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英语文献(关于糖尿病的外文文献)
科学家揭示肝硬化细胞水平发病机制 |“小柯”论文速递
“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
《自然》
● 科学家揭示肝硬化细胞水平发病机制
英国爱丁堡大学炎症研究中心N. C. Henderson和P. Ramachandran研究组合作发现在单细胞水平上肝硬化的纤维化生态位。相关论文2019年10月9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为了获得细胞水平的直接相关的发病机制,并为治疗设计提供依据,他们分析了超过100,000个人类单细胞的转录组,从而得出了健康和肝硬化人类肝脏中存在的非实质细胞类型的分子定义。
他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与疤痕相关的TREM2 CD9 巨噬细胞亚群,该亚群在肝纤维化中扩展,从循环单核细胞分化,并且具有促纤维化作用。他们还定义了新型ACKR1 和PLVAP 内皮细胞,它们在肝硬化中扩展,在形态构造上受疤痕限制并增强白细胞的转运。
新型疤痕相关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与PDGFRα 胶原生成间充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多谱系配体-受体模型揭示了包括TNFRSF12A,PDGFR和NOTCH信号传导在内的几种促纤维化途径的疤痕内活性。
他们的工作在单细胞水平上剖析了未曾被预料的人体器官纤维化的细胞和分子基础,并提供了发现肝硬化合理治疗目标所需的概念框架。
据悉,目前尚无有效的抗肝纤维化疗法治疗肝硬化,肝硬化是全世界的主要杀手。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631-3
● 研究解码胎儿肝脏造血功能
剑桥大学Sam Behjati、Elisa Laurenti、Sarah A. Teichmann 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Muzlifah Haniffa研究组合作解码了人类胎儿肝脏造血功能。 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019年10月9号的《自然》上。
研究人员对约140,000个肝脏和74,000个皮肤以及肾脏和卵黄囊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确定了人类血液和免疫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组成。
研究者从造血干细胞和多能祖细胞(HSC / MPP)推断分化轨迹,并评估组织微环境对血液和免疫细胞发育的影响。
研究揭示了胎儿皮肤中的生理性红细胞生成以及卵黄囊中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先天性淋巴样细胞前体的存在。
研究还证明了在妊娠过程中胎儿肝脏的造血成分发生了变化,其远离了主要的类红细胞,同时伴随着HSC / MPPs分化潜能的平行变化,研究人员并对此进行了功能验证。
该研究揭示的胎儿肝脏造血综合图谱为研究儿科血液和免疫疾病提供了蓝图,并为HSC / MPP的治疗潜力提供了参考。
研究人员表示,胎儿肝脏中的决定性造血作用支持造血干细胞和多能祖细胞(HSC / MPP)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但其在人类中的作用仍然不清楚。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652-y
● 新发现可作为黑色素瘤潜在疗法
美国西雅图福瑞德·哈金森癌症中心Robert K. Bradley小组和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Omar Abdel-Wahab小组合作,发现了癌症中剪接体内非典型BAF复合物的破坏,并基于这一机制提出了对待一类肿瘤恶化的治疗方法。 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019年10月9日的《自然》上。
研究人员结合泛癌剪接分析与阳性富集CRISPR筛选来优化促进肿瘤发生的拼接改变。
研究团队报告说,多样的SF3B1突变集中在对BRD9的抑制上,BRD9是最近描述的非典型BAF染色质重塑复合体的核心组成部分,该复合体也包含GLTSCR1和GLTSCR1L57。突变体SF3B1识别BRD9内的异常的、深内含子分支点,从而诱导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元件衍生的毒性外显子的包被和随后BRD9 mRNA的降解。
BRD9的清除引起了CTCF相关基因座上非经典BAF的减少,并促进了黑色素瘤的发生。BRD9是葡萄膜黑色素瘤中一种强有力的抑制剂,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或CRISPR介导诱变在SF3B1变异细胞中纠正BRD9 的错剪接可以抑制肿瘤增长。
据悉,SF3B1是癌症中最常见的突变RNA剪接因子,但对SF3B1突变促进恶性肿瘤的机制了解甚少。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646-9
● 癌症中U1剪接体RNA发生高频突变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Lincoln D. Stein研究组研究显示,U1剪接体RNA在多种癌症中发生突变。该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2019年10月9日的《自然》。
他们报告了在几种肿瘤类型中,U1 snRNA的第三个碱基处高频出现的A>C体细胞突变。 U1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碱基配对识别5'剪接位点(5'SS)。
此突变将U1和5'SS之间的优先A-U碱基配对更改为C-G碱基配对,从而创建新的剪接点并改变了多个基因的剪接模式,包括已知的癌症驱动程序。
在临床上,A>C突变与肝细胞癌(HCC)的酗酒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的侵袭性IGHV基因未突变亚型相关。
U1突变还可以使CLL患者独立接受不良预后。他们的研究证明了剪接体RNA中最早的非编码驱动程序之一,揭示了癌症中异常剪接的新机制,可能代表了新的治疗靶标。
他们的发现还表明,驱动程序的发现应扩展到更广泛的基因组区域。
据悉,癌症是由称为驱动因子的基因组改变引起的。已知有数百种编码基因的驱动程序,但尽管进行了深入的搜索,但迄今为止仅发现了少数非编码驱动程序。
最近注意力已经转移到改变的RNA剪接在癌症中的作用。尽管仅在蛋白质编码剪接因子(如SF3B1(剪接因子3b亚基1))中发现了导致多种转录类型的异常剪接的驱动子突变,但仍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得到了证实。
相比之下,由于表征非编码癌症驱动程序的综合挑战和snRNA基因的重复性,对剪接体非编码成分,一系列小核RNA(snRNA)的癌症相关改变的研究很少。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651-z
● 非编码RNA突变可引起Shh型髓母细胞瘤
近日,加拿大病童医院Michael D. Taylor研究组发现复发性非编码的U1-snRNA突变驱动Shh型母细胞瘤的隐性剪接。2019年10月9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研究人员报道了约50%的Sonic hedgehog型髓母细胞瘤(Shh-MB)中U1剪接体小核RNA(snRNA)的高度复发性热点突变,该突变在其他髓母细胞瘤亚型中均不存在。
在其他36种其他肿瘤类型的2442例癌症中,发现此U1-snRNA热点突变(r.3a> g)小于0.1%。婴儿Shh-MB基本上不存在这种突变,这种突变发生在97%的成年人(Shhδ)和25%的青少年(Shhα)中。
U1-snRNA突变发生在5'剪接位点结合区域,并且snRNA突变型肿瘤显著破坏RNA剪接,并带有过量的5'隐性剪接事件。突变的U1-snRNA介导的可变剪接使肿瘤抑制基因(PTCH1)失活,并激活癌基因(GLI2、CCND2),这是治疗的新靶点,并造成了癌症中非蛋白质编码基因的高度复发性和组织特异性突变。
