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部自查(糖尿病足部自查方法)

沈阳生活广播 0
文章目录:

血糖怎么样,看走路就知道?糖尿病患者,脚上一般会出现这个症状

今天要和大家唠唠的,是和糖尿病有关的那些事儿。说起糖尿病,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血糖数值,觉得只要定期测血糖,心里就踏实了。但你们知道吗?身体里有些细微的变化,可能比血糖数值更早地给我们发出糖尿病的预警,就比如走路姿势,还有我们平时不太在意的双脚。这可不是我在这儿危言耸听,都是有实实在在的例子和医学依据的,咱们一起来瞧瞧。

张大爷的异常脚步与惊人诊断

在一个宁静的老小区里,65 岁的张大爷退休后生活惬意,每天早晨出门散步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清晨的阳光洒在小区的小道上,张大爷总会穿着他那双洗得有些发白的运动鞋,慢悠悠地走着,时不时和邻居们打个招呼。

可最近,邻居李阿姨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以往走路步伐轻快的张大爷,现在脚步变得有点拖沓,每一步都像是在拖着沉重的东西。而且,走着走着,他还会突然停下来,微微弯下腰,双手在脚上来回揉搓,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痛苦神情。

一天早上,阳光依旧温暖,李阿姨在小区花园碰到了张大爷。看着张大爷走路的样子,李阿姨实在忍不住了,走上前去关切地问道:“张大爷,您最近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我看您走路怎么有点怪呢!” 张大爷听到这话,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摆了摆手说:“没事儿,李妹子,大概是年纪大了,脚底有点麻,走一会儿就好了,都习惯啦。” 李阿姨听了,虽然嘴上没再说什么,但心里却犯起了嘀咕,总觉得没这么简单。

又过了几天,张大爷的儿子回家看望父亲。吃饭的时候,儿子发现父亲总是不自觉地揉脚,便询问起来。张大爷还是那套说辞,可儿子不放心,第二天就带着张大爷去了医院。

医院里人来人往,张大爷和儿子在候诊区等待着。终于轮到张大爷了,走进诊室,医生让张大爷坐在椅子上,仔细地查看他的双脚,一边看一边询问张大爷平时的身体状况,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走路的感觉怎么样。张大爷一一回答后,医生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建议张大爷做一个血糖检测。

当血糖检测结果出来的时候,张大爷和儿子都惊呆了,那血糖数值远远超过了正常范围。随后,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确诊张大爷患了 2 型糖尿病。医生看着检查报告,认真地对他们说:“其实啊,糖尿病的问题早就‘写’在他的脚上了。”

糖尿病为何盯上双脚?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是血糖代谢方面出了问题,可很少有人会把糖尿病和双脚联系在一起。实际上,糖尿病对身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双脚因为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就成了最容易 “暴露问题” 的部位。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这就好比身体里的血管和神经泡在了 “糖水” 里。时间一长,血管和神经就像泡久了的木头,开始慢慢受损。特别是双脚的神经和血管,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就像张大爷脚麻,这就是典型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得了这种病,脚会出现各种各样不舒服的感觉,有的像有无数根小针在扎,麻麻的、刺痛刺痛的;有的感觉脚底像在被火烤,有灼烧感;还有更严重的,会觉得脚底好像踩着棉花,软绵绵的,没有真实感。

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患者的脚会出现 “感觉迟钝” 的情况。打个比方,就好像脚上的 “警报器” 失灵了,哪怕脚底被磨破了、受伤了,他们也毫无知觉。这种情况非常危险,是糖尿病患者发展为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想象一下,脚上受伤了却不知道,伤口很容易感染,要是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走路姿势里的健康 “密码”

医生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极端的病例。一位 60 岁的男性患者来到医院,满脸愁容地告诉医生,自己最近总感觉走路 “没力气”,脚底好像一直踩着软垫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一点都不稳。他一直以为是自己上了年纪,骨骼退化导致的,所以也没太在意。直到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了,才想着来医院看看。

医生给这位患者做了全面的检查,结果让人震惊,他的血糖已经高得吓人,而且脚部神经损伤非常严重。医生看着检查报告,严肃地对患者说:“其实你的走路姿势,早就提醒你身体出问题了。”

糖尿病患者由于脚部神经和肌肉受损,走路姿势和步态常常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有的人会不自觉地拖着脚走,就像脚上绑了沙袋一样;有的人步伐会变小,迈不开步子;还有的人重心不稳,走起路来东倒西歪。这些变化虽然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但如果能多留个心眼,很可能就会成为我们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线索。

