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嗓子痰(糖尿病喉咙有痰吃什么好得快窍门)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友咳泡沫痰警惕心梗

急性心梗患者多伴有典型症状,发病时可能出现持续性心前区或胸骨后剧烈压榨样疼痛,时间超过30分钟。也有约20%的患者没有任何疼痛症状,或仅有轻微胸闷,临床上称为无痛性心梗,容易漏诊,多见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据统计,50%以上的2型糖友首要死因是心梗,合并糖尿病的心梗患者并发症也更多。因此,糖友更应通过蛛丝马迹发现心梗前兆。平时病情相对稳定的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并伴有频繁咳嗽、咳痰,特别是咳白色,甚至粉红色泡沫痰,说明已出现急性左心衰,要尽快就医或呼叫120。

(摘自人民健康网)

来源: 今晚报

糖友咳泡沫痰,警惕心梗

来源:人民健康网

心肌梗死发作时,从血栓形成到心肌完全坏死大约需要6~12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如果能以最短的时间开通梗死血管,就有可能挽救部分尚未坏死的心肌,从而使病人获救。因此,尽早识别和诊断心梗至关重要。

急性心梗患者多数伴有典型症状,发病时可能出现持续性心前区或胸骨后难以忍受的剧烈压榨样疼痛,时间超过30分钟。也有约20%的患者没有任何疼痛症状,或仅有轻微胸闷,临床上称为无痛性心梗,容易漏诊。比如,部分患者仅有周身不适、恶心、出汗等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以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为首发表现,病情更加凶险。这类心梗多见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这是由于老年人心脏自主神经变性、痛阈增高,敏感性、反应性变差,再加上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脏交感神经痛觉纤维损伤,使得痛觉冲动传入受阻,更易出现无痛性心梗。而且,急性心梗并发的心衰、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往往也会掩盖糖尿病患者心梗时的疼痛感,造成无痛假象。

据统计,5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要死因即心梗。而且,合并糖尿病的心梗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更弥漫,心梗面积更大,急性心衰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更多。因此,更应通过蛛丝马迹抓住糖友的心梗前兆。如果平时病情相对稳定的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并伴有频繁咳嗽、咳痰,特别是咳白色,甚至粉红色泡沫痰,说明已经出现急性左心衰,要尽快就医或呼叫120。如果能及时诊断,尽早进行介入治疗开通闭塞血管,可最大程度挽救缺血心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周 炜)

糖尿病怎样判断病情轻重?糖尿病人嗓子有痰是感染吗?如何处理?

糖尿病是一种可致残、致死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很多糖友习惯将血糖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标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糖尿病的危害不是高血糖,而是高血糖所引发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糖友在评估自己的病情时,除了要看血糖值,还应该参考是否存在诱发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和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

一般来说,血糖长期维持稳定,不发生低血糖,无急、慢性并发症,体重正常、生活和工作无障碍,即可判断为病情较轻,但是轻症患者如果血糖长期不达标,血压和血脂控制不稳定,病情随时可能加重,以下表现提示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

1.血糖难以控制:血糖控制越差,各种血管慢性并发症出现得越早,也越严重,尤其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有些糖友血糖高飘或者忽高忽低,是病情恶化的表现,血糖长期稳定才能遏制病情进展。

2.存在危险因素: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都是糖尿病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的危险因素越多,将来发生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概率就越大。

3.出现并发症:反复出现酮症酸中毒、严重低血糖、高血糖高渗综合征、严重感染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不仅会危及患者生命,而且也预示着病情严重,其中低血糖最为凶险,严重低血糖可导致昏迷,诱发心梗和脑梗,杀伤力十足,感染也比较棘手,高血糖可促进感染,感染又加剧高血糖,形成恶性循环,使糖尿病进一步恶化。此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糖友如果已经出现了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等慢性并发症,表明病情已出现进展。

4.胰岛功能衰竭: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晚期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丧失,胰岛功能衰竭,不能分泌胰岛素,血糖居高不下,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一旦血糖失控,极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而危及生命,不仅如此,这样的患者血糖往往波动很大,忽高忽低,难以有效控制,称为脆性血糖。

感染也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细菌感染最常见,血糖控制越差,感染的发生率越高,也越严重,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更容易发生感染,体内高血糖环境为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加速细菌繁殖,使感染难以控制,感染后,胰岛素功能降低,血糖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糖尿病患者常见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可导致痰量增多,对于这样的患者,有以下4点建议:

1.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感染的首要措施,应将胰岛素治疗作为首选,尽量将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有助于控制感染,感染被有效控制,炎症消退,痰量就会减少。

2.抗感染:如果有细菌感染指征,如咽部脓苔、咳黄痰、流脓涕、白细胞升高等,可以经验选用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红霉素、莫西沙星等抗菌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种类,控制感染后,痰量也会相应减少。

3.多喝水:充足的饮水量可保证呼吸道黏膜湿润,有利于稀释、咳出痰液,推荐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

4.祛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以服用祛痰药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易于咳出,常见药物包括口服氨溴索、桃金娘油、乙酰半胱氨酸等,此外,还可以借助雾化给药稀释痰液,湿化气道,使痰液易于咳出,常用药物有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是专门的雾化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