据介绍,癌症中的复发性体细胞单核苷酸变异(SNV)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蛋白质编码基因,在大多数儿童癌症中很少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650-0
《英国医学杂志》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Naveed Sattar研究小组的一项最新研究分析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卒中的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相关论文2019年10月8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
研究组搜集了2015年12月31日前四个欧洲国家基于人口的电子基础卫生数据库,其中意大利1542672人,荷兰2225925人,西班牙5488397人,英国12695046人。对120795名确诊为NAFLD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患者平均随访了2.1-5.5年。
在校正年龄和吸烟因素后,与匹配的对照组相比,NAFLD或NASH患者的AMI风险比为1.17,卒中的综合风险比为1.18。
而在风险因素数据更为完整的组别中,在校正收缩压、2型糖尿病、总胆固醇水平、他汀类药物使用和高血压等因素后,NAFLD或NASH患者的AMI的风险比为1.01,卒中的风险比为1.04。
总之,对1770万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排除心血管危险因素后,NAFLD的诊断与AMI或卒中风险无关。NAFLD患者的成人心血管风险评估很重要,但无需以特殊方式进行。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bmj.com/content/367/bmj.l5367
● 中国科学家系统评价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疗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研究组对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和网络荟萃分析。这一研究成果于2019年10月7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
研究组在PubMed、Embase、Cochrane中央对照试验注册中心和ClnicalTrials.gov等知名数据库中检索2019年5月20日之前符合标准的文献。
入选研究均比较了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一线治疗中两种以上的疗法,且至少报告以下临床结果指标之一:无进展生存、总生存、客观缓解率和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
18项符合条件的试验包括4628例患者和12种治疗方法: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基于培美曲塞的化疗,培美曲塞游离化疗以及联合治疗。
与吉非替尼 培美曲塞化疗的疗效相当,奥希替尼显示出最有利的无进展生存期(风险比为0.95),显著优于达克替尼(0.74)、阿法替尼(0.52)、厄洛替尼(0.48)、吉非替尼(0.44)、埃克替尼(0.39)、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化疗(0.24)、培美曲塞游离化疗(0.16)、阿法替尼 西妥昔单抗(0.44)和吉非替尼 培美曲塞(0.65)。
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联合以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化疗在提供最佳总体生存效益方面也大致相当(风险比为0.94)。
但联合治疗引起的毒性更大,尤其是厄洛替尼 贝伐单抗,易导致3级以上的严重不良事件。
不同的EGFR-TKIs显示出不同毒性谱。两种最常见的EGFR突变类型的亚组分析表明,在外显子19缺失的患者中,奥希替尼与最佳无进展生存相关,而在Leu858Arg突变患者中,吉非替尼 培美曲塞化疗与最佳无进展生存相关。
总之,与其他一线治疗相比,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 培美曲塞化疗可显著提高晚期EGFR突变的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对于外显子19缺失和Leu858Arg突变的患者,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 培美曲塞化疗的无进展生存最优。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bmj.com/content/367/bmj.l5460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希腊约阿尼纳大学医学院Evangelos Evangelou研究团队系统分析和批判评价了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这一研究成果于2019年10月4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
研究组系统搜索了228篇符合条件的文献,描述了408个预后模型的开发,38个模型的外部验证,以及20个针对COPD以外疾病预后模型的验证。
408个预后模型建立于三个临床环境:239个针对门诊患者,155个针对住院患者,14个针对急诊患者。
这408个预后模型中,最普遍的终点是死亡率(209个,占51%)、COPD急性加重(42个,10%)和再次住院的风险(36分,9%)。
总体来说,最常用的预测因素是年龄(41%)、一秒用力呼气量(21%)、性别(18%)、体重指数(16%)和吸烟(16%)。在408个预后模型中,100个(25%)得到了内部验证,91个(23%)检测了校准开发模型。
286个(70%)模型无法展示,只有56个(14%)模型可通过完整方程式展示。C统计模型可对311个(76%)模型进行判别。
38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但其中只有12个由一个完全独立的团队进行验证。只有7个预后模型的总体偏倚风险较低。
总之,该研究对COPD患者预后预测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和评估,发现它们的开发过程存在一些方法上的缺陷,且外部验证率较低。
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通过更新和外部验证来对现有的这些模型进行改进,并在临床实践中对它们的安全性、临床有效性和成本效益进行评估。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bmj.com/content/367/bmj.l5358
合作事宜:market@stimes.cn
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
重磅!2023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正式公布!更新概要速览
随着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健康和福祉的新研究、新技术和新疗法的不断涌现,糖尿病诊疗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自1989年以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每年都会更新糖尿病诊疗指南,一直引领着糖尿病指南的制定,捕捉该领域最新动态,成为糖尿病研究和治疗领域的风向标。
2023年的诊疗标准纳入了以人为本和包容性的措辞。致力于应用能够赋予糖尿病患者权力的术语,并认可糖尿病管理以个体为中心。尽管一些推荐的证据水平已更新,但在临床推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新指南对这些变化并未进行概述。例如,从E到C的证据级别变化并未予以说明。2023年的诊疗标准除了有许多阐明推荐或反映新证据的细微变化以外,还包括以下更具实质性的修订。《国际糖尿病》在指南公布后第一时间总结其更新概要,与各位读者分享!
