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1型糖尿病书籍(1型糖尿病书籍推荐)

健康时报糖友会 0
文章目录:

世界读书日|这4本糖尿病书,让你获益终身!第3本很多人都没看过

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对于糖友来说,想要战胜糖尿病首先就得了解糖尿病,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那么,你都读过哪些糖尿病知识书籍呢?小编向您推荐4本糖尿病书籍,帮助您顺利走上抗糖之路~

入门书:

《向红丁:我能让你战胜糖尿病》

向红丁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推荐理由:科普最基本知识

这本书是已故的糖尿病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向红丁教授写作的糖尿病科普书。书籍共有七章,从最基础的“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怎么吃”、“糖尿病患者怎么运动”开始介绍,向患者展现了糖尿病患者最应该了解的那些事。

书中亮点有两个

一个是书中介绍了向红丁教授最先提出的“三五防糖法”,即“五个要点”“五驾马车”“五项达标”;

另一个是书中介绍了常见食物含有的热量、每天适宜吃多少克、降糖的关键点、怎么吃降糖更有效等详细内容。对饮食的精挑细选有着无限热情的糖友,非常值得一看。

进阶书:

《糖尿病自我管理大讲堂》

王建华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推荐理由:内容很丰富

这本书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王建华所著,介绍的糖尿病知识可谓是非常详尽了,全书字数高达69万字,内容丰富,既有基础知识,又有临床前沿,涉及到糖尿病防治的方方面面,糖友遇到的各种问题几乎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全书共有十章,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病情监测、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特殊人群糖尿病的诊治、糖尿病的日常管理与保健。

书中的亮点:有个深度阅读

书中在某些小节后面增加了“深度阅读”内容,比如“您听说过‘1.5型糖尿病’吗”。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专业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者,这本书进阶图书,你不能错过。

医生故事:

《郭大夫的诊室故事》

郭启煜著,鹭江出版社

推荐理由:从医生角度来写

这本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启煜所著,有别于其他的医学科普书籍,郭启煜医生从医生的角度讲述了与患者之间的故事,在故事中穿插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大夫,有便宜点的药吗?”“我能不打胰岛素吗?”“我的治疗方案合理吗?”“特效药,真的有特效吗?”……这些糖尿病患者常问医生的问题,都有收录到郭大夫的诊室故事中。

书中的亮点:医生的感悟

不得不提每一个故事开头那段郭大夫的感悟文字,细腻的内心包含了对坚持不用药患者的无奈、对学者型患者的钦佩、对所有患者的体恤和关爱。

37个场景讲述了37 个有温度的糖尿病诊疗故事,透视37 种不同的人生。认识医生、了解疾病,医患关系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冰冷。

糖友故事:

《我们糖友的甜蜜人生》

杨历军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糖友故事的集锦

这本书是糖友故事的集锦,作者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糖友,这本书的主编杨历军也是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书中的《半块苹果》故事正是这位主编亲身经历。

全书分为十章,有糖友的职场故事,有糖友的求学之路,有糖友恋爱结婚的幸福,有中老年糖友的抗糖历程……

书中的亮点:医生解读增加科学性

在每一章的结尾都有请一名糖尿病专家来解读糖友故事,增加了这本书的科学性。

“与糖共舞”的人生是艰辛的,但书里乐观的糖友把每一天都活得很精彩,他们用文字在诉说着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人生,或许,这本关于糖友人生的书可以给其他糖友带去温暖、慰藉和不断前行的力量。


本文为编辑整理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糖来糖往”(jksb2016)

本期编辑:圆圆、小超

你该学习啦!看看这4本糖尿病书,或让你获益终身!

