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买保险(糖尿病买保险一年要交多少钱呢)
得了糖尿病,这些保险还能买
甜蜜蜜的糖果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却像「 砒霜 」
唯恐避之不及
而糖尿病就像潘多拉魔盒
有 100 多种并发症
那么,体检查出血糖高
就是糖尿病了吗?
想买保险,还有机会吗?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
「 糖尿病 」是怎么回事?
哪些产品投保最宽松?
我们的肠胃相当于糖加工厂
把肚子里的食物加工成 「 葡萄糖 」
这些葡萄糖进入血管后
就变成了「 血糖 」
而「 胰岛素 」相当于配送员
将血糖输送给细胞
给它们补充能量
胰岛素的领导是「 β 细胞 」
由它来安排和调动胰岛素
可有很多人胡吃海喝
在放纵的路上一胖到底
导致身体的血糖供应太多
细胞根本吃不下了
无处安放的血糖
在血液中四处游荡
这就是「 糖尿病前期 」
胰岛素配送不下去
产生抵抗情绪
血糖升高后,降不下来
就是「 Ⅱ 型糖尿病 」的原理了
如果 β 细胞受到攻击
导致胰岛素不分泌或者分泌不足
那就会造成「 Ⅰ 型糖尿病 」
怀孕时,孕期激素也会导致血糖升高
便出现了「 妊娠糖尿病 」
但生完宝宝后,通常会恢复正常
目前还没有治愈 Ⅰ、Ⅱ 型糖尿病的手段
一旦得病,需终身治疗
所以,糖尿病重在预防
改变不良饮食作息习惯
从现在做起
一旦罹患糖尿病
大量的血糖留在血液中
时间久了会对血管造成损伤
并发症多到你想不到
糖尿病是慢病中的“武林高手”
一不小心就把某个器官打伤
保险公司自然有所忌惮
核保时,需结合血糖、血压、血脂
进行综合评估处理
有糖尿病 ≠ 买不了保险
可以先尝试有「 智能核保 」的产品
即使核保不通过
也不会留下拒保记录
我们通过地毯式排查
筛选出 性价比最高、核保最宽松 的产品
如果已经被确诊糖尿病
重疾险基本拒保
但 达尔文易核版 可加费承保
保障责任不受影响
只需要多交点钱
如果是糖尿病前期
还有较多的重疾险可以选择
像 守卫者3号
满足空腹血糖 ≤ 7.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和OGTT检查正常
就可标准体承保
因怀孕导致的妊娠期糖尿病
只要生完宝宝满半年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投保重疾险影响不大
如 超级玛丽3号Max
满足上述条件就可正常投保
说完重疾,再来看看医疗险
确诊 Ⅰ 型糖尿病的
投保一般的百万医疗很难了
但有低配版的可以选择
像 普惠e生、全民保
健康告知仅一条
糖尿病患者也能买
对于 Ⅱ 型糖尿病
没有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
可以投保核保较宽松的 惠享e生
如果试了很多产品都买不了
还可以考虑防癌险、防癌医疗险……
我们继续来看看定期寿险
它对糖尿病审核严格
已经确诊了基本买不了
但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糖还有机会
像 瑞和2020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正常
就能正常承保
而意外险一般不会涉及告知
糖尿病患者基本能直接买
像 大护法、小米意外 都很不错
平时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
这里也统一回答下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
欢迎给我们留言
其实只要掌握技巧
带病投保并不难
这里是「 疾病投保指南 」
每种疾病,都有能买的保险
我们下期见 :)
保险是门复杂的学问,普通人可能稍不留神就踩坑了,这里我以多年的实操经验整理了一份资料,里面包含有《社保手册》、《投保指南》、《保险方案》、《疾病核保》等知识,资料详尽,关注深蓝保,私信回复 “福利” 可以免费获取,希望能解决你的保险问题。
国寿牛小课堂:联合国糖尿病日丨得了糖尿病如何买保险
保险诉讼85:投保前有糖尿病症状,但没确诊,能买保险不?
