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脚现象(糖尿病 脚)
糖尿病足的症状是什么?脚上出现这几个异常,请直面事实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很常见的症状,一旦发现糖尿病足出现,那么对于患者的足部健康是造成很大威胁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因为糖尿病足都截肢了。那么糖尿病足会出现什么症状表现会让我们提前发现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表现:
第一隐形阶段:这个时候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主要就是因为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 皮肤浮肿,腿脚麻木的感觉,同时还有可能会痛,特别是到晚上的时候,会痛的更加厉害。
第二初期阶段:这个时候的患者会出现脚底还有脚背出现水泡,患者会出现 烫伤还有鸡眼等症状,同时患者还很有可能发生浅表性损伤等。
第三中期阶段:这个阶段的患者会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同时,感染的情况会加深,这个时候的患者皮下组织会损伤,同时还会发生炎症,如果没有办法及时把症状控制住,感染会继续蔓延,伤口会变的更加的严重。
第四重度阶段:这个时候的患者感染已经是非常严重了,已经有脓性物质了,坏死的组织变多,最后有可能导致大脓腔的形成。脚指出现坏死。
糖尿病足的症状以上大家都有所了解了,想要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我们在生活中就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那我们要怎样预防呢?
1、控制好糖尿病的病情:要控制患者的血糖,使得血糖的值稳定,同时也要控制血压、血脂等正常。
2、注意下肢的血压循环:注意脚的保暖性,下肢的血压要充足。要注意的是,抽烟是会导致血管收缩的,导致下肢坏死。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积极戒烟才是关键。
3、脚受伤要及时治疗:如果发生的溃疡比较严重,要做好清创的同时还要进行治疗,帮助伤口愈合。
4、不要使用热水袋:因为糖尿病的人患病的时间比较长,身体的感知能力是下降的,没有办法感知到水的温度,很有可能被烫伤到的。
5、要注意足部的卫生工作:要保护好自己的脚,要干净,可以经常用温水泡一下脚,洗脚了之后,可以用植物油按摩一下。不要穿不合脚的鞋子,鞋里面也要注意干净,以免把皮肤磨破了。
6、及时把脚指甲修剪掉:要及时修剪自己的脚指甲,时刻观察自己的脚有没有病变,如果发生病变,就要及时去看医生。
7、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冬天,要注意脚的保暖。
8、不要用烈性的消毒水:有损皮肤的胶布不要贴在自己的脚上,在平时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脚有损伤。有脚癣的人一定要彻底的把病菌消灭掉。
9、选择合适的鞋袜:要穿舒服的鞋袜,鞋子的透气性摇号。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尖头鞋等,不要光脚或者是穿拖鞋出门。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血糖升高,双脚先知?脚上频繁出现3种情况,提防糖尿病足
48岁的蔡女士,在公司组织的体检中查出糖尿病,所幸发现得比较早,医生表示暂时可以不用吃药,只需要通过生活调理就好,要多注意饮食,还要适度的做一些运动。
蔡女士知晓自己患上糖尿病后,也是一阵紧张,只因自己的妈妈也是患有糖尿病,长期用药控制着血糖,她也一直担心自己会遗传母亲的糖尿病,没成想还真没逃过。
后来,蔡女士也是听医生的话,饮食上很注意,还经常去跳广场舞,或者出去散步,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每次测量的血糖,都在一点点的降。
当血糖值降到正常范围时,蔡女士就放松大意了,饮食上不是那么的注重,运动也逐渐地减少,认为血糖就此控制住。
2年后,蔡女士在某一天脚突然被划伤了,问题不算大,但是也是有一个小伤口,不用管一周也就能自动恢复。当时,蔡女士也是用酒精消毒了,虽然疼但也没有多管。
她以为很快就能转好,没想到过去半个月了,伤口还是没有愈合,搁以前三天左右就开始愈合结痂了,蔡女士感觉到奇怪,却也没怎么当回事。
可是,又过了几个月,伤口是恢复了,可是,蔡女士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双脚瘙痒得很厉害,涂抹过治脚气的药膏,还是没有效果,每次痒的蔡女士头皮发麻,实在忍受不了,就去看了医生。
皮医生了解完情况后,表明它的情况可能与脚气无关,大概是糖尿病引发的糖尿病足了,蔡女士自己的血糖不是恢复正常了吗?
