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希糖尿病(糖尿病药贝新)
老人家服用降糖药,细节需注意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时间服药控制血糖,虽然医生开药时都有跟患者说明用药的注意事项,但是不少老人家因为没注意,导致用药不当而发生的各种问题依然时有发生。
同一种药规格不同也可能导致吃错药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陈文瑛提醒,降糖药哪怕是同一通用名、同一商品名,外包装相似,但由于规格不同也可能导致患者误服。比如瑞格列奈片,就有1毫克与2毫克的规格,但是包装极为相似,很容易忽略规格而多吃或者少吃。
还有一些降糖药通用名相同,商品名不同,如阿卡波糖(通用名),商品名有的叫卡博平,有的叫贝希,还有的叫拜糖平,很多患者只看通用名相同就以为是相同的药,其实它们的规格是有区别的,需认清使用。
服药时间有讲究
一些患者觉得血糖控制不佳就跟医生说想换药,其实不一定是药物的原因,患者最好先看看最佳服药时间有没有搞错。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药师韦美丹提醒,降糖药的种类不同使用药物的时间也大不相同,空腹给药、饭前服药(饭前30分钟)、饭后服药、睡前服药(睡前30分钟)等,这些用药时间都会影响血糖水平。
以二甲双胍为例,不同剂型服药时间也不同:
普通剂型、缓释剂型:进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
肠溶剂型:餐前15~30分钟服用。
缓释剂型(1次/天):晚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
若需睡前加服:应在睡前15-30分钟,与少量黄瓜、西红柿等不易引起血糖升高的食物同时服用或进食后立即服用。
不可擅自滥用降糖药
临床上,滥用降糖药,自我诊断、自行用药的患者不少,情况严重者往往危及生命。
一个多月前,73岁的蔡老伯感觉口渴、喝水多、尿多且精神差,很像糖尿病的“三多”症状,于是买来消渴丸服用。几天后他感到头晕、心悸、大汗淋漓,随即昏倒在地。被家人送往医院后检查发现,其血糖严重偏低。由于抢救及时,蔡老伯才转危为安。
韦美丹药师解释,消渴丸是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它含有一定量的西药成分格列本脲(优降糖),其降糖作用强而持久,易引发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
糖尿病的降糖治疗是个体化的治疗,自我诊断,自行服药都是不可取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严格规范化用药。
主流降糖药是怎么分类的,有哪些特点,读完本文,全都告诉你
科普糖尿病知识也有一定时间了,在之前的科普中,谭药师发现很多糖友其实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在服用的降糖药属于什么类型的药品,这些药品的降糖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副作用,所以索性就写一篇文章,全面的介绍一下临床上的主流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特点。
希望广大糖尿病朋友看完本文就知道自己正在服用的降糖药属于哪一个分类,有什么特点,看完本文你还搞不清楚分类,你留言,谭药师告诉你!
整体看一下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口服降糖药大致分为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类、a-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这几类,下面谭药师挨个的介绍一下。
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该类降糖药数量非常多,属于比较早的一类降糖药,现在已经迭代到第三代。
第一代的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因为副作用较大,现在使用的比较少
第二代的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吡嗪
第三代的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有格列美脲
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降糖速度比较快,服用时需要特别注意低血糖风险,另外该药有增加体重的副作用。
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一类降糖药跟上面的磺脲类促泌剂很相似,作用机制类似,都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这类药品主要有两个分支,一个是那格列奈,一个是瑞格列奈。
这类降糖药具有降糖速度快,半衰期短的特点,这种“快进快出”的特点使得它对餐后高血糖控制比较良好,同样该类降糖药也有可能引发低血糖和增加体重的副作用
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其实合称为胰岛素促泌剂。
顾名思义,这类降糖药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实现降低血糖,这类降糖药又称作“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主要的分支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胰岛素增敏剂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高胰岛素血症具有不错的效果。尤其是长期注射胰岛素后,产生抵抗的糖尿病人,搭配增敏剂可以让胰岛素产生更好的降糖效果,但是两者搭配需要减少胰岛素的剂量,要不然容易引发低血糖事件。
