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怎么服用红参(糖尿病怎么服用他汀类药物)

南方+客户端 0
文章目录:

广东省中医院专家为“糖友”准备了一份食疗方,收好不谢!

由广东省保健协会主办的第150期“岭南健康大讲堂”活动近日在广东省中医院举行,活动请来了广东省中医院代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熊莉华教授为到场的市民主讲了主题为“正确认识糖尿病”的健康讲座。

中医中药能降血糖吗?

糖尿病作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糖尿病大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全球水平,患者人数达1.14亿 ,高居世界第一,且当前发病人数快速上升,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给大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熊莉华教授认为,目前治疗糖尿病以及降血糖都是以西医西药为主,光靠中药想把糖尿病人的血糖迅速降下来是不太可能的,但可以用中药辅助治疗,慢慢改变患者身体的内环境,从而逐渐减少西药的用量及毒副作用。另外,熊教授指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下面几方面的优势:

  1. 增强患者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 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4. 增强降糖西药的降糖作用;

5. 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

不同类型糖尿病的食疗方

熊莉华教授指出,中医将糖尿病(消渴病)分为胃热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肾阴亏损型及阴阳两虚型等不同类型,中医治疗需要对不同类型进行辨证施治。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而食疗同样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辅助手段,不同类型患者可以选择不同的食疗方:

胃热阴虚型

症状:烦渴多饮,多食而体重减轻,口干舌燥,大便秘结。

食疗方一:沙参燕窝汤

配方:沙参10克、燕窝1克、鸡汤50毫升、食盐3克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制作:1.把燕窝放入45°C温水中浸泡发透,用镊子夹去燕毛,洗净;沙参浸透,切薄片;

2.把沙参、燕窝、鸡汤、食盐一同放入蒸杯中;

3. 将蒸杯置武火大气蒸笼内蒸45分钟即可。

食疗方二:百合葛根汤

配方:百合15克、葛根30克

功效:清热止渴

制作:1.把百合洗净,撕成瓣状;葛根切片;

2.葛根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煎煮30分钟,除去葛根,放入百合,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即可。

食疗方三:沙参荸荠炖猪肚

配方:沙参10克、荸荠30克、猪肚50克、绍酒10克、葱10克、姜5克、盐5克

功效:益胃生津、止燥止渴

制作:1.把猪肚用番石榴叶擦洗,除去猪肚腥味,洗净,切3厘米长、2厘米宽的块;荸荠去皮,切两半;沙参切片;姜拍碎,葱切段。

2. 把沙参、荸荠、猪肚、绍酒、葱、姜放入炖锅内,加1000毫升。

3.把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可。

气阴两虚型

症状:口渴多饮,五心烦热,小便频数,尿如脂膏,气短乏力

食疗方一:黄芪蒸乌鸡

配方:黄芪10克、乌鸡1只、大枣7枚、莲子10克、绍酒10克、葱10克、姜5克、盐5克

功效:升提中气,生津止渴

制作:1.把黄芪润透切片;乌鸡宰杀后,去毛、内脏和爪;姜拍松,葱切段;大枣去核;莲子去心。

2.把乌鸡放在蒸盘内,鸡身上抹上盐、绍酒,把莲子、黄芪、大枣、姜、葱放入鸡腹内,加入上汤500毫升。

3.把乌鸡上蒸笼,武火大气蒸1小时即可。

食疗方二:山药黄芪炖母鸡

配方:山药15克、黄芪15克、母鸡1只、绍酒10克、葱10克、姜5克、盐5克

功效:滋补气血,生津止渴

制作:1. 把山药润透切片;黄芪切片;母鸡宰杀后,去毛、内脏和爪;姜拍松,葱切段;

2.把葱、姜放入鸡腹内,绍酒、盐擦在鸡身上,放入炖锅内,加水2000毫升,放入山药和黄芪片。

3.把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熟透即可。

食疗方三:山药黄芪粟米汤

配方:山药10克、黄芪15克、粟米适量

功效:健脾胃,补气血,止消渴

制作:1.把粟米淘洗干净,山药、黄芪切片。

2. 把山药、黄芪、粟米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

3.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可。

食疗方四:西洋参枸杞茶

配方:西洋参10克、枸杞子15克

功效:补肾益气,生津止渴

制作:1. 把西洋参洗净,切片;枸杞洗净,去杂质;

