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糖尿病口服(一型糖尿病口服胰岛素胶囊什么时候上市)
1型糖尿病患者该怎么吃?掌握这1点,既能吃好还能控制血糖
对于一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方面一定要强调少吃多餐。
大家都知道,一型糖尿病患者本身胰腺功能损伤较为严重,绝大部分需要长期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以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控制在良好状态。其血糖波动范围较大,受饮食影响非常大。
建议患者一定要少吃多餐,控制饮食,严格按照专业医生指导的饮食方式,才能使血糖平稳,防止血糖波动。
所以,大家一定要按照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来进餐,这样才能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记得点赞关注哦!
糖尿病饮食:1型糖友最佳饮食建议
对于1型糖友来说,任何食物都可以食用,不过要规避一些糖分较高的食物。
建议每个人都采用同样健康、均衡的饮食,包括所有食物组的食物。
在你的膳食中加入一些碳水化合物是好的,因为如果没有碳水化合物,你的胰岛素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过低。选择更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全麦、淀粉类食物、水果和蔬菜、豆类、不加糖的酸奶和牛奶、坚果和牛油果。
1型糖友应该避免什么食物在您诊断出糖尿病之前,您可能经历过极度口渴。最好避免喝含糖饮料和果汁来解渴。他们通常会很快将血糖水平升高到非常高的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可以成为治疗低血糖(低血糖水平)的有效方法。
那些标有“糖尿病”或“适合糖尿病人”的食物。都含有相似数量的卡路里和脂肪,它们会影响您的血糖水平。它们通常更昂贵,并且可能具有通便作用。坚持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就可以。
了解碳水化合物所有碳水化合物都会影响血糖水平,而我们吃的碳水化合物总量都会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
碳水化合物计数对于保持血糖水平稳定非常重要。这意味着将胰岛素与我们吃和喝的碳水化合物的量相匹配。
这需要时间和精力,一旦掌握了窍门,碳水化合物计数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它还为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选择何时以及吃多少。
有的糖友可能需要减轻、增加或保持体重,但在此过程中选择健康的食物很重要。
如何享受健康的1型糖友饮食
对于1型,没有所谓的“糖尿病饮食”。饮食包括选择饱和脂肪、糖和盐含量较低的更健康的食物。
帮助我们:
- 控制血脂
- 控制血压
- 保持健康的体重。
这也有助于降低患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包括心脏病和中风。与任何生活方式的改变一样,在较长时间内进行渐进和现实的改变更有可能带来成功。
如果您正在使用基础推注胰岛素方案,每天注射几次,或者您使用胰岛素泵,那么您可以更灵活地选择可以吃多少碳水化合物以及何时吃。
大多数遵循这种制度的人会计算他们吃喝的碳水化合物,然后计算需要服用多少胰岛素。胰岛素的用量将根据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量和其他因素(如体力活动、血糖水平或疾病)进行调整。
这可以让我们更灵活地选择食物和用餐时间,而不会影响我们的血糖控制。
如果您采用每天两次的固定胰岛素方案,您需要有规律的进餐时间,并且每天在这些膳食中摄入大致相同的碳水化合物部分。
比平时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血糖水平过高。相反,比平时少吃碳水化合物会导致低血糖。
1型糖友的健康零食有时,我们会需要在两餐之间吃点小零食,以帮助保持血糖水平。
最健康的零食选择是不加糖的酸奶、不加盐的坚果、牛油果、水果和蔬菜,而不是薯片、薯条、饼干和巧克力。但吃的时候要注意份量,它可以帮助我们控制体重。
大部分糖尿病 都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为何感觉现在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吃对”。
七成糖尿病是吃出来的
全球大约七成的 2 型糖尿病是由于不良饮食所致,主要是全谷物摄入不足、精制谷物和加工肉摄入过多。而在我国约 75% 的 2 型糖尿病归因于不良饮食。
该研究结果表明,碳水化合物质量差(精制大米和小麦摄入过多、全谷物摄入不足)是全球不良饮食所致 2 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在该研究涉及的 11 个饮食因素中,6 个有害饮食因素包括:精制大米和小麦、加工肉类、未加工红肉、含糖饮料、土豆、果汁;
饮食习惯的改变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的副作用也逐渐呈现出来。
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饮食高热量(糖、油、酒、肉)、睡眠质量差(时间短、深度不够、光污染严重)、快节奏(生活攀比、工作紧张);
运动减少(学习压力大、农业机械化、工厂自动化、家庭电气化)、室外光照时间短(办公室工作、健身房、四季空调)。
就吃而言,有几个明显的变化:热量高、加餐多、时间长、饮酒多。
1.热量高
首先是饮料代替饮水:含糖饮料充斥市场,年轻人把可乐和啤酒当成水来喝是极其有害的。
其次是食用油脂量的数倍增加:过去我们食用油是定量供应的,现在是放开消费,每天通过炒菜、油炸食品、火锅蘸料等吃进肚子里的油脂;可能相当于 40 年前一周的用量,甚至还要更多。
这些食物都是高热量的,造成总热量的明显增加,人体消耗不了,造成体内热量堆积,肥胖、高血脂、脂肪肝就在所难免。
2.加餐多
主要变化是零食、辅食增加:干(坚)果、水果、点心、冰激凌、快餐等的特点就是油、糖、盐、添加剂多。
3.时间长
聚餐已经成为社交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大事大吃、小事小吃、没事解闷吃、有事饭局来解决。每次聚餐 2 到 3 个小时是经常的事。
加重了胃肠、肝胆、胰腺的负担,这些内脏没时间休息,长此以往,不堪重负而衰竭。
4.饮酒多
无酒不欢、无酒不成席。每克酒精的热量约等于两克大米的热量,如果还要酒肉不分家地多吃很多油和肉。一顿宴席吃进去的食物,一天都消耗不完。
饮食好习惯
☆吃得粗一点: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三分之一。
比如,糙米、薏米、黑米、黄米、玉米、小米、大麦、全麦、黑麦、燕麦、荞麦、藜麦、莜麦、高粱、青稞。
☆吃得彩一点: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每日蔬菜摄入量 300 - 500 克,深色蔬菜占 1 / 2 以上,其中绿叶菜不少于 70 克。糖尿病患者要吃水果,选低GI水果在两餐中或运动前后适量吃。
☆吃得慢一点:进餐要定时定量,细嚼慢咽,血糖才会更稳定。
☆顺序变一点:蔬菜-肉类-主食的进餐顺序,有利血糖控制。
☆吃得淡一点:控制油、盐、糖用量。每日烹调油使用量宜控制在 25 克以内;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 5 克。少喝含糖饮料。
☆肉类白一点:天天有奶类和大豆,常吃鱼、禽等“白肉”,适量蛋和畜肉,这些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减少肥肉摄入,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
来源: 吉林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