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德国糖尿病(德国糖尿病特效药)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德国研究:不吃早餐会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26日报道,德国研究显示,不吃早餐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33%。一周四天不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习惯吃早餐的人高出55%。专家认为,这是因为不吃早餐的人倾向于吃更多的零食。

德国糖尿病中心对约10万人进行了研究调查,探讨饮食对糖尿病的影响。研究负责人Sabrina Schlesinger博士说,全世界30%的人不吃早餐。通常,超重人群忽略早餐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这样会减少热量的摄入。

这一研究发表在《营养学杂志》上。Schlesinger博士指出,忽略早餐的人白天会吃更多的零食,摄入更多卡路里。他们还可能在午餐时吃很多——这会导致葡萄糖和胰岛素达到峰值,对新陈代谢不利,并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她强调说,早餐中全麦和谷类食物含量高,红肉和糖分含量低,可以避免患糖尿病。

糖尿病是英国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健康危机,20年间患病人数从190万增加到370万,翻了一番。这个问题主要是由肥胖引起的,英国肥胖率是欧洲第三高,三分之二的成年人和三分之一的儿童体重超重。大约90%的糖尿病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这种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和饮食有关。

英国糖尿病协会的Libby Dowling说,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才能发现不吃早餐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但是他补充说,体重超重是导致患病的危险因素。

即使在繁忙的早晨,腾出时间吃早餐还是很重要。早餐的能量能维持到午餐时间,使人们远离含糖的小吃,它还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德国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病率上升

图为2011年5月20日,墨西哥城一名10岁男孩乌瓦尔多·加斯亚·洛佩兹因肥胖综合征送进了儿童医院急症室治疗。新华社/西霸

新华社柏林10月12日电(记者田颖)德国疾病防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德国11岁至17岁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病率有所上升。

这份报告是根据2014年至2017年间开展的问卷调查、访问和体检得出的结果,超过1.5万名德国青少年及其家长参与了调查。

调查报告显示,1型糖尿病在11岁至13岁和14岁至17岁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群中患病率分别为0.7%和0.8%,而罗伯特·科赫研究所于2003年至2006年间做的调查显示,11岁至13岁人群1型糖尿病患病率为0.1%,14岁至17岁人群1型糖尿病患病率为0.2%。但这份调查报告没有对患病率上升做出解释。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胰腺中的贝塔细胞,导致后者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最佳血糖水平。目前,1型糖尿病尚无治愈方法,患者须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德国无症状感染者康复后罹患糖尿病,新冠感染或影响胰腺功能

澎湃新闻记者 张唯

学术期刊《自然-代谢》9月2日发表的一项病例研究显示,一名19岁的德国男性在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并康复后,被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作者认为,虽然这份报告并没有确立COVID-19与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会对人类控制血糖水平的器官——胰腺的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上述研究题为“Autoantibody-negative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SARS-CoV-2 infection: a case report”,通讯作者为德国石勒苏益格 - 荷尔斯泰因州大学教授Matthias Laudes。

目前已知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结合ACE2糖蛋白进入人体细胞,ACE2糖蛋白也存在于人胰腺β细胞上。胰腺β细胞在胰岛素的生成中起着关键作用,而ACE2被认为对β细胞功能很重要。

最近发表的几项研究也表明,新冠肺炎与糖尿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但数据不足以支持说新冠肺炎直接导致人类糖尿病。

例如,英国帝国理工学院8月发布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3月到6月,英国新冠疫情高峰期期间,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数量比往年同期增加了一倍,这显示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与儿童罹患1型糖尿病存在关联性。进一步调查显示,被诊断出罹患1型糖尿病的儿童中,有一部分人感染了或曾感染过新冠病毒。

Matthias Laudes等人此次在论文中介绍了一名19岁的白人患者,他因异常疲劳、疲惫、过度口渴和尿频被石勒苏益格 - 荷尔斯泰因州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患者的体重也在几周内下降了12公斤。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时间线。3月14日,患者的父母从奥地利返回;3月16日,患者的父母出现新冠肺炎症状;4月6日,患者出现糖尿病相关的典型症状;4月29日,患者进行抗体测试;5月5日,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血液检查显示,除了糖尿病的其他标志外,患者的β细胞功能也有所下降。患者没有高危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型,该基因型容易使人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有一种与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风险略微升高相关的基因型。然而,该患者并没有常见形式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常见的自身抗体。

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球蛋白G抗体检测呈阳性,但是对免疫球蛋白M抗体检测未呈阳性。这表明,他在入院前5至7周之间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大约在那个时候,他的父母从奥地利滑雪旅行回来,并出现了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

患者在确诊时血红蛋白A1c(一种表示血糖水平是否已经高于正常水平的标志物)水平较高,这可能表明他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前不久已经患上了1型糖尿病。但作者指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当身体产生过多的血酸时会发生)可以导致血红蛋白A1c水平较高——无论糖尿病的时间长短,而该患者只是在感染后才出现糖尿病症状。

作者总结说,这个病例研究并不能说明新冠肺炎导致了该患者患上糖尿病,而且不能排除他之前已经患上罕见形式的自身抗体阴性1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可能性。

但他们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可能通过病毒对β细胞的直接作用,而对胰腺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开展更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研究,来调查新冠病毒感染与新发糖尿病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0-00281-8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