2.将西洋参、枸杞子放入炖杯内,加清水200毫升;

3.把炖杯放置中火上烧沸,文火煎煮20分钟即可。

食法:代茶饮用

肾阴亏损型

症状:烦渴多饮,多食消瘦,小便频数,尿浑如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食疗方一:蒸山药枸杞

配方:枸杞子10克、山药100克

功效:补肾益精

制作:1.把枸杞、山药洗净,山药去皮切小段;

2.枸杞放山药上,置蒸锅蒸熟。

食法:每日一次,早餐进食。

食疗方二:首乌芝麻汤

配方:何首乌10克、黑芝麻10克

功效:补益肾精,降糖降脂

制作:1. 黑芝麻洗净,去沙;何首乌润透,切片;

2. 何首乌、黑芝麻同放锅内,加水600毫升;

3.把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5分钟即可。

阴阳两虚型

症状: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遗精失眠、多梦

食疗方一:双参茶

制作及食法:西洋参2克加红参2克,加入开水泡茶,每天早餐前当茶饮

食疗方二:海马童子鸡

制作及食法:海马9克,童子鸡1只,枸杞10克,盐适量,蒸熟佐餐食用。

食疗方三:韭菜炒虾米

制作及食法:韭菜200克、虾米50克,葱10克、姜5克、盐5克。把锅烧热,下油,下姜葱爆香,再下虾米、韭菜,炒熟,最后加盐即可,佐餐食用。

【记者】欧旭江

切记切记,冬季千万不能这样补!

冬至后,天气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俗话说“冬补三九”。“三九天”适合进补,但是也要因人而异。那么到底该如何补呢?一起跟中医专家学起来吧!

气虚人群

【症状】容易觉得累、没有精神,常常觉得全身乏力,稍稍一动就气喘吁吁,说话声音也很小。舌苔较淡,舌体较胖有齿痕。

【进补原则】气虚者要选择些性平的食物,比如能补气健脾的山药、莲子、胡萝卜、糯米、小米、栗子等。

在中药里,人参是补气的代表补品,不过,用人参时一定要有所选择。如果气虚而稍偏热,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西洋参比较合适;而气虚偏寒的,可以服用红参;单纯气虚的用生晒参;气虚严重的则要用老山参。

【栗子粥】

1、准备栗子10颗、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2、栗子去壳和粳米同煮至黏稠,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血虚人群

【症状】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因此,血虚者不仅有气虚的症状,还会有头晕、脸色苍白、唇甲发白、失眠等血虚症状,女性还会伴有月经量少、色淡等。

【进补原则】这类人群最重要的是补血,像桂圆、大枣等食物,可以每天当作零食来吃;乌鸡、黑芝麻、红糖、赤豆等也有补血的功效。

另外,阿胶是一味常用的补血中药,需注意的是,如果体内有食积、瘀血、气滞、湿邪等,不适合服用阿胶;另外,阿胶性滋腻,容易引起食欲不振、胃部饱胀等症状,因此脾胃虚弱的血虚者最好少吃;上火的人同样不建议服用。

【杞果牛骨汤】

1、生牛骨250克、枸杞15克、黑豆30克、大枣10枚;

2、水煮开将生牛骨放入锅里焯水捞出;

3、焯好的牛骨、枸杞、黑豆、大枣一起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烧开,转小火炖2-3小时;

4、加盐等调味后即可。

阴虚人群

【症状】在气虚的基础上,还有一派“热象”,如口眼干燥、口苦、手心脚心热、大便干结、脾气暴躁等。

【进补原则】阴虚者自然要滋阴,尽管狗肉、羊肉是冬季的头号进补食物,但对于阴虚体质的人来说,只会越吃越虚。阴虚火旺之人,可以多吃些鸭肉、甲鱼、银耳、山药等滋阴食物,同时远离辣椒、花椒等辛辣佐料,烹饪方法尽量用蒸、煮、炖,避免煎、炸、炒。

【银耳羹】

1、银耳(干)50克,冰糖200克;

2、银耳放入碗内用温水泡透、清净,用手将银耳叶反复揉碎,用清水漂起待用;

3、把锅倒入清水2000毫升,下银耳,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熬2~3小时;

