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参数表(糖尿病的参数标准值)

新华网 0
文章目录:

六个参数测试糖尿病是否伤“心”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冯冯)2005年,小品演员高秀敏因糖尿病并发的心肌梗塞骤然离世,年仅46岁。2006年,相声艺术大师马季因糖尿病引发的心肌梗塞死亡……实际上,约半数糖友死于心血管疾病。比死亡更令人恐惧的还有失明的风险。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内分泌代谢科主任沈洁教授提醒,糖尿病不可怕,糖尿病的并发症才可怕,我们应该警惕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这一“无声杀手”,注意隐藏在冰山下的危害。

日前,由中国医师协会发起成立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以下简称MMC),在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同时,还推出了一套基于大数据的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系统——中国代谢疾病健康指数,以期实现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早筛早诊。

糖有多伤“心”?

只需测6个参数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起病急、危害大、预后差。殊不知,约七成糖友存在心血管高危的风险,糖友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是无糖尿病人群的2~4倍。

那么糖友如何才能尽早发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呢?到目前为止,测代谢指数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糖尿病本质上是一种以高血糖为表现的代谢性疾病,而代谢指数正是通过对糖友代谢水平的计算来评估其3年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2型糖尿病患者只需输入性别、年龄、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体重这6项信息,系统就可以计算出代谢性疾病指数。

得分越低,代表心血管病风险越高,是名副其实的“伤心指数”:0~9分的人群3年内发生心血管疾病概率高至18.75%,而90~100分的人群风险则降低至0.12%。

远离并发症

饮食、运动、治疗三步走

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代谢指数知道了自己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后,可以从平衡饮食、适当运动、合理治疗这三个方面来达到远离心血管并发症的目的。

首先饮食上,患者不能只吃某几种低糖的食物,而是要在选择多样化食物的基础上,多吃高纤维的膳食。同时戒烟、节制饮酒、限制钠盐、少食多餐。

其次,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代谢,还可降低体重,增强免疫力,患者可以每天进行半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例如慢跑、散步,注意运动强度不可过大。

最后,饮食和运动都只能算是辅助疗法,重点还在于合理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关注“血糖”就行?这个指标也很重要,很多人忽略了

糖友们都知道,糖尿病需要定时监测指尖血糖,常见有空腹、睡前、三餐后血糖以及必要时午晚餐前及凌晨3点血糖,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指标也很重要,那就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最主要指标

以下是我们医院的糖化血红蛋白报告:

从表中可以看到,标准的HbA1c检测方法的正常参考值为3%~ 6%。糖化的升高和血糖的对照表如下。因此,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我们可以初步估算血糖的控制情况,例如糖友如果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7%,那意味着近3月其平均血糖水平为8.6mmol/L,如果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8%,那意味着近3月其平均血糖水平为10.2mmol/L,这个是平均血糖水平,不论空腹或餐后。

附: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关系对照表

糖化血红蛋白已成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既往,糖尿病诊断标准主要以血糖水平为依据,但根据目前最新的指南,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亦成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但前提是需要由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且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医疗机构出示。所以,如果是正规的单位体检发现糖化血红蛋白≥6.5%,请务必要专科就诊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

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因人而异

虽然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4%-6%,但我们临床医生并不要求每一个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均要达到正常。HbA1c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即根据每个人的年龄、病程、并发症、健康状况、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综合评估。下图是医生评估控制目标的主要参考因素,对糖友来说有点复杂,糖友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目标水平。

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监测互不可缺

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 在治疗之初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查1次。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对于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的患者,HbA1c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

而且,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即刻血糖水平,也不能反映血糖的波动情况。自我血糖监测和持续葡萄糖监测可以很好地弥补 HbA1c 的上述不足。因此糖友们都要定期监测。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健康热力计划#

血压、血糖、血脂、尿酸标准对照表,忌口清单全都有

“请问您有什么忌口吗?”

不吃葱蒜、不吃辣……

在餐厅点菜被问忌口时,

我们总是习惯于从口味偏好来做出提醒。

但如果你的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这四个衡量身体状况最基本的指标已经起飞了,那就得认真考虑后再回答了。

王全健

雷若

那么问题来了四项指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超标后分别又对应哪些忌口食物呢?

