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新药酶(糖尿病人可以吃酶吗)
“自调节”纳米酶胶囊加快糖尿病伤口愈合
(见习记者王昊昊)糖尿病人的伤口往往比普通人的更易感染且难以愈合。长沙理工大学卿志和课题组构建了一种由铂纳米酶、细菌靶向性核酸适配体、葡萄糖氧化酶和透明质酸组成的纳米酶胶囊,这个可以自提供过氧化氢和自调节微环境酸度,稳定性好、抗菌活性强的纳米酶探针体系被命名为APGH,能有效提高糖尿病等慢性病伤口部位的抗菌效果,让伤口更快愈合。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糖尿病人的皮肤屏障受损后,伤口部位血糖高,为细菌增生提供了更多的养料,使感染更为严重。纳米酶在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方面的应用已有诸多研究,主要是利用纳米酶的过氧化物酶性质,催化过氧化氢产生高毒性的羟基自由基杀伤细菌。但现有的相关研究存在缺陷,比如,伤口部位的过氧化氢含量低,不足以作为羟基自由基的来源;发炎感染的伤口部位微环境呈碱性,不利于纳米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发挥。
基于DNA探针在铂纳米颗粒表面的高稳定性修饰和高保真信号释放的前期研究,该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种细菌感染激活的纳米酶,在生理条件下同时打破了局部氢离子浓度低和过氧化氢的限制,提高了慢性伤口部位的抗菌效果。
研究人员首先合成了一种适配体功能化的铂纳米酶,再用透明质酸将该纳米酶与葡萄糖氧化酶共包裹,构建了一种纳米酶胶囊Apt-PtNZs/GOX@HA(APGH),应用于抗菌领域。
为了验证APGH的活性转化与抗菌作用,研究团队选取糖尿病感染伤口为研究模型,用APGH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伤口。结果显示,未进行任何治疗的空白组观察到典型的慢性伤口症状,即使延长感染时间,也几乎没有愈合。APGH处理后糖尿病小鼠的伤口愈合很快,3天后观察到明显愈合,9天后伤口结痂,12天后通过伤口组织切片的H&E和Masson染色进一步验证了这些愈合状态。
该研究中通过调控生理微环境以增强纳米酶活性的策略具有通用性,对促进纳米酶的生物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国产原创糖尿病新药,西格列他钠,降糖、降脂、副作用低
有朋友问华子,看到了国家药监局的通报,由我国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糖尿病新药,西格列他钠上市了,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降糖药?
华子说,西格列他钠是世界首个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PPAR)全激动剂。如果从药理作用上看,西格列他钠与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TZD)类药物有相似之处,但作用更加全面。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调节血脂,副作用也较低。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患了糖尿病,就是身体中的胰岛素分泌变少了。但很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可以正常分泌胰岛素,只是身体中的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也就是说,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对血糖利用减少,才导致了血糖升高。
造成胰岛素抵抗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肥胖,有些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注射胰岛素,产生的降糖效果也十分有限。但是在采取饮食控制与增强运动,把体重减轻之后,仅靠口服药物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
但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控制和增强运动,仍然不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时,就需要使用药物来改善症状。常用减少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有二甲双胍(但作用较弱),还有噻唑烷二酮(TZD)类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TZD类药物的作用,可以激动PPAR中的γ受体,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食欲。但是TZD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使用时会导致体重增加,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时可能导致低血糖,还有可能加重心力衰竭,罗格列酮可能会导致肝损伤,吡格列酮可能会增加膀胱癌的发生率,使用的限制较多。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PPAR)有三个亚型,分别为α、δ、γ。其中PPAR-γ受体与血糖调节相关,而PPAR-α、PPAR-δ受体与血脂调节相关。
我国自主研发的西格列他钠,是世界首个上市的PPAR全激动剂,对α、δ、γ三个亚型都会产生激动作用,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调节血脂。
在三期临床试验中,西格列他钠可以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1.32%~1.52%,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等都会产生较好的控制效果。
在用药安全性方面,西格列格钠对PPAR的α、δ、γ三个亚型都有激活作用,可以平衡三个亚型的糖脂调节作用,避免了单一激活γ亚型所带来的潜在副作用。在水肿、体重增加等常见副作用上,西格列他钠明显低于传统的TZD类药物。
在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中,西格列他钠引发的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组相当。也就是说,西格列他钠在发挥降糖、调节血脂作用的同时,没有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安全性很好。
总结一下,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发病原因,改善胰岛素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核心需求。但传统的TZD类药物副作用较大,限制了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西格列他钠不仅可以降糖,还可以调节血脂,而且副作用较低,安全性很好,给2型糖尿病的治疗带来更多选择。
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造福糖尿病患者,这项全球首创新药在张江取得重大突破
又一款由中国团队自主开发的全球首创新药在浦东取得了重大突破!来自张江的创新药公司华领医药刚刚宣布,其首创的糖尿病新药——双重机制葡萄糖激酶启动剂dorzagliatin(HMS5552)的三期临床试验核心研究达到了主要疗效终点,这一积极结果有望为未来糖尿病治疗提供新方案。
糖尿病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疾病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有4.5亿糖尿病患者,中国有1.2亿的糖尿病患者。华领医药的糖尿病首创新药针对的是葡萄糖激酶,尽管这一重要的降糖靶点已经被发现了约50年,却尚未诞生相应的治疗药物。
“葡萄糖激酶被称作‘葡萄糖感应器’,不仅是糖代谢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限速酶,更是全身葡萄糖稳态调节的‘核心指挥’,”据华领医药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陈力介绍,“现有糖尿病药物的治疗作用存在局限性,dorzagliatin则通过提升糖尿病患者受损的葡萄糖激酶活性和功能,恢复对血糖变化的感应性。”
目前,华领医药正在中国同时开展两项52周三期注册临床研究,此次公布的结果是在从未接受过糖尿病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的24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这也是全球首次开展针对2型糖尿病病因、专注修复血糖传感葡萄糖激酶、重塑血糖稳态的三期注册临床研究。
研究数据表明,dorzagliatin治疗24周后糖化血红蛋白相对基线降低1.07%,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百分之一,无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这意味着其临床研究已达到主要疗效终点。
华领医药的临床试验结果获得了国内外糖尿病代谢疾病领域顶级专家的认可,他们对与dorzagliatin作为中国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造福中国乃至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的前景表示了期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朱大龙指出,“此次初步研究结果使我们在修复血糖传感、重塑血糖稳态,针对糖尿病病因开发全球糖尿病新药的征程中又迈进了一步。dorzagliatin通过在胰岛、肝脏和肠道发挥作用,调节胰岛素、胰高糖素和GLP-1的分泌,促进血糖稳态平衡。非常高兴看到dorzagliatin临床研究的新进展,希望dorzagliatin的成功,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我们对dorzagliatin单药临床研究结果非常兴奋,它首次在临床试验中验证了使用双重机制葡萄糖激酶启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是可行的、有效的、安全的。” 陈力告诉记者,华领医药一直在开展对dorzagliatin的各项研究,通过对其最低治疗有效剂量的探索,使dorzagliatin成为修复血糖传感器功能的基石药物,除单药治疗,dorzagliatin还将联合临床广泛使用的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或胰岛素的降糖药品,实现2型糖尿病的个性化治疗。
此外,华领医药正在进行另一项三期临床试验,这是在二甲双胍足量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展开的,计划明年3月左右完成24周双盲实验,预计在2020年底提交新药申报。
作者:唐玮婕
编辑: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