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严重的症状(糖尿病严重的症状表现)

家庭医生在线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严重时有哪些症状?这5种症状要警惕

当糖尿病带来并发症时是情况往往是非常严重的,患者只能通过药物来维持生命,给神经及血管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必须要做好早期的护理,降低患有并发症的几率。要掌握糖尿病严重的早期症状,及时扼住病情的发展。

糖尿病严重的症状有哪些?

1、身体水肿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压一直没有得到控制的话会对肾脏带来损伤,降低了肾脏功能,甚至会出现肾功能衰竭以及尿毒症等,导致患者脚踝水肿、全身无力、没有任何的胃口,皮肤有明显的瘙痒感,尿少或者多尿,只有使用多种药物才能够控制好血压。也有一部分患者会伴有蛋白尿漏出,从而导致肾病综合症以及低蛋白血症,让患者出现全身性的水肿、便秘以及贫血等。

2、失眠多梦以及四肢麻木

当糖尿病达到晚期时外周神经出现病变,让患者出现四肢麻木,双脚底会有明显的刺痛感,严重影响了工作以及睡眠。自主神经发生病变时会出现胸口闷痛,心慌,便秘、没有任何胃口,总是大汗淋漓等。

3、看东西模糊

持续性的高血糖会对眼底视网膜带来一定的损伤,从而诱发眼底病变。让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或者白内障,视网膜血管容易出血。因为受到了一定的牵拉作用会让视网膜出现剥离,从而让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会导致失明。

4、双腿异常

当糖尿病发展到严重程度时,会出现大血管病变患者的双腿,皮肤干燥而且出汗少、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局部色素沉着。皮肤受到损伤时不容易愈合,形成了溃疡或者老烂腿,甚至必须要截肢治疗。当心脏的大血管发生病变时会出现心肌梗死,增加患有猝死的几率。发生在脑血管的病变会出现小中风的症状,比如头痛头晕,从而诱发脑卒中,导致肢体瘫痪。

5、容易发生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会明显下降,容易发生感染而且难以被控制。天气温度一发生改变就会感冒,甚至会诱发肺炎,同时会伴有排尿次数增多、尿不尽以及尿急等。

温馨提示

当发现糖尿病出现以上症状时,说明病情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了,必须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不能轻信所谓的小偏方。

糖尿病患者:身上有这4种表现,你可能得了严重的并发症,别大意

有人说,健康人的血液像清水,而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则像污水,器官长期泡在这样的污水中,难免会受到损害。

尤其是常年血糖不稳定的糖友,如果身体出现以下4种表现,这可能是并发症引起的,要重视起来。

1. 皮肤问题

糖尿病会损害血管、神经和免疫系统,导致皮肤感染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了以下皮肤问题,那么就可能意味着你正在经历严重的并发症:

- 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特别容易感染,如皮肤感染、口腔感染等。

- 瘙痒:由于神经损伤,糖尿病患者常会感到皮肤瘙痒不止,尤其在手指、足部等部位更为明显。

- 干裂:由于血糖控制不好,皮肤失去水分,角质层变厚,表面会出现干裂。

2. 腿部问题

腿部问题是糖尿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们可能是以下情况:

- 溃疡: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和血管损伤,容易导致足部溃烂、坏死等问题。

- 血管病变:由于血管受到损伤,血液不能流通,从而导致下肢麻木、僵硬等问题。

- 骨骼问题:由于长期高血糖和炎症反应,可能导致骨骼中的关节、软骨、肌腱等组织遭受损伤。

3. 视力问题

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出现视力问题,包括:

- 白内障: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变,可以导致白内障的形成。

- 视网膜病变: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可以导致视网膜病变,严重时会导致失明。

4. 神经问题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问题,包括:

- 周围神经性病变:由于过高的血糖水平损害了神经,导致手脚麻木、肌无力等症状。

- 自主神经性病变: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导致胃肠道运动不正常、交感神经失调等问题。

糖尿病一定会出现并发症吗?

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并发症,这与血糖控制水平和病程有关。如果成功控制血糖水平,那么可能性会降低;相反,血糖控制差、病程长的人则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此外,糖尿病类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1型糖尿病比2型糖尿病更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其症状可能包括手脚麻木、痛觉过敏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以及糖尿病肾病,可能表现为尿蛋白和肾功能不全等。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并发症?

