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消渴丸(糖尿病消渴丸全名叫什么)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消渴丸降糖 三类人不宜用

来源:人民健康网

68岁的李阿姨一直服用格列齐特片来降糖,最近半年,她的血糖忽高忽低,很不稳定。经朋友介绍,她买来一种名叫“消渴丸”的降糖药,朋友说它是“纯中药”,于是李阿姨开始自我调节用药方案,在每天的降糖药里多加了一种消渴丸。用药之后,李阿姨却出现了心慌、手抖、冒冷汗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后发现低血糖了。医生说,造成这一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她吃的消渴丸。

消渴丸并不是“纯中药”,而是中西药配方结合制作,中药成分包括南五味子、葛根、山药、黄芪、地黄、天花粉,西药成分是格列本脲。前面的中药成分能够滋肾养阴、益气生津;格列本脲则是降血糖的西药,多用于治疗“三多一少”症,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人却越来越瘦。

李阿姨自行更改的用药方案中,格列齐特和格列本脲同属于磺脲类降糖药,两种合用会药效叠加,很容易导致血糖迅速降低,引发低血糖。有些患者误认为消渴丸是纯中药配方,再加上它是颗粒状小药丸,因此部分患者会随意增加药物剂量,从而引起头晕、昏迷等不良后果。

患者服用消渴丸时,应当关注它的规格。一般消渴丸每10颗重2.5克,其中格列本脲有2.5毫克。初次服用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一天最好不超过30颗。取得一定效果后,可以逐渐再减量。另外,消渴丸属于处方药,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但是,三类人群不适合使用该药:肝肾功能不好的人群不宜使用消渴丸,否则会加重病情;老年人不宜使用,如果服用过量,血糖容易突然降低,甚至引起低血糖并发症,包括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胰岛素分泌功能不好的人群禁用。

目前控制血糖的优质药物越来越多,消渴丸并不是现在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建议糖友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情况,科学调节用药。

千年古方消渴丸治糖尿病?老祖宗的智慧+现代医学的突破!

糖尿病在古代有个更诗意的名字叫"消渴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里就有记载。那时候的医生发现,这种病就像身体里着了看不见的火,患者总在"三多一少"的怪圈里打转——喝得多、尿得多、吃得多,体重却一个劲往下掉。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首次系统记载了消渴病的治疗思路,自此开启了中医药对抗糖尿病的长征路。

要说治消渴病的方子,清朝名医叶天士的"玉泉散"绝对算得上明星产品。革命家谢觉哉先生六十多岁患上糖尿病时,西医治疗不见起色,偶然在医书里发现这个古方。葛根、天花粉、麦冬这些药材的组合,硬是让他在连服百余剂后找回了口干舌燥前的清爽。这段真实历史告诉我们,古人在没有血糖仪的年代,早就摸到了控制"甜蜜杀手"的门道。

时间快进到现代,广州有个药厂干了一件大事——把传统玉泉散和西药格列本脲"撮合"成了消渴丸。这可不是简单的中西药混搭,里头的学问大着呢!葛根、黄芪、玉米须这些中药材负责养阴生津,像给干涸的田地引水灌溉;而格列本脲这个西药成分就像精准的血糖调节器,能唤醒体内"偷懒"的胰岛素细胞。这种"1 1>2"的组合,让消渴丸在九十年代火遍大江南北,至今仍是很多糖友的"保命丸"。

但消渴丸真不是糖尿病界的"万金油"。隔壁张大爷听说这药效果好,抢着要吃,结果半夜低血糖晕倒送急诊。原来他是一型糖尿病,自身胰岛素细胞早就"罢工"了,这时候吃促胰岛素分泌的消渴丸等于火上浇油。医生反复强调:这药最适合的是那些能吃能喝却日渐消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中医说的"气阴两虚"体质——这类人常伴有乏力气短、手脚心发热的症状。

现代人用消渴丸可比古人讲究多了。饭前半小时温水送服是铁律,就像给身体提前布置好"降糖伏兵"。更要注意不能和感冒药、消炎药混着吃,这些药物中的成分可能会让消渴丸"暴走",引发要命的低血糖。有位王大妈就吃过亏,吃着消渴丸又喝药酒,结果上吐下泻送急诊,这教训给所有糖友敲响警钟:服药期间必须滴酒不沾。

站在现代医学角度看消渴丸,它更像是中西医智慧的结晶。2021年,"路氏消渴丸制作技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传承百年的制药工艺,从药材炮制到成分配比都有独门绝活。但医生们也在反复提醒:消渴丸里的格列本脲是把双刃剑,用得好能控糖,用不好反伤身。定期查血糖、肝肾功能已经成为服药标配,这和古人"望闻问切"的诊疗思路形成奇妙呼应。

从《黄帝内经》到现代药理学,消渴丸的故事串联起中医抗击糖尿病的千年征程。它提醒我们:对待传统药方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全盘否定。就像中医药大学李教授说的:"消渴丸是面镜子,照见的是中西医从碰撞到融合的智慧之路。"糖友们要做的,是拿着这面镜子,在医生指导下最适合自己的控糖之道。毕竟,再好的药方也要用对人才算真正"对症下药"。

说说消渴丸,这种药物真的已经淘汰了吗?为什么有的医院不让吃?

有糖尿病朋友给我留言,说自己吃消渴丸挺好的,血糖挺稳定,可是医生说消渴丸淘汰了,换了治疗方案,效果也不好,还能再换回消渴丸吗?

消渴丸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

消渴丸是我国比较有名的一个中药制剂,在古方消渴方、玉泉散的基础上研制而成。说是中药,但是里面也添加了西药成分格列本脲。

这也是以前的药品说明书中消渴丸要在餐后服用,而现在的新版药品说明书改为餐前服用的原因。

里面含有的西药成分格列本脲(优降糖)为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能够刺激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因此消渴丸起到降糖效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其中的格列本脲发挥的作用。

但是格列本脲因为其代谢产物具有活性和降糖作用,经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因此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消渴丸。60岁以上的老人肝肾功能衰退,药物代谢减慢,容易出现严重的致命的低血糖反应,也是尽量不用的。

这就是有些医院不让吃格列本脲或者说这种药物已经被淘汰的原因。

消渴丸的好处多多

是不是这种药物就一无是处到要淘汰的地步呢?

不是,其实我是喜欢用消渴丸的,价格不高,使用方便,疗效也好。

中药制剂滋阴补肾,益气养阴:消渴丸中的入药成分主要以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南五味子、玉米须、山药等中药为主,其中以补气升阳的黄芪、清热生津的地黄为君药,补脾益肾养阴的山药、清热泻火天花粉为臣药,具体到降糖层面,则加入了格列苯脲。对具有气阴两虚症所致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有效。

西药成分可精细调糖:10粒消渴丸中含有的格列本脲为2.5mg,也就是1粒消渴丸中的格列本脲为0.25mg,这样精度的用量对于精细调糖是非常好用的。病人血糖不高时,我们可以选择2粒消渴丸,高的时候可以用10粒。其他的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就不能达到这样的精度。

综上所述:

消渴丸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重要降糖制剂,有中药和西药两种成分,能够滋阴补肾、益气养阴,达到精准调糖的目的。但是由于其长效的降糖作用和可能的肝肾损害,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人要禁用,60岁以上的老人不提倡使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肝肾功能和血糖的检查,及时调整药物的用量。

#健康科普排位赛# #寻找真知派#

我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孙医生,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健康知识。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还可能影响家庭和下一代的幸福。好好控制血糖、体重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关注并点赞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如果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这方面的问题,请转发给他们。这是对家人和朋友最大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