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葡萄胎(糖尿病 葡萄)
产科医生:不吃药、不打针,两招搞定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竟然还有这个节日,为什么,因为糖尿病实在太多了,以我国为例,据说每九个人中就有一个,这样的发病率给各个国家都带来极大的负担,所以设立这样一个日子,让大家都来关注她。作为妇产科医生,更关注妊娠期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属于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采用了新的诊断标准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先来说说妊娠期糖尿病怎么诊断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简称为GDM),GDM指妊娠期首次发现并且也确实是首次发生的糖代谢异常,目前我国在孕24周以后采用75克葡萄胎耐量试验的方法。具体来说一下:试验前连续3天正常饮食,喝糖水前禁食至少8小时,检查时,5分钟内(从喝第一口开始计算时间)喝完含75克葡萄糖的液体300ml,分别抽取孕妇服糖前及服糖后1、2小时的血糖,这三个时间点的标准分别为5.1、10.0、8.5mmol/L。任何一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GDM,注意是任何一个。一旦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很多准妈妈非常担心,甚至不止所措,好好的怎么变成糖尿病了,该怎么办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让人高兴的是,虽然患病人数多,但绝大部分都是轻微的,不需要吃药,也不需要打针,只需两招,就可以搞定绝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我们来看一下吧。
一、“管住嘴”图片来自头条免费图片
管住嘴,不是不让吃,也不是传说中的不能吃甜食、水果,而是要科学的吃,最好能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吃。建议参考以下意见:
①每日摄入总能量 。世界妇产科联盟2015年提出了根据孕前体重和妊娠期的体重增长,个体化地制定每日摄入总热量,体重指数,简称BMI<18.5者为35~40kcal/kg,BMI在18.5~24.9者为30~35kcal/kg,如果BMI>25,建议25~30kcal/kg,不建议孕前超重和肥胖的GDM孕妇在孕期过度控制饮食或减肥,建议在不引起酮症的情况下减少既往进食能量的30%以利于体重管理和血糖控制,但每日应不少于1600~1800kcal。
②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不同指南推荐的每日碳水化合物占摄入总热量的百分比略有不同,低限为35%~45%,高限不超60%,但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超过50%~60%会导致孕妇体重增加过多及餐后高血糖。因此,建议应选择满足个体需求的最低供能比,结合饮食习惯和地区选用升糖指数低、纤维含量高的食物。
③妊娠期间需要优质蛋白质以满足孕妇妊娠期生理调节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推荐蛋白质摄入量占总能量的15%~20%。建议优先选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尤其是大豆蛋白更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④脂肪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对胎儿生长发育非常重要。适当限制动物油脂、红肉类、椰奶、全脂奶制品等,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山茶油等应占脂肪供能的1/3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宜超过10%,每周吃鱼2~4次;每日胆固醇摄入不超过300mg。避免摄入反式脂肪。
⑤关于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 纤维是不产生能量的多糖。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控制餐后血糖上升程度、降低血胆固醇、减轻便秘等。推荐每日摄入量25~30g。可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片、荞麦面、新鲜蔬菜、水果及藻类食物如海带、魔芋粉等。妊娠期各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需要量明显增加,以满足孕妇生理需要及胎儿生长发育,建议孕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钙、钾、铁、锌、铜的膳食。还可选择孕妇适用的含维生素矿物质的复合制剂。
总之,控制高血糖,“管住嘴”很重要,既要保证母体和胎儿的营养需求,同时要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低血糖等并发症,正确科学的吃,能够防止餐前低血糖及减少餐后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及能量不足的风险,改善围产结局,即使吃货也要做到哦。