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对于糖友来说,想要战胜糖尿病首先就得了解糖尿病,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那么,你都读过哪些糖尿病知识书籍呢?小编向您推荐4本糖尿病书籍,帮助您顺利走上抗糖之路~

入门书:

《向红丁:我能让你战胜糖尿病》

向红丁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推荐理由:科普最基本知识

这本书是已故的糖尿病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向红丁教授写作的糖尿病科普书。书籍共有七章,从最基础的“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怎么吃”、“糖尿病患者怎么运动”开始介绍,向患者展现了糖尿病患者最应该了解的那些事。

书中亮点有两个

一个是书中介绍了向红丁教授最先提出的“三五防糖法”,即“五个要点”“五驾马车”“五项达标”;

另一个是书中介绍了常见食物含有的热量、每天适宜吃多少克、降糖的关键点、怎么吃降糖更有效等详细内容。对饮食的精挑细选有着无限热情的糖友,非常值得一看。

进阶书:

《糖尿病自我管理大讲堂》

王建华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推荐理由:内容很丰富

这本书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王建华所著,介绍的糖尿病知识可谓是非常详尽了,全书字数高达69万字,内容丰富,既有基础知识,又有临床前沿,涉及到糖尿病防治的方方面面,糖友遇到的各种问题几乎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全书共有十章,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病情监测、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特殊人群糖尿病的诊治、糖尿病的日常管理与保健。

书中的亮点:有个深度阅读

书中在某些小节后面增加了“深度阅读”内容,比如“您听说过‘1.5型糖尿病’吗”。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专业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者,这本书进阶图书,你不能错过。

医生故事:

《郭大夫的诊室故事》

郭启煜著,鹭江出版社

推荐理由:从医生角度来写

这本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启煜所著,有别于其他的医学科普书籍,郭启煜医生从医生的角度讲述了与患者之间的故事,在故事中穿插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大夫,有便宜点的药吗?”“我能不打胰岛素吗?”“我的治疗方案合理吗?”“特效药,真的有特效吗?”……这些糖尿病患者常问医生的问题,都有收录到郭大夫的诊室故事中。

书中的亮点:医生的感悟

不得不提每一个故事开头那段郭大夫的感悟文字,细腻的内心包含了对坚持不用药患者的无奈、对学者型患者的钦佩、对所有患者的体恤和关爱。

37个场景讲述了37 个有温度的糖尿病诊疗故事,透视37 种不同的人生。认识医生、了解疾病,医患关系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冰冷。

糖友故事:

《我们糖友的甜蜜人生》

杨历军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糖友故事的集锦

这本书是糖友故事的集锦,作者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糖友,这本书的主编杨历军也是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书中的《半块苹果》故事正是这位主编亲身经历。

全书分为十章,有糖友的职场故事,有糖友的求学之路,有糖友恋爱结婚的幸福,有中老年糖友的抗糖历程……

书中的亮点:医生解读增加科学性

在每一章的结尾都有请一名糖尿病专家来解读糖友故事,增加了这本书的科学性。

“与糖共舞”的人生是艰辛的,但书里乐观的糖友把每一天都活得很精彩,他们用文字在诉说着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人生,或许,这本关于糖友人生的书可以给其他糖友带去温暖、慰藉和不断前行的力量。


本文为编辑整理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糖来糖往”(jksb2016)

本期编辑:圆圆、小超

我是1型糖尿病患者,经历过文革,差点失去双眼,我给你5点建议

我是Ⅰ型糖尿病患者,今年62岁。从15岁发病起,已走过47年。

说实话,糖尿病确实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带给我很多遗憾,只是这么多年来,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随着我对糖尿病的学习了解,后来的我,已经完全可以跟健康人一样正常地工作、学习、生活了。

1965年我刚确诊糖尿病,开始了注射胰岛素,命运多舛,文化大革命也让我遇上了,动荡的时代加上药物的匮乏,在前期,我的糖尿病控制的并不好。

四年后,我到内蒙插队落户,后来因病返城,之后我参加了高考,虽然成绩达标了,但却因病失去了这个机会,回首往事,我犹记得当年满腔郁闷无处发泄,疾病带给我的,除了身体的伤害,还有来自精神上的折磨……

往事不堪回首,但我终于没有放弃。

我继续学习,并最终实现了我的梦想,考上了心仪的一所大学,当时是在天津。之后,命运似乎对我稍微照顾了一些,经过社会公开招考,我还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

但随着病程的延长,并发症开始显现出来,发生了视网膜病变,继而造成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右眼看不见了,我对生活几乎失去信心……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好医生,他要我去北京做激光治疗,他说,你还年轻,千万别就因此放弃了。

最终,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还是战胜了恐惧,我来到了北京那所家喻户晓的医院,并做了激光和玻璃体切割手术,结果竟然十分顺利!