医生问蔡女士,你复查过确定血糖降到标准范围的吗?蔡女士表示没有到医院复查过,只是自己在家中定期会测量。
听到此话,医生建议蔡女士次日禁食禁水之后,到医院做个血糖检测。第二天,检测过后,拿到报告一看,蔡女士的血糖已经高到12.9mmol/L,怪不得会引发糖尿病足。
蔡女士表示不解,明明自己在家测量血糖已经恢复正常,为啥血糖还会升高到12.9mmol/L,自己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需要明确一点,血糖是真的恢复到正常水平,还是一种假象,比如说自己没有进行测量,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是白天取一些时间段进行测量。
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黎明现象,一种就是黄昏现象,这两种情况会出现血糖恢复正常的假象。
黎明现象,就是白天测量的血糖都是在很好的状态,但是夜间或者早餐过后的血糖值会比较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可能就会错误的觉得血糖恢复正常。
黄昏现象,并不算多见,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晚餐前后血糖会突然升高,其它时间则表现为正常,如果没能及时察觉,也是容易出现错误判断。
另外,就是自己在家测量的方式出现错误,或者说只是短暂的出现血糖水平正常,没有长期的进行观察,这样也会出现虚假现象。
排除以上因素,就是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出现误判后,就真的不管血糖了,生活方式上也开始放肆,饮食也是肆无忌惮了,有一些需要服用药物的,自行就开始停药,如此情况下,怎么能不让血糖突然升高。
血糖升高,并非没有异常,脚部出现的3种情况,别错过了。脚部麻木
双脚在一段时间内,总是会觉得麻木,且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每次持续的时间也在拉长,不要觉得是小问题,认为甩一甩就没事了。
偶尔出现麻木现象,甩一甩倒是没什么问题,但频繁地出现脚部麻木,则不是小问题,有可能是糖代谢出现问题,血液中血糖浓度变高,影响到了下肢的血液循环,刺激到神经以后,再加上缺氧,也就会出现脚部麻木现象。
脚部伤口愈合速度慢
就像蔡女士一样,脚上一个小小的伤口,半个月了都还没有真正愈合,主要是血糖持续升高,导致细胞运转氧气能力变低,脚部的氧气供应不足,伤口得不到更多的氧气,会增加感染的风险,自愈能力也会容易变低,才会影响到伤口愈合速度,也在说明一个事情,糖尿病足到来。
脚部瘙痒难耐
夏天,容易出现脚气病,主要是脚部不透气,容易受到真菌感染,可是,明明涂抹了脚气膏还是不管用,像蔡女士在涂抹脚气膏之后,也是没见好转。
这种情况下,也是代表着脚部皮肤瘙痒,可能并不是简单的脚气问题,血糖高的人,应该要引起注意,血糖持续升高,会让汗液中的血糖浓度变高,脚汗中伴随着血糖,也就更容易招惹真菌,也就容易引发脚部皮肤瘙痒,甚至可能出现溃破的现象。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在合理控制病情之下,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不算大,可若是不能很好地稳定血糖,那带给身体的危害可就大了,查出糖尿病,可别随意轻敌。
参考资料:
1. 《你脚上有五种“症状”,不要粗心大意,表示糖尿病已经来“报到”》·人民网·2019.8.29
2. 《糖尿病足及其防治》·李仕明,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
得了糖尿病,脚上会有哪些异常?出现一个,提醒你要降血糖
来源:老金说财经
得了糖尿病后,脚部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异常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是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现,提醒患者需要关注并控制血糖水平。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脚部异常症状:
1. 感觉异常
- 麻木感:糖尿病患者常常会感到脚部有轻微的麻木感,这通常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的神经受损所引起。随着时间的推移,麻木感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 刺痛或灼烧感:在麻木感的基础上,患者可能会经历偶尔的刺痛或灼烧感,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
2. 皮肤改变
- 干燥和皲裂:糖尿病患者的脚部皮肤常常会变得干燥,甚至出现龟裂。这是因为高血糖水平影响了皮肤的水分保持能力,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 色素沉着:部分患者脚部皮肤可能出现色素沉着,表现为局部皮肤颜色加深。
3. 趾甲异常
- 增厚、变形、变色:糖尿病可能导致趾甲出现增厚、变形或变色等症状,这通常是由于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不良共同作用的结果。
4. 运动障碍
- 肌肉无力、萎缩:长期的高血糖和神经病变可能导致脚部肌肉出现无力或萎缩,进而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
5. 感染
- 足部感染: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和血液循环不良,脚部容易发生感染,如甲沟炎、脚气等。这些感染可能迅速发展,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需要截肢。
6. 溃疡和坏疽
- 脚部溃疡: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和血液循环不良可能导致脚部出现溃疡。这些溃疡通常难以愈合,且容易引发感染。
- 坏疽:在严重的情况下,脚部可能出现坏疽,即组织坏死,这通常需要截肢治疗。
应对措施
一旦出现上述脚部异常症状,糖尿病患者应立即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患者还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血糖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 调整饮食:减少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 适量运动:规律的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
- 定期检查脚部:每天检查脚部是否有伤口、红肿或感染的迹象,并及时就医处理。
- 保持脚部清洁和干燥:使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洗脚,避免过热的水导致烫伤。洗脚后彻底擦干,特别是脚趾之间的部分。
- 选择合适的鞋袜:穿着合脚、透气的鞋袜,避免过紧或不合脚的鞋袜导致摩擦和压力。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应密切关注脚部健康,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细心护理脚部,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