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手上水泡(糖尿病并发症手上长水泡)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手脚5个症状,提醒你糖尿病上身了,这1种运动,控制血糖最有效!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各种慢性疾病越来越多,比如糖尿病。一旦得了糖尿病,基本上就会伴随终身。但是早期控制得好,还是可以逆转的。所以,对于糖尿病,早发现早干预很重要。糖尿病的症状,除了容易疲劳、无端消瘦、视力下降、容易饥饿等,早期有一些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一定要引起重视。

1. 经常手脚发麻

如果经常出现手脚发麻,特别是双手或双脚对称性的麻木或刺痛,排除颈椎病等原因,要特别注意血糖,很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做一个糖尿病筛查,以免贻误病情。

2. 手脚长肉芽肿

糖尿病早期,常常会在手背、脚背长环状肉芽肿,颜色鲜红或者红褐色,逐渐融合成斑块,也可能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没有明显的瘙痒,按上去硬硬的,不要当成是普通的皮肤病,这也是糖尿病的症状。

3. 手脚长疱疹

皮肤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而且种类很多,血糖偏高者出现皮肤潮红、发痒,手脚部突然出现水疱,大小不等,数周后自愈,留下黑斑,而且反复发生,要引起重视。

4. 皮肤瘙痒

在干燥的季节,很多老年人由于皮肤缺水,会有皮肤瘙痒现象,如果出现四肢,乃至全身性的顽固的皮肤瘙痒,要警惕是糖尿病引起的身体脱水而导致的发痒。

5. 手足癣

血糖升高,皮肤中糖原含量增高,让霉菌、细菌有了生存的沃土,引起手足部的真菌感染、瘙痒,就形成了手足藓、体癣、股癣。

得了糖尿病也不用慌,除了正常的遵医嘱,平时的饮食、锻炼,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

1.健步走:世卫组织认为,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这项运动适合所有人群,当然包括糖尿病患者。通过每天1小时的走路,就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能够每天累计走1万步,包括上楼梯,对早期糖尿病的逆转大有好处。

2.太极拳:太极拳的动作很全面,周身“一动无有不动”,身体各关节和各大肌群都参与运动,能够养气凝神、控制体重、活血强筋,长期锻炼有助缓解压力,增强身体免疫力,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因此对于控制和降低血糖有明显的效果。

国内外都有研究证实,太极拳是糖尿病患者非常理想的锻炼方式。坚持练太极拳的糖尿病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都明显降低,而且并发症也减少。同时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对于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太极拳作为一项非常温和的有氧运动,极少产生身体伤害,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练习。

不管是什么运动,都有坚持“1.3.5.7.9“”的原则:

“1”:饭后1小时再进行锻炼

“3”:每次至少锻炼运动30分钟

“5”:每周锻炼次数不少于5次;

“7”:选择不过分剧烈的运动,运动时最大心率≦170-年龄(比如50岁,运动后10分内测量,心率应该在120左右)

“9”:锻炼要长久,坚持才有效果。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每位糖尿病患者都可能遇到的皮肤瘙痒等皮肤问题,处理方法帮您总结好了

日常生活中,每一位糖友朋友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皮肤问题,比如皮肤瘙痒、水疱等。

这些皮肤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可能会加重糖尿病病情,引发严重糖尿病并发症。

本文为您总结了常见皮肤问题的处理方法,建议收藏,有备无患嘛。

1.皮肤瘙痒

搔抓会造成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因此必须注意皮肤干燥的护理。

护理方法如下:

  • 不用热水,用温水洗澡,1-2次/周。
  • 浴后可涂油类物或植物油等,以保持皮肤润滑。
  • 内衣要用纯棉织品。
  • 对泛发性的瘙痒,可内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局限性的瘙痒可应用止痒剂,荷酚液外用或中草药外洗等。
  • 女性外阴瘙痒可用氟轻松软膏,温开水冲洗后,涂1-2次/周,或达克宁软膏外用。