4、银耳熟烂汁稠时,放入冰糖,等冰糖溶化成汁,煨10分钟即可。

阳虚人群

【症状】阳虚与阴虚正好相反,在气虚的基础上多了一派“寒象”,如手脚发凉、心慌怕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

【进补原则】阳虚者,不仅可以多吃些羊肉、狗肉、鳝鱼、泥鳅、枸杞、核桃等温补食品,还可在炒菜时加入辛温的葱、姜、蒜等调味品,同时少吃生冷食物。另外,鹿茸等壮阳物在冬季深受宠爱,但如果服后出现烦热不安、鼻出血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

【参茸鸡肉汤】

1、高丽参5克,鹿茸3克,鸡肉100克;

2、高丽参切薄片;鸡肉洗净,去皮,切粒;

3、将高丽参、鸡肉与鹿茸片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食用即可。

“三九天”养生“五忌”

专家提示!切记 切记!

(一)忌暴饮暴食

“三九天”正值岁末,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因为这个时候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二)忌寒冷

“三九天”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

(三)忌房事

在人体阳气虚弱时,宜养精蓄锐,不可过度而伤身。

(四)忌大汗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五)忌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更多内容请戳

【本期编辑:杨君君】

人参怎么吃?专家来支招

人参药膳。 受访者供图

贵为“百草之王”的人参闻名遐迩,但很多人对其往往又不甚了解,不敢吃也不会吃。人们对人参普遍存在的一个误解是:人参药性强,吃了容易“上火”。

其实,早在10年前,原卫生部就批准了5年及5年生以下的种植人参列入“新资源食品”目录。医药专家和人参专家表示,人参具有提高免疫力、调节代谢平衡、改善亚健康状态、调节血压等诸多保健功能,“药食同源”的属性让人参不仅作为药品能够治病,而且作为食品适合绝大多数人日常食用。

针对很多人认为“人参是药品、正常状态下服用会有副作用”的顾虑,吉林省园艺特产协会会长、人参专家冯家表示,中药的发源与发展都是以“药食同源”为基础的,人参其实同大枣、山楂、大蒜等一样,既是药材又是食品,完全可以日常食用,并发挥保健作用。从食品毒理学的角度看,任何食品都有量的限制,关键在于科学、适量服用。

实际上,我国食用人参的历史悠久,商代青铜食器“盉”上就有“参”字,专家研究认为商代的王公贵族可能就已食用人参。民间对这种“百草之王”非常青睐,食用方法很多。通过现代科技,近年来仅吉林省就有数百种人参食品和保健品问世。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张文风建议,应加大科普力度,消除“人参对普通人不适用”的误区和观念,让“百草之王”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对普通人来说,可参照每天1至3克的标准适量服用,人参保健类食品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中国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的居民常以人参宴招待客人,许多人家中都储备一些干参、鲜参,可以做出多种具有地域风味的美食佳肴。抚松县多年来举办长白山人参宴大赛,其中,人参炖母鸡、拔丝人参、人参银耳羹等成为广受欢迎的人参宴名菜。

吉林人参文化专家袁义、王博凡在其所著的《中国人参之最》一书中就人参使用方法指出:人参是补药,以补气为主,所以使用人参的适用人群主要是有气虚症状和大病初愈的病人,表现为苍白、体虚无力、动不动就气喘吁吁的。如贫血症患者往往兼有气虚证,这样的人可以吃人参。体弱且身体虚寒的人可适当吃一些红参或山参。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吃人参果,有降糖作用。产后体虚的妇女可以吃红参。大出血病人最好吃山参,其次是吃红参。没有疾病的正常人也可吃人参,能达到补养身体、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特别是老年人、神经衰弱者、强脑力劳动和重体力劳动者、经常用电脑和手机的人、容易感冒的人、免疫力低下的和性功能减退的人,都适合吃人参。

“中国人参在药房,韩国人参在餐桌。”另一个人参大国韩国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韩国在其《食品卫生法》和《健康功能食品法》中明确规定,人参产品按可溶性人参成分的含量分别按照食品和保健食品管理;针对各年龄段人群制定具体使用规范。有专家统计,韩国每年人均人参消费量达400克(大约是我国的20倍),韩国生产的人参百分之八九十是以食品形式消费掉的。

□记者 周长庆 王晓林 长春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