二、再来说说“迈开腿”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片
其实就是孕期运动,运动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方法。运动和饮食结合起来不仅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合理运动还能增加孕妇体力和耐力,有助于控制孕期体重增长,有利于阴道分娩。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减少久坐时间,建议餐后的健步走或上肢运动。怎么走,可以参考下面的这些
①一般建议每餐30分钟后进行。
②关于运动时间运动的时间:可自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30分钟,其中可穿插必要的间歇。一般建议每周运动3~4次。
③运动前行心电图检查以排除心脏疾患,并需确认是否存在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发症。
④特殊的人群不建议采用运动疗法,比如: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心脏病、视网膜病变、多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先兆早产或流产、胎儿生长受限、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⑤为防止低血糖反应和延迟性低血糖:进食30分钟后再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0min,运动后休息30 min。血糖水平<3.3 mmol/L或>13.9 mmol/L者停止运动。
⑥运动时应随身携带饼干、含糖饮料或糖果,有低血糖征兆时可及时食用。
⑦运动期间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腹痛、阴道流血或流水、憋气、头晕眼花、严重头痛、胸痛、肌无力等。
当然,一些严重的妊娠期糖尿病、或者孕前糖尿病,或者通过饮食和运动调节之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可能需要口服药物或者胰岛素等治疗。
感谢关注、阅读,您学会了吗,如果有其他问题,可以留言,也可以私信切磋。
#青云计划##关注糖尿病# #健康科普大赛#
主要参考资料
1、uptodate相关内容。
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
3、宋耕、杨慧霞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7-11-14,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探讨。
4、王子莲,陈汉青,妊娠期糖尿病健康生活方式管理。
葡萄胎!计划做妈妈的她,却先发现了恶性肿瘤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孙美燕
刚查出怀孕之后,大家最关注哪些指标?
HCG肯定是其中之一。
确实,HCG值是早期确认是否怀孕的重要指标,它的翻倍情况也直接反映了胚胎的质量和发育情况。很多准孕妈会担心自己翻倍不好,希望它能顺利地升升升——
但是,HCG值如果一直上升不停,也是很麻烦的事情,因为这有可能提示为“葡萄胎”。
在孕早期发现葡萄胎,对准孕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更危险的是,伴随葡萄胎一起出现的,不仅有流产,还可能有恶性疾病。
因为,葡萄胎是良性疾病,但是有部分可能发展成“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而莎莎(化名)就是不幸“中招”的一位。
2020年10月,刚满31周岁的莎莎有了做妈妈的计划。第一次怀孕非常顺利,但是在孕10周的时候,还是没有看到胎心胎芽。
结合B超和血HCG情况,医院考虑莎莎是葡萄胎,并建议她住院,流产。
如果是胎儿发育不好的流产,流产后只需要养好身体,在合适的时候继续备孕就行;但是有过葡萄胎史的女性,则需要在流产后的至少半年内,每月复查HCG,以便于及时发现是否会转变为滋养细胞肿瘤。
莎莎也遵照医嘱每个月查HCG,严格避孕,查了一年都没问题,所以2021年10月份她停止了常规检查。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2022年3月。
莎莎想在正式备孕前做最后确认,决定到浙大妇院再检查一下,这次检查是一次极其正确的决定——没有怀孕的她,出现了HCG升高的现象,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周复查中持续升高;在此期间,CT检查也证实了医生所担心的事:莎莎确诊了滋养细胞肿瘤,并且已经发生了肺部转移。
“滋养细胞肿瘤主要经血传播,转移发生早而且广泛。肺部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所以我们给她打了Ⅲ期。”浙大妇院妇科肿瘤科华晓萍医生说,接诊后,大家也很重视莎莎的病情。“她能够比较早检查和发现,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因为治疗手段的限制,经过讨论,浙大妇院建议莎莎先到综合性医院进行胸腔镜手术。2022年5月4日,莎莎接受了“胸腔镜下右下肺楔形切除术”,术后的病理报告确认她是“(右下肺结节)绒毛膜癌转移”。
