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茶防糖尿病(花茶可以降糖吗)
给糖尿病患者推荐的6种中药代茶饮,还不快收起来!
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就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而中药代茶饮应该是我国茶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如菊花茶清头明目,苦丁茶除热降压,薄荷茶解暑清热,麦冬茶养肺利咽。这些保健茶不仅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还为我们养心怡神,祛病延年发挥了作用。
那么,中药代茶饮适合于糖尿病患者吗?一般的说来,糖尿病人是可以用中药代茶饮的,但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均适合或都需要,还是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决定,这同样要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是证用是药”,比如菊花茶用于肝热所致的眼睛红赤或眼睛分泌物多等证,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经常腹泻,属于脾虚证者,就不能饮用。又如人参茶适合于气虚体质的糖尿病患者,倘若用于肝火旺胃火盛的患者无异于火上浇油。还有苦丁茶,如给予胃寒患者就好比雪上加霜。所以不能认为中药代茶饮适合所有的糖尿病人。
患者如何自己选择适合的代茶饮?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茶:
1.糖尿病患者经常有口干舌燥、面红目赤等证,可饮用菊花茶、薄荷茶或莲子心茶以清热明目、清心肝火。
2.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出现便秘,可饮用决明子茶、麻子仁茶以润肠通便。
3.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出现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等脾虚可饮用大枣茶等。
4.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经常感到心烦急躁、头晕目眩、口苦舌干,可饮用菊花茶、薄荷茶或夏枯草茶,以清肝泻火降压。
5.糖尿病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出现心悸心慌者可饮用酸枣仁茶、合欢茶以养心安神。
6.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脂血症,可饮用决明子茶、姜黄茶、生山楂茶等以祛脂活血。
代茶饮的中药会不会影响西药的作用?传统中医认为茶水和药物不能一起用。不仅是西药,还包括了中药。主要是因为茶中有些物质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一般主张服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但我们说得是中药茶,这些中药茶是否可以和西药一起用,是否会影响西药的作用,目前还不得而知,在没有科学的依据之前,中药茶最好不要和西药一起服用,起码要间隔1小时左右。
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晓春
每天喝杯这种茶,糖尿病风险大幅降低
都说喝茶有益心血管健康、降低糖尿病风险。那么一杯茶是怎样影响身体的?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喝茶可以增加尿糖排泄、改善胰岛素抵抗!
每天喝杯黑茶,糖尿病风险降低47%
2023年10月,我国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研究人员在2023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该研究显示:与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黑茶(dark tea)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47%,患糖尿病前期的风险降低53%。
研究截图
研究发现:
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茶的人,尿液中葡萄糖排泄增加0.11毫摩尔/毫摩尔,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降低0.23。患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34%,糖尿病前期风险降低39%。
研究人员按茶的类型分析发现:
喝黑茶,这些益处更明显!
