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病足怎么诊断(糖尿病病足怎么护理)

齐鲁壹点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足日常该如何进行诊断?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后期所出现的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状,该病的发生给患者造成的危害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逐渐变的越来越严重,每年都有很多糖尿病足患者因为患上糖尿病足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造成患处溃烂甚至截肢。如果我们能够及时的发现治疗就可以避免病情出现恶化加重,下面我们来了解下糖尿病足日常该如何进行诊断?

一、动脉血管的检查:该项是糖尿病足症状的重要依据,用手指轻触脚背靠近脚踝处皮肤,寻找有无足背动脉搏动及搏动的强弱,可与正常人足背部动脉搏动情况进行比较。如摸不到或脉搏很细弱,表示足背动脉供血不足,这种情况常提示在足背动脉上端有大动脉血管狭窄或梗阻,糖尿病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二、重触觉:用大头针(或缝衣针)钝的一端轻轻触碰脚部皮肤,看是否有感觉,如感觉差表示触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了解糖尿病足的分级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更好的方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

三、轻触觉:棉花捻成尖端状,轻轻划过脚底皮肤,看自己是否可以感觉到,如果没有感觉则表示轻触觉消失或减退。

四、温度感觉:用凉的金属体轻轻触碰脚部皮肤,检查脚部皮肤是否感觉到凉;用37℃至37.5℃的温水浸泡双脚,是否感觉到温热,如果没有感觉,表示双脚已有明显的温度感觉减退或缺失。

糖尿病足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我们一定要多关注自身健康,平时多注意观察,如果发现自己也患上糖尿病足一定要选择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因治疗不当等原因导致严重的危害产生。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糖尿病足先兆是什么?如何早发现?治疗要用鸡尾酒疗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并发感染或出现肢体坏死,细菌或腐肉等坏死物质释放的毒素就会大量吸收入血,引起败血症,再加上患者往往心、脑、肺、肾等重要生命脏器功能原本就较差,很可能危及生命。但是,糖尿病足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发病前有一些“先兆”表现,积极、综合治疗可以控制病情。所以了解和善于捕捉这些症状,对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足病非常重要。

四大原因导致糖尿病足

我们知道,保持健康的双脚需要有良好的足部血液循环、良好的感觉、良好的形态和功能,而糖尿病病人由于长期在高血糖“浸泡”下,全身的血管、神经和皮肤、血细胞等都会出现问题。引起糖尿病足的常见原因有四个,即高血糖引起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足变形/畸形和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

1.足部血供减少。高血糖会引起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斑块越积越多,造成血管狭窄甚至堵住,这样脚就没有足够的血液营养了。

2.足皮肤感觉减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表现为下肢麻木、感觉减退,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就是对足皮肤的小损伤缺乏感知,以致伤口不容易发现而扩大、加重。

3.足的变形和畸形。长期高血糖不但影响脚的神经和血管,还会影响骨质。因为骨质疏松、穿鞋不当等引起脚的形态改变,如平板脚、拇外翻等。这些畸形会导致足底压力的异常,压力过高的地方形成老茧和鸡眼,摩擦后可能发生溃疡。

4.感染。糖尿病患者脚部皮肤营养差,血管新生能力差,出现伤口后细菌乘虚而入;加上高血糖使血液中白细胞的杀菌能力降低,所以细菌感染不易控制。

糖尿病足发生有先兆

糖尿病足病早期,由于足部皮肤和皮下脂肪营养不足,皮下脂肪萎缩,皮肤变薄、干燥,皮肤色素沉着;抬高下肢时双脚皮肤苍白,足背发凉,足背动脉血管搏动减弱以至消失;逐渐发展为走一阵路出现腿脚剧痛,需停下休息一会儿才能行走,或休息时脚痛、下蹲后起立困难,最后干脆不能走路,肌肉萎缩腿变细,脚的骨质破坏,关节变形。

糖尿病足病活动期会出现足皮肤的红、肿、发烫等感染症状,或者皮肤破溃形成“烂脚”。而所谓的老烂脚,就是出现了经久不愈的皮肤伤口,同时由于合并感染而流脓、发臭;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皮肤片状变黑(组织坏死),发出尸臭味;再加重,整个脚会全部变黑。

实际上,类似病变也可以发生在手、背后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皮肤,只是糖尿病“烂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出现“老烂脚”提示有严重糖尿病神经病变和下肢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治疗须个体化

糖尿病足病的诊断相对容易,肉眼就可以看到足皮肤的红肿炎症、流脓的溃疡和黑色的组织坏疽。但精确的诊断在于通过伤口面积、深度、累及软组织还是骨质,以及感染病原菌的培养、下肢神经血管病变的检查明确糖尿病足病的分型、分期、病因和发病基础,以指导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病,首先要重视早期的临床症状和每年一次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足底压力的筛查。其次,要了解糖尿病足病的早期表现,包括肢体的麻木、刺痛、火烧感、隐痛、发胀、水肿等;要做神经病变筛查,如感觉评估(尼龙丝触觉、音叉振动觉、大头针刺痛觉、踝反射等)、肌电图、振动感觉阈值等;做血管病变筛查,如ABI、血管超声等;做足压筛查,如足底压力和步态测定。

治疗糖尿病足病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方案。由于糖尿病足病病因复杂,所以,目前最好的治疗方式是由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综合治疗,即所谓的鸡尾酒疗法。

