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
糖尿病并发症9大症状
十大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对号入座!内附筛查方法
心血管疾病(CVD)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33.9%,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约有75%死于心血管疾病[2]。
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起病隐匿、预后较差,容易导致猝死。应加强对冠心病发作先兆症状的认识,做到早发现和早干预[3]。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数倍,大约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脑卒中[5]。
下肢动脉病变(LEAD)是全身动脉病变的局部表现,是糖尿病足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7]。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5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下肢动脉病变的患病率为21.2%[7]。另一项研究显示,47.5%的糖尿病足患者存在下肢动脉病变[7]。
下肢静脉病变属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一种,可导致下肢的不适症状、下肢和足部的皮肤溃疡[7]。
在中国,慢性下肢静脉病变的患病率为8.89%[7],糖尿病合并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也越来越多[7]。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类型,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75%,通常也被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8]。
一项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患病率高达67.6%[8]。
自主神经病变也是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类型,包括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神经病变和泌汗功能异常等[1]。
其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在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分别为61.6%和62.6%[9]。
中国内地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为23%[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1]。
中国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脏病,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1]。
中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糖尿病足的主要不良结局是截肢和死亡[8]。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足最常见的表现, 8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被迫截肢起因于糖尿病足溃疡[8]。
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病变(LEAD)和足畸形是糖尿病足溃疡发病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8]。
皮肤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30%-91%的糖尿病患者合并一种或一种以上皮肤损害[10]。皮肤病变可加重糖尿病病情,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早诊断并给予合理治疗[11]。
总结:
远离糖尿病并发症,提升幸福感
1. 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脑卒中、下肢动脉病变、下肢静脉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皮肤病变。
2. 留意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如果出现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别大意,一定要及时就医,筛查是否存在糖尿病并发症,争取早发现和早治疗,延缓糖尿病病情进展,提升整体生活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37(4):311-398.
2.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2型糖尿病患者泛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专家组. 2型糖尿病患者泛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J]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 14(10) : 1017-1034.
3.梁晓春,吴群励,屈玲.糖尿病家庭医学全书.2015,19-20.
4.中国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 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行业标准[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2,38(10):839-842.
5.《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 脑血管健康管理与脑卒中早期预防专家共识[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7,11(5):397-407.
6.邵明梅. 这些症状,或是脑血管疾病的"预警"[J]. 家庭医药,2023(10):37.
7.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Ⅱ)[J]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9, 11(3) : 161-189.
8.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Ⅰ)[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2):92-108.
9.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 国家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24版)[J]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 16(5) :
10.都琳,雷文知,陈海燕. 糖尿病相关皮肤病变的诊治. 世界临床药物. 2016, 37(2): 86
11.杨顶权.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诊断与处理[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8): 1278-1279.
文章来源:糖尿病网
仅供科普,具体诊治和用药请基于医生处方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
5个症状是糖尿病并发症前兆,冬天尤其要注意!这个提醒太及时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糖尿病并发症的前兆可大可小,但冬天是个特别危险的时期。如果你注意到这5个症状,千万别忽视!”
张医生一边整理手中的病例一边看向坐在诊室里的李涛,眼神里透露出一种严肃的关切。
李涛是一位年约五十的公司职员,平时在一家外企担任部门经理。
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几乎没有时间关心自己的身体。
他总是觉得自己身体健康,毕竟每天都有按时吃饭、规律睡觉,偶尔下楼跑步。
可是近来,李涛的生活开始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让他不得不开始关注起自己的健康。
早上起床时,他总觉得肚子里有些不舒服,尤其是冬天,寒气进入体内,胃口不好,偶尔还伴随口渴。
更让李涛觉得不对劲的是,自己一整天都感到有点乏力,做个小动作就会感觉腿脚沉重,晚上睡觉时双脚还时常麻木。
那天,李涛和老友黄磊约好一起去参加一个健康讲座,两人走在路上,话题自然绕到了健康问题上。
“涛哥,你最近怎么样?听说你身体不太舒服啊?”黄磊有些关心地问。
“也就是常常感觉累,胃口差,晚上睡得不好。
你知道的,工作压力大,晚上回家也没力气做运动。”李涛用力拍了拍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
黄磊是李涛的老朋友,两人已经认识了二十多年。
黄磊一直很关注健康,特别是李涛最近出现的这些症状,他忍不住开口提醒:“涛哥,你这些症状,别小看了,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
“糖尿病?怎么可能!”李涛一愣,随即笑了笑,“我才五十多岁,又不胖,怎么可能得糖尿病?”
