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脚和手(糖尿病脚手肿,眼睛肿是很严重了吗)
专家提醒糖尿病人:如果你的脚和眼出现这些症状,并发症要来了!
好多糖尿病患者只注意血糖有没有降下去,吃饭吃的合格不合格。却没有注意观察自己的脚或者眼睛。好多患者的脚受了小伤,比如被暖水袋,或者暖宝宝低温烫伤了,或者小石子进鞋里了,鞋子不合适挤脚了,却没有意识到。
为什么要关注自己的脚呢?因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个可怕的并发症。而因为糖尿病可以引起下肢动脉病变和神经病变,使糖尿病人的下肢感觉减退、麻木,生活中足部受伤或有细微伤口都不易察觉。有的人剪脚趾甲的时候,不小心剪破皮肤也可能不知道。
那好多人会觉得小题大做。不就是个小伤口吗?不至于。可是你知道糖尿病人的伤口极易感染吗?如果不及时处理,是极有可能演变为糖尿病足的。糖尿病足是可怕的并发症!糖尿病足的患者占非外伤性截肢患者近1/2的比率。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截肢是不可避免的!
眼睛更是难以觉察。眼睛的病变一般不容易表现出来,但如果出现视力下降,眼睛模糊,眼部感觉异常,畏光流泪,痒,异物感,充血,新生物等,尤其是患病超过5-10年的病人,应该去医院检查。
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最高,危害也最严重。而且一旦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意味着全身各脏器都已发生微血管病变。虽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但是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激光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出现了眼底出血和视网膜脱落,便难以逆转!最终导致失明!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1.足部干燥
患者会感觉足部皮肤干燥,可有瘙痒,也可出现毳毛脱落,光滑、水肿,下肢及足部变小。
2.皮肤温度下降
患者可感到肢端发凉,用手背碰触足背表面温度下降。
3.脚部异常感(穿袜感)
患者常有双足穿袜套感觉,麻木。肢端感觉迟钝消失。即用稍尖锐物品碰触下肢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如果出现皮色改变,说明症状已经加重了!
4.脚趾增厚、变形
脚趾变形、增厚、易脆、脱落。也可见跖趾关节弯曲,
5.疼痛感
少数也有患处针刺样,烧灼样疼痛,较严重者有刀割样疼痛。长时间走路后,会出现双腿疼痛以至于难以继续行走。
当上述症状出现后,就要注意啦!这有可能是糖尿病足!
检验方法:患者仰卧在床,当抬高下肢时,发现足部皮肤苍白,放下来或坐位下垂时,足部皮肤为紫红色。用手从上往下触摸,会发现温度逐渐减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
注意:糖尿病人应该多泡脚,水位最好没过脚踝,水温不超过38℃。鞋子要选择圆头,宽松舒适的。避免皮肤受伤,有创口及时消毒处理。平时可以多进行一些小腿及足部的运动,如踮脚尖,提脚儿跟,蹲起等,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但不宜做激烈运动,因为高强度,撞击性的运动会导致眼底出血,加速视网膜的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不可忽视,我们平时应该多关注身体的状态,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耽误病情!运动应选择适宜强度,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过于激烈!
糖友手脚麻木刺痛,警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伍晓丹)张大爷是位患糖尿病十余年的糖友。近期,他总是感觉手脚发麻、刺痛,晚上睡觉前症状更加明显,不少资深糖友可能都有类似张大爷这样的经历。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孙嘉教授提醒说,这很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所致,患者应及时就医不可大意。
孙嘉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出现一系列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手脚麻痛是周围神经病变常见表现之一。由于周围神经可分为支配感觉的感觉神经及支配运动的运动神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也因损伤的神经而异。
其中,感觉神经损伤最为常见,多以手脚麻痛为首发征兆。麻木感一般从手脚部位开始,常常以双侧对称性的发生,足端感觉异常的情况也比腿部的症状会更为明显,下肢症状比上肢重,夜间比白天重。除了麻痛以外,还可有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等异常感觉。
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对冷、热、触、刺等外部刺激不敏感或者对轻微刺激即产生强烈而不适的感觉,专家们称它为感觉减退和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其实很危险,有些老人习惯睡前泡泡脚,睡眠好。但由于足部的感觉减退,很容易一不小心造成烫伤,最后因为“糖尿病足”而不得不住院治疗。
早期筛查对于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很关键。对于症状典型的资深“糖友”,医生通过询问病情基本可以做出临床判断。而对那些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早期神经病变患者,则必须通过体检和一些特殊检查才能发现并确诊。
定期筛查有助于明确病变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及时治疗,阻止神经病变的进展和恶化。孙嘉建议,确诊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需要进行一次神经病变筛查;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就应筛查,且以后每年筛查一次;有神经病变者需要每3~6个月复查。
老中医提醒:手脚这4大表现,往往是糖尿病并发症在作祟!别大意
我经常跟糖尿病患者说,一定要留心身体的异常表现,尤其是手脚这两个部位,如果糖尿病人发现手脚出现了这4大表现,千万别大意,极有可能是并发症在作祟。
第一个呢,就是手脚麻木疼痛。这也是神经方面的病变最典型的表现了,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话,更要警惕这个表现。因为中医认为,不荣则麻,不通则痛,糖尿病人的手脚麻木疼痛,通常和经络瘀堵有着直接关系,一旦发生在下肢,往往是周围神经方面的病变。
第二个呢,就是手脚无力抽筋的现象。很多糖尿病人会发现手没劲,或者脚没劲、特别容易抽筋,那么这往往是肝肾阴虚、筋骨失养的表现。肝肾阴虚和多种并发症相关,最高发的就是肾脏病变,很多合并肾病的糖尿病人,还会同时出现腰腿酸疼的现象。
第三种情况呢,就是手脚的皮肤变化。比如糖尿病人发现手脚的皮肤干燥、瘙痒,颜色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脚部的皮肤,突然变得干燥粗糙,或者小腿皮肤出现了褐色的斑点,那么这些表现呢,实际上都是在提示糖尿病人,并发症已经悄然而至。
第四种情况啊,就是水肿,尤其是脚部的水肿。这极有可能是肾脏病变在作祟,肾气化功能失常的表现。一则病例分享一下,一位糖尿病患者,她呢,合并肾脏病变,蛋白尿有两个 号,而且下肢轻微的水肿,还总是感觉下肢麻木,身体乏力。
患者舌红苔腻、脉沉弱,脾肾亏虚、气滞血瘀。脾肾失养,脾失运化,肾的气化、固摄功能失常,浊邪下输于膀胱,最终诱发了肾脏病变,出现蛋白尿、下肢水肿麻木的现象。那么针对她的治疗呢,我首先用到了黄芪、党参、当归,补气活血,丹参、没药活血化瘀,配合补骨脂,改善身体乏力,提升体力。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药材,补肾固精,再加入泽泻、金樱子等药材,利尿消肿,改善下肢水肿的现象。接下来呢,还加入了牛膝、川芎、地龙,改善下肢的麻木。
患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下肢水肿麻木、身体乏力等表现逐渐改善,复查发现蛋白尿指标也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