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晚上睡觉腿疼(糖尿病晚上睡觉脚麻针刺感觉)
走路像踩棉花 晚上睡觉腿疼像刀割 三成糖尿病患者有这个病
龙头新闻讯(记者 霍营)家住哈尔滨市的曹女士最近四年备受腿疼困扰,走路双脚像踩棉花,晚上睡觉两条腿疼得如火烧、刀割,去医院看了很多科室,针灸、理疗、吃药都试过之后,腿疼并没有减轻,近年还有加重的趋势。近日,在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四病房,曹女士的病得到了确诊,她患上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术后,曹女士腿疼的症状消失了,她终于睡上了一个好觉。
曹女士今年60多岁,患有2型糖尿病20多年,一直服用药物治疗。四年前,她因为腿疼导致走路困难,“我这两条腿总感觉使不上劲儿,走路跟踩棉花似的,晚上睡觉像火烧、刀割一样,尤其右腿严重。”曹女士说,四年来她跑了好多家医院,针灸、理疗、吃药,都试了一遍,可腿疼得越来越严重,连正常走路都费劲了。
近日,在朋友介绍下,曹女士来到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四病房,谢春成副教授接诊后,为曹女士进行了详细的检查。肌电检查显示,患者双下肢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最终曹女士被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几天前,医生为曹女士实施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神经减压术。手术时仅在患者的腿上开了三个小孔,将右侧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胫后神经进行松解。术后,曹女士双腿的痛觉基本消失,麻木感减轻,足趾活动无力也改善了。
“患者之所以腿疼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高血糖,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血糖会损害整个身体的神经,由此引发的疾病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谢医生介绍,糖尿病的病程在10年以上,常有明显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其发生风险与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不佳等相关,3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医生提醒,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症状包括脚趾、足、腿、手臂及手指麻木、酸麻、疼痛,手和脚肌肉萎缩,站立及行走困难。糖尿病患者平时要积极控制好血糖,一旦出现身体疼痛、麻木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早就医。
糖尿病患者冬季腿痛别大意
冬季来临,对于年纪较大的人,腿疼便不请自来,糖尿病患者的下肢病变也进入高发期。
哈市的静女士今年62岁了,患糖尿病5年,患病后,她一直很注意饮食,只要含糖的食品都很少吃。可是没想到,她的病情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从去年开始,每当秋冬交替、气温下降的时节,就会腿疼,走路、上下楼都成了问题。“因为年纪大了,就一直以为自己得的是老寒腿,也用过红花油,贴过风湿膏,当时见点效,但过几天还是疼。”今年刚一变冷,静女士更是苦恼地说:“最近就感觉腿发麻、发冷,皮肤还变了颜色。”尤其是一周前静女士在家光脚走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地上的一枚图钉,居然没有感觉到,两天后才发现,肢体感觉产生了障碍,这才让静女士决定到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就医。
静女士找到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介入科孙政育主任,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孙政育主任诊断,静女士患上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典型的因糖尿病引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例,虽然静女士表示她一直在控制饮食,但是冬季人们锻炼较少、血液循环慢,从而造成血糖升高,出现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
由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病情发展快、程度重,一旦发生,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所以孙政育主任建议静女士立即接受治疗。孙政育主任决定为静女士实施介入治疗。他介绍,介入支架植入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最佳手段,在一根只有针头粗的导丝引导下,就可以将支架放入闭塞部位复通血管,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势,目前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方式。术后不久,困扰静女士的下肢症状就都消失了。
糖尿病为什么会让下肢血管病变,甚至会引起截肢呢?孙政育主任介绍说,糖尿病会直接引起血管发生动脉硬化血管内斑块形成,在疾病早期就会让膝下血管变得无弹性,甚至血管狭窄,直接影响足部的供血。由于下肢离心脏较远,所以血液循环比其他部位要差许多。更为麻烦的是,糖尿病造成的下肢血管病变往往是长段的血管闭塞,而不是一小短段的狭窄性病变。这些特点使得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缺血更为严重。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控制好血糖,不想办法迅速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则容易发生足部病变。
医生提醒
目前已经立冬,要注意低脂低盐饮食,禁烟,多吃素食以及豆类、鸡蛋、鱼类等食品,少吃猪肉。同时避免久坐,适度运动,以减少和控制动脉硬化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老年患者如果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及吸烟史,又突然出现下肢发凉、疼痛、麻木,要考虑存在下肢动脉缺血的可能性,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血管彩超检查。
糖友腿疼 要警惕下肢缺血
70岁的张女士是一位糖尿病患者。最近,张女士出现腿疼症状,而且还感觉腿脚麻木,她第一时间将之归为风湿性关节炎犯了。按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了好久,症状仍没有好转,最后医生建议她去内分泌科检查,看是不是糖尿病病情出现了变化。张女士不解,糖尿病也能引起腿疼?
糖友腿疼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很多糖友对于糖尿病并发症都有一定了解,当出现下肢麻木、袜套感、蚁走感时,都知道可能是下肢血管病变的症状,但却不知下肢的血管病变也可能导致关节疼痛,张女士的情况正是如此。
糖友的腿疼通常是由于周围血管病变引起,与下肢的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关联。这种腿疼是由于下肢缺血导致,是一种缺血性疼痛,除疼痛外会伴有下肢麻木、发凉,在夜间以及冬天疼痛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除此以外,此症状还会出现运动后加重的现象。血管病变使下肢的供血本来就不足,而运动更是一个耗氧的过程,从而加剧了缺氧现象,所以患者走一段路后就会感到腿疼,难以行走。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症状会逐渐加重,根据疼痛间隔的距离来区分其严重程度,初期,可能走300米才痛,慢慢发展为走50米就痛,最后可能不动也痛。糖友有这类情况要立即就医,否则随着病程的发展,最后可能会出现坏疽。
如何与关节炎区分
很多糖友在出现腿疼时,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关节炎发作,或是与其他风湿疾病有关,那么糖友要如何区分糖尿病引起的腿疼和关节炎引起的腿疼呢?不论是退行性关节炎还是风湿性关节炎,都与关节本身有关,如关节磨损等,所以其疼痛位置通常都在关节处。而糖尿病引起的腿疼是血管性或神经性疼痛,所以疼痛位置大多在小腿处,不靠近关节处。除位置有所区别外,糖尿病引起的腿疼,患者通常可以明显感觉患侧腿部以及脚部的温度低于正常体温,患者也可由此做初步判断。
此外,还可通过一些专业的检查来做区分,最简单的可从足背动脉有无跳动辨别。正常情况下足背动脉跳动明显,而有下肢血管病变者可能会跳得慢些,有的甚至不跳。如以上症状都存在的话,建议去医院进行踝肱指数评估,通常指数低于0.9表示血管缺血明显,这也是目前公认的、比较准确的评估缺血情况的检查。还可以做血管彩超、血管造影或是动脉超声等检查,帮助确诊。
糖友出现腿疼时,不论是关节问题所致,还是血管缺血所致,首先要做好腿部的保暖工作,早期可以做一些改善循环的措施,但要注意不要弄伤自己。在就医之前,千万不要擅自采取其他措施,以防耽误病情。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莫伟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