喝黑茶与尿液中葡萄糖排泄增加0.16毫摩尔/毫摩尔,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甘油三酯-葡萄糖(TyG)降低0.31。与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黑茶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47%,患糖尿病前期的风险降低53%。
此外,既往也有研究发现,喝茶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
2022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每天至少喝4杯茶与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10%有关。
该荟萃研究有超过107万的参与者,结果显示:每天每多喝一杯茶,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约1%。
与几乎不喝茶的人比:
每天喝1-3杯茶的人,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了4%;每天喝茶4杯或更多时,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了17%。
这些茶包含了红茶、绿茶和乌龙茶。
喝茶有讲究!不同体质选择不同茶
选茶也是有很多学问,喝不对反而可能伤身。选茶要“因季而异”,一般春饮花茶振精神,夏饮绿茶解暑热,秋饮青茶润肺燥,冬饮红茶暖脾胃。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医师李敬孝教授2023年介绍,入秋后,人们经历了漫长的炎夏酷暑,体内津液相对不足,加之天气变凉,汗孔、腠理闭合,体表水液减少,因而易出现鼻干、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此时宜饮青茶。青茶即乌龙茶,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茶性平和,不温不寒,具有润肤除燥、生津润肺、清热凉血等功效。
此外,冬季寒气袭人,万物生机闭藏,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此时人们养生重在御寒保暖,宜饮红茶。红茶甘温,味道醇厚,具有养阳气、暖胃、驱寒的功效。
当然,根据体质选茶喝起来更为舒适,建议:
症见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精神不振、舌淡而胖或伴有齿痕等。此类人群宜选择性偏温的茶,如黑茶、红茶。
症见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口燥咽干、舌干红少苔等。此类人群宜饮黄茶或白茶。
症见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精神不振、体倦乏力、自汗、舌淡苔白等。此类人群宜饮性温和的茶,如普洱熟茶、红茶等。
症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舌体胖大、舌苔白腻等。此类人群宜饮乌龙茶。
症见体形偏瘦,常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常有胸闷,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易失眠等。此类人群宜饮白茶。
资料:人民网科普
编辑:李冰倩
责编:颜文彬
每天喝杯这种茶,糖尿病风险大幅降低
都说喝茶有益心血管健康、降低糖尿病风险。那么一杯茶是怎样影响身体的?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喝茶可以增加尿糖排泄、改善胰岛素抵抗!
每天喝杯黑茶,糖尿病风险降低47%
2023年10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研究人员在2023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该研究显示:与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黑茶(dark tea)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47%,患糖尿病前期的风险降低53%。
研究截图
研究发现:
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茶的人,尿液中葡萄糖排泄增加0.11毫摩尔/毫摩尔,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降低0.23。患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34%,糖尿病前期风险降低39%。
研究人员按茶的类型分析发现:
喝黑茶,这些益处更明显!
喝黑茶与尿液中葡萄糖排泄增加0.16毫摩尔/毫摩尔,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甘油三酯-葡萄糖(TyG)降低0.31。与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黑茶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47%,患糖尿病前期的风险降低53%。
此外,既往也有研究发现,喝茶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
2022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每天至少喝4杯茶与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10%有关。
该研究有超过107万的参与者,结果显示:每天每多喝一杯茶,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约1%。
与几乎不喝茶的人比:
每天喝1~3杯茶的人,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了4%;
每天喝茶4杯或更多时,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了17%。
这些茶包含了红茶、绿茶和乌龙茶。
喝茶有讲究!不同体质选择不同茶
茶叶可以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它们的发酵的方式与程度不同。
选茶也有很多学问,喝不对反而可能伤身。选茶要“因季而异”,一般春饮花茶振精神、夏饮绿茶解暑热、秋饮青茶润肺燥、冬饮红茶暖脾胃。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医师李敬孝介绍,入秋后,人们经历了漫长的炎夏酷暑,体内津液相对不足,加之天气变凉,汗孔、腠理闭合,体表水液减少,因而易出现鼻干、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此时宜饮青茶。青茶即乌龙茶,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茶性平和,不温不寒,具有润肤除燥、生津润肺、清热凉血等功效。
冬季寒气袭人,万物生机闭藏,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此时人们养生重在御寒保暖,宜饮红茶。红茶甘温,味道醇厚,具有养阳气、暖胃、驱寒的功效。
当然,根据体质选茶喝起来更为舒适,建议:
症见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精神不振、舌淡而胖或伴有齿痕等。此类人群宜选择性偏温的茶,如黑茶、红茶。
症见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口燥咽干、舌干红少苔等。此类人群宜饮黄茶或白茶。
症见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精神不振、体倦乏力、自汗、舌淡苔白等。此类人群宜饮性温和的茶,如普洱熟茶、红茶等。
症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舌体胖大、舌苔白腻等。此类人群宜饮乌龙茶。
症见体形偏瘦,常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常有胸闷,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易失眠等。此类人群宜饮白茶。
编辑:邱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