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智慧糖尿病药(糖尿病药价格表)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防治糖尿病需要中医药智慧

近日,在“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上,“中医药老年糖尿病防治与健康管理社区服务‘德年堂模式’”荣获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国医大师占堆、唐祖宣、林天东为其颁发了奖状。‘德年堂模式’”在解决防治老年糖尿病和照护老年重大慢病群体这两大社会性难题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与实践成果,为全国防控重大慢病创新融合试点工作提供了中医药智慧和中医糖尿病健康管理集成创新模式。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带一路标准与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缪嘉军秘书长从“突出的创新性”视角对“德年堂模式”进行解读:一是用创新的办法解决突出的糖尿病防治难题。通过将科普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中医诊疗与血糖日常监测结合等方法,特别在老年糖尿病人群中取得非常显著防治服务效果;二是用多学科融合的办法解决糖尿病防治世界性难题。三是形成专家“共识”是医学专业领域创新性价值受到认可最好表达。

2型糖尿病逆转或缓解一直是糖尿病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备受糖尿病患者特别关注的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王宏才教授表示,2023年6月,世界中医药学大会中医药与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逆转研究前沿论坛首次提出了中医药与健康管理结合逆转2型糖尿病的主题。在论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提出“态靶辩治”可以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系统方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提出用“四观三防”中医核心理念融合中医药与健康管理解决糖尿病的问题;国医大师唐祖宣提出中医就没有糖尿病是终身疾病这个命题,中医药对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

中医对于糖尿病的病因认识有两条,叫“多谷而病”和“情志失配”,因此治疗糖尿病就要从自身生活方式改变做起。健康管理是围绕“指标”进行的干预,与中医生活契合度非常高,“德年堂模式”是逆转2型糖尿病探索的核心内容。武汉德年堂董事长李强表示,此次获奖说明“德年堂模式”在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学术领域获得一定认可,同时,该模式的创新性体现在为糖尿病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未来,他们将陆续开展“逆转”糖尿病生活方式训练营、讲好糖尿病的故事以及抗糖明星评选活动,将“德年堂模式”的积极成果回馈到有需要帮助的糖尿病患者。(董慧)

来源: 光明网

以创新技术赋能基层诊疗 “糖尿病智慧管理创新中心” 亮相2023CATTD

在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的“首届糖尿病先进技术与治疗大会”上,“糖尿病智慧管理创新中心”在展区亮相。

“糖尿病智慧管理创新中心”展台亮相CATTD会议

构建数字化疾病管理平台是内分泌科专科建设的重要支撑,突出创新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内分泌专科建设的重要作用,建立引导内分泌专科建设及未来发展的标准,以此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从而推动内分泌专科向同质化迈进。

2022年5月下旬,健康报社发起了内分泌专科标准化建设项目,项目成立内分泌专科专家委员会,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小英担任牵头专家。李小英表示:“每一次糖尿病患者管理的迭代发展,都源于技术创新,此次也不例外。”专家委员会通过建立糖尿病知识库、数据库、方案库、决策库为糖尿病管理提供助力;拓展新技术标准和研发来明确新技术应用场景;总结归纳一套目前代表“国家队”水平的内分泌专科能力技术等,并向下级医院推广;找到有代表性的内分泌专科管理标准,制订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标准,逐渐完善管理指南内容等。

现场,华诺智胜创始人、CEO刘泓豆演示了“糖尿病智慧管理创新中心”的工作流程。患者在智能问诊机器人“小睿医师”端输入姓名、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随后就可进入主治医生选择页面。确认挂号信息后,机器人会告知患者,预诊大约需要多长时间,随后,“小睿医师”会呈上智能问卷,获得患者的既往史、家族史、治疗史等全面信息。通过由专家团队打造的预诊知识库问卷,可以清晰地将患者的基本情况结构化地呈现在医生端,有效减少医生重复问诊时间,使医生能够有更充足的时间与患者互动、沟通治疗方案。整个智能问诊过程只需要5分钟左右。

刘泓豆介绍,首个“糖尿病智慧管理示范中心”即将在苏州建成。内分泌专科专家委员会在经过现场勘测后,测算出200平方米的空间布局,将区域划分为诊前、诊中、诊后三个部分,通过创新化的理念和技术重塑糖尿病患者的就医流程。

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小英,健康报社副社长肖景丹,华诺智胜(睿控糖)创始人刘泓豆共同就“糖尿病智慧管理创新中心——数字化管理平台合作伙伴”举行了签约仪式。

李小英教授体验智能预问诊功能

李小英教授在糖尿病智慧管理创新中心展台合影留念

文:谢文博

编辑:连漪

审核:张士国

中国首款糖尿病高仿药获批上市

图为青岛百洋制药生产车间。

青岛百洋制药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高端仿制药制剂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采用渗透泵控释技术的二甲双胍新药奈达获得美国食药监局(FDA)审批上市,有望改变国际大药企糖尿病药品市场垄断的局面。据悉,奈达第一批药品即将发往美国市场,并预计年内在中国获批上市,有望成为中国首款渗透泵控释剂型的二甲双胍产品。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发病率持续攀升,已成为威胁全球民众健康的重大问题。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4.25亿人。其中,中国是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占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的四分之一以上,达1.14亿人。而中国在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方面的医疗费用总支出也高居全球第二位,2017年总支出为3850亿元。

世界多个权威机构已证实,盐酸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用药。但受限于国内制剂水平等多重原因,中国与美国的糖尿病患者对药物剂型的选择有很大差异:美国市场主要以缓控释剂型为主,市场份额达到94%;而国内普通常释剂型仍占据主导地位,缓控释剂型占比仅22%左右,而且没有渗透泵控释剂型的二甲双胍。

据悉,奈达采用了先进、独特的渗透泵控释技术,使得药物在体内匀速释放,血药浓度更平稳,在降低胃肠道刺激及毒副作用的同时,也减少了糖尿病患者服药次数,增加了患者用药依从性,为众多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并且,它在活性成分、给药途径、剂型剂量、使用条件和生物等效性上都和原研药一致,完全达到了FDA的规定。据透露,该药未来在中国上市的价格可能仅为原研药在美国市场价格的1%。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