作为保险销售人员,我最担心的是卖给老年人的医疗险,一方面是担心他们以前在医院的确诊记录记不清,另一方面是担心他们在医生那里乱说,医生病历上写一下就可能会导致保险的拒赔。
本案就是如此
事情经过:2019年1月,肖某给自己的母亲秦某在支付宝上投保好医保6年保证续保版一份,第二年正常续保,健康告知处全部填写的否。
2020年5月9日,秦某因眼部疾病入院,病历上写到既往病史:患者既往身体一般,有高血压病史7年余,有糖尿病史7年余,患者自述均未经治疗。
住院总花费23053.24元,门诊花费380.2元,医保支付9331.45元,个人支付13721.79元。肖某2020年6月9日第一次申请理赔,赔付完成,赔付金额3989.99
肖某2020年6月12日第二次申请理赔,未审核通过,保险公司于7月3日拒赔,拒赔理由是“经调查核实,就诊病历提示既往有糖尿病史7年余”,并解除保险合同。
2020年10月秦某再次因病住院,产生大量费用
就后续产生的医疗费用,产生了争执:秦某认为应该也进行赔付,但是保险公司认为已经解除了合同,不应进行赔付。
一审北京西城区法院案件焦点在于:保险公司是否有权解除保险合同
保险法第十六条
-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 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
法院认为秦某虽然没有被明确诊断为糖尿病,但是从病历自诉糖尿病史7年来看,秦某应该早已出现相关症状,其本人及其家属应该有所察觉。
投保人肖某作为被保险人秦某的女儿,应该知晓相关情况,投保时未逐一核实有关情况直接进行投保,存在重大过失。
从保险公司投保流程上看,如果选择患有糖尿病或者存在相关的异常症状,将足以影响保险合同的承保结论,故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
秦某第一次申请理赔时间为2020年6月9日,保险公司从其提交的入院病历获知解除事由,并于2020年7月3日作出解除合同及拒赔通知,在获知解除事由之日起30日内行使了解除权,该解除行为有效。
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后产生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不需要进行赔付。
一审判处,保险公司解除合同有效,不需要进行再次赔偿。
肖某不服,上诉其实案情非常的明显,法院审理上也没什么需要强调的,需要多说的是肖某的起诉理由,这些理由在很多地区都是被认可的。
- 一、被保险人秦某在投保时未被确诊为“糖尿病”,但保险公司又以有“糖尿病症状”为由解除合同,观点不成立。即便有“糖尿病症状”也应当提供最少一张的血糖检测报告单,或者以法医的鉴定意见为准,且哪种症状为“糖尿病症状”,保险合同中并未予以列举:本案中无任何证据证明秦某在投保前有“糖尿病症状”。
- 二、现在的投保流程界面无法反映投保当年的流程,保险公司未履行了免责条款的提示和说明义务,免责条款在本案中不产生法律效力。
- 三、肖某作为秦某的女儿,面对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再进一步询问是否有“糖尿病症状”,与逻辑不符,故投保时不存在重大过失
- 四、其他类似的审判案例中,法院往往会认为保险公司解除合同不成立,类似案例有借鉴意义。
但是这些理由是否能在北京地区被认可呢,是个未知数,我们来看二审法院的态度
二审北京金融法院:争议焦点:保险公司是否有权解除案涉保险合同。
- 认为秦某虽然没有被明确诊断为糖尿病,但是从病历自诉糖尿病史7年来看,秦某应该早已出现相关症状,其本人及其家属应该有所察觉。
- 投保人肖某作为被保险人秦某的女儿,应该知晓相关情况,投保时未逐一核实有关情况直接进行投保,存在重大过失。
- 从保险公司投保流程上看,如果选择患有糖尿病或者存在相关的异常症状,将足以影响保险合同的承保结论,故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
和一审法院的态度,完全一样,我就照搬上文。
二审驳回了肖某的上诉,保险公司解除合同有效。
经纪人说:我以前总结过一点,是否应该给老人买医疗险,除了要担心有无确诊的既往症外,还要关注是否有相关的症状,老人是否会故意的向医生夸大,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像本案例,如果老人当初就医的时候,不主动提及有糖尿病病史7年,这个理赔就没有什么问题。当然,经验告诉我们,根本拦不住,老人一旦见了医生,什么都往外说……
本案例的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父母有旧症,一直扛着没有去治疗,子女故意不告知或者无意不告知的情况下投保,最后导致的拒赔。
哎,还是建议投保前和保险销售人员多多沟通下。
还有一点就是,类似这种遭遇拒赔的情况,部分地区的法院是支持消费者赢的,但是这次北京法院并没有,说明我们并不能以来法院的倾向性审判来争取赔偿,还是要保险条款范围内去投保、去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