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针灸管用吗(糖尿病针灸治疗效果)
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疗效竟然这么好,“糖友”不妨一试!
来源:【夕阳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中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二区主任王世东介绍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和作用。
本文来自【夕阳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针灸治疗糖尿病靠谱吗?
总有病人问我,针灸能不能治疗糖尿病,这样的问题我总是不知道如何作答。
糖尿病是指血糖高于正常血糖水平,以至于肾脏不能有效的重吸收葡萄糖,而使葡萄糖从小便中排出。
糖尿病的常见表现是“三多一少”,“三多”就是多饮、多食、多尿,“一少”就是体重减轻。
身体中血糖水平的控制是需要胰腺来发挥作用的,胰腺有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A细胞负责升高血糖,分泌的激素叫做胰高血糖素;B细胞负责降低血糖,分泌的激素叫做胰岛素。
当胰岛B细胞受损时,导致身体不能分泌胰岛素,或者分泌不足,再或者机体抵抗胰岛素,导致血糖不容易被降低,从而会发生糖尿病。
目前,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多采用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齐特和皮下注射胰岛素,一般根据血糖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高浓度的血糖会破坏各个脏器,就像是含氧量高的水让含铁的零件生锈一样,长期的血糖过高,常常会并发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足,预后一般都比较差。
在众多治疗方法中,针灸是纯绿色的疗法,没有任何药物进入身体,几乎没有副作用。并且,针灸的适应症特别广泛,胃病、月经病、失眠、痛经、多汗症等等,好像任何病针灸都可以治疗似的。
针灸这么优质,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吗?
大街上很多养生馆、小诊所都宣传针灸可以治疗糖尿病,很多中老年人趋之若鹜,投入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到最后却被割了韭菜,还耽误了病情,导致很严重的并发症。
我们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来看,胰岛素不足或缺乏是导致糖尿病的关键。针灸治疗疾病是通过针刺或艾灸穴位,从而调节经脉气血,其实质并没有,也不可能直接针刺胰腺组织,或者胰岛细胞。
所以,针灸治疗是不可能直接通过调节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
那么,就是说针灸不能治疗糖尿病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针灸调节不了血糖,但是针灸可以缓解或者治疗糖尿病的症状,或者治疗糖尿病的一些并发症。
比如口渴多饮,可以取太溪、大陵、三阴交,养阴润燥;再比如消瘦,可以配合穴位埋线或艾灸,健脾益气、增肌扶正;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可以使用针刺通经活络、扶正祛邪。
具体情况还需辩证取穴,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针刺、艾灸、拔罐、埋线等等。但是,对于糖尿病的人,切莫弄伤皮肤,否则伤口不易修复,造成伤口不愈合就得不偿失了。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血糖升高是不靠谱的事情,毕竟现代医学都没能解决的问题,他能解决那么诺贝尔医学奖早就颁给他了。毕竟对于糖尿病人终生服药、严格血糖控制还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但是,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症状和并发症还是很靠谱的,正确辩证选穴,手法得当,缓解症状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针灸治疗糖尿病试探,已见到明显效果
最近来了一个病人,治疗肩周炎的。
肩周炎快治好的时候病人告诉我血糖很高,
口服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各一颗,每天打两次胰岛素,晨起空腹血糖仍然是11.5mmol/L
问我该怎么办。
我说药物已经吃的够全面了,再让医院治疗,要么就是加大药物剂量,要么就是重新换药。要不然针灸试试吧。
病人欣然同意。
针刺第一天后,空腹血糖降到7.5mmol/l
针刺第二天后,空腹血糖6.3mmol/l
针刺第三天后,血糖7.6mmol/l,但是病人告诉我把胰岛素停了,只口服药物了。
针刺一周后,病人只口服药物空腹血糖维持在5-7mmol/l左右。完全停了胰岛素。
要知道以前,口服二甲双胍 格列美脲 注射胰岛素也是10以上的空腹血糖,现在停了胰岛素口服药物血糖只是偏高。
而我什么药物也没用,只是针刺了穴位而已。
征得病人同意,特此记录一下
总结一下:所谓的血糖高,也是代谢差的一种,在中医讲是运化失司,治疗宜调气健脾,通经活络,只要调动了人体正气,让自身的运血糖的功能恢复了,血糖自然就会得到控制。
血糖,其实是营养物质,血糖太高反而有害处了。通俗一点的语言,血糖高其实就应了一句俗语:吃饱了撑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