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眼病医生(糖尿病眼科最好的医生)

家庭医生杂志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眼睛出现5种症状,可能患糖尿病眼病!要尽快做检查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会有很多并发症的产生,例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其中,有一种并发症并不被大家重视,甚至很多患者都没有意识到,就是糖尿病眼病。因为糖尿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当眼睛出现问题时,他们认为只是岁数大了,眼睛开始花了,并没有往糖尿病并发症角度考虑。

糖尿病眼病会引发失明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会引起的几种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患者通常会向出现视力下降、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现象,严重者还可能会失明。一般来说,早期的糖尿病眼病,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是一旦出现症状,病情也呈现严重的趋势。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眼睛会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高血糖损害了人体的微血管,导致眼睛毛细血管壁受损,再加上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就会出现血栓,从而引发眼部疾病。一般来说,患糖尿病超过10年,一半患者会出现糖尿病眼病;超过15年,八成患者会出现糖尿病眼病。

这些症状要及时去检查

①视力开始模糊,有眼花现象的出现;

②看东西有重影,或者产生了飞蚊症;

③眼眶发麻发胀,眼部有压力感;

④眼睛突然发红、发痒、发干;

⑤眼睛能看到光斑,或产生视物幻觉。

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每年都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即便眼睛没有任何的症状,毕竟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若已经出现了上述症状,就更应该早点就医,越早治疗对眼睛的损伤越小,如果发展到晚期,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了。

每年需检查视力的人群

①1型糖尿病患者,青春期过后需定期检查;

②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间超过5年的人;

③30岁以下,患病时间超过5年的人;

④30岁以上,不管患病时间多久,每年都要检查;

⑤准备怀孕或已经怀孕的糖尿病孕妇。

糖尿病眼病是一种不可逆的损伤,所以预防很重要,如果患者能够做好每年的检查工作,并好好地控制血糖,是可以延缓眼底病变发生时间的。

糖尿病会引发致盲眼病?眼科医生:及时发现很重要

糖尿病眼病,即由糖尿病引发的眼部系列疾病,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因素。几乎所有的眼病都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如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病变、黄斑变性、眼外肌病变等,尤其是糖尿病引起的眼底视网膜病变和黄斑变性,是导致失明的主要眼病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达到了12.4%,患者总数超过1.4亿,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在糖尿病患者中,平均每2.5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网病)。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兼眼底病专科主任陈忠平指出:“一旦糖网病恶化,可能会导致患者完全失明。”

糖网病不易分辨,眼底照相机使其“现形”

59岁的张女士是一位糖尿病患者,病程已达7年。近期,她开始感到视力下降,但她并未对此给予足够重视。她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减退是正常现象,起初并未感到太大影响,因此未加留意。

然而,近来她的视力模糊程度加剧,已经对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接受检查后,张女士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过陈忠平医生的精心治疗,她的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陈忠平介绍,糖尿病黄斑水肿在早期通常会引起视物变形,但糖网病在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常常表现为视力下降。因此,很多患者在糖网病的早期盲目判断,误以为视力下降就是近视或者老花眼,往往容易错过糖网病的最佳诊疗时期。陈忠平建议,如果患有糖尿病,就应该检查眼底是否病变,如果没有视网膜病变,那他每年检查一次就够了。

视力减退究竟是由近视、老花眼、白内障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医院的诊断结果是最准确的判断依据。验光检查能够帮助确定是否为近视或老花眼,裂隙灯检查则能揭示是否患有白内障,眼底照相机检查有助于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OCT检查则能确定是否存在糖尿病黄斑水肿。

目前,长沙市爱尔眼科已在长沙市建立了29个基层服务站,并在这些服务站配备了眼底照相设备,以便市民能够方便地进行眼底摄影。若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眼底照相机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

糖尿病眼病不可逆,“一站式”注药高效诊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显著的致盲风险,其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即便经过治疗,也只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非总是需要治疗。该病变分为六个阶段,若患者处于前两个阶段,定期检查即可;在第三至第四阶段,建议采用眼底激光治疗;而到了第五至第六阶段,则可能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若患者在第六阶段仍未接受治疗,将面临失明的危险。

而在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玻璃体腔药物注射,这是一项需要连续治疗的方案,每月需注射一次,连续五次后,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注射。由于玻璃体腔内注射对无菌环境要求极高,传统上患者需在手术室内进行,这导致患者需要花费3至4天的时间来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如今,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已成立了“一站式”玻璃体注药中心。患者在门诊接受初步诊断后,医生会依据其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注药方案,并安排手术时间。在首次就诊过程中,患者需完成全身检查、眼科专业检查以及泪道冲洗等项目。术前,患者将开始使用局部抗生素眼药水。到了手术当天,患者需携带检查结果,在日间手术室完成相关手续,并做好术前准备。随后,患者便能在手术室内接受注药治疗。术后,患者将在注药中心进行观察,若无任何不适,经过医生评估后即可出院。这一流程的简化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注药时间,仅需2小时即可完成整个过程,且无需住院。

糖尿病患者预防眼底病变,控制自身是关键

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如何保护视力至关重要。陈忠平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这是至关重要的。此外,糖尿病患者应注重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饮酒,以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是预防糖尿病眼病的有效方法。一旦确诊为糖尿病眼病,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及时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患者应牢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关键。

同时,针对糖尿病眼病患者,爱尔眼科通过长期的眼健康管理,提供持续的随诊和定期回访服务,提醒并协助患者安排复诊,有效避免了因错过治疗时机而影响治疗效果。爱尔眼科构建了从预防、保健、诊断到治疗、康复的全方位眼健康服务链,致力于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眼部健康。(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周巧)

糖尿病会引发致盲眼病?爱尔眼科:及时发现很重要

糖尿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糖尿病竟然还会影响眼睛,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甜蜜”的视力“杀手”?

重庆南坪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副主任艾玲表示,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各种并发症,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等糖尿病眼病便是其中常见的并发症。

据统计,每3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位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又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发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糖尿病眼病的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显著增加,且与血糖控制水平紧密相关。随着病程的延长,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会日益增加,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60—70%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治疗不及时,会有较大致盲风险。正因此,糖尿病眼病也被称为“甜蜜”的视力“杀手”。

糖尿病眼病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眼病早期往往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很难察觉。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例,早期患者可能仅仅感觉视力略微下降,或者偶尔出现眼前黑影飘动等现象,这些细微变化很容易被忽视,或者与近视、老花、飞蚊症等混淆,从而错过早期治疗的时机。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的视力下降会较为明显,看东西也逐渐出现模糊、变形等症状,而此时病情往往已经较为严重。到了病变晚期,患者往往会发生血管破裂出血或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此时的视力损伤往往已不可逆。

糖尿病眼病的高发人群主要是血糖控制不佳、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此外,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也更需警惕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如何守护视力?

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做好血糖监测,并且尽量避免过大的血糖波动,以免对眼睛造成更大的危害。

艾玲建议,一旦确诊糖尿病,应立即前往专业眼科医疗机构进行眼底检查,此后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眼底,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果已发生糖网,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

糖尿病患者眼底检查频率建议。重庆南坪爱尔眼科医院供图

此外,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特别是眼底出血的患者,需避免过度疲劳、长时间用眼,也不宜做剧烈运动及潜水等活动。(重庆南坪爱尔眼科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