01改善医疗管理,促进人群健康
https://doi.org/10.2337/dc23-S001
增加了推荐1.7,以强调利用社区卫生工作者来支持糖尿病和心血管风险因素的管理,特别是在服务不足的社区和卫生保健系统中。
增加了关于数字健康、远程健康和远程医疗的额外措辞和定义,以及这些管理方式的益处,包括远程健康小节中有关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
修订了“获得护理和质量改进”小节,增加关于列出的质量改进工作的基于价值的付款措辞。
更新了“移民和季节性农业工人”小节,以包括这一人群的最新数据。
在“语言障碍”小节中,为非英语使用者和糖尿病教育添加了更多的定义术语。
02糖尿病的分类与诊断
https://doi.org/10.2337/dc23-S002
推荐2.1b被添加到“A1C”小节中,以强调即时HbA1c检测在糖尿病筛查和诊断中的效用。
03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
https://doi.org/10.2337/dc23-S003
增加了推荐3.9,以强调他汀类药物使用与2型糖尿病风险,包括推荐定期监测血糖状态,并对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采取糖尿病预防措施。
增加了推荐3.10,以强调使用吡格列酮来降低有卒中史以及有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前期证据的患者发生卒中或心肌梗死的风险。
增加了推荐3.12,以传达药物治疗(如体重管理、最大限度降低高血糖进展、降低心血管风险)可被认为是支持糖尿病高危人群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
增加了推荐3.13,以强调对于糖尿病进展风险极高的个体,应考虑采取更强化的预防措施。
04综合医学评估和合并症评估
https://doi.org/10.2337/dc23-S004
在推荐4.3中,修改了措辞,以包括对总体健康状况的评估和初步目标的设定。
免疫小节进行了大幅修订,以反映新的适应症和指南,特别是针对COVID-19和肺炎球菌肺炎疫苗接种,包括针对特定年龄的建议和双价COVID-19增强剂。
对表4.1进行了修订,以包括整个第4章节的更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节包含了更多关于其在初级保健和糖尿病诊所进行诊断和风险分层的细节,如使用纤维化-4指数(FIB-4)评估肝纤维化风险,并包括一个FIB-4风险计算器。它扩展了糖尿病患者纤维化风险分层的基本原理,以及何时向胃肠病学家或肝病学家转诊行进一步检查。
还增加了关于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讨论,强调促进减重的生活方式改变、以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为重点的减重药物使用、减重手术以及糖尿病药物(如吡格列酮和GLP-1受体激动剂)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中的作用。
对第4章节的修订包括添加图4.2,这是基于美国胃肠病学协会2021年《为NASH流行病做准备的行动呼吁》(本章节参考文献64)及其相关的《NAFLD患者风险分层和管理的临床护理途径》(本章节参考文献66),由包括ADA代表在内的多学科专家工作组商定。ADA共识声明中的详细推荐将于2023年单独发布。
图4.2 一种NAFLD或NASH患者风险分层的建议算法
05促进积极的健康行为和改善健康福祉
https://doi.org/10.2337/dc23-S005
标题已从“促进行为改变和改善健康福祉”改为包含基于力量的措辞。
在“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小节中增加了推荐5.8,以指导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DSMES)的设计和实施,强调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还增加了其他信息,支持使用远程医疗保健服务和其他数字医疗解决方案来提供DSMES。
营养部分添加了由卫生保健团队的任何成员进行食品不安全筛查。
“饮食模式和膳食计划”小节中包含了间歇性禁食和限时饮食的部分。
基于疗效和可及性,重点支持减重幅度更大(高达15%)的新药物。
基于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报告,推荐5.23增加了补充β胡萝卜素相关危害的措辞。
新增“支持积极的健康行为”小节,包括推荐5.37,鼓励糖尿病护理团队成员使用行为策略,目标是支持糖尿病自我管理和参与健康行为,以促进优化糖尿病健康结局。
“社会心理问题”小节被重新命名为“社会心理管理”,以突出推荐的重点——作为标准糖尿病管理的一部分或与之相结合,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适当的社会心理支持。
“社会心理问题”小节包含了新的推荐5.55,用于筛查糖尿病患者的睡眠健康,并根据指征向睡眠医学和/或有资质的行为健康专业人员转诊。
本小节中的其他推荐进行了修订,以明确糖尿病管理专业人员以及合格的精神/行为健康专业人员在提供社会心理管理方面的作用,明确社会心理筛查、治疗和必要时的转诊主题,并将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人员和家庭成员包括在内。增加了关于制定社会心理筛查方案和干预措施的资源的细节。在特定的社会心理领域(如糖尿病痛苦、焦虑),增加了支持干预和护理方法的数据细节,以支持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结局。
06血糖控制目标
https://doi.org/10.2337/dc23-S006
推荐6.5b增加了新的措辞,概述了对于虚弱或低血糖风险高的患者,现在推荐的目标是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50%、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
增加推荐6.9,以强调血糖控制目标设定的有效性。
07糖尿病技术
https://doi.org/10.2337/dc23-S007
所有推荐中都增加了对糖尿病设备“偏好”的重要性。
推荐7.12中,对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使用持续葡萄糖监测(CGM)进行了修订,以反映文献中的最新证据。
推荐7.15进行了修订,强调糖尿病患者应不间断获得其治疗用品,以尽量减少CGM使用方面的差距。
增加了推荐7.19,以强调CGM的干扰物质,证据级别为C。
在“持续葡萄糖监测设备”小节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段落,强调影响CGM准确性的物质和因素。增加表7.4,以说明CGM的干扰物质。
添加了所有3种可用的集成CGM设备的信息,并明确指出,尽管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不止一种CGM系统作为自动胰岛素输注系统,但只有一种具有集成CGM标志的系统被FDA批准用作自动胰岛素输注系统。
增加了关于儿童和成人早期起始应用实时CGM对血糖结局的益处以及继续使用CGM以实现最大化获益的必要性的文献和信息。
更新了连接型胰岛素笔的段落,包括智能胰岛素笔笔帽。更新了自动胰岛素输注系统的参考文献,以包括2022年美国所有批准的系统。
描述进行了更新,以包括DIY闭环系统。
“住院管理”小节进行了更新,以包括更新的证据和关于COVID-19大流行期间住院环境中使用CGM的段落。
表7.4 CGM设备的干扰物质
08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肥胖和体重管理
https://doi.org/10.2337/dc23-S008
措辞进行了修改,以强调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
增加了推荐8.5,以强调在个案的基础上,无论是小幅减重还是大幅减重,均应被视为治疗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更大幅度(≥10%)的减重可能具有改善疾病的作用,包括糖尿病缓解,并可能改善长期心血管结局。
增加了GLP-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双受体激动剂(tirzepatide),作为一种具有减重潜力的降糖选择。
09血糖管理的药物治疗
https://doi.org/10.2337/dc23-S009
第9章节的更新与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关于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的最新共识报告保持一致。增加了推荐9.4a,强调在2型糖尿病的降糖管理中应考虑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DSMES、避免临床惰性和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SDOH)。
增加了推荐9.4b,以表明在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已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其高风险、心力衰竭和/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成人中,治疗计划应包括降低心肾风险的药物。
增加了推荐9.4c,以强调考虑为实现治疗目标提供疗效的药物治疗策略。
增加了推荐9.4d,以强调将体重管理作为2型糖尿病降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增加新的信息,强调考虑在餐时胰岛素治疗之前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以进一步解决餐前血糖控制问题,并将胰岛素治疗相关的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风险降至最低。
增加新的信息,以强调替代胰岛素途径。
表9.2和图9.3基于ADA和EASD关于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的最新共识报告进行了更新。
表9.2 降糖药物特点总结
图9.3 2型糖尿病管理中降糖药物的使用
10心血管疾病和风险管理
https://doi.org/10.2337/dc23-S010
修订了推荐10.1,更新了高血压的最新定义。这些推荐与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目前对高血压的定义一致。