此时的莎莎已经快要33周岁了,本来是期待着要做妈妈了,没想到却是癌症先来。
虽然绒癌是恶性肿瘤,但是它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浙大妇院给出的初期治疗建议非常有效,做完了胸腔镜手术之后,莎莎的HCG就降到了4.1IU/L的安全范围,进入到巩固阶段。
回到浙大妇院,莎莎得到的是“不止于”肿瘤的治疗。考虑到她有过葡萄胎妊娠史,之后又继发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又有比较急切的生育意愿,医院为她启动了多学科支持。
好在,这次运气站在了莎莎这边。2022年6月13号化疗结束后,莎莎之后每个月复查一次,直到2023年6月15日最后一次复查,她都没有出现新的问题。妇科肿瘤科为莎莎进行了三次化疗和后续随访,生殖遗传科为莎莎做了孕前的遗传咨询,终于,2023年10月,莎莎又一次启动备孕计划,并顺利地再次怀孕。
孕10周,15周,20周……这次,孩子在莎莎的腹中平安生长着。但是妊娠期糖尿病又找上了门,浙大妇院产科名医杨小福主任医师为她做监测和管理,也很快控制住了。
今年9月,35岁的莎莎终于成为了妈妈:孕40周,她生下了一个3810克的女婴。
浙大妇院党委书记吕卫国教授表示,“我们要从最复杂处、最困难处、最细微处入手,围绕提升优生优育全过程服务,保障每一位女性的生育健康。”
像莎莎这样经历了葡萄胎流产、滋养细胞肿瘤后,又成功生育的例子,在浙大妇院并不罕见。“现在大家的平均生育年龄有所推迟,而年龄又是葡萄胎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对它有所重视。”华晓萍说道。
华晓萍医生提醒,大于35岁和大40岁妇女的葡萄胎发生率分别是年轻妇女的2倍和7.5倍。因此,如果确实有生育需求,一定要做好定期规范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其次,妊娠滋养细胞肿瘤60%继发于葡萄胎妊娠,所以如果没有生育需求,只要没绝经,都要严格避孕。如果不幸被选中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治愈率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它也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定期检查非常重要。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并乙肝糖尿病,20年8次胎停育…40岁的她,终于圆了“母亲梦”
-“腿上的针眼好了吗?”医生问。
-“好了。当时好吓人哦,肿得皮都亮了,双腿都紫紫的。”吴梅(化名)说。
那段求子经历,是吴梅难忘的回忆:20年,她经历8次胎停育,自身又患乙肝、糖尿病。在她40岁这一年,第九次怀胎,产下了一个健康的“猪宝宝”,这可以说是医学的奇迹。
吴梅的孩子
6月11日,为她治疗的主诊医生徐正会来到她家中随访,小宝宝5个月多,已经10多斤了,十分可爱,乖乖地躺在吴梅的臂弯里。
“不哭闹,很好带,白天如果不睡,晚上一觉睡到大天亮!”在一旁的奶奶说。“虽然过程太难了,也花了不少钱,但是有她,一切都值得了。”看着怀里的宝贝,吴梅说。
为实现当母亲的愿望
吴梅付出了很多
在这背后
是专业的医生团队为她“负重前行”
乙肝、糖尿病、反复流产、高龄
2001年,20岁的吴梅婚后,顺利怀上了第一个宝宝,但夫妻俩还没开心多久,孩子就意外流产。本以为只是一个小插曲,让小两口没想到的是,这竟是一个痛苦的开始。
2001年,孕3月 有胎心后胎停育清宫;
2002年,孕3月 无胎心胎停清宫;
2004年,孕3月 无胎心胎停育清宫;
2005年,孕3月 胎停清宫;
2010年,B超提示“葡萄胎”清宫;
2013年,孕5月 B超提示“疑胎儿淋巴水囊瘤伴全身水肿”引产;
2014年,孕2月 无胎心胎停清宫;
2016年,无胎心胎停清宫......
近二十年里,吴梅夫妻跑遍了西南各大医院,拜访了无数医生,听到亲戚朋友说哪家医院好,无论多远夫妻俩都赶过去看,听说哪种药物有效,也都尝试。
然而,努力却换不来令人高兴的结果:直到去年,夫妻二人始终没能要上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一度想要放弃……
一次偶然的机会,吴梅来到来到成都医学院附属不孕不育医院陈建明精准保胎西南中心。检查发现,她因反复流产,存在清宫后难治性宫腔黏连、薄型子宫内膜的问题,经过治疗,她第九次怀孕了。
精准保胎见成效:保胎之路步步惊心,医生步步为营
吴梅的情况很复杂,很糟糕。除了高龄孕妇之外,怀孕期间妊娠期糖尿病,产科抗磷脂综合征,抗凝抗免疫治疗后活动性肝炎的复发,随时可能爆发的“妊娠期重症肝炎”危及生命,哪一条路对她来讲都是万般艰难。陈建明精准保胎西南中心主任马上集结骨干医生,为其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患者的心愿。
我们都知道,肝功能是身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有解毒的功能,吴梅身患内科疾病,每天都需要服药控制病情,这无疑会给肝脏造成更大的负担,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妊娠期爆发性肝炎,可直接威胁妈妈和胎儿的生命。
此外,吴梅是胎停育患者,第九次受孕,就更需要精准有效的保胎手段,这就离不开服药。
肝脏是否能承受?如何避免出现爆发性肝炎?若出现爆发性肝炎要怎么应对?
