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1GT糖尿病(一二糖尿病)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糖友防心血管病有个风险计算器

近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了最新版的糖尿病诊疗标准,强调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性,并首次在糖尿病管理中推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风险评估计算器。

ASCVD风险计算器是通常评估ASCVD 10年以上风险的有用的工具,指南推荐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年筛查一次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ASCVD风险计算器可通过输入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等综合指标数据,借助数学模型,计算出10年后个人ASCVD的发病风险。不同的种族,评估工具及采纳的危险分层标准稍有不同,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测算。如果能够知道糖尿病患者10年后罹患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决策,同时也有助于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ASCVD的发生概率。

同时,此次新版ADA指南向糖尿病合并ASCVD患者推荐将证实具有心血管获益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或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作为血糖管理的一部分;若SGLT-2抑制剂禁忌或不合适,可考虑应用已证实可降低慢性肾病(CKD)进展风险的GLP-1受体激动剂。

早在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和2018中国心衰指南已推荐SGLT-2抑制剂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心衰或心衰高风险患者的一级预防。

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其主要通过在肾脏阻止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葡萄糖从尿中排出来降低血糖,SGLT-2抑制剂低血糖风险小,可以在糖尿病的任何阶段使用,在有效降糖的同时,还具有渗透利尿、降低血压的作用,同时通过降低尿酸水平,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体重,调节血流动力学等多种作用机制协同改善心血管风险相关因素,并最终使患者心肾获益。目前,在中国上市的SGLT-2抑制剂有达格列净。

不过,糖尿病患者需要警惕的是,SGLT-2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增加泌尿生殖系统细菌感染的机会,使用者应注意每日清洁外阴,多饮水及排尿;在使用SGLT-2类药物时,即便血糖不高也可能发生酮症,应避免过量酒精摄入和生酮饮食(如高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SGLT-2抑制剂的药理作用依赖一定水平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要求eGFRgt;60或45ml/(min.1.73m2),治疗过程中每年至少监测 一次监测肾功能;在绝经后妇女或骨质疏松等骨折高风险人群中谨慎应用。

医保谈判揭晓:PD-1免疫抑制剂、丙肝新药首次纳入医保,糖尿病领域迎来更多新药

记者 | 金淼

编辑 | 任悠悠

11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准入药品名单的情况,150个药品中,谈成97个,全部纳入医保目录乙类药品范围。(文章底部附上完整名单)

在备受关注的肿瘤、肝炎、糖尿病、罕见病等领域,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介绍PD-1免疫制剂首次进入医保。此次谈判目录中,四个参与谈判的PD-1免疫制剂,最终只有信达的信迪利单抗成功进入。

信达生物制药首席商务官刘敏作为企业代表参与了发布会,刘敏表示在会上表示这对于信达这类创新药企而言有重大意义,也是对国内创新药的支持,使更多患者受惠于科技创新成果。

熊先军在会上表示,明年的药品谈判中关于PD-1免疫制剂也会是重要的一方面,而市场竞争越充分,价格越合理。

糖尿病领域中,此前业内呼吁的糖尿病新型药物SLG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等都进入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准入药品名单,根据谈判准入药品名单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SLGT-2抑制剂进入其中,其中仅有达格列净列出价格“2.56元(5mg/片)、4.36元(10mg/片)”,是三个列净类药物中唯一以公布医保支付标准的药物,其他两个药物医保支付标准都未“*”,“*”为企业申请价格保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在会上表示,此前国内糖尿病新型药物SLG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等使用率小于1%,SLGT-2和GLP-1进入医保后价格明显下降,使得百姓负担得起。而在关注糖尿病患者治疗感受方面,名单中增加了阿卡波糖咀嚼片剂型,给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阿卡波糖时更多选择。