糖尿病患者脚部的其他危险信号

除了脚麻、步态变化,糖尿病患者的脚上还会出现一些更明显的症状。比如,脚部皮肤变得干燥粗糙,就像缺水的土地,一道道裂纹清晰可见,尤其是脚后跟,特别容易开裂。这是因为高血糖损伤了皮肤的屏障功能,让皮肤没办法锁住水分,所以就变得干裂。

还有更危险的情况,有些糖尿病患者的脚上会出现一些小伤口。这些伤口刚开始可能看起来只是个小口子,不起眼,但因为患者血糖高,血液循环又不好,伤口很难愈合。有一位女性患者,几个月前脚底不小心被玻璃划了一道小口子。当时她觉得这就是个小伤,没当回事,随便贴了个创可贴就没再管。可几周过去了,伤口不仅没好,反而开始流脓,还散发出阵阵恶臭。家里人发现情况不对,赶紧把她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感染已经扩散到了骨头,情况非常危急,最后只能通过截肢来保住她的生命。医生看着患者痛苦的样子,无奈地叹气说:“要是她能早点注意到脚上的问题,早点来治疗,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糖尿病患者如何呵护双脚?

从这些病例就能看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脚真的太 “脆弱” 了。高血糖损伤了小血管,让脚部血液供应不足,伤口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自然就很难愈合。神经损伤又让痛觉变得迟钝,患者很容易忽视脚部的小伤口和感染,有些患者甚至鞋子磨脚把脚磨出了水泡,自己都不知道,直到脱鞋才发现。而且,脚上的问题不仅能反映糖尿病的存在,还能 “透露” 出血糖的控制情况。要是糖尿病患者的脚部皮肤干燥、有溃疡或者感染,那就说明血糖水平可能长期不稳定,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所以,医生总是反复提醒糖尿病患者:“保护脚,就等于保护你的生命。” 因为一旦发展成严重的糖尿病足,不仅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生活质量也会大大降低。那糖尿病患者该怎么保护自己的脚呢?

每天都要仔细检查自己的脚,这可不能马虎。看看有没有红肿的地方,有没有破皮、水泡,特别是脚趾缝和脚底这些不容易看到的地方,更要认真查看。可以准备一面小镜子,方便查看脚底的情况。

保持脚部清洁干燥也很重要。每天用温水洗脚,注意水温别太高,不然很容易烫伤。因为糖尿病患者脚部感觉迟钝,对温度的感知不灵敏,很可能水温已经很高了,自己却没感觉。洗完脚后,要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脚趾缝之间,一定要擦干,避免滋生细菌。

选鞋子和袜子也有讲究。不要穿过紧或者磨脚的鞋子,尽量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子,让双脚能 “自由呼吸”。袜子也不要选太紧的,最好是纯棉的,吸汗又舒适。

定期去医院检查足部健康也必不可少。医生能通过专业的检查,发现一些我们自己注意不到的问题,早发现早治疗,能避免很多严重的后果。

张大爷经过医生的治疗,再加上严格控制血糖,脚麻的情况逐渐好转,走路也不再拖沓了。他的儿子看着父亲一天天好起来,感慨地说:“原来脚上的问题能看出这么多东西,早知道就应该早点带他来看医生。” 医生听了,点点头说:“糖尿病患者的脚就像一个‘健康窗口’,能透露身体的很多秘密,但前提是大家得学会观察。”

生活中,我们真的要多留意身体的细微变化,说不定哪天看到有人走路姿势奇怪,或者脚部有异常,多关心一下,就能帮上大忙。希望大家都能把健康放在心上,守护好自己和身边人的身体。

糖尿病足的症状主要表现有哪些?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后期病情恶化加重后所出现的并发症状,该病的产生给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患上糖尿病足而无法正常的工作生活,很多患者因为对疾病不了解,患病后不能及时的发现治疗导致症状不断恶化加重,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进行治疗,下面我们来了解下糖尿病足的症状主要表现有哪些?

