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健康之路糖尿病(央视健康之路糖化血红蛋白几个月查一次)
健康之路|专家课堂:糖尿病治疗中的6个“不等于”
糖尿病
身体的“甜蜜负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母义明主任做客健康之路,为您揭秘糖尿病治疗误区——糖尿病治疗中的6个“不等于”,让您的降糖生活更安心!
母义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主任医师
01
一次血糖高≠糖尿病
一次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正常情况下人的一生,血糖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确诊糖尿病需多测几次血糖。
糖尿病确诊标准
单次检查测量出空腹血糖≥7且饭后2小时血糖≥11.1,即可确诊是糖尿病,或者是两次间隔两天,均测量出空腹血糖≥7或者是饭后2小时血糖≥11.1,也可确诊是糖尿病!
02
得了糖尿病≠必须用药
确诊糖尿病后,糖尿病用药与否要视血糖的高低而定。
降糖药的运用是有标准的,具体的要看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糖尿病首次诊断时,糖化血糖蛋白在8以下,可先不用药,通过运动和饮食调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8-9之间,只有20%的人能够不吃药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身体锻炼,把血糖降到正常水平,剩下的80%还是需要服用降糖药。当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病人就必须接受严格的药物治疗。
03
服用二甲双胍≠伤肝伤肾
二甲双胍不在肝脏代谢,而是原形从尿或者是粪便里排出体外,因此二甲双胍本身不经过肝脏代谢,对肝脏是没有直接危害作用。
04
别人的降糖药≠你的降糖药
医生根据病人身体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降糖药。若是病人盲目选择换服价格贵或者降糖功能高的药,容易导致降糖过快,血糖过低,引发低血糖。
05
打胰岛素≠病情严重
打胰岛素的患者80%属于病情严重,但是20%左右的人即使病情不严重也需要打胰岛素。比如说妊娠期高血糖病人,降糖就需要用胰岛素,另外当一个人的糖化血红蛋白特别高时,也需要打胰岛素,让血糖快速降下来。
06
打胰岛素≠上瘾
胰岛素是降糖效果最好的药,另外它不属于成瘾的东西。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自身不能产生胰岛素或者产生胰岛素量过低时,就必须依赖外源性的胰岛素降血糖。
糖尿病的用药须知
控糖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今日控糖6个“不等于”
您有收获吗?
健康之路
《降糖药你吃对了吗?》(上)
播出时间:11月14日 18:13
更多相关精彩内容
日报 | 看手掌查「三高」!出现这种颜色是糖尿病!
日报 | 9种常见糖尿病用药问题答疑
日报 | 得了糖尿病能吃肉吗?专家:当然能!
辟谣 | 降糖流言多 咱该信哪个?糖尿病专家帮您辨真假!
监制 /张广义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张泓 郭晓霞
健康之路|这3种糖尿病并发症,做做操就能预防!
糖尿病,主要是血糖的升高对血管的损害,最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最常见的部位有足部、眼部和胃部,并且往往是不可逆的。
付国兵 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今天小编就为您分享3种养护操,帮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高浓度血糖对足部小血管的损害严重,造成了糖尿病足,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的外伤久治不愈,也要小心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的早期征兆
高浓度血糖伤害了眼部血管,进而产生了许多视力障碍。
***糖尿病眼病常见特征
糖尿病患者出现胃部消化功能减退的现象,叫做胃轻瘫。
***胃轻瘫的常见表现
糖尿病并发症逆转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却是可以预防的!
健康之路
《糖尿病烦恼手法调》
播出时间:7月18日 18:12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张泓 郭晓霞
健康之路|糖尿病的3大预警信号,你知道吗?
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吗?
上了年纪就容易得糖尿病吗?
肥胖是糖尿病人的唯一特征吗?
糖尿病的预警信号,今天且听专家道一道!
郭立新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主任医师
1:打鼾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恶性打鼾,打鼾时有一种要背过气,要抽过去了的感觉,这种情况医学上叫做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跟糖尿病密切相关。
你自己鼾声如雷,搅得别人翻来覆去,其实你自己也没有睡着哦~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貌似睡得很香,其实人并没有睡着。此时体内的应激激素分泌增加,出现胰岛素抵抗和血糖的异常。
”一觉醒来,人会感到乏力,注意力不集中,不想动弹,进入一种消极状态……
消极状态下人会越吃越多,越来越胖,最终会演变成为糖尿病。
打鼾改善后,血糖也可以得到控制!
1
改变打鼾的方式
减轻体重(肥胖的人爱打鼾);
治疗原发病(扁桃体问题、甲状腺问题都会引起打鼾);
佩戴呼吸机(打鼾背不过气,需要佩戴呼吸机);
侧卧、俯卧位的睡眠可以缓解打鼾。
2
防止打鼾的小窍门
糖尿病也会造成打鼾。糖尿病导致自主神经病变,导致上气道功能异常、上呼吸道梗阻,容易加剧睡眠呼吸暂停。
2:抑郁情绪易诱发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有4%—10%的人是抑郁状态。
抑郁症长期存在的话,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产生影响。情绪应激对血糖的影响很大,过激情绪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1
今天你抑郁了吗?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甩开不良情绪是控制血糖的一剂良方。
3:高血压与糖尿病常常伴随发生。
高血压患者得糖尿病的比例是32.6%,糖尿病患者中有50%-60%患有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会导致大脑皮层下功能紊乱,加剧胰岛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1
糖尿病预防手册
1、经常测量血压;
2、按时服用降压药。
糖尿病爱找谁?
糖尿病爱找
喜欢打鼾、情绪抑郁、有高血压的人
糖尿病还爱找谁?
明天,你就知道了
健康之路
《糖尿病爱找谁?(上)》
播出时间:9月4日 18:13
更多相关精彩内容
健康之路 | 推翻吧!那些糖尿病伪常识
健康之路|糖尿病的福音!合理饮食控血糖 不再“忍饥挨饿”
健康之路|喝酒真的能降血糖吗?
监制 /张广义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张泓 郭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