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田园有糖尿病(田园主义全麦面包糖尿病人能吃吗)

水区零距离 0
文章目录:

田园社区开展糖尿病宣教义诊活动

为提高辖区老年人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不断提升自我预防能力,5月8日,田园社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糖尿病宣教义诊活动。

七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杨俊平为居民进行糖尿病知识的讲解,从对糖尿病的预防、饮食、症状三方面进行科普。义诊现场,居民带着以往检查的病例单独向医生进行咨询,医生耐心解答,详细分析病情,提醒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糖饮食,对高糖高热量的食物要少食、不食,定期监测血糖情况,出现身体不适要紧急就医。

辖区居民王秀云阿姨说:“医生的讲解通俗易懂,让我们知道如何去预防糖尿病,也能知道怎么控制糖尿病。”

田园社区书记罗金龙说:“此次义诊活动,通过专业医生对糖尿病知识的讲解,让居民们提高了健康意识,对糖尿病早预防、早治疗。”

#乌鲁木齐我的家##水磨沟区##你好乌鲁木齐#

醴陵石亭镇:爱心献血接龙 刷爆微信工作群

红网时刻3月2日讯(通讯员 王晋 李苏垶)“石亭镇樟树村贫困户方明球在醴陵市中医院生命垂危,现急需O型血,情况属实,大家爱心接力,帮助一下这个困难家庭渡过难关。”2月26日晚,株洲醴陵市石亭镇驻村工作队扶贫专干微信群被这条信息刷屏了。

方明球、方建纯老两口年老体弱;儿子方海兵患有糖尿病,因并发症已高度近视,劳动能力弱;儿媳宋田园因糖尿病已于2019年离世;孙子方玉,20岁肢体二级残。2014年,方建纯户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于2018年顺利脱贫。

今年2月,方明球因糖尿病并发症需要做截肢手术。突然医院通知O型血血量严重不足,临时调入需要高额费用。石亭镇扶贫办得知消息后,当即在微信工作群内向全镇帮扶干部、驻村干部号召,发起爱心献血接力。上保村孙铝明当晚看到消息后,立即向扶贫办负责人报名,表示自己符合条件;长塘村江涛当场咨询扶贫办是否可以当晚就去医院捐献等一条条爱心帮扶信息接龙中。

截至3月2日,已有结对帮扶干部3人,驻村帮扶干部1人前往中医院进行献血,献血量共计1600cc,目前方明球已苏醒。

父子俩双双中招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也会遗传?

红网时刻新闻11月9日讯(通讯员 周娜)去年9月,在三真糖尿病康复馆进行糖尿病逆转治疗的魏先生(化名)提醒儿子:“你也有患糖尿病的风险,要注意控制体重。”但当时才28岁的小魏并没有在意。结果今年5月,小魏也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和父亲一样在三真糖尿病康复馆经过治疗后,小魏的糖尿病得到了缓解,但他也不禁忧心:糖尿病难道会遗传?我的孩子以后会不会也得糖尿病?

医生善意提醒后没重视,大半年后确诊

今年57岁的魏先生是一个高血压3级患者,体重达170多斤。2022年8月,因莫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的症状,魏先生到长沙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医生为其开具了降糖药,然而规律服药后,魏先生的血糖仍控制不佳。打听到三真糖尿病康复馆治疗糖尿病效果不错后,同年9月,他来到三真医院就诊。

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后,魏先生实现了停针停药后血糖水平达标,糖尿病得到缓解。治疗期间,了解到其儿子和魏先生一样属于肥胖人群,甚至比魏先生更胖,医生提醒魏先生:“父母有糖尿病的,子女患糖尿病风险很高,建议您儿子每年测下血糖,提前发现异常,避免加入糖尿病的行列。”

