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脑梗死和糖尿病(脑梗死和糖尿病的关系)

陈晨脑科医生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特点

糖尿病和我们神经科的脑血管病密切相关,因为糖尿病等分泌疾病的普遍性,可以说内分泌科是一个很大的科室。我们常开玩笑说可以在所有专业前面加三个字“内分泌”,比如内分泌心内科,内分泌肾内科等等。我们科的病人特别是脑血管病人,可以说有70%以上合并有糖尿病,而根据报道糖尿病也是我们脑血管病所有高危因素里面最重要的一环。

简单说就是糖尿病的人很多最终结局是住在我们神经内科。

今天我们结合文献报道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的特点。

1.糖尿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 2~3 倍,而微小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病变的病理基础。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基底膜存在糖类沉积,引起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管壁透明样变, 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衡并逐步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最终会导致心梗脑梗的发生。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于脑梗

2.糖尿病引起血脂升高:

长期高血糖增加非酶促糖基化反应, 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成也增加。 血管的基底膜发生非酶促糖基化反 应可减少血管壁的弹性, 增加其硬度;红细胞膜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 可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糖基化蛋白受体相互作用, 影响微循环的功能。持续的高血糖引起线粒体氧化活动增强,胆固醇合成物产生增多;同时诱导肝脏增加胆固醇合成,进而引起机体脂代谢异常,进而导致高脂血症,最后又是导致心梗、脑梗的发生。

血脂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3.糖尿病引起血压升高:

糖尿病通过引起微小血管病变促使肾脏小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肾脏血流循环功能异常。结合前面说的基底膜增厚血脂升高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促使血压升高,最后也是导致心梗、脑梗甚至脑出血的发生。

糖尿病升高血压

4.糖尿病影响内皮功能: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有研究人员发现其脑血管的舒缩功能发生紊乱。 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PGI2)是内皮细胞分泌的主要血管舒张因子, 内皮素 1(ET-1)是主要的血管收缩因子, 且 ET-1 在糖尿病中对血管的收缩起主要作用。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者 ET-1 水平较单纯脑梗死者及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者显著为高。糖尿病时, 内皮细胞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损害, ET-1 合成与释放增多, 可诱发脑梗死的发生。 并发脑梗死时, 脑局部 ET-1 的分泌亦增多, 直接作用于脑局部血管, 更加引起血管的收缩, 引起脑卒中面积的扩大。 ET-1 还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 促进细胞外钙内流, 致使神经细胞内钙超载, 损伤了神经细胞。

糖尿病引起血管内皮损坏

5.糖尿病脑梗死的特点:

糖尿病患者自身高血糖状态,脑梗死区域由于血流几乎完全阻滞,氧供不足导致糖酵解加速,存在侧支循环的梗死灶在高血糖状态下产生大量乳酸造成酸中毒,酸中毒状态下局部血管扩张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脑水肿和神经细胞死亡。所以糖尿病造成的脑梗死比单纯高血压造成的脑梗死损伤严重。所以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预后较非糖尿病患者差。

①发病年龄:糖尿病脑梗死较非糖尿病患者年轻;

②性别无差异:无男女性别差异;

③糖尿病脑梗死以多发性脑梗死中、小型梗死灶居多, 大面积梗死及腔隙性梗死也可发生但较前者少, 而临床定位体征不明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症状轻微或者症状不典型。诊断上我们主要靠头颅 CT(计算机化 X 线断层显像)及 MRI(磁共振成像)诊断;

④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预测:我们常通过观察视网膜来进行预判,视网膜病变是非血栓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⑤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恢复差:也就是我们术语的预后差,如果合并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恢复的会更差。

总结:

糖尿病不是好病,最初没有感觉,但是对机体的血脂、血压、血管内皮都一直有危害。就好比门前的大马路一直在过掉渣的大车,一开始路面没什么感觉,但是会逐渐坑坑洼洼,会有那么一天突然发生大堵车!

控制糖尿病做个老司机

所以如果发现糖尿病要及时治疗哈!

它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杀手,预防要牢记这三招

年过半百的张女士8年前发现2型糖尿病。她平素虽然血糖控制不佳,但无明显不适。前几天,她出现言语障碍、四肢麻木,自以为劳累过度,没有引起重视。一天早晨起床,她发现右下肢不能动弹,立即去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及其家属对此很疑惑,没有高血压,怎么会脑梗死?难道糖尿病也导致会脑梗死?

