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特色护理(糖尿病人护理)
我保证!在四川这样的糖尿病护理模式,你是第一次听说(内有超大福利)
与糖尿病的斗争
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四川省,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迅速上升。根据今年年初发布的《2005-2015年四川省人群健康状况和重点疾病报告》调查:
35岁以上的四川人,8个人里有1个就是糖尿病患者,患病率为12.4%,且女性高于男性。
面对不断攀升的患病人数,如何把握这场战争的主动权?以袁丽领衔的40个糖尿病斗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护理团队,向糖尿病发起了攻势!
第1招:
9个专业为维度 建立内分泌代谢科亚专业护理团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亚专业护理团队,这一亚专业护理模式,不仅在国内是率先实行的,同时也是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内分泌代谢科亚专业护理团队,并先后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华西医院颁发的“优质护理先进集体称号”,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糖尿病教育示范基地”,“亚洲'健康无疆界'”奖,“中国糖尿病教育者认证项目最佳贡献奖”,“ 强生糖尿病学院糖尿病学院优秀实习基地”,医护一体化门诊获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特色项目奖等荣誉。
今年5月份,袁丽荣获中华护理学会授予的“杰出护理工作者”称号,据悉,全国仅有60位护理人员获此称号。
内分泌代谢科亚专业团队是什么?普通的护理团队只是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而糖尿病亚专业护理团队在一般护理上更进一步,在糖尿病领域内再细分专业领域,据袁丽介绍,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在2004年开始尝试亚专业护理团队模式,至今,已形成了糖尿病足护理小组、骨质疏松及骨代谢性疾病护理小组、甲状腺疾病护理小组、垂体-肾上腺疾病护理小组等9个专业,每个专业配备了3-5个护士,并配有组长。
袁丽及其团队
据其介绍,部分亚专业护士组长水平,甚至可达住院医生的水平。2011年,袁丽主持的糖尿病足门诊入驻伤口中心。2014年,她率先推行了门诊医护一体化“诊前评估、诊后教育”的模式。
以往,该院内分泌代谢科的护士通常3个月至半年轮换一次。这种没有分亚专业的护理护士也被称为“万金油”护士,一方面他们确实能满足很大范围的需求,但却缺乏专业性,“内分泌科的医生很专业,这样半年一换的‘万金油’护士很难满足医生和患者的需求。”袁丽说。
而亚专业护理团队模式的出现,不仅得到了与其搭档的专业医生的认可,同时也让护士更有职业成就感和价值感,最终受益的,其实是患者。
第2招:
糖尿病科普说再多 不如亲身感知更实在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刚确诊时不重视,等到后来出现并发症,再想逆转就很难了。”对于糖尿病,预防重在治疗。袁丽本人的亚专业属于健康教育,为了带领患者与糖尿病做斗争,她从糖尿病知识科普方面也思考了很多策略。
2013年,她从日本引入一套体验设备,这个设备能够体验到糖尿病的并发症,比如,戴上体验眼镜,就能感受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戴上特制沙袋,就能感受到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感觉,这样就能更直观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
此外,在患者中定期举办患教活动,袁丽还主编了《画说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糖尿病临床护理与管理》、《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护理手册》等多种科普及专业的教育指导手册,在患者和同行中获得很好的反馈。其中图文并茂的科普书籍《画说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更是在患者中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迄今已发行超过5万册。
第3招:
保证每位成都患者都能得到追踪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只要是来自成都5城区的患者,都能得到随访。据袁丽介绍,针对5城区的患者,7天以内,护理团队会给患者打电话了解患者情况,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随访。
早在国家没有推广分级诊疗之前,袁丽就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并对很多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至今,接受过袁丽面对面培训的基层人员已逾5000人。在完善城乡基层医疗服务的医改方向下,为了将糖尿病教育和优质管理拓展到基层,推进地区糖尿病的防治工作,袁丽借助华西区域协同医疗网络平台,多次开展了远程糖尿病教学。
福利时间到~!
倒计时
距离最后一轮福利发放
还有3天
这波福利也是最后一轮
可不能再错过了
点我进入糖友家
红包咋个领?请跟着小康妹儿这样操作:
4种玩法,任你挑选!
1、每日前500名注册的用户即可领取一次福利。
2、每日前500个完善健康档案的用户同样获得福利。
3、每日前200个使用血糖功能的用户发放福利。
4、每日对100个精品发帖和评论随机发放福利。
温馨提示
1、注册和完善档案无论哪种操作仅能领取一次。
2、精品帖内容必须包含对糖友有帮助的饮食,控糖故事,科学运动等内容才有机会赢得福利,如果是没有意义的帖子,不仅我们的小康妹会审核删帖,严重还会封号哦。
3、每位用户每天可以领取一次福利。
4、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成都商报四川名医所有。
重点来了,怎么完善个人信息?
第一步: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在菜单栏中找到糖友家。
第二步:在下方找到“我的”并点击。
第三步:点击“健康档案”。
第四步:选择“添加”。
第五步:填好个人信息后,选择“提交”就完成啦!
使用血糖工具也很简单~
第一步:在糖友家首页选择“我的最新血糖”。
第二步:选择“血糖”,记录自己的血糖并点击“保存”就好啦!
