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尿液检测(糖尿病尿液检测用试纸)
尿常规中的3项检查反映糖尿病病情,你得关注
尿常规是一项常见检查,方便快捷,价格低廉,其中的3个指标与糖尿病病情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是:
尿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血糖的水平。
尿酮体,在排除没有糖尿病酮症的情况,来指导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尿蛋白,防止早期的肾脏病变。
如何理解上述指标呢?
1.尿糖有加号,说明什么
血糖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尿糖,它是对血糖水平高的一个大致评判。它不能反映低血糖的水平。
此外,尿糖也有不准确的时候。
如果肾脏受损了,血糖不高的时候,葡萄糖也有可能被漏到尿里,形成尿糖。
如果肾脏这个闸门不灵了,血糖即便是升高,也无法开闸泄洪,尿糖依然是阴性。
此外,女性在怀孕期间,肾脏也会出现问题,同样有葡萄糖漏到尿里,尿糖出现加号。
在上述情况中,尿糖的有无,都会对血糖做出误判。可见,尿糖有加号,还需要结合血糖水平综合判断。
2.酮体有加号,说明什么
如果尿酮体轻度增高,或是一个 号,预示着酮症的可能。
如果两个 号或者以上,一般就代表着酮症已经出现了。
产生酮症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持续高血糖,另一个是血糖控制得当的情况下,饮食控制太严格,需要适当增加每日吃饭的量。
这两种情况应区别对待。
3.尿蛋白有加号,说明什么
尿蛋白是否有加号,可以反映出有没有糖尿病肾病,或者糖尿病肾病处于什么阶段了。
尿常规的尿蛋白如果是阳性,或者有 号,往往表示尿里的蛋白已经很多了,常见于肾脏损坏,尿路感染的情况。
如果一次检查增高,不要着急,在反复化验2-3次,如果几次都增高了,才说明有问题。
需要进一步做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或是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
如果发现得早,积极干预,或许可以扭转肾脏受损的局面。
白细胞和红细胞增多的意义
除上述指标外,尿常规检查还需要关注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增多的情况。
尿白细胞增多:如果尿里白细胞明显增高,常提示存在尿路感染,要多饮水,同时要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尿路感染多见于女性。
尿红细胞增多:尿里的血少的话,只能通过化验看到红细胞增多,或是潜血阳性,或是红细胞有 号。如果尿里的血量多到一定程度,尿液可能会呈现红色,这就是肉眼血尿。
这些情况常见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是妇科的一些疾病。女性糖友在月经期间不建议查尿,往往会混杂月经。
尿常规,小检查可以反映大问题,你得会看。
作者:余希尧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验尿?
?
?
朱先生是一位有多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最近到医院检查时,医生让他查血,还嘱咐他要验小便。朱先生很是不解:糖尿病不是只要监测血糖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验小便呢?因为糖尿病肾病比例高,而尿检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所以需要验尿。
糖尿病虽然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但会累及多器官多系统,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尤其是在那些糖尿病病程长或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中,更容易发生,这也是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NO.1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肾病早期局限于肾脏病理的改变,并没有非常典型的临床表现。随着疾病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尿液中泡沫增多、双下肢浮肿等症状。后期,患者会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受损、肌酐升高等实验室指标的异常。
NO.2
如何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应在疾病确诊明确时起就应定期进行尿检。尿液中出现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损伤的标志。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筛查是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精确度高于普通尿常规。仅仅做尿常规检查可能会产生漏诊。
NO.3
糖尿病肾病如何预防和治疗
一般来说,糖尿病肾病的病变是不可逆的,所以提倡定期筛查、预防为主、尽早治疗。防治糖尿病肾脏病的关键还是在于严格地控制血糖;同时还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如合理控制体重,戒烟、适当的运动;积极的控制血压、血脂等。
特需专家介绍
陈晓农
肾脏科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肾脏病诊治,包括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肾血管疾病及急慢性肾衰。
特需门诊:周二下午
防止并发症,5种检查不可或缺!关心糖尿病的朋友都收藏了
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糖友应定期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不仅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还能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01
血糖
监测血糖是最常用、最可靠的病情监测方法,可以准确地反映血糖即时水平,也是防治低血糖的重要措施。糖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测血糖的频率和时间,(具体的检测频率可以在平台对话框中输入:123)。
2
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耐量试验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诊断试验,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在做糖耐量试验的同时,可以采血测定胰岛素、c肽,可以协助判断胰腺β细胞的储备功能,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3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2-3个月内血糖平均水平,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衡量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达标的金标准,正常值为4.0%-6.5%。
建议糖友每3个月检测一次,检查时不必空腹。
4
尿糖、尿酮体检查
尿糖检查一直是评估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的一种依据。
当体内胰岛素缺乏时,不能利用葡萄糖作为身体能量的来源,只好分解脂肪作为燃料,分解过程中会释放一种叫做酮体的酸性物质,从尿中排出即为尿酮。
如果尿中检测出尿酮,提示胰岛素缺乏,血糖控制不理想。
5
糖尿病并发症检查
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会逐渐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主要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因此,糖尿病并发症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1)眼底检查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主要与病程和血糖状况有关。常见的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眼底出血等,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糖尿病肾病
约30%-40%的1型糖友,以及20%左右的2型糖友,会发生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是: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或30毫克/24小时,即可诊断。
(3)心脏病变
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变、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需要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自主神经电生理检测。
需注意的是,糖尿病容易合并血压或血脂异常,加重心血管损害,因此也要进行血压、血脂的检测。
(4)神经病变
60%-70%的糖尿病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症状,如四肢感觉减退、麻木、刺痛;腹胀、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性功能下降;听力下降、吞咽困难等。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依据是神经电生理检查,即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肌电图。
(5)周围血管病变
全身大血管均可受累,下肢最为常见,可表现为足部皮肤发凉、足部疼痛、间歇性跛行,且皮肤易受感染,溃疡经久不愈,严重者引起坏疽导致截肢(趾)。
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外周血管病变。
(6)口腔检查
糖友口腔疾病中以牙周病最为常见,患病率可达30%左右。慢性牙龈炎反复发作,牙槽骨萎缩,久而久之易引起牙齿松动或脱落。因此,糖友不能忽视口腔检查。
作者:胡春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