2.水疱

全身营养状况较差、消瘦、皮肤抵抗力低下的糖友容易发生水疱,一般在四肢远端皮肤。水疱大小不等、与烫伤相似,没有自觉症状。

护理方法如下:

  • 为防止继发感染,避免水疱受压而搔抓皮肤。
  • 早期尽量不穿鞋袜,对于小的水疱一般不予特殊处理,较大的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渗液,并用无菌纱布包扎。
  • 若水疱破溃,形成糜烂创面者,可涂红霉素软膏,并用紫外线照射,有消炎、收敛作用。

3.皮肤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高糖环境使皮肤易被细菌感染,表现为皮肤反复出现疥、痈、汗腺炎、毛囊炎等。

严重者可引发脏器或全身病变,甚至器官功能衰竭。

护理方法如下:

  • 初期的疖、毛囊炎,可以在其顶部涂吉尔碘消毒剂,2次/天。
  • 对于多发性疖、毛囊炎,可在局部处理的同时,全身使用抗生素,可避免痈的发生。
  • 一旦出现痈,必须加大胰岛素用量及全身足量抗生素,必要时外科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配合理疗。

4.足部感染

足部感染是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之一。

护理方法如下:

  • 如果足部受伤,禁用胶布直接贴在创面皮肤上,可用绷带包扎。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足部受伤:

①不可赤足行走,尤其是在海滩或游泳池旁,以避免足部外伤;

②经常检查鞋内是否有砂石、破洞,以防擦伤皮肤。

③部分糖友对温度的感觉发生障碍,因此使用保暖器具时注意不要烫伤,水温不宜超过40℃。

④热水袋要加布套使用,不可直接接触皮肤。

皮肤问题无小事,如果自己无法处理,一定要及时就医。

作者:楚门

糖尿病患者长水疱,到底是怎么回事

柳先生患糖尿病差不多五年了,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错。前几天脚背上长了个水疱,不小心弄破了。他看没什么特殊感觉,也没当回事。但其他糖友得知后,却怀疑他是糖尿病足的先兆,这让他陷入恐慌。糖友长水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来源:摄图网

糖友为何长水疱

糖友长水疱有两种情况:一是糖尿病本身导致的水疱或血疱,统称为糖尿病性大疱,发生概率较低;二是糖尿病伴发的皮肤疾病,如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迟发性卟啉病等。

这两种情况危急程度完全不同,糖尿病性大疱只要不发生感染,通常不会威胁健康,最多会遗留瘢痕;而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等糖尿病并发症如没有及时治疗,则可能引起皮肤表皮松解,威胁生命。

如何区分水疱的类型

糖友们可观察水疱的部位、数量、周边有无红晕、基底是否呈现红色,初步予以鉴别。糖尿病性大疱多长在下肢,即小腿和足背处,少数长在前臂,且数量较少;水疱多长在浅表层,周边没有红晕,破水后基底不红。而天疱疮等可在全身范围出现,数量较多,且短期内融合,水疱周围有一圈红晕,破水后基底呈红色。

糖友长水疱后的注意事项

如确定水疱属于糖尿病性大疱,糖友只要预防感染,通常2~5周内即可自行吸收。如果水疱直径大于5厘米,需去医院抽去水疱中的水,进行消毒、包扎。由于感染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足,所以即使是较小的水疱,仍然建议去医院做包扎处理,以防感染。

需要格外提醒的是,糖尿病性大疱中的血疱应尽量到医院处理。血疱是由于深层出血所致,患者会感到轻微疼痛,且容易感染或遗留皮肤瘢痕。

至于天疱疮等糖尿病伴发的皮肤疾病,更须尽快就医治疗。否则可能导致大面积皮肤表皮松解,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此类水疱即使血糖控制良好也可能出现,所以糖友千万不要认为平时血糖控制良好就放松警惕。

研究发现,紫外线可加重水疱病情,所以糖友长水疱后要注意减少户外活动。

文/李艳鸣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