二甲双胍几乎所有糖尿病人都应该听过,这是一款基础的降糖药,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二甲双胍一直是首选一线降糖药,只要能耐受,原则上都应该首先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
二甲双胍这类降糖药没有二级分类,但是二甲双胍的生产药企非常多,谭药师大致查询过,大概有几十个,二甲双胍的原研药是【格华止】,其他的都是仿制药品。
二甲双胍也是跟各类降糖药联用的首选药品
听这个名字很陌生,如果说【拜唐苹】大家是不是熟悉一点。a-糖苷酶抑制剂也是一类很基础的降糖药,用户量比较大,它主要有两个分支,一个是阿卡波糖,一个是伏格列波糖。
阿卡波糖的原研药品就是【白糖品】,仿制类药品有【卡博平】【贝希】
伏格列波糖的原研药品是【倍欣】
这一类降糖药主要是抑制淀粉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实现降糖效果,所以非常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拜唐苹曾经一度是国内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额冠军。
这类降糖药的名字有很多种叫法,“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列汀”,“格列汀”,这些名字都指的是一类降糖药,DPP-4抑制剂类降糖药目前在国内上市的总共有5种,分别是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利格列汀,在国外市场还有长效的降糖药曲格列汀和奥格列汀。
这类降糖药的作用机理比较温和,依靠葡萄糖浓度来动态的降糖,所以单独服用几乎不会出现低血糖事件,对体重的影响也比较小。
DPP-4抑制剂有多个复方制剂全部是跟二甲双胍联合的复方制剂,例如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复方片,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片。
DPP-4抑制剂的价格现在偏贵,但该类药品的各种专利期在接下来的5年内会陆续到期,所以接下来的5年会有大量的仿制药品上市,目前国内制药巨头仿制的维格列汀也已经上市了。
跟前面的DPP-4抑制剂一样,SGLT-2抑制剂也有很多个名字,“钠-葡萄糖转为蛋白2抑制剂”,“格列净”,“列净”都说的是这类降糖药,SGLT-2抑制剂目前在国内上市的有3种,分别是达格列净、卡格列净、恩格列净,另外法国制药巨头研发的艾格列净也刚刚获批,预计2021年应该会进入中国市场。
这类降糖药属于比较新的药品,目前都在专利保护期内,所以暂时没有仿制药上市,原研药的价格较贵。
在降糖机理方面,SGLT-2抑制剂跟其他口服降糖药都不一样,大多数降糖药是将糖分留在体内,只是减缓了吸收的速度,SGLT-2抑制剂是直接将葡萄糖通过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这种新型的降糖机理,对保护肾脏有一定积极作用。
以上就是目前临床上主流的口服降糖药分类(注射类的降糖药将在后续的文章科普),希望看完本文的糖友能初步知道该如何区分降糖药,本文的内容非常丰富,建议糖友们收藏,日后肯定有用
纯手工,敲键盘写的文章,喜欢就请关注一下谭药师,后续继续给大家科普糖尿病知识
课堂作业&小调研感谢大家阅读,最后留一个小作业,也算是一个小调研,请大家根据上文的知识选一下自己正在使用的降糖药,用的人数多的品类,后续谭药师将重点科普。
如果看到这里还是分不清楚,在文末留言,谭药师告诉你
你现在用的是哪一类降糖药 多选 0人 0% 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0人 0%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0人 0% 胰岛素增敏剂 0人 0% 二甲双胍 0人 0% a-糖苷酶抑制剂 0人 0% DPP-4抑制剂 0人 0% SGLT-2抑制剂 0人 0% 注射类降糖药 0人 0% 我还是分不清楚
超六成糖尿病仿制药未展开一致性评价
截至目前仅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通过一致性评价,市场份额最大的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还未有动作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也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推动了糖尿病用药市场的迅速扩容。米内网数据统计,我国糖尿病化药总体市场将近500亿元。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入倒计时,但截至目前,新京报记者统计,仅有2个药物(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的3个产品通过/视为通过一致性评价,还有大量企业并没有动作。
“一个品种我认为有三五个厂家生产就足够了,一致性评价就是要把原本临床数据不规范或自身研发能力有问题的企业排除在外,通过一致性评价是今后仿制药最基础的生产前提。”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指出,糖尿病药物的品种本来就少,目前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均有产品通过已算不错。
超六成产品未展开一致性评价
近日,新京报记者根据丁香园Insight数据进行统计发现,进入289目录的糖尿病药物均为口服药物,包括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5个药物共10个品种,涉及294家企业的307个批文。截至10月21日,仍有203个批文没有任何进度,占比达到66.12%,仅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两个药物的3个文号的产品通过/视为通过一致性评价。