一、休息痛,是糖尿病足部病变的中期表现,当病变发展,下肢缺血加重,不行走也发生疼痛,称为静息痛。这种疼痛大多局限在趾或足远端,夜间尤甚,卧位时疼痛加剧,下肢垂下可有缓解,夜间静息痛或休息痛。因睡眠时心输出量特少,下肢灌注注血量也减少,故疼痛常在夜间加重。

二、肢端溃疡坏疽,有三种类型:

1、干性坏疽:受累肢端末端缺血导致感觉迟钝或消失,局部皮肤呈现暗褐色,出现缺血性坏死,皮肤肌腱干枯、变黑,发展到一定阶段自行脱落,无分泌物,无水肿。约占糖尿病肢端坏疽的5.9%-7.5%。病理基础为中小动脉闭塞导致血流缓慢或中断。

2、湿性坏疽:肢端体表局部组织皮肤糜烂,形成浅溃疡,深入肌层,甚至烂断肌腱,破坏故质,大量组织坏死,形成大脓腔,排出较多的分泌物。常见的肢端水肿,为糖尿病肢端坏疽。

3、混合性坏疽:既有肢端的缺血干性坏死,又有足背底小腿部的湿性坏疽,约占18.1%-20%。微循环障碍和小动脉阻塞同时并存,静脉阻塞及感染严重。

三、间歇性跛行,为下肢的早期表现,下肢血管病变造成缺血缺氧,导致足部疼痛,走路时因足痛,表现为间歇性破行。卧床后下肢缺血加重,而引起体息时疼痛。查体时可发现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局部皮肤营养不良,皮温降低,色泽异常,指高患胶时苍白,下垂呈紫红色,足部易发生慢性溃疡。

肢体缺血严重时,可发生足坏疽,即组织坏死。坏疽呈黑色,好发部位是足趾及足跟,坏疽发生后逐渐向上发展。坏疽可突然发展,疼痛剧烈。有的病人团神经病变也可痛觉不明显,坏死组织中易发生细菌感染。

以上就是济南中医静脉曲张医院专家对糖尿病足症状表现方面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专家提醒:糖尿病足是现在危害性非常严重的一种疾病并发症,我们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平时多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一旦有什么症状及时的去进行检查治疗。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你脚上有五种“症状”,不要粗心大意,表示糖尿病已经来“报到”

1.白色脚趾

在糖尿病的早期,脚会有白色的脚趾,但是很多人认为这只是真菌感染而忽略了它。有人建议,如果高血糖的人发现他们的脚趾是白色的,他们应该去医院做一次特殊的检查,以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

2.足部溃疡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溃疡应该是最典型的表现。如果你发现脚底有溃疡,而且这不是由于外部环境感染,那么快速测量你的血糖水平。

3.脚麻木

高血糖会导致身体下肢神经病变。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下肢皮肤干燥,伴有灼痛、麻木和严重的不能活动双腿的情况。

4.胆怯

许多人在冬天会感到寒冷,他们不能热身,尤其是女性。在许多情况下,这是由于血液循环不足,但是在糖尿病的早期,它会损伤脚的神经,也会使脚变冷。因此,当你发现自己患有这种症状时,建议你去医院并咨询专业医生。

5.间歇性跛行

糖尿病开始时,大多数患者会感到脚疼。如果他们忽视了这一点,下肢的血管将长时间供应不好,这将进一步阻塞血管。即使他们平时不走,他们也会感到火辣辣的疼痛。

既然我们知道糖尿病如此可怕,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它?

如果你想预防糖尿病,做好五件事,糖尿病就会消退

1.停止吸烟,不要喝酒

每个人都知道吸烟和饮酒天生有害健康,更不用说糖尿病患者天生代谢异常。吸烟很容易导致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附着在血液上,扰乱新陈代谢,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2.定期测量血糖

为了预防糖尿病,首先要知道你的血糖状况。当你的血糖波动很大并且异常时,你应该及时治疗,尽快远离糖尿病。

3.定期锻炼

锻炼可以使胰岛素发挥重要作用,改善体质,调节血糖,预防糖尿病。

4.减肥

根据调查,肥胖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低体脂的人的7倍。因为肥胖是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所以建议每个人都能减肥并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5.科学饮食

如果你想控制糖尿病,饮食是关键。多吃低热量、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苦瓜,它具有植物胰岛素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控制血糖。还有桑叶茶,可以改善血糖代谢,降低血压和血糖。

采取预防措施,使糖尿病不再危害我们的健康!多注意身体的微小变化,把握治疗的黄金时期。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越来越健康,因为平时经常锻炼,饮食清淡,早睡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