1. 合理饮食

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原则,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等高纤维、低糖的食物,同时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和高糖饮食。合理的饮食可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2. 科学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机体代谢水平,促进身体各部分有效协调。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可以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身体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合理服药

糖尿病患者应该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不要自己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处理。

4. 定期体检

定期到医院进行系统性体检,如视网膜、肾功能、神经性病变、心血管健康等,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加重。

这10种情况说明糖尿病加重,要及时就医

这些情况不能视而不见!

新冠肺炎疫情还在继续,虽说目前国内的抗疫形势明显趋好,但还远未到胜利结束之时。

在此期间,糖尿病患者大都宅在家里,饮食、运动、用药、复诊不可能像平常那样规律,因此很可能出现血糖波动及病情加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和处理,极有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那么,糖尿病患者出现哪些症状变化,提示自身病情加重,应该及时就医呢?

图源:锐景图片

1//

“三多一少”症状从无到有、由轻到重,提示病情加重

“三多一少(口渴、多饮、多食及消瘦)”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它的出现与血糖升高有关。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大量的水分及葡萄糖随尿液流失,患者因此而出现口渴、多食。由于机体对葡萄糖利用障碍使得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增加,于是出现体重下降及消瘦。因此,“三多一少”症状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患者的血糖高低及病情轻重,“三多一少”症状越明显,表明患者糖代谢紊乱越严重。

2//

血糖居高不下或波动较大者,提示病情加重

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患者血糖老是居高不下,往往提示病情较重。另外,诸多研究证实:与持续性高血糖相比,血糖波动带来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既要控制高血糖,又要保持血糖平稳。如果患者的血糖老是居高不下或者忽高忽低,往往提示病情较重,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3//

血糖极不稳定、频发低血糖者,提示病情加重

高血糖固然可怕,但低血糖,尤其是严重低血糖,往往更加凶险,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此外,低血糖还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如心绞痛、急性心梗、脑卒中、心源性猝死等等。因此,血糖波动大、频繁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往往提示其胰岛功能较差、并发症风险较高,病情较重。

4//

胃肠道症状明显、呼气带烂苹果味的患者,提示病情加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这种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缺乏,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于是就转而通过分解脂肪来获得能量。脂肪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酮体,大量酮体在体内积聚,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意识障碍等症状,呼出的气体带有烂苹果味(丙酮的气味)。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精神萎靡不振、呼气带有烂苹果味,往往提示病情加重,很可能是发生了酮症酸中毒。

5//

发生严重感染(如足坏疽)者,提示病情较重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比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常见的有尿路感染、皮肤感染(如蜂窝组织炎)、口腔感染、足部感染等等,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感染(即“糖尿病足坏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感染又会反过来加重高血糖,增加血糖的控制难度,进一步加重糖代谢紊乱。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生感染,往往提示病情加重。

6//

出现视力进行性下降,提示病情加重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为主的多种眼疾,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眼前出现黑点或有飞蚊症、视物变形或复视等等。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往往提示病情加重,出现了眼部并发症。

7//

手足麻木、疼痛,或感觉减退、缺失,提示病情加重

周围神经病变(尤其是感觉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大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一半以上,患者主要表现为肢端麻木、疼痛、灼热感、蚁行感、手套袜套感、脚踩棉花感、对冷热及针扎感觉迟钝或完全没有感觉等等。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往往提示病情加重。

8//

尿液泡沫增多、眼睑及下肢浮肿,提示病情加重

糖尿病出现肾脏并发症时,随着大量蛋白从尿中排出,患者血浆渗透压明显降低,致使血管内水分大量外渗,从而导致颜面及浮肿;另一方面,肾脏病变也可引起水钠潴留及尿量减少而出现水肿。因此,当患者出现尿里泡沫增多及浮肿时,往往提示病情加重。

9//

出现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提示病情加重

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大约3/4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需要警惕的是,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神经受损,在发生心绞痛、急性心梗时,往往没有明显疼痛症状,只是表现为胸闷、憋气、心悸、头晕、乏力,活动后症状加重。因此,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警惕心脏的问题。

10//

走路越来越短,提示病情加重

有些糖尿病患者走一段路就会出现下肢肌肉酸胀、沉重及疼痛,必须停下来休息休息,才能继续走路,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为“间歇性跛行”,提示患者存在下肢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很容易出现糖尿病足坏疽。如果患者步行距离越来越短,往往提示血管狭窄程度越来越重。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作者: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 主任医师 王建华

审核:主治医师徐乃佳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