血压

低了供血不足,高了伤害血管

血压过低,会使身体各部分的营养、氧气供应不足,产生眩晕、无力,甚至会造成晕厥,同时也会增加卒中风险;血压过高会伤害各个器官组织,包括血管、心脏肾脏等,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人的血压不是稳定不变的。血压男女有别,昼夜有别,于此同时,年龄增长也会造成血压的不同。因此,大家需要收藏好下面这张表。

表1 各年龄正常血压参考值对照表

表2 幼童血压正常血压参考值

表3 高血压诊断的一般参考

血压测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情绪激动、紧张、运动、气温等,单次测量不能作为诊断结果;

50岁以后或者有心脑血管病史的,建议每天按时测量血压并记录;此对照表为一般对照表,若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以临床医生建议为准。

高血压患者忌口清单

▌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如果平时钠的摄入量已经达到阈值,再吃味精,就会增高钠的摄入,这样不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浓茶

红茶中所含的茶碱最高,可以引起大脑兴奋、不安、失眠、心悸等不适,从而使血压上升。

▌酒

饮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促使钙盐、胆固醇等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

血糖

低了供能不足,高了伤害器官

低血糖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轻者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昏迷,直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高血糖还会引起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症病情较重、病死率高。约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

同样,血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进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糖也会有所变化,所以会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两个数值作为参考。

表4 血糖参考值及一般诊断标准

轻度糖尿病:7.0-8.4 mmol/L;中度糖尿病:8.4-10.1 mmol/L;重度糖尿病:大于10.11 mmol/L;孕妇空腹不超过5.1 mmol/L。

除血糖外,糖尿病的诊断通常还需要配合糖耐量检测;有糖尿病史的,建议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最好也可以定期检测静脉血糖。

糖尿病患者忌口清单

▌火龙果

每100克火龙果肉含有7.83克的葡萄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慎吃。

▌野菜

糖尿病患者体质大多较虚,不适宜吃过多寒凉食物。而市面上常见的荠菜、马齿苋、马兰头、菊花脑、蒲公英等野菜,性质基本都偏寒凉,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慎吃。

▌酒

饮酒会干扰体内糖、脂、蛋白质代谢;饮酒影响降糖药分解与排泄,易引起血糖波动;而且大量饮酒损害胰腺。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不饮酒或少饮酒。

▌花生、瓜子等坚果类

由于坚果类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属于高热量食品,如果随意吃会导致血糖、血脂增高。

▌菜籽油

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达到31%-55%,可使心脏内积聚脂肪颗粒,引起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脂肪沉积,对心脏造成更多危害,特别对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的患者更要少吃。

血脂

低了营养不良,高了营养过剩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一般血常规检查中检测的血脂主要是以下四种:

总胆固醇:增加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传染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某些慢性胰腺炎、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减少见于严重贫血、急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脂肪痢、肺结核、先天性血清脂蛋白缺乏及营养不良。

甘油三酯:增高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道梗阻、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胰腺炎、糖原累积症、原发性甘油三酯增多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减少提示易患冠心病;增高提示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增多提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心病、脑血管病。

表5 血脂一般参考值

高血脂患者忌口清单

▌仅胆固醇高:

忌吃或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白肉、蚌、田螺、鲍鱼、墨鱼等。

适当吃:对于一些胆固醇含量并不高的食物,如瘦猪肉、牛肉、鸡肉、鱼等,可适量吃一些,以补充营养。

▌仅甘油三酯高:

碳水化合物要严格控制,尽量少吃或不吃,因为碳水化合物可以在体内转换为甘油三酯;

戒酒,因为长期血液中酒精浓度高可促使甘油三酯含量上升。

偶尔吃:蛋黄、蟹黄等含胆固醇较多的动物性脂肪可适当放宽一点,偶尔吃点也可以。

▌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

既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又要降低体重,还要戒酒。

尿酸

高了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

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

临床上,当血尿酸超过390微摩尔/升,就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临床资料显示,大多数的痛风病人的尿酸值都是超过420微摩尔/升。

表6 尿酸的一般参考值

高尿酸患者忌口清单

▌高果糖食物

痛风患者要少吃甜度比较高的水果,尤其是果糖含量较高的水果。因为血液中的果糖含量上升,会导致血尿酸和尿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加。

▌调味料

蚝油、鲍鱼汁、海鲜酱、香菇酱、浓缩鸡汁等食品调味料的嘌呤含量也很高。快速的血尿酸升高则会导致痛风的发作。

▌咖啡、浓茶

浓茶水、咖啡等饮料本身不会增加嘌呤的含量,但它们有兴奋自主神经的作用,加重痛风,也可能会诱使痛风急性发作。

▌啤酒

都知道痛风患者不能喝啤酒,因为啤酒中有嘌呤。酒精对痛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酒精会促进嘌呤吸收。另外,酒精可增进尿酸排泄,增加痛风或高尿酸风险。

▌种子类食物

花菜、菠菜、菌类及植物的种子、干果等嘌呤含量亦不可小觑,仍因控制摄入量。

▌内脏和鱼类

痛风性关节炎无论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期,需要注意患者应长期控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鲭鱼、小虾等。这些都是痛风病患者不能吃的食物,所以一定要小心。

来源:邵逸夫医院、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