一提到糖尿病,很多人会联想到截肢、失明之类的并发症。殊不知,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还会使人致残、致死。有文献报道,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倍~4倍;脑梗死发病率为19.8%~44.9%;急性期的死亡率可达到20%,甚至30%;脑梗死后发生痴呆的危险增加3倍以上。

血糖控制不好为何可致脑梗死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易呈高黏、高滞、高凝的倾向,可在微血管中发生血栓及栓塞。而凝血功能的亢进、胰高血糖素增多,使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黏度增加,局部血流变得相对缓慢,从而导致血栓形成。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着动态平衡,以保证血液在血管中的正常流动,而不会形成血栓。如血管出现硬化、狭窄等损伤,在天气寒冷、缺乏饮水等情况下,血流缓慢、血液比较黏稠,则会打破这种平衡。几种因素互相协同作用,最终导致脑梗死。

预防脑梗死须牢记三招

第一,有效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是预防脑血栓的前提和基础。尽量使空腹血糖控制在6mmol/L~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另外,要把血压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同时降低血液黏度,纠正高脂血症。

第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食 患者在控制能量摄入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如果脂肪量超过30%,就是不健康的饮食。不要吃含油过多的食物,并注意控制饮食量,不要没有节制地吃东西。

运动 “以不疲劳为度”,根据病情选择散步、做健身操、打太极拳、游泳、跳交谊舞等。尤其是打太极拳和散步,最适合糖尿病患者。如果散步,最好保证每天半小时到45分钟。对于已经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人,则要注意适量、适度运动,不要选择过于激烈的项目。

戒烟 吸烟会引起血压增高,还会影响胰岛素在体内的吸收和作用,造成胰岛素抵抗,引发血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等。这些都是导致脑梗死的危险因子。

第三,重视脑梗死先兆症状

一旦发生脑梗死,其治疗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因此,识别早期症状极为重要。大约有25%的患者在脑梗死发生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亦称为“小中风”。例如,前面提到的张女士在发病前一天就有短暂的言语障碍。

此类患者较常见的症状有:1.暂时的单眼失明或偏盲。2.记忆丧失。3.言语不清,看不懂文字。4.一侧肢体的麻木或无力。5.眩晕、呕吐。6.看东西重影。7.声音嘶哑。8.呛咳或吞咽困难。9.肢体动作不协调。10.单侧或双侧口周及舌部麻木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千万不要麻痹大意。尽管这些症状很快就能恢复,也应尽快到医院查明病因,如做CT、颈动脉超声等检查。针对病因尽早治疗,可改善预后。

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教授 罗学宏

编辑:管仲瑶

审核:曹政

点击下方图标,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4KFQXXZT】获取授权

48岁的老师得了脑梗死,罪魁祸首竟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预防脑梗死这5个方法很有效

近日,住院部接诊了一位王老师,48岁,糖尿病八年多,一直未引起重视,此次突感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来院就诊,门诊做了颅脑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脑梗死”,俗称“中风”。

王老师及家人非常惊讶,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这么年轻怎么会得脑梗死?

我告诉王老师:他此次“中风”的罪魁祸首是糖尿病!

什么是中风

中风就是我们医学上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中风用专业医学名词解释为“脑梗死或脑梗塞”。

高血糖为什么会引起脑梗死

1. 高血糖引起机体损伤

高血糖可引起血管内的细胞损伤,而血液中的血小板在受损的细胞上黏附聚集,易行成血栓;血栓一旦掉落严重情况下就会引起脑梗塞、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疾病。

2. 高血糖引起脂代谢紊乱

所谓脂代谢紊乱其典型表现为血清甘油三酯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增加,亦可正常。

血液中的脂质遇到血管内损伤的细胞后沉积下来,进一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生。

3.高血糖引起血液改变

糖尿病患者一方面可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增高可引起血液的黏稠度增高,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血液中血糖浓度增高,也是促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一大主要原因,促进血栓形成。

4. 高血糖与高血压引起的双重损伤

高血糖患者更易患高血压,而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两者合并存在更易导致和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使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脑梗死

1. 控制血糖,定期检测是保障

患者需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及治疗的重要性,严格按糖尿病饮食,三餐定时定量,低脂、低盐饮食。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按时服药,剂量准确,以及按时检测血糖。

2. 调脂治疗很重要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控制目标,指南推荐为甘油三酯为小于1.7mmol/L,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大于1.0mmol/L,女性大于1.3mmol/L,故定期服用适合的调脂类药物可降低人体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且多数糖尿病及脑梗死患者需终身服药。

3. 降低血液黏稠度是关键

糖尿病患者除注意糖尿病饮食之外,也需戒烟戒酒;

忌脱水,多喝水可避免血液黏稠度上升,导致缺血,血管堵塞等;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锻炼身体,适当的锻炼,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运动是降低血液黏稠度的法宝。

4. 控制血压是根本

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可能出现血压一过性增高或降低,故血压控制要更严格,理想血压水平为130/80毫米汞柱,而处于急性脑梗死期的患者收缩压小于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小于110毫米汞柱,则不需降压处理。

5. 调整息息相关的生活模式

改善生活作息,调整生活方式,清淡饮食,多运动,保持舒适愉悦的心态是前提。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湖南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国家代谢性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吉首大学研究生院 李珏笛审校:张美彪主任医师 (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国家代谢性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