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小饼干糖尿病(饼干 糖尿病)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一口零食也不能吃?未必,有几种零食吃对了帮助稳定血糖

糖尿病人在日常的饮食的确需要格外的注意,既不能摄入过量的糖,对含油脂成分的食物也要格外谨慎。经常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尤其是生活中常见的零食。

大多数零食含有大量的脂肪以及糖分,所以不光是糖尿病患者自己,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得了糖尿病之后不能够吃零食。

而很多时候人一嘴馋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吃完以后又产生很强的负罪感,其实没必要这样。糖尿病人并不是完全需要杜绝零食,下面这几种情况下是可以适当吃一些的。

糖尿病人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吃零食?

糖尿病人要想吃零食,首先需要血糖稳定。所谓血糖稳定就是血糖持续两三个月在正常范围内,这时候有选择地适量吃一些零食基本不会让血糖在短时间内出现大的波动。

其次,要将零食的热量计算在总热量中,避免热量摄入超标。

糖尿病人的零食该怎么选择?

首先如果是加工食品,要保证添加的糖含量尽可能地少。现在市面上很多针对糖尿病人的粗粮饼干一般采用代糖,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代糖也能提供甜味,加一点点就可以做出很甜的口味,少了这部分添加的糖所以比普通饼干的升糖速度要慢一些。

大家也可以自己用燕麦粉和荞麦粉自制饼干,这样做出来的饼干能把控添加成分,更健康。不过粗粮饼干也不能任意吃还要注意计算好热量,保证当日总热量不要超标。

此外,苏打饼干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不错的零食。但苏打饼干与馒头相比,加入了食盐和油,能量很高。常规苏打饼干,16片约含570千卡能量,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每次别超4片。

如果吃面包的话,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黑麦面包或全麦面包,而且不要添加糖霜和奶油、火腿等成分。与摄入白面包相比,黑麦面包或由酸面种发酵的全麦面包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最后,水果也需要适当吃一些,水果中含有的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加,而水果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

选择一些含糖量比较低的水果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是有好处的,如火龙果、苹果等。但像西瓜、葡萄、哈密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最好少吃。

各位朋友,你家里有糖尿病患者吗?你还知道哪些糖尿病人的饮食禁忌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合成生物学让“吃饼干治糖尿病”成为可能

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刘涛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叶海峰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出了一种新细胞,植入这种工程细胞的糖尿病小鼠,只要吃下特定的氨基酸饼干,就能提高胰岛素水平,进而降低血糖。

吃块饼干治糖尿病?这个很多“糖友”梦寐以求的情景出现在近日的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化学生物学》上——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刘涛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叶海峰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出了一种新细胞。在他们的研究中,植入这种工程细胞的糖尿病小鼠,只要吃下特定的氨基酸饼干,就能提高胰岛素水平,进而降低血糖。

“这是首次将基因密码扩展技术用于细胞治疗。”论文通讯作者之一的刘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吃下饼干的小鼠只需要90分钟就能降糖,和注射胰岛素起效时间相当。

吃饼干吹响胰岛素生产开工号

在“糖友”体内产生胰岛素,光靠吃“饼干”就可以吗?其实不是,饼干只是一把钥匙。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学院研究员叶海峰解释,生物体内有3个不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也叫终止子,其功能是终止蛋白质翻译),通过人为改造可以让其中一个只听“饼干”的命令。

于是,改造过的密码子就有了双重身份——饼干里特殊的人工氨基酸一来,密码子配对,开启胰岛素的翻译过程,特殊的人工氨基酸一走,密码子还是“终止子”,整个流水线关闭。这才有了吃饼干合成胰岛素的完整治疗过程。

给人工氨基酸开条“专线快递”

但是问题又来了,饼干里的氨基酸在自然界里找不到,那自然也找不到匹配的运送系统。“原来负责转运氨基酸的信使RNA都有自己的密码子,就像京东物流负责运送京东的货物、顺丰快递负责运送顺丰的货物、圆通快递负责运送圆通的货物一样,现在多出来一个非天然的‘快递单’怎么办呢?”刘涛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合成生物学又出手了。

