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二型糖尿病(甲二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什么是甲状腺?甲状腺结节又是什么?
甲状腺,对于这个名词,大家一般都不会感到陌生,但是你知道甲状腺对人体有哪些作用吗?甲状腺容易发生哪些病变吗?医生口中经常提到的甲状腺结节又是什么呢?
甲状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分泌腺体,也是内分泌腺体中最大的一个。甲状腺位于颈气管的前方,甲状软骨的下方。有人说它长得像蝴蝶,也像古时候的盾甲,所以取名甲状腺。甲状腺组织实体里面有很多腺泡,腺泡上皮细胞可以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尤其是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甲状腺对人体的用如此之大,但是它若是出现病变,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巨大的。而甲状腺的病变可以从几方面来分类:1、甲状腺功能性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2、炎症性甲状腺疾病,比如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3、肿瘤性疾病,比如甲状腺良性结节和甲状腺恶性肿瘤等。
对于老百姓而言,最关心的应该便是甲状腺的肿瘤性疾病。但甲状腺结节又是什么,是肿瘤吗?其实甲状腺结节是一个很宽泛的名词,甲状腺内部出现了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肿块,便可称为甲状腺结节。它初步被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增生性结节,比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第二类是肿瘤性结节,大家比较关心的是良性还是恶性;第三类是囊肿,这个大部分都是良性结节;第四类是炎症性结节,比如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时候可以合并结节,炎症性结节是一过性的,随着炎症的好转会自行消散。
甲状腺结节大多数都是良性,而患有恶性病变,也就是甲状腺癌的患者,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仅占5%-15%之间。
长按识别二维码 下载人民好医生客户端
专家简介:武晓泓,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分会甲状腺科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疾病分会委员等;
擅长:甲状腺结节临床评估(包括超声鉴别、细胞病理及分子诊断)及良性病变的非手术治疗、难治性甲亢和甲减、内分泌肿瘤(包括垂体疾病、甲状旁腺及肾上腺等)的临床诊治、糖尿病筛查(包括单基因突变型糖尿病的诊断)、胰岛功能评估、并发症及合并症的防治等。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那些关于糖尿病的谣言,你中了几个?
创意制图/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被称为“富贵病”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在快速攀升。截至目前,全世界约有4.15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0年将达6.42亿人,其中74%的患者居住在城市。
在北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也促使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糖尿病的知晓率仍然较低,比如下面这些谣言,就被很多人信奉为真理。
谣言1:糖尿病有遗传性,有家族史只能认命
正解: 常见的2型糖尿病确与遗传的关系密切,有家族史的人需注意。
但同时,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已证明,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降低30%-40%。另外,一些药物也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如二甲双胍、拜唐平等。当然,药物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谣言2:得了糖尿病,甜食和水果都不能碰了
正解:糖尿病患者须改变饮食结构,以控制血糖。蛋糕、甜点等高糖食品,不建议食用。
但水果提供身体必须的碳水化合物,建议选择含糖量在10%以下的低糖水果,如猕猴桃、西瓜、苹果、柚子等作为加餐。
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粥,能在短时间内引发血糖大幅上扬,因而糖尿病患者要少食粥类。
谣言3:某药能根治糖尿病,可以随意吃喝了
正解: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的疾病,需要科学治疗,理智对待。
如果听信小广告,相信游医,认为糖尿病真的可以治愈,那么结果就是上当受骗,甚至延误治疗,后悔不已。
谣言4:反正也治不好了,治不治结果都一样
正解:如果不积极治疗,病情会恶化,并发症更加严重,需要治疗的费用更多,效果也不尽理想。
在糖尿病治疗中,会出现病情反复,即使出现并发症,也不要放弃治疗。例如糖尿病肾病早期,经严格控制血糖,可以使微量蛋白尿排出减少,甚至可恢复正常。
谣言5: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天保持高强度运动
正解:高强度运动往往是无氧运动,需要量力而行,只适合年轻、体力好且无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能带动全身新陈代谢,帮助消耗葡萄糖,如慢跑、骑自行车、跳舞、太极拳、散步等。
谣言6:感觉不舒服再监测血糖,不必找医生
正解:自我感觉良好时,可能血糖确实控制在正常水平,但也可能不正常,只是没有出现症状而已。其实,很可能在你没有感觉的情况下,血糖波动已经使细胞和血管受到损伤。因此,确诊糖尿病后,要坚持监测血糖,并与你的(社区/家庭)医生保持联络。
谣言7:血糖在家自己监测即可,想起来就测
正解: 两个时间点的血糖测量很关键——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基本能够指导一天的血糖治疗方案。
同时,东方人餐后血糖升高明显,因此早餐后两小时的血糖监测指数也重要,这时的血糖水平是一天中最难控制的,只要这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其他时间点的血糖水平控制也相对容易。
就健康人而言,空腹血糖及晚餐前血糖在6.1以下,早餐后血糖应该在7.8以下;对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7以下,餐后血糖在10以下,即为控制良好。
谣言8:胰岛素治疗有依赖性,能不用就不用
正解: 胰岛素的使用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大约有50%的患者无需任何药物,通过饮食、运动疗法即可控制血糖。
有些患者在刚刚发病后就采用胰岛素治疗,这是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通常持续半个月,在血糖水平正常之后,便可以停药。如果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则通常需要2-3个月的时间。
同样,对于长期的糖尿病患者,在某一阶段可能血糖水平较高,通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如果能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即可停止使用胰岛素,并不会产生依赖性。
新京报记者 刘虹麟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柳宝庆
美国57岁女子留了12.7厘米的脚趾甲,如今生活已经无法自理
据报道,镜头下,这名女子叫阿耶娜(Ayanna),来自美国,现年57岁。因为痴迷留指甲,她居然整整30年未剪过指甲。而且,Ayanna不单单只留手指甲,就连脚趾也留有长长的指甲,至今脚趾甲已有12.7厘米长。
当然,这么长的指甲也给她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曾经也由于某种因素导致指甲不小心折断。自此之后,Ayanna为了保护好指甲,拒绝了很多活动,就连衣食住行都要家里人协助,甚至上厕所也需要其他人帮忙。图为,Ayanna的脚趾甲。
尽管自身患有2型糖尿病,需要不断活动和锻炼,然而,Ayanna还是不愿去剪掉指甲。Ayanna还一度因为惊人的脚趾甲上过电视,她对外宣称:“这些脚指甲是她的“成就”,还自称是长指甲女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古今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