在上述5个药物中,作为国内医院销售额第2位的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所涉及的药品批准文号最多,为120个,但目前有64个文号暂无任何进度,比例超过一半。其中0.5g规格的二甲双胍片用量较大,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这个规格的二甲双胍片主要由石药集团欧意药业、华北制药等7家企业生产,目前均已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而0.25g品规的二甲双胍片需评价企业多达113家,却有64个文号无任何进展。
10月2日,四环医药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盐酸二甲双胍片(0.25g)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成为国内该品种首家按照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申报通过的企业。在此之前,石药集团欧意药业的盐酸二甲双胍片(0.5g)和盐酸二甲双胍片(0.85g)以美国ANDA(新药申请)身份转国内申报获批,可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0.85g品规为非289目录品种。
而另一个拥有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的糖尿病药物是格列美脲。8月,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格列美脲片正式通过一致性评价,成为全国首个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格列美脲片。
格列美脲片目前共有14个文号,涉及11个厂家。米内网数据显示,格列美脲片由赛诺菲占据了83%的市场,扬子江药业排在第四位。
阿卡波糖评价难度大 至今未有企业通过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PDB医药终端市场综合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口服降糖药市场份额第一位的是阿卡波糖,第二位是二甲双胍,第三位则是格列美脲。其中,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都是我国糖尿病用药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排名前三位的糖尿病口服药物,目前已经有两个药物均有品种通过,而市场份额最大的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仍未有突破。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7年,阿卡波糖在我国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的用药金额为7.18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7.72%。其中拜耳公司的原研药拜唐苹占据了68.75%,中美华东制药的阿卡波糖片卡搏平占据了29.02%,四川绿叶制药的阿卡波糖胶囊贝希占2.23%。在米内网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中,拜耳的阿卡波糖片以14亿元的销售额成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畅销的药物,中美华东制药的阿卡波糖片也以6亿元的销量成为社区最热卖的十个药之一。
新京报记者查询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发现,中美华东制药和四川绿叶制药均已提交补充申请。其中,中美华东制药的一致性评价申请于今年4月8日被药审中心承办,并于8月8日进入补充资料任务,截至目前暂无审评意见。10月9日,四川绿叶制药阿卡波糖胶囊的一致性评价刚刚获承办。
中美华东制药在发布完成一致性评价并开始申报的消息时坦言,阿卡波糖的一致性评价难度很大。一方面,阿卡波糖的原料药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得,发酵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杂质,这对企业的生产质控要求很高;另一方面,阿卡波糖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在肠道中发挥作用,血液中吸收少,所以BE试验的难度也较大,这也是目前国内阿卡波糖获批较少的主要原因。随着一致性评价的展开,中美华东制药认为,未来有望进一步加快对原研品种的替代,给公司带来重要业绩增量。
专家称每个品种三五厂家足矣
“任何产品质量的提升都是通过两种方式:监管和竞争。”史立臣指出,目前来看,外资企业在各方面都有优势,尤其是研发能力。而国内制药企业整体研发能力较弱,但随着一致性评价的开展,倒逼国内制药企业重视提升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质量。中国制药企业研发能力不强,但仿制能力很强,随着一致性评价的开展,用不了几年,市场格局会被颠覆。“政策给中国企业留了很多机会,但大前提是质量要过关。”
史立臣指出,糖尿病药物的品种本来就少,有两个药物出现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很正常,而且每个品种三五个厂家生产足矣。清理了乱象后,市场将得到很大规范,企业也无需投入过大营销费用。一些外企甚至会借此机会新增此前没有的仿制药品种。毕竟很多外企目前处在非常关键的时候:大批专利药到期,后期新研发的专利药跟不上,必然会盯上仿制药市场。“中国市场未来的药品需求增量是全球最大的,包括糖尿病药市场,任何企业都不愿意放弃这样的市场。”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