“我们给人工氨基酸开通了一个‘专线快递’。”刘涛说,一种人工的合成酶能够把非天然的氨基酸送到“快递员”手上,即通过氨酰化反应,把非天然氨基酸与特定的转运RNA连接起来,将它直送到胰岛素的“装配生产线”上。

经过一系列“神操作”,饼干里的非天然氨基酸有如神助地直接成为生物体内胰岛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专线快递”的正规名称叫“生物正交”,是指人造反应不会被机体内源的“元件”识别,也不干扰内源的生物化学过程。也就是说,胰岛素的整个制造过程不会干扰到其他生命活动。

未来控制血糖或变得轻松简单

“利用我们的技术,只需要浓度为每升纳摩尔级别的非天然氨基酸,给药1分钟就足以激活系统,表达释放胰岛素。”刘涛说,这种非天然氨基酸与很多功能饮料中添加的成分类似,对人体非常友好。

动物试验研究显示,将改造过的工程细胞经材料包裹后植入小鼠皮下,给小鼠喂食含有非天然氨基酸的饼干,可以在一个月内稳定且有效地降低小鼠血糖。一系列动物安全性实验也表明,服用一个月有效剂量的非天然氨基酸后,小鼠并未出现明显的体重减低或其他生化指标的改变。

“或许某一天,只需要每天饭前服用一粒非天然氨基酸药物,或食用含有非天然氨基酸成分、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食物,就可以控制血糖了。”刘涛说。

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顾臻教授在论文同期刊发的评论中认为,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创建工程细胞进而产生治疗性蛋白质,是解决包括胰岛素在内的蛋白质分子稳定性差、生物半衰期短及其不受控释放等挑战的、极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法。

来源: 科技日报

吃了“无糖饼干”却还是血糖飙升

武汉晚报讯(通讯员许海燕 杨京 记者李丽)平时都很注意饮食,却因为吃了几盒“无糖饼干”,一位年轻“糖友”血糖值飙升入院治疗。医生提醒说,有些号称“无糖”的食品也不能“岔倒吃”,有的甚至只是广告宣传的噱头,广大“糖友”需要谨慎甄别。

31岁的小刘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他平时一直严格地自我监测血糖,不仅坚持药物治疗,饮食方面也比较注意,病情控制得还不错,生活工作都很正常。

11月25日,小刘下班回家后感觉肚子有些饿,想找点东西“垫一垫”。正好母亲刚从外面买回一些“无糖饼干”,号称糖尿病人也可以吃,他便放心地在饭前吃了几小盒。没想到饭后测血糖时,小刘发现血糖仪显示血糖值偏高。他不敢大意,赶紧前往武汉市第四医院就诊。

该院内分泌科的李玉凯医生接诊后发现,小刘的静脉血糖达到34.2mmol/L,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明显表现。为了降低血糖,医护人员对小刘进行了静脉胰岛素注射,并在血糖下降后改为皮下胰岛素泵,继续强化降糖。好在因为就医及时且处置得当,小刘的空腹和餐后血糖很快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李玉凯医生表示,如今市面上有不少声称“无糖”的食品和饮料,有的甚至宣称“糖尿病人专用”。但实际上,这类食物中,有很多也是不能“岔吃”的,更不可能替代药物起降糖控糖的作用。李医生解释说,诸如糕点、饼干之类的食物本身含有大量精制碳水,进入体内后会被快速消化分解成糖分,即使不额外添加糖,过量食用也会导致血糖上升。

同时,有的“无糖食品”并非绝对无糖。相关规定中,每100克或100毫升食物中含糖量不高于0.5克,就可以标注为“无糖”。还有的虽然不添加蔗糖,却为了保持口感风味,用果糖、葡萄糖或者其他甜味添加成分加以替代,也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食用。糖友在选购食品时,需要密切关注成分表,并按照医生的要求控制饮食。

来源: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