黄磊叹了口气:“很多人对糖尿病的认识都有误解,其实糖尿病并不一定与肥胖挂钩。
而且,糖尿病并发症的前兆非常隐蔽,尤其是冬天,血糖波动大,症状更容易被忽视。你最近这些症状,可能就是一些前兆。”
“你说的这些症状,我好像也有一点……”李涛突然愣住,回想起来自己这些日子的变化,他开始有些不安。
就在这时,两人走进了讲座会场。会上,主讲的专家张医生提到了糖尿病的一些前兆症状,特别强调了冬天对糖尿病患者的特殊影响。
张医生说:“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往往很难察觉,但其实有几个典型的信号,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
听到这里,李涛立刻专注了起来。张医生继续说道:“首先,最常见的就是口渴与频繁排尿。这个症状与血糖水平直接相关。
血糖过高时,体内的糖分会通过尿液排出,导致身体失水,从而引起口渴,想喝更多的水。”
李涛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嘴唇,突然意识到,自己这几天的口渴确实有些不寻常,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他的口渴感愈加明显。
“第二个常见症状是乏力。当血糖过高时,身体无法有效利用摄入的糖分,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从而让人感到疲倦、乏力。”
张医生的话让李涛不禁皱了皱眉。“最近,我确实是有点疲惫,总是觉得累,吃得也不少,怎么还是这么没劲儿?”
张医生接着说:“第三个症状是视力模糊,有时候糖尿病患者会因血糖波动而影响眼睛的视力,导致视物不清,甚至看到一些模糊的影像。”
李涛顿时感到一阵惊讶,他想到自己最近看东西时确实有些不清楚,尤其是晚上开车时,视线有些模糊,特别是开车经过一些路灯时,常觉得有些眩目。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可能真的有问题。”
讲座继续进行,张医生还讲到了第四个症状——皮肤和伤口愈合缓慢。
他说道:“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免疫系统受到影响,伤口往往愈合得慢,皮肤容易出现感染,尤其是手脚部位。”
李涛的心里一紧,自己最近右手小指上的那道小划痕,竟然用了好几天都没愈合。“我这手伤口的恢复,真的是慢得令人吃惊。”
最后,张医生提到的是手脚麻木、刺痛感,尤其是冬季,寒冷天气会加重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糖尿病患者经常会感到手脚麻木、冰冷,甚至出现刺痛感。
“这也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警告。”
李涛的心跳加速,他这段时间手脚麻木的症状也开始变得频繁,尤其是晚上睡觉时,总是感觉双腿有些沉重,甚至偶尔还有刺痛感。“难道,我真的有糖尿病了?”
讲座结束后,李涛向张医生请教了关于糖尿病的一些问题。
张医生告诉他,糖尿病的并发症不仅仅是糖尿病本身,更包括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损伤等,早期的症状往往不明显,但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糖尿病的前期症状与许多常见疾病的症状相似,很容易被忽视,所以我们需要特别警惕。”张医生提醒道。
从那天开始,李涛决定重新审视自己的健康。
回到家后,他开始记录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早早去医院做了血糖检查,结果显示他的空腹血糖值已经高于正常范围。
医生告诉他,虽然目前还没有正式诊断为糖尿病,但如果不加以控制,未来糖尿病的风险非常高。
李涛的心情有些沉重,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决定改变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减少甜食的摄入,增加运动量,定期监测血糖。
他知道,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
然而,李涛也在想:如果他当初没有注意到这些细微的症状,是否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这些症状虽然看似不严重,但却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身体的各个方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资料[1]王赫楠,宋春梅,王迪.老年糖尿病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4,30(02):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