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味精(味精对糖尿病人有害吗)
吃味精虽无害 但长期过量吃易发胖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是谷氨酸与钠结合成的盐,谷氨酸也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氨基酸,即使不吃味精,人体也能自身合成谷氨酸,参与蛋白质与糖的代谢,对大脑皮质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起到良好作用。谷氨酸钠在超过120℃时,容易转变成焦谷氨酸钠,但焦谷氨酸钠对人体无害,只是没有鲜味而已。味精加热到270℃时才会分解破坏,在一般食品的烹调温度条件下,味精是稳定的。
国际上的权威机构围绕味精的安全性做了大量评估研究,目前都没有发现味精能产生某些危害。只有个别动物试验发现:在“大剂量”摄入下,对某种非常敏感的老鼠可能会产生神经毒性。不过要达到这种效果,所需要的剂量远远高于人类食物中的量。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会表示,除1周岁内婴儿外,其他年龄儿童都可食用味精。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动物试验的基础上得出了“现在的使用量、使用方法下,长期食用味精对人体无害”的结论。我国也完成了味精的长期毒理试验,得出与国际上一致的结论,即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安全以正确使用为前提。建议不要长时间、习惯性过量食用味精。因为味精中含有大量的钠,高钠饮食容易造成肥胖,还可能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患病风险。
(摘自《家庭医药杂志》)
这4种调味料糖尿病人能吃 太意外了
调味料,是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材。缺了它,大部分食物就会变得索然无味。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这一特殊的人群,哪些调味料能用又不会引起血糖波动呢?
这4种调味料糖尿病人能吃 太意外了!
1、味精
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但是味精对糖友的影响并不大,只有当严重的心脏衰竭引起水肿而需要限制钠的摄入时,谷氨酸钠即味精才有限制的必要。所以糖友们也可以享受美味的汤羹啊。
2、酱油
酱油含有异黄醇,这种特殊物质有降低人体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功效。因此糖友在炒菜的时候不妨放一些酱油调味。但是酱油的盐分含量比较高,大约5ml酱油等于1g盐。糖友们的饮食普遍需要限盐,所以使用酱油后应适当的减少使用盐的分量,方能达到控制盐的摄入量的目的。
3、甜味剂
糖作为调味品,在做菜时少量添加有提鲜、上色的作用。但对于糖友来说,是不是一定要禁糖呢?糖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自不必说了,作为折中的做法是可以使用甜味剂代替。甜味剂是指有甜味的口感,但又不是糖类,故不会影响血糖的物质。
4、醋
醋是人们餐饮中常用的调味品,也是糖友们适宜多用的调味品。研究发现,吃大鱼大肉等高热量食物前喝两勺食醋,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如不习惯喝醋,最好饭前吃点放醋的凉拌菜。但是,醋是酸性食物,会使一些药物失效,所以忌与碳酸氢钙、碳酸钙、红霉素、磺胺类药物同服。
看了以上的介绍,现在你知道在烹饪糖尿病食疗的时候可以加入哪些调味料了吧。
“味精大王”患糖尿病,服用“神仙之食”重获健康
作者:赵豪杰
如今,食疗在预防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青睐。特别是像糖尿病这种与饮食密切相关的慢性病患者,可以说每天都在考虑如何才能吃得更健康。本文就为您推荐一味能够改善血糖水平作用的"药食两用"中药。
上世纪初,我国著名企业家"味精大王"吴蕴初得了糖尿病后,对注射胰岛素疗效不满意,便在别人的建议下服用一些可以"药食两用"的中药,服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尿中糖分竟逐渐减少,于是坚持服用,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
吴蕴初所服用中药的一个主要成分,就是山药。
山药又称薯蓣、山蓣、怀山药、麻山药,素有"神仙之食"的美称,因为山药最大的滋补作用在于补气。就像神仙腾云驾雾需要凭借"气"一样,人体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转也需要气的推动。另外山药还有滋阴的功效。许多糖尿病患者在中医看来都属于肺脾肾气虚、阴虚所致,配合西药降糖药物日常服用会起到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山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早在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山药治疗消渴症(糖尿病)的介绍。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山药对糖尿病确有多种益处,比如山药中含有大量黏蛋白,能包裹肠内的其他食物,使糖分被缓慢地吸收。这一作用能抑制饭后血糖急剧上升,同时也可以避免胰岛素分泌过剩,使血糖得到较好调控。
山药还含有胰岛素分泌必不可少的镁和锌等有效成分,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这些成分促进了血液中葡萄糖的代谢。
此外,山药还含有淀粉酶,这是消化糖类的酶,可使血液中不再积存过剩的糖分。因此许多糖尿病患者用山药来做菜佐餐,大有助益。
不过笔者在此提醒大家,山药淀粉含量较多,摄入量过大也会对血糖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初次尝试服用山药时,可以煲煮喝汤,少量服用,同时每天监测血糖,逐步掌握最适合自己的进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