然而,小魏听到父亲的转述后并没有重视,他认为自己还很年轻,平时工作劳动强度大,不可能就得糖尿病。然而,今年4月初,他突然明显感到身体会莫名的疲惫、口渴、多饮、多尿,体重下降,而且这种状况持续了近1个月。父亲察觉到异常后,指导小魏在家自测了血糖,测得随机血糖为13mmol/L,到就近的大医院就诊后,他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为寻求糖尿病逆转治疗,5月1日,小魏也来到了三真糖尿病康复馆。

2型糖尿病诊疗照护456模式,助其快速控糖

在治疗前,小魏对于治疗中要控制饮食比较有顾虑,平日里大吃大喝高油高碳水高脂的食物习惯了,换成吃高膳食纤维饮食,还要控制食量,自己能吃得下、能控制住食欲吗?

但开始治疗后,小魏发现,在三真糖尿病康复馆“五师共管、六步控糖”模式下,坚持起来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难。在中医专家和西医医师联合采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中药调治下,小魏的胰岛修复治疗非常顺利;在最担心的吃上,营养师按“田园膳食”法为他制定了合理的饮食方案,荤素搭配,虽然清淡却营养可口;健康管理师会通过动态血糖仪监测自己的血糖变化,出现自己没能忍住偷吃辣条、饭后运动时间不对等导致血糖异常的情况时,都会及时干预指导,帮助修正路线。小魏没有运动习惯,但在运动管理师的监督和鼓励下,每天晚餐后开始慢跑或快走半个小时,运动方式简单方便且强度不大,小魏很快坚持下来,并养成了每天运动打卡的习惯。

住院治疗期间,小魏的胰岛素最大用量为71单位/天,8天后出院时,其胰岛素总量为41单位/天。出院后,他边上班边接受家庭干预指导,继续坚持从三真学到的“吃、喝、玩、乐、养、药”六步控糖方法。出院3周后,小魏停掉了胰岛素和口服的降糖药,每日血糖曲线都在正常范围值内。

出院3周后,小魏的血糖情况。

治疗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小魏每天坚持平衡饮食和运动半个小时左右,不打针、不吃药,每日空腹血糖维持在5—6mmol/L、餐后血糖维持在6—8mmol/L,获得了糖尿病的缓解。

“这个患者整体上来说依从性非常好,对生活方式、饮食方案、服药要求等都遵守得很好。当然,刚入院时,为了快速控制体重,我们在饮食上对他控制比较严格,患者不习惯,偶尔有偷偷给自己加餐被‘抓包’的情况。但纠正过来后,他坚持得很好,体重控制和血糖控制效果都很明显,一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停针停药,稳住了血糖。”三真糖尿病康复馆馆长陈立祥表示,面对依从性好的患者,医师团队治疗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患者的治疗期也越短,花费的费用也越少。“我们一直在探索的糖尿病管理理想模式,希望所有糖友易接受、易执行、易坚持且有效。从近年的实践来看,三真糖尿病康复馆推行的‘五师共管 六步控糖’模式,大部分来就诊的患者都是一学就会,回家也能坚持,已经有不少糖友获益。第一批逆转成功的糖友,学会我们这套方法后,在停针停药的情况下已经超过二年维持着血糖正常,这让我们非常欣慰。”

糖尿病会遗传吗?

对于小魏担忧的糖尿病会不会遗传给自己孩子的问题,陈立祥也给出了解答。“小魏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糖尿病与遗传是有关系的,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只是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需要说明的是,糖尿病的遗传性不是遗传的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也就是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也就是说,小魏的子女患糖尿病的概率会相对比较高,但有遗传风险不代表就一定会遗传给孩子。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控制住环境因素影响,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吃高糖高脂食物,控制体重,多运动,糖尿病完全可防可控。”

陈立祥特别提醒,无论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只要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风险都会如影随形。“大家千万别抱着‘家里没人得过糖尿病,我就不会得糖尿病’这种侥幸心理,尤其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因为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大,长期高脂高糖饮食、暴饮暴食、抽烟喝酒、久坐不动,这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患病风险比遗传因素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远离糖尿病最有效的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