完善健康信息
我们是出于对大家的健康考虑
让大家在以后向医生提问时
医生有个参考标准
小康妹儿在这里保证
这些数据百分之百对外保密!
点我进入糖友家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记者:乐康
图片拍摄:郭敬之
制图:黄冉兴
部分图片来源:123rf
本文编辑:乐康
照顾糖尿病人,这5个方面一定要牢记
糖尿病需终身治疗持之以恒,因此糖尿病病人的家庭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五点是糖尿病人家庭护理中最重要的和必须遵守的。
1.自我监测血糖。
糖尿病人的治疗几乎伴随一生,因此自我监测血糖在糖尿病治疗中是极其重要的。降糖药进入人体后,须通过血糖测定值校正降糖药的剂量,不监测血糖就无法根据血糖值调整降糖药的用量,也不可能知道你想要吃什么食物,又该给你多少降糖药的剂量,这些都必须通过自我监测血糖后进行计算,使餐前血糖控制在4.4~7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9mmol/L,70岁以上老年病人可适当放宽,不超过10mmol/L。由此可见,监测血糖是唯一能判断降糖药治疗中问题的方法,它能确保降糖药治疗的安全性。
2.饮食护理。
定时定量进食
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者应在用药后按时进食。饮食中的主副食数量应基本固定,要严格按照医护人员制订的食谱,避免随意增减。每餐应将计划饮食吃完,如果不能吃完全餐,须当天补足未吃完食物的热量与营养素。
限制甜食
提倡食用粗制米面和杂粮,忌食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忌食含糖分高的水果。
增加纤维素
含纤维素的食物包括豆类、蔬菜、粗谷物、含糖分低的水果,每日饮食中食用纤维素含量以不少于40克为宜。
3.适量运动。
糖尿病病人应根据性别、年龄、病情及有无并发症、降糖药治疗及饮食治疗等情况决定运动方式和强度,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切记随意中断;提倡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跳交谊舞等,运动最好在饭后1小时,以免空腹运动发生低血糖。运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当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四肢无力时应警惕低血糖的出现,立刻休息10~15分钟并进食,如低血糖反应持续发作应及时就诊;出现胸闷、胸痛、视物模糊时应立即就地休息并联系就诊。糖尿病人应随身携带糖尿病卡片和糖果,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4.使用降糖药的护理。
口服降糖药
磺脲类药应在餐前半小时服;双胍类应在餐前或餐中服;非磺脲类应从小剂量开始于餐前或进餐时口服,按监测血糖值调整剂量,不进餐不服药。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制剂不能冰冻保存,应避免温度过高、过低(不宜<2℃或>30℃)及剧烈晃动。注射胰岛素应选用专用注射器或笔形胰岛素注射器,选择上臂三角肌、腹壁、大腿前侧、臀部轮换注射,以腹壁注射吸收最快。胰岛素治疗易出现低血糖反应,这也是糖尿病致死原因之一,多发生于夜间,表现为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四肢无力。对低血糖反应者要及时监测血糖,根据病情可进食糖果、含糖饮料,病情无缓解的应立即送医。
5.预防感染。
糖尿病病人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完整,防止皮肤化脓感染,每天睡前用温水(38℃左右)浸泡双脚不超过5分钟,防止烫伤。如有外伤或皮肤感染时不可随意用药,应由医师处理。
文:攀枝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内科主管护师 曾莲莉
编辑:管仲瑶
审核:曹政
点击下方图标,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18IS5QEN】获取授权
糖尿病的护理与控制
【来源:智慧生活报】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因此,科学的护理与控制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将从饮食、运动、药物和心理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糖尿病的护理与控制方法。
一、饮食护理
1. 控制总热量摄入: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自身营养状况,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合理搭配膳食结构。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应以低糖、低盐、低脂为主,确保营养均衡且清淡;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进食。
2.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速度,提高饱腹感。糖尿病患者应多吃芹菜、菠菜、白菜、苦瓜、黄瓜等蔬菜,以及苹果、猕猴桃等低糖水果。
3. 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糖尿病患者避免或少吃含糖饮料、甜食、肥肉、油炸等高糖高脂食物,以减少血糖波动和肥胖风险。
二、运动护理
1. 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代谢水平,帮助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和糖分。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和打太极等。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分散在每周的5天内进行。
2. 注意运动时间与安全:最佳运动时间是餐后一小时,此时血糖水平较高,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同时,运动时要避免空腹,以防低血糖发生。建议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以备不时之需。
三、药物护理
1. 严格遵医嘱用药: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从医生的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等指标,以评估药物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2. 注意药物副作用:糖尿病患者注意观察药物使用后的反应,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选择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要学习正确的注射方法,并注意轮换注射部位,避免皮肤硬结和感染。
四、心理护理
1. 保持积极心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患者需保持平和的心态,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2. 应对焦虑与压力:糖尿病患者常面临疾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学会调节情绪,适当放松身心,对控制病情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参加糖尿病教育课程、加入病友交流群等方式,获取更多信息,缓解焦虑情绪。
总之,糖尿病的护理与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家人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合理的用药和积极的心态,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焦亚蠓 河北省霸州市中医院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