修订了推荐10.4,将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治疗目标改为0 mm Hg。对支持这一推荐的证据的讨论进行了广泛修订。此外,还增加了最近报道的STEP(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干预策略)试验的结果。修订了推荐10.7,考虑对血压≥130/80 mm Hg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对表10.1和图10.2进行了相应更新。
在“妊娠和抗高血压药物”小节中,增加了CHAP(慢性高血压和妊娠)试验结果,以进一步支持当前糖尿病患者妊娠期间的治疗目标推荐。
修订了推荐10.20,建议在40~75岁高危(包括具有≥1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中使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以使LDL-C自基线下降≥50%,并实现目标LDL-Cl。
增加了推荐10.21,考虑在使用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加用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
增加了推荐10.22和10.23,分别建议目前正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75岁糖尿病成人继续他汀类药物治疗、>75岁糖尿病成人开始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是合理的。
更新了推荐10.26,建议在糖尿病合并已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使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以使LDL-C自基线下降≥50%,并实现目标LDL-Cl。如果使用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未能实现这一目标,目前推荐加用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
修订了“他汀类药物治疗”章节中关于证据的措辞,以考虑有证据支持伴或不伴已确诊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采取较低的LDL-C目标。
在“降低LDL-C的联合治疗”小节中,增加了关于inclisiran的一段。它是一种针对PCSK9的siRNA,是FDA批准的一种降胆固醇的新疗法。
增加了推荐10.42b,建议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已确诊射血分数保留或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以改善症状、身体受限和生活质量。支持这一新推荐的证据的讨论包含在“降糖疗法和心力衰竭”章节的最后一段中。
增加了推荐10.43,建议在使用最大耐受剂量ACEI或ARB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伴蛋白尿的慢性肾病患者中,加用非奈利酮。
这一章节已经连续第5年获得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的认可。
图10.2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治疗建议
11慢性肾脏疾病和风险管理
https://doi.org/10.2337/dc23-S011
推荐顺序被重新安排,以反映旨在预防和延缓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临床干预措施的合适顺序。
在推荐11.5a中,SGLT2抑制剂的起始治疗水平被改变。新的起始治疗水平是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0 ml/min/1.73m2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200 mg/g。
在推荐11.5b中,还建议SGLT2抑制剂也可能对UACR正常至≥200 mg/g的患者有效,但目前是B级证据,因为报道这一结果的研究尚未发表。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现在被推荐与其他药物一起用于心血管和肾脏保护,而不是在其他治疗无效时作为替代治疗使用。
推荐11.8强调向肾内科转诊的指征扩大到包括UACR持续升高和/或eGFR持续下降。
12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足部护理
https://doi.org/10.2337/dc23-S012
修订和更新了关于妊娠是既往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风险因素的措辞。
推荐12.17增加了关于自主神经病变的筛查细节。
神经病变筛查小节增加了措辞,以阐明治疗其他可改变风险因素(包括血脂和血压)可帮助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展,并可能减少1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进展。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小节增加了信息,以包括自主神经病变症状的筛查标准。
添加了额外的参考文献以支持推荐12.18。
修订了推荐12.20,以反映加巴戊丁类药物、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钠通道阻滞剂被推荐作为糖尿病神经性疼痛的初始药物治疗,并且当疼痛控制在治疗医师的实践范围内无法实现时,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应将患者转诊给神经科医生或疼痛专家。
在“治疗”下的“神经病”小节中增加了新的信息,以强调血脂控制和血压控制。
“神经性疼痛”小节包括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神经性疼痛的扩展讨论。
增加了推荐12.25,以强调外周动脉疾病的筛查。
修订了推荐12.26,包括外周动脉疾病。
对推荐12.27进行了修订,以表明并非所有吸烟者都应被转诊给足部护理专家,但现在建议有其他危险因素或症状的吸烟者可转诊。
对推荐12.29进行了修订,以反映从“严重神经病”到“保护性感觉丧失”的变化,这与其他推荐一致。
对推荐12.30进行了修订,以反映局部氧疗不等同于高压氧疗。
13老年人
https://doi.org/10.2337/dc23-S013
推荐13.5加强了有关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措辞,建议使用CGM以减少低血糖,证据等级为A,这是基于WISDM(老年人糖尿病无线创新)试验的6个月扩展结果以及来自DCCT/EDIC(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糖尿病干预和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数据。
增加了推荐13.6,以传达对于采用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考虑CGM以改善血糖结局并降低血糖变异性,证据等级为B,这是基于DIAMOND(糖尿病患者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和CGM)试验结果。
增加了推荐13.7,对于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个人能力,可考虑使用自动胰岛素输注系统(证据级别B)和其他高级胰岛素输注设备如连接型胰岛素笔(证据级别E),以降低低血糖风险。增加这一推荐是基于两项针对老年人的小型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结果表明,与传感器增强泵治疗相比,混合闭环高级胰岛素输注系统改善了血糖指标。
表13.1中的血压治疗目标降低,以与最近多项试验的证据保持一致。
推荐13.15被分为两个推荐(现在是13.17和13.18),以承认目标去强化(13.17)和复杂方案简化(13.18)之间的概念差异。
在推荐13.17中,如果在个体化HbA1c目标内可以实现,现在建议治疗目标去强化以降低低血糖的风险。
在新的推荐13.18中,如果在个体化HbA1c目标内可以实现,现在建议简化复杂的治疗计划(特别是胰岛素),以降低低血糖和多药治疗的风险,减轻疾病负担。
增加了推荐13.22,尽管缺乏证据,但建议使用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老年人考虑使用CGM来评估低血糖风险。
14儿童和青少年
https://doi.org/10.2337/dc23-S014
在推荐14.14、14.106和14.107中,为了与第5章节保持一致,措辞从“评估”改为“筛查”。
在推荐14.14和14.17中,增加了转诊至有资质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的描述。
在推荐14.50中,增加了关于神经病变足部检查的更多细节。
在推荐14.97和14.98中,“女孩”被改为“女性个体”,以在该指南中保持更加一致。
在推荐14.110中,为了清晰起见,“患者”被改为“青少年和年轻成人”。
在推荐14.111中,“小儿糖尿病提供者”改为“小儿糖尿病护理团队”,以反映糖尿病护理的团队性质。
在推荐14.113中,为了清晰起见,“患者”改为“年轻成人”。
15妊娠期糖尿病管理
https://doi.org/10.2337/dc23-S015
增加了推荐15.13,以支持营养咨询,进而改善碳水化合物的质量,促进宏量营养素的平衡,包括富含营养的水果、蔬菜、豆类、全谷物和含有n-3脂肪酸的健康脂肪,后者包括坚果和种子,以及饮食中的鱼类。
孕前咨询的证据得到加强。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1型糖尿病孕妇中,CGM的成本可被母婴结局的改善所抵消,并为使用CGM提供了进一步支持。
推荐15.20现在是基于两项不同方法和不同结果的多中心RCTs的综合建议。两项RCTs均支持更严格的孕期血压目标,以改善结局。这一修订基于CHAP(慢性高血压和妊娠)试验的新数据,该试验包括了既往有糖尿病的患者。
增加了推荐15.27,支持母乳喂养以降低产妇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在选择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时,应考虑母乳喂养的益处。
关于妊娠糖尿病(GDM)后体重/BMI的作用,相关描述增加了新的措辞。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证明:减重可降低后续妊娠中发生GDM的风险;随访时BMI相较孕前每增加1单位,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18%;产后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这些研究强调了GDM后有效管理体重的重要性。