控制血糖等代谢指标:由内分泌医生指导进行胰岛素强化、降压、调脂等治疗,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为伤口愈合创造基础。

打通血管:由血管外科或介入科进行腔内介入或腔外搭桥等手术,恢复下肢血流,重建血供。

营养神经:由内分泌科和神经内科一起想办法营养神经、抗氧化、改善微循环,以减轻神经病变。

清创引流:由外科协助通过伤口手术或超声清创、负压密封引流等,清除感染坏腐组织。

控制感染: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强力抗炎,控制住感染的扩散。

组织修复:如果伤口大,伤口难以愈合,需要整形科专家进行植皮。

文/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 刘 芳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糖尿病患者,双脚出现3大表现,要注意!可能患上了糖尿病足


李医生走进诊室时,看到了一位神色忧虑的中年男子。这位名叫张明的患者是一名50岁的建筑工程师,他正低头看着自己的双脚,眉头紧锁。

"张先生,您今天来是有什么问题吗?"李医生温和地问道。

张明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担忧:"李医生,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最近我的脚总是感觉不对劲。我担心......"

李医生注意到张明的犹豫,轻轻点头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张明深吸一口气,继续道:"我听说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得一种叫'糖尿病足'的并发症。我的脚最近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症状,我很害怕......"

李医生仔细听完张明的描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糖尿病足早期症状案例。他决定借此机会不仅帮助张明,还要提高他对这种常见但往往被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

"张先生,您能具体描述一下您脚部的症状吗?"李医生温和地问道。

张明开始详细描述他的症状:"最近我的脚总是感觉麻木,有时还会刺痛。而且,我发现脚上的皮肤变得很干燥,甚至开始开裂。最让我担心的是,我的脚似乎变形了,看起来和以前不太一样。"

李医生认真地听完,点了点头:"张先生,您的观察很仔细。这些症状确实值得我们重视。您刚才描述的这三种情况——麻木和刺痛感、皮肤干燥开裂、以及脚部变形,正是糖尿病足的典型早期表现。"

看到张明脸上闪过的恐慌,李医生赶紧补充道:"不过,您不用太过担心。及时发现这些症状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看看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医生开始详细解释糖尿病足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他告诉张明,糖尿病足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变和血管病变引起的。高血糖会损害神经和血管,导致足部感觉异常和血液循环不畅。

"您刚才提到的三大表现,每一种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李医生解释道,"麻木和刺痛感是由于神经受损引起的。这会导致您对疼痛和温度的感知能力下降,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张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回忆起最近几次不小心踩到尖锐物体却没有立即感觉到疼痛的经历。

李医生继续说道:"皮肤干燥开裂则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和神经功能异常导致的。这会使皮肤更容易受伤,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至于脚部变形,"李医生指出,"这可能是由于神经变导致足部肌肉萎缩和关节异常所致。这种变形会改变足部受力点,增加压力性溃疡的风险。"

张明听得认真,但眼中仍带着些许困惑:"李医生,那我该怎么预防和治疗呢?"

李医生微笑着回答:"预防和早期干预是关键。我建议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严格控制血糖:这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足的基础。

2. 每天检查双脚:仔细观察有无伤口、水泡、皮肤变色等异常情况。

3. 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双脚,并仔细擦干,特别是趾缝间。

4. 保湿:使用适合的保湿霜来防止皮肤干燥开裂。

5. 穿合适的鞋袜:选择舒适、合脚的鞋子,避免赤脚行走。

6. 定期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7. 戒烟:吸烟会进一步损害血管,加重病情。

8. 定期足部检查:建议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业的足部检查。"

张明认真地记下了这些建议,但他还有一个疑问:"李医生,如果已经发展成糖尿病足了,还有治愈的可能吗?"

李医生解释道:"糖尿病足的治疗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轻度病变可以通过改善血糖控制、局部创面处理等方法来治疗。但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进行血管重建手术,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需要截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早期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性。"

听到"截肢"两个字,张明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李医生注意到了他的反应,安慰道:"张先生,不用太过担心。您及时发现了早期症状,这是非常好的。只要我们积极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再加上正确的足部护理,是完全可以预防糖尿病足的进一步发展的。"

张明点点头,脸上的忧虑稍微减轻了一些。李医生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会为您制定一个详细的治疗和护理计划。我们会定期检查您的足部状况,同时也要密切监测您的血糖水平。"

在接下来的半小时里,李医生仔细检查了张明的双脚,并详细记录了他的症状。他还为张明演示了正确的足部护理方法,包括如何正确清洗和擦干双脚,如何选择合适的鞋袜等。

临走前,张明感激地说:"李医生,谢谢您今天的详细解释和指导。我现在明白了糖尿病足的严重性,也知道了该如何预防和护理。我一定会严格按照您的建议去做的。"

李医生微笑着点点头:"张先生,您的态度很好。记住,糖尿病足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警惕,做好日常护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您随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我。"

送走张明后,李医生坐在办公桌前,思考着今天的诊疗经历。他深感在糖尿病患者中普及足部护理知识的重要性。很多患者往往忽视了足部的小问题,等到发现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李医生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护理的宣教。他相信,只有让更多的患者意识到早期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看着窗外的阳光,李医生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虽然糖尿病足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只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能保护好自己的双脚,继续走出健康美好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4):315-409.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9,11(2):92-108.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糖尿病防治管理办法. 2019.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8).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5.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足诊疗指南(2019年版).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35(12):1076-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