我保住了左眼,右眼也恢复了部分视力。

从那以后,我开始认真对待糖尿病。

我阅读了糖尿病书籍和杂志,并从互联网上下载了大量糖尿病知识,我努力让自己也成为一个“糖尿病医生”,了解这个疾病,也全面地了解我自身的情况。

为了科学调控糖尿病,减少或延缓各种并发症,我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1、做好自我监测

糖尿病强化治疗的关键是做好自我监测,这是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我除了定期去医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眼底等,平时还坚持自己监测血糖。

我现在已退休7年,我在家里每天至少监测两、三次血糖。

早晨空腹血糖是每天必测的,因为这是一天的基础,是用药、饮食、运动的依据。

然后根据需要,我还会每天监测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每个星期(或稍长一点时间)拿出一天时间,检测空腹,三餐前、后及睡前七次血糖,并做好详细记录,从中找出血糖变化的规律。

虽然说,血糖试纸的花销不小,而且每天扎手指也很疼,但和健康比起来,我不会去计较这些。

2、合理使用胰岛素

胰岛素,我已用了47年,从动物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到胰岛素类似物。

依次用过来,我也从每天注射两次、三次,到现在每天注射四次。对各种胰岛素的作用时间,作用规律,特点等等,我也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

现在,我已经可以根据空腹及餐前餐后的血糖高低,来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而且,为了防止血糖有比较大的起伏,我在胰岛素的增减上也比较谨慎,每次大概是一个单位,接下来,就是密切观察血糖的情况了。

3、积极预防低血糖

相信很多常年打胰岛素的糖友都会有低血糖的烦恼,反正就我的经历而言,这些年我发生过无数次低血糖,我目前还没有找到特别好的方法去预防低血糖,但我确实一直都在摸索的路上,每次低血糖后,我都会去找原因,并争取下一次可以很好地应对处理低血糖。

为了减少低血糖,我注意监测血糖,摸索规律。一般餐后两小时血糖在5~8 mmol/L比较合适,如果没有剧烈运动,下餐前也不会发生低血糖;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在4 mmol/L以下,就要加餐了。

至于加餐吃多少,吃什么,都要经过反复尝试,饼干或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吃完两小时后再测血糖,在4~6mmol/L之间,说明你加餐合适,否则下次还要调整。

夜间低血糖也是比较危险的,所以,在睡前,我一般都会测一测血糖,以便及时补充食物或调整用药,这一点,糖尿病友也要特别注意。

现在,我用药变了,夜里起作用的是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它吸收缓慢,作用持续长达24 小时,没有吸收与作用高峰。所以睡前血糖只要不低于5mmol/L,我就会安心睡觉了。

我认为,预防低血糖的关键,是在饮食定量的基础上,有规律地坚持监测血糖,这样才能够及时调整饮食与用药方案。

4、饮食运动与用药要平衡

糖尿病目前不可治愈,可以说是终身疾病了,这就意味着必须坚持饮食、运动疗法,并且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用药。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在不断的学习总结中,一方面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另一方面,根据食物交换份和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科学控制饮食,定时定量定餐。

5、驾驭好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这一点与上面说的有些类似,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治疗必须驾驭好五驾马车,我们不可能也没有那个条件做到事事依靠医生,其实世上最靠得住的应该是自己。

所以,学会自我管理,驾驭好糖尿病教育、正确用药、科学膳食、坚持运动和自我监测这五驾马车,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在这一方面,我可以自豪的说,我做的不错,我的血糖控制的可以,而且糖化血红蛋白始终保持在6%以下,目前也没有并发症的困扰。

回首往事,自己也会感慨这些年实属不易,但我也是幸运的,因为我有爱我的家人朋友,他们给与我的关怀与鼓励,都是对我的最大的帮助。

因为糖尿病,我失去了很多,但经过这些年,我也终于相信了那句事在人为,也许,我们的道路是比一般人更为艰难,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达成所愿,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生活,只要自己心有所为,并能够坚持努力,命运就不会辜负你,与各位糖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