陈建明精准保胎西南中心团队多次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为吴梅制定保胎方案
“像吴梅这样经历过8次胎停的病人,需要全孕期保胎,我们会帮她进行全孕期监控”,徐正会医生说。
在孕期,医院多次组织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肝病科、微创外科、内科、产科多学科会诊,并且请到了陈建明保胎团队为吴梅会诊,讨论治疗方案,全力保障母子平安。
2019年8月,徐正会医生与陈建明保胎团队陈建明主任为吴梅会诊
2019年12月,全国复发性流产热点聚焦于精准保胎全国巡讲成都站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学科专家在会上对吴梅的病情进行多次会诊,由于在孕晚期,吴梅肝病加重,专家一致认为,考虑到母亲的安全,建议吴梅停药停育,终止妊娠。
2019年12月,在全国复发性流产热点聚焦与精准保胎成都站学术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为吴梅会诊
但吴梅深知这孩子来之不易,想要留下孩子的意愿非常强烈,所以不愿意停药,“如果再错过这次机会,也许这辈子都无法再实现当妈妈的愿望了”。最终,在吴梅的坚持下,全国多学科顶级专家共同保驾护航,为吴梅提供了一份成功的保胎方案:
保肝 保胎;控糖 调节免疫,多管齐下,治疗坚持“有效但不过度”的原则。
从结果来看,胎儿身体健康,母亲妊娠过程中未发生爆发性肝炎和其他意外,是医生精准判断的结果。
在陈建明精准保胎西南中心的医生办公室,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医生的档案柜里一摞摞的都是患者的病例,不同于一般的病例,每一沓病例都很厚,“你看,这都是患者求医无门,走了很多弯路,做了很多治疗和检查留下来的病例。”医生介绍。
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来说,求医之路太难了:
▍第一难是观念:
“流产是自然选择,是优胜劣汰”,这样的说法你应该也听过。实际上,这完全是误区!
现代医学早已证明:50%的流产与胚胎发育有关,这是人为无法干预的,而另外50%的流产,是母体原因导致的,完全可以通过精准干预避免发生。该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徐正会医生说,若是母体原因导致的反复流产,经过精准治疗,其孕育成功率可以高达90%。
▍第二难是治疗:
复发性流产属小病种。虽然病种小,但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却很复杂,需要多科诊疗,患者在求诊的过程中需要几个科室来回跑,这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困扰。
在这些情况下,复发性流产患者选择专科就诊就很有必要了。在专科医院,有专业的专家团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既精准诊治,又不过度医疗;针对复发性流产,各种检查一应俱全,患者无需几个科室来回跑,从而提高就诊效率,少走冤枉路。陈建明精准保胎西南中心就落户于成都医学院附属不孕不育医院。
中心由中国“精准保胎”理论创始人、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陈建明教授领衔,集结包括陈建明、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宋朝晖教授 、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万丽琴教授等资深专家,基于临床、检验、超声、免疫等多学科的会诊团队,围绕习惯性流产、胎停育、不孕不育、优生优育、反复试管失败、各种不良妊娠病因筛查,根据病因提供精准综合保胎治疗。
本周五周六(6月19 日、6月20日)
陈建明教授将来到成都
针对复发性流产、胎停育患者
进行专家会诊
如果您正在被复发性流产困扰
如果您在孕育之路上走得并不顺利
如果您求医无门
这一次,您的困扰或许能够得到解决
报名咨询电话:028-8818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