熊先军在会上表示,此次调整后使得医保目录中糖尿病药品类型和剂型完全覆盖,列净类药品低于DPP-4抑制剂的价格。

10月初,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梦枕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熊先军表示,此次谈判名单中的相关品种也将被纳入其中。

而在丙肝治疗药物上,谈判为竞争性谈判。熊先军表示,由于拟谈判名单中的六个丙肝药物疗效显著、治疗效果相当,但价格昂贵,完全依靠药物经济学测算和常规准入,难以将价格降至合理范围。最终医保局选择疗程费用较低的产品进入目录,并且承诺,两年内不再纳入同类产品。在此基础上企业报价大幅下降,达到了竞争性谈判的目的。

名单显示慢性丙型肝炎药物中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来迪派韦索磷布韦和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进入到医保中,医保支付标准为“*”,但熊先军表示三个药降幅80%以上。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国家感染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在会上表示慢性丙型肝炎药物的出现是慢性病毒性疾病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此前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药物疗效有限、副作用大,而新型药物的疗程较短、安全性较好、患者耐受性好,并且治愈率接近100%,在国内上市时价格在3万至5万左右,纳入医保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而言意义重大,大大减轻患者负担,也解决了患者治疗公平性和可及性问题。

歌礼的达诺瑞韦钠联合长效干扰素方案此前进入拟谈判名单,但歌礼在发布的公告中表示受方案中长效干扰素的价格限制,谈判没有成功,但会将继续坚持原创新药研发,聚焦肝病领域,尤其在乙肝临床治愈、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这两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领域。

罕见病领域,此次有多个药物进入,仅肺动脉方面便有四个药物,熊先军表示未来将根据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逐步将罕见病用药纳入到目录中。

在2018年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中唯一未能谈判成功的芦可替尼此次顺利进入名单,此前由于未谈判成功,不少患者表示失望。今日发布会现场,诺华肿瘤(中国)市场准入部负责人邓阅昕表示今年相关部门对产品做了全方位的价值评估,重新将药物纳入到拟谈判名单中,而诺华给出了非常有诚意的全球最低价。

在芦可替尼进入医保目录的同时,也有此前的4个药品未续约成功,熊先军表示医保目录动态机制下,企业未来还有可能进入,续约药品的谈判会有不确定性,而且目录内也有类似药物或者疗效更好的药物可以替代。医保局和企业都坚守目的,为中国老百姓提供好药、价廉药。

常吃米饭会诱发糖尿病?两者并无直接相关性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 日前,经大数据分析、专家初评等阶段,“典赞·2018科普中国”活动“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前二十入围名单出炉。在入围榜单中,有一则流言称,常吃米饭会诱发糖尿病。这一说法从何而来?事实究竟如何?

2016年2月26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红卫小学食堂,学生根据饭量自己打米饭。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网上有传言称,某项研究显示,中国人和日本人每天吃3份以上白米饭,其中吃白米饭多的人其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增加55%;而美国人每周只吃1~2份白米饭,其糖尿病发生风险只增加12%。因此,有人认为常吃米饭即是诱发糖尿病的罪魁祸首,为远离糖尿病,日常应少吃或戒掉白米饭;而糖尿病患者则不能食用白米饭。

其实,这一说法十分缺乏科学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贾凯指出:“常吃米饭会诱发糖尿病的说法是错误的。糖尿病是一个多因素的疾病,它和遗传还有生活方式都有关系,认为吃白米饭是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不对的。”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肖建中进一步解释了这一问题:“从两个例子来看,一个是看中国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吃面,但是对比整个糖尿病患病率的情况,北方人要明显高于南方人;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吃米的现象越来越少,以日本为例,最近这些年与三四十年前相比,其大米的人均销售量从一年120千克下降到大概一年60千克,但是日本的糖尿病患病率也是明显增加的。由此,可以看出糖尿病患病增加的趋势跟摄入的米量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

本文由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专家团队进行科学性把关。

点击进入“典赞·2018科普中国”专题页面gt;g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