16住院糖尿病管理
https://doi.org/10.2337/dc23-S016
在推荐16.2中,添加了额外信息来支持使用计算机化医嘱录入(CPOE)来促进血糖管理,以及未来使用机器学习来指导胰岛素剂量算法。
在推荐16.5中,个体化目标需求被扩大到包括“新发生”高血糖的非危重患者以及入院前已有糖尿病患者的目标血糖范围为100~180 mg/dl(5.6~10.0 mmol/L)。
推荐16.7进行了修订,以反映包含基础、餐时和校正成分的胰岛素方案是大多数营养摄入充足的非危重住院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在住院期间,在独立自我管理可行且有适当管理监督的情况下,应支持使用个人CGM和自动胰岛素输注装置,这些装置可自动输注校正胰岛素剂量并实时改变基础胰岛素输注率。
17糖尿病宣传
https://doi.org/10.2337/dc23-S017
糖尿病护理和留观设施的宣传声明已从本章节中删除,未来有待更新。
参考文献:Diabetes Care. 2023; 46(Suppl. 1): S5-S9 | https://doi.org/10.2337/dc23-SREV
《中国全科医学》糖尿病文献速递
点击下方文题查看原文
指南与共识
01.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24)
【作者】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基层内分泌代谢病学组
【摘要】
糖尿病微血管疾病(DMiVD)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早期识别及有效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基层内分泌代谢病学组组织领域内专家,以2021年版为基础,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特别针对基层临床实际需求,修订《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24)》。该共识详尽阐述了DMiV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和糖尿病心肌病)的筛查方法、综合管理及防治策略,明确分级诊疗及转诊流程,强化防治DMiVD重要性,为广大医师特别是基层医生及全科医生提供指导和建议,降低DMiVD的发生率、恶化率以及致残致死率。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
02.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作者】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 北京社区健康促进会
【摘要】
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被统称为"三高",常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中,显著增加了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以及相关疾病负担。因此,有必要对三者进行共同风险管理和规范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慢性病防治的"主战场",现有临床证据对"三高"人群的基层预防、治疗及管理具有重要启示,但目前国内外尚无适用于基层的"三高"共管规范、共识和指南。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等4家学/协会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并邀请心血管、内分泌、药学及公共卫生等诸多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广泛征询基层医务人员临床实践需求,在整合与评价"三高"基层防治相关证据的基础上,经过多轮讨论、修订与投票表决,形成了包含21条推荐意见的"三高"基层防治专家共识。本共识的推荐意见旨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三高"防治意识和能力,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三高"防治提供科学的策略支持,为实施具有基层特色的"三高"共管奠定坚实基础。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
03.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
【作者】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摘要】
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综合管理中,运动是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国目前仍然缺乏符合中国国情且纳入最新研究证据的T2DM运动治疗指南。为此,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联合组织国内内分泌及代谢病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医学营养、老年医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团队,系统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高质量文献,编写了《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旨在为临床医师、糖尿病教育护士等糖尿病防控人员提供安全、有效的T2DM运动指导。该指南包括T2DM运动治疗的基本原则、急慢性并发症、共患疾病、常用药物、运动时机、运动中血糖监测、运动营养、运动损伤、运动依从性及数字医疗等,共76条推荐意见。该指南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期望能为中国T2DM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运动治疗方案。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
原创研究
01.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孕周阴道菌群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杨昕晖, 彭笑笑, 马丽丽, 赵国玉, 马秀华, 郭晶
【摘要】
背景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既往研究表明,GDM孕妇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患病风险较高,但相关队列研究少见。
目的了解GDM孕妇不同孕周阴道菌群变化特点,对比GDM孕妇与非GDM孕妇阴道菌群差异,观察阴道菌群异常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
方法本研究采用连续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建立档案并规范保健的孕妇,在妊娠24~28周行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诊断是否为GDM。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GDM组与非GDM组1∶1匹配,于妊娠24~28周(A阶段)、妊娠32~35周(B阶段)和妊娠37~40周(C阶段)分别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3次阴道微生态检测,并进一步分为GDM阴道菌群正常组、GDM阴道菌群异常组、非GDM阴道菌群正常组及非GDM阴道菌群异常组,随访至分娩后7 d以评估妊娠结局。
结果本研究最初纳入426名参与者,141例发生GDM。经过PSM匹配,GDM组和非GDM组成功匹配122对,作为研究队列。本研究中有9例GDM孕妇和5例非GDM孕妇发生早产(妊娠<37周),故最终有113例GDM孕妇和117例非GDM孕妇进入C阶段。A阶段阴道菌群优势菌为乳杆菌所占比例高于C阶段,阴道pH值、阴道菌群异常发生率、细菌性阴道病(BV)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发生率均低于C阶段(P<0.05)。A阶段GDM组优势菌为乳杆菌所占比例高于非GDM组,阴道菌群异常和VVC发生率均低于非GDM组(P<0.05)。C阶段GDM组优势菌乳杆菌比例低于非GDM组,阴道菌群异常发生率高于非GDM组(P<0.05)。GDM阴道菌群异常组(n=6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GDM阴道菌群正常组(n=57)(P<0.05);GDM阴道菌群异常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是GDM阴道菌群正常组的1.830倍(RR=1.830,95%CI=1.293~2.590,P<0.001)。
结论GDM孕妇在妊娠37~40周时,阴道菌群异常发生率高于妊娠24~28周。相比于非GDM孕妇,GDM孕妇在妊娠24~28周时阴道菌群异常发生率低,而在妊娠37周后,阴道菌群异常发生风险升高。妊娠期阴道菌群异常是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建议加强妊娠期阴道微生态的检测与管理。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
02.孕前正常BMI孕妇孕早期体成分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徐丽丽, 郑薇, 袁仙仙, 马恺文, 张浦杨, 李光辉
【摘要】
背景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儿的近远期健康造成影响。孕前BMI与GDM密切相关,但BMI无法评估脂肪与脂肪分布情况,因此仅用其评估肥胖存在一定缺陷。隐性肥胖人群[BMI正常但体脂百分比(PBF)>30%]及正常体质量伴中心性肥胖人群[BMI正常但内脏脂肪面积(VFA)≥80 cm2]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然而在临床中此部分人群常被忽视,关于其与GDM关系的研究相对缺乏。
