没有糖尿病患者19.7/10万人。
比起没糖尿病的,有糖尿病者心源性猝死发生率高出约10倍。
02
容易导致猝死的并发症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
究其原因,且长期高血糖状态所致神经内微血管病变及局部缺血、缺氧,往往造成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和结构受损,进而引发心率变异率下降,心脏性猝死发生风险升高。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高血糖对心脏的损害就相当于患者得过一次心梗,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梗的风险,跟心梗患者再次复发的风险差不多。凶险程度自然是不同于常人。
03
猝死可能发生的前兆
虽然糖尿病性心脏病症状常不典型,但还是会有一些蛛丝马迹。如果有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
1.胸部闷痛:如果出现胸痛症状,伴呼吸急促,且反复发作,一定要高度警惕心源性猝死。
2.嗓子发紧,牙痛或胃疼:如果出现一阵一阵地嗓子发紧、牙疼、胃痛或肩臂疼痛等,很可能心绞痛发作。
3.心慌或晕厥:反复发作心律不齐,心跳加速或心跳过缓,容易导致心、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及心血管意外。
4.突发呼吸困难、头晕:功能不全会导致气促气短、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同时常伴有头晕。
5.极度疲劳:没有过量运动情况下,就感觉四肢沉重、疲惫不堪。
6.夜惊失眠: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欠佳常被憋醒,夜间猝死的风险较高。
7.异常出汗:没有进行剧烈运动却动辄大汗淋漓,同时伴有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高度警惕猝死的发生。
关节难伸直、活动有弹响……糖尿病也伤手
来源:生命时报
深圳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教授 李 强
糖尿病足备受关注,但知道“糖尿病手”的患者却寥寥无几。与糖足比起来,糖手的后果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长期糖尿病会引发骨关节、软组织等基础病变,手上也会有所表现。一旦发生糖尿病手,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恰当,治疗难度更大,甚至有截肢风险。因此,及时识别手部异常情况十分重要,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
手指肿胀。糖手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祈祷手”,即掌心相对时,手指无法顺畅地伸直贴合,缝隙较大,像是在祈祷。或者由于周围神经病而引起的骨关节病变,患者手指关节不灵活,无法伸直,导致手畸形。
伤口愈合慢。由于血糖高导致免疫力下降,手部伤口附近的毛细血管可能不断发炎,导致病情加重。同时,组织修复能力有所下降,伤口愈合较慢。
手指麻木或针刺样烧灼感。手指是血管、神经的末梢,血糖过高、供血不足,可导致血管、神经发生病变,造成患者手指发麻或疼痛。疼痛常在夜间加重,患者常在睡眠中被痛醒,也可因腕部活动加重。
除了上述症状,长期糖尿病引起的骨关节、软组织(血管、肌腱等)等基础病变,也会导致手部并发症,尤其是以下3种。
腕管综合征。超过20%以上的糖友合并腕管综合征。对糖友来说,即使没有过度重复运动引发炎症等因素,腕部组织也可发生结构改变,导致正中神经受到压迫,出现腕管综合征。在初期,糖友可采取休息、腕部固定(必要时使用夹板)、非甾体抗炎药等治疗,也可选用激素进行局部封闭;对于严重病例或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可通过外科手术缓解压迫。
扳机指。这就是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某个或几个手指像是被锁住,活动受束缚,常伴有疼痛或“咔嗒”弹响声,有时需借助另一只帮助屈曲。它不仅是“拇指族”常玩手机的不良后果,也是常见的糖尿病手部并发症。出现扳机指,通常采用局部注射激素来治疗,也可做腱鞘松解术。
掌腱膜挛缩。这是由于掌侧皮肤下面的组织发生增厚、缩短和纤维化所引起,可使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发生屈曲挛缩,最终导致手指,尤其是无名指、小拇指永久性弯向掌心。
为预防糖尿病手,糖友首先应保持血糖稳定,尤其是10年以上糖友;其次,加强对手的保护,尤其血糖控制较差者,尽量避免接触有棱角、尖锐的物品;用手拿东西时动作应缓慢,避免受伤。如果需长时间用手干活,尽量戴手套,避免老茧生成和手的钝性磨损。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