目的分析孕前正常BMI孕妇孕早期体成分与GDM的相关性并探讨脂肪分布情况与GDM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10月—2022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门诊建档,孕早期自愿接受营养评价并定期产前检查至妊娠24~28周的单胎孕妇1 938例。研究对象于孕早期(6~16周)进行人体成分检测、妊娠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OGTT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GDM组(n=382)和正常组(n=1 556)。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孕早期体成分及体脂分布与GDM的关系。
结果GDM组孕妇体脂量(BFM)、VFA、PBF、脂肪质量指数(FMI)均高于正常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BFM、VFA、PBF、FMI升高(OR=1.044,95%CI=1.012~1.078;OR=1.007,95%CI=1.002~1.012;OR=1.041,95%CI=1.012~1.070;OR=1.138,95%CI=1.043~1.241)(P<0.05)和中心性肥胖即VFA≥80 cm2(OR=1.396,95%CI=1.101~1.770,P<0.05)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BFM、VFA、PBF、FMI与OGTT各时点血糖呈正相关(P<0.05)。
结论在孕前正常BMI孕妇中,孕早期BFM、VFA、PBF、FMI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中心性肥胖即VFA≥80 cm2可以独立预测GDM的发生。产检时需要关注孕妇的脂肪分布,对于中心性肥胖人群加强孕期管理。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
03.2型糖尿病患者妊娠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
【作者】贾建瑞, 严欣, 张黎锐, 郑薇, 李光辉
【摘要】
背景鉴于2型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除了控制血糖,了解妊娠期体质量增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非常重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孕妇妊娠期增重情况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2—2020年建档并分娩的691例2型糖尿病妇女,根据中国《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标准》进行分类,分为增重不足组(n=143)、增重适宜组(n=289)、增重过多组(n=259)。比较三组人群的妊娠期增重特点、母体结局、新生儿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妊娠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增重适宜组相比,增重过多组增加剖宫产(aOR=1.626,95%CI=1.110~2.382)、子痫前期(aOR=1.997,95%CI=1.071~3.677)、巨大儿(aOR=1.948,95%CI=1.175~3.230)及大于胎龄儿(LGA)(aOR= 2.090,95%CI=1.321~3.306)的发生风险,降低阴道顺产率(aOR=0.617,95%CI=0.415~0.918);增重不足组降低LGA的发生风险(aOR=0.497,95%CI=0.255~0.970),但对小于胎龄儿(SGA)的发生无影响(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孕前BMI≥24.0 kg/m2的增重过多组剖宫产、子痫前期、LGA的发生风险增加[aOR及95%CI分别为:1.673(1.082~2.587)、1.961(1.022~3.761)、2.031(1.221~3.379)],阴道顺产率降低(aOR=0.589,95%CI=0.372~0.933);孕前BMI≥24.0 kg/m2的增重不足组LGA的发生风险降低(aOR=0.487,95%CI=0.237~0.999)。孕早期、中期、晚期增重过多是巨大儿[aOR(95%CI)分别为1.07(1.00~1.15)、1.16(1.03~1.31)、1.16(1.06~1.27)]和LGA[aOR(95%CI)分别为1.08(1.01~1.16)、1.13(1.02~1.26)、1.16(1.07~1.26)]的危险因素;孕晚期增重过多是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aOR=1.13,95%CI=1.02~1.24;aOR=1.14,95%CI=1.03~1.26),孕中期、晚期增重过多是剖宫产的危险因素(aOR=1.11,95%CI=1.02~1.21;aOR=1.09,95%CI=1.02~1.17)。
结论妊娠期增重过多增加了2型糖尿病孕妇发生LGA、巨大儿、子痫前期、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妊娠期增重不足降低了LGA风险,但不增加SGA的风险;孕早、中、晚期不同阶段妊娠期增重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明确的相关性,2型糖尿病患者妊娠期优化血糖的同时应从孕前及孕早期加强体质量管理宣教及干预。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
04.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建议
【作者】陈凯悦, 李祥龙, 冯钰珩, 励晓红, 郭莺
【摘要】
背景2型糖尿病是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前期人群是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对其进行适当干预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但现阶段社区健康管理效果不佳。
目的了解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系统且可操作的糖尿病前期健康管理措施及相关策略建议。
方法于2023年3—4月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与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相关的文献,并基于多方视角于2023年4—5月在上海市社区、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卫生行政人员、临床内分泌科医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管理工作人员、糖尿病患者或前期人群及其家属、存在糖尿病危险因素者进行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现状、有关态度及看法等观点、服务接受程度等问题的访谈,基于文献和访谈形成的问题集进行鱼骨图分析,梳理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相关问题之间的层次并绘制鱼骨图。
结果最终纳入14篇相关文献,总结基于文献和访谈归纳出的22条当前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得出患者方面、干预范围、服务能力和信息系统4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疾病风险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技能水平、经费预算、工作经验、工作量、服务可及性、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水平和信息共享范围8个影响因素。
结论糖尿病前期人群是社区健康管理的重要对象,政策变迁过程反映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重视加强,但多方证据证明其目前仍是薄弱环节。针对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需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等管理能力,基于医联体建设优化信息系统平台,进一步形成集筛查、管理、干预于一体的更具可行性的连续性糖尿病前期健康管理模式。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
05.“三师共管”诊疗模式对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刘添娇, 朴春丽, 赵能江, 李津, 杨叔禹
【摘要】
背景糖尿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但临床防治管理水平仍不理想。
目的观察"三师共管"诊疗模式对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内分泌科接受"三师共管"诊疗模式管理并随访6个月以上的181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病程将患者分组(A组:病程<1年;B组:病程1~5年;C组:病程>5~10年;D组:病程>10年);患者在线下门诊由中医师、内分泌专科医师、健康照护师组成的"三师"团队进行体质辨识、并发症筛查、"药、食、功、识"、中医适宜技术等综合干预;患者居家时,由健康照护师通过智能血糖仪设备和手机APP进行线上管理。在管理6个月后收集不同病程患者血糖、体质量指标的变化;并采用问卷收集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填写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SDSCA-6)。
结果通过"三师共管"诊疗模式的管理,A组患者在干预后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方面的疗效较好(P<0.05);A组、B组、C组、D组的BMI、腰围与干预前比较均降低(P<0.05);患者自我管理中较常见的饮食问题为饮食结构不合理(38.12%),较常见的运动问题为运动量或运动强度不足(36.46%),较常见的监测问题为监测不足(37.02%);A组、B组、C组、D组在"健康饮食""自我监测""医嘱依从""教育交流"4个维度的自我管理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均升高(P<0.001)。
结论 "三师共管"诊疗模式能够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代谢指标,起到良好的综合干预作用,临床应尤其重视对糖尿病病程<1年患者的管理。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
06.数字健康背景下糖尿病基层医防融合服务的需求研究
【作者】吴心怡, 张永泽, 阳成虎, 吴晓园
【摘要】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疾病谱变化,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患病率逐年攀升,亟须建立广覆盖、高效率的基层医防融合模式。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及服务采纳的影响因素,鲜有对数字技术下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需求进行识别与分析的研究。
目的探索数字健康背景下居民对糖尿病医防融合服务需求,以及不同服务内容对服务对象接受度与满意度的影响,以期为完善全过程、全方位的医防融合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结合相关研究与实际工作,确立了20项糖尿病医防融合服务需求调查项目,并于2023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福建省、广东省和云南省的糖尿病患病及风险人群,获取410名受访者数据,收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类型和医保类型五类人口学特征,依据Kano模型分析法进行属性分类分析,考察不同属性的服务需求与居民满意度的关系,进而提出糖尿病医防融合服务供给策略。
结果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对糖尿病医防融合服务需求显示出共性和个性差异,其中,不同年龄段和文化程度的人群服务需求差异较大。糖尿病防治群体的医防融合服务需求聚焦在筛防和诊疗环节,但互联网与社交媒体提供的相关便捷服务与用户的满意度无关。
结论 应当提升糖尿病基层医防融合服务个性化水平,充分满足服务人群的"糖尿病与并发症初步筛查"等必备属性需求,完善"建立全周期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等期望属性服务,以及提升"风险预测""远程健康监测"等魅力属性需求的服务。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
07.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肌肉量减少危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研究
【作者】张冰青, 胡馨云, 欧阳煜钦, 向心月, 汤文娟, 冯文焕
【摘要】
背景肌肉量减少能增加2型糖尿病(T2DM)患者高血糖及肌少症发生风险,中国成人T2DM以非肥胖者为主,这些患者较肥胖者更容易伴发肌肉量减少。
目的建立个体化预测非肥胖T2DM患者肌肉量减少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9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非肥胖T2DM患者905例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抽样法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633例)和验证集(27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训练集肌肉量减少风险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和临床实用性。
结果非肥胖T2DM患者肌肉量减少的患病率为42.3%(383/905)。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龄(OR=1.039,95%CI=1.010~1.070,P=0.009)、男性(OR=3.425,95%CI=2.133~5.499,P<0.001)、BMI<23.5 kg/m2(OR=19.678,95%CI=11.319~34.210,P<0.001)、糖化血红蛋白升高(OR=1.196,95%CI=1.081~1.323,P<0.001)、内脏脂肪面积增加(OR=1.021,95%CI=1.010~1.032,P<0.001)是非肥胖T2DM患者肌肉量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肌肉量减少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95%CI=0.793~0.856,P<0.001)和0.806(95%CI=0.753~0.859,P<0.00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拟合度较好(训练集:χ2=11.822,P=0.159;验证集:χ2=8.189,P=0.415)。Bootstrap法绘制模型校准图显示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贴合良好。DCA曲线显示当患者阈值概率为0.06~0.94时,使用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T2DM患者发生肌肉量减少的发生风险更有益。
结论增龄、男性、BMI<23.5 kg/m2、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内脏脂肪面积增加是非肥胖T2DM患者肌肉量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个体化预测非肥胖T2DM患者伴发肌肉量减少风险,便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利于制订个体化干预措施。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
08.不同胰岛素抵抗替代指数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预测价值研究
【作者】黄书玮, 周志衡, 冯天元, 刘莉, 邓光璞, 李尧天, 朱宏
【摘要】
背景我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数量庞大,其继发高尿酸血症(HUA)的风险较高。一旦T2DM患者继发HUA,将进一步加剧其他潜在并发症的风险,导致不良健康后果。因此,及时识别出这些继发HUA高风险的患者,并对其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探讨中老年T2DM患者常见胰岛素抵抗(IR)替代指标对发生HUA的预测价值,并选择合适指标作为预测HUA发生和发展的工具。
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深圳市某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3年1—3月就诊的T2DM患者中选取HUA患者479例和非高尿酸血症患者(NHUA)1 52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三酰甘油葡萄糖体质量(TyG-BMI)指数、三酰甘油葡萄糖腰围(TyG-WC)指数、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指数、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HDL-C)指数、胰岛素抵抗代谢(METS-IR)指数等IR替代指标及其四分位数对中老年T2DM患者发生HUA的影响。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IR替代指标对于中老年T2DM患者发生HUA的预测价值。并从CHARLS数据库中筛选2011年和2015年队列数据,组成巢式病例对照,验证几种IR替代指标预测HUA发生的有效性。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TyG-BMI指数、TyG-WC指数、TG/HDL-C指数、Non-HDL-C/HDL-C指数、METS-IR指数是发生HUA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提示TyG-WC指数、Non-HDL-C/HDL-C指数和METS-IR指数对预测HUA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1、0.796和0.79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高水平TyG-WC指数、Non-HDL-C/HDL-C指数和METS-IR指数相较于低水平,发生HUA的风险分别是2.083倍、2.152倍、2.263倍(P<0.05)。
结论TyG指数、TyG-BMI指数、TyG-WC指数、TG/HDL-C指数、Non-HDL-C/HDL-C指数、METS-IR指数均能预测HUA发生,其中TyG-WC指数、METS-IR指数和Non-HDL-C/HDL-C指数可以作为预测中老年T2DM患者发生HUA的工具。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
09.基于NLRP3/IL-1β/TGF-β1通路探讨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焦亡损伤的拮抗效应
【作者】李佳武, 秦凤, 宋生琴, 翟婷, 辛宏云, 巴应贵
【摘要】
背景 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具有保护作用,但在低氧环境下是否同样起效及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DKD大鼠模型血生化指标、肾组织病理损伤、肾脏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2022年3月—2023年3月40只6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抽取8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造模。将24只DKD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红景天苷组、红景天苷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激活剂组进行干预,每组8只。干预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IL)1β、IL-18水平。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ing)检测肾组织半胱天冬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NLRP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造模后造模大鼠体质量低于对照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UMA)、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组大鼠BUN、UMA、Scr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红景天苷组相比,红景天苷 NLRP3激活剂组大鼠UMA、BUN、Scr水平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及透射电镜结果可见红景天苷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红景天苷 NLRP3激活剂组较红景天苷组加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IL-1β、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组大鼠血清IL-1β、IL-1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红景天苷组相比,红景天苷 NLRP3激活剂组IL-1β、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对,模型组Caspase-1、GSDMD、NLRP3、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对,红景天苷组Caspase-1、GSDMD、NLRP3、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红景天苷组相对,红景天苷 NLRP3激活剂组Caspase-1、GSDMD、NLRP3、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
结论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以不降低血糖和血脂为前提发挥了对DKD大鼠的治疗作用,考虑该作用可能与抑制NLRP3从而影响NLRP3/IL-1β/TGF-β1信号通路,最终改善足细胞焦亡损伤密切相关。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
10.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马佳, 张敏珏, 张韶伟, 于海燕, 陈慎, 古丽拜尔·马木提, 洪娟, 陆媛
【摘要】
背景2型糖尿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社区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目前缺乏参与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MCI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究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认知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于2022年7—10月,采用系统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管的≥60岁2型糖尿病患者399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健康问题、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空腹血糖(FBG)、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中文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以是否伴发MCI分为MCI组(n=157)和非MCI组(n=242),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影响因素。
结果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MCI患病率39.3%(157/399)。MCI组执行功能、定向、计算、抽象、延迟记忆、视知觉、命名、注意的异常率高于非MCI组(P<0.05),以延迟记忆受损(92.4%)最常见。两组年龄、婚姻、受教育年限、饮酒、FBG、HbA1c、TC、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OR=3.002,95%CI=1.379~6.534)、FBG≥7.0 mmol/L(OR=2.432,95%CI=1.436~4.119)、HbA1c为7%~9%(OR=2.349,95%CI=1.380~3.997)、HbA1c>9%(OR=5.106,95%CI=2.150~12.130)、LDL-C(OR=2.451,95%CI=1.266~4.743)、受教育年限7~12年(OR=0.419,95%CI=0.183~0.960)和>12年(OR=0.243,95%CI=0.086~0.692)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MCI患病率较高,存在多认知领域损害,年龄≥80岁、FBG≥7.0 mmol/L、HbA1c为7%~9%、HbA1c>9%、高LDL-C并发MCI风险增加,高受教育年限是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保护性因素,开展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筛查,长期血糖控制,降低LDL-C水平等措施对改善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帮助。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
新进展
01.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邓煜璇, 黄学君, 江妍霞
【摘要】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造成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不仅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降低血糖,还可以阻止糖尿病肾病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多项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对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临床疗效,应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患者药物安全性。本文综述了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旨在深入了解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
02.糖尿病患者用药偏好及循证决策辅助工具研究
【作者】谢同玲, 颜菲菲, 张怡, 宋冬梅, 陈天勇, 孟静怡, 耿劲松
【摘要】
背景糖尿病因其高患病率及相关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研究证据为改善患者健康结局提供了有效信息,决策辅助工具利于患者获取证据,增加医患的互动性。
目的获取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偏好,开发循证决策辅助工具,以实现证据、患者价值观和决策情境的结合,促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循证决策。
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确定降糖药的价值评估维度和属性,文献检索的时限为建库至2022-12-31。采用优劣尺度法设计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偏好问卷,在江苏省5家医院开展实证研究。在分析患者偏好的基础上,运用Vue Element UI、Spring Boot、Spring Security、Java等技术开发循证决策辅助工具。
结果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的生命年、生活质量的变化、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这5个属性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决策中最为重要。循证决策辅助工具提供了降糖新药相对有效性、相对安全性、便捷性和可负担性的结构化证据概要。降糖新药的多维价值评估模块是工具的核心,支持患者对药品价值的循证评估。
结论循证决策辅助工具整合了降糖新药的研究证据、患者偏好和价值观,有助于实现医患共同决策。
上下滑动查看摘要
点击查看更多糖尿病最新文章合辑
《中国全科医学》投稿指南
完
🔔
加入作者交流群
备注姓名 单位 研究方向,方便拉您入群,群内定期分享高质量学术文章及相关学术活动资讯。
关于谨防上当受骗的特别提醒
近期有不法人员冒充《中国全科医学》编辑部工作人员,以进行稿件抽查、审核数据、发送录用通知等名义,发邮件或者微信要求添加好友。同时也有人假冒“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编辑申请添加微信好友或通过邮箱收取稿件处理费、约稿、征稿、代处理稿件等。以上行为严重侵害了广大作者、读者及本刊的权益,编辑部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刊特此严正声明:
☆本刊唯一投稿方式为杂志官网www.chinagp.net在线投稿,注册后投稿。
☆本刊唯一邮箱后缀为chinagp.net.cn,不会通过其他邮箱发送通知或对外联系。
☆本刊稿件处理流程均通过杂志官网在线系统实现。
☆本刊不收取审稿费、稿件处理费、论文处理费等。
我刊银行账号: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光明支行
户名:《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有限公司
账号:13050164510800001144
备 注:个人网银转账,必须使用第一作者本人银行卡并在附言栏中注明稿号;公对公转账,请务必在附言栏中注明稿号。
联系方式:
电话:010-68318198; 0310-2067118
服务热线:18501180651
科研-合作热线:15010211890
邮箱:zgqkyx@chinagp.net.cn
· 关注我们 ·
杂志官网
微信公众号
学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