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怎么吃食堂(糖尿病怎么吃才好吃)
糖友该怎样选主食?华西营养专家带你绕开四大误区
主食指的是谷物、杂豆和薯类。例如:米饭、馒头、面条、粉丝、粉条、红豆、绿豆、红薯、土豆、淀粉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除以上传统主食外,饼干、蛋糕等由米、面、淀粉等制作的小点心也会提供大量碳水化合物。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谷薯类摄入量需达到250g~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摄入量50g~150g,这个饮食结构可供糖友参考。
糖友不吃或少吃主食,可以吗?
碳水化合物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三种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中最经济的。除提供能量外,还有节约蛋白质和调节脂肪等很多重要作用。《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指南》指出,糖尿病人每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不低于45%。因此,担心血糖高不吃主食或者吃极少的主食都是不可取的。
很多糖友喜欢买“无糖食品”,例如“无糖沙琪玛”“无糖饼干”等,那么这种食品是否可以随意食用呢?
碳水化合物也称为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寡糖和多糖等。跟一般点心相比,无糖饼干等小零食只是没有额外添加蔗糖之类而已,但是从医学上讲,他们都属于“糖类”。这些“无糖食品”也是碳水化合物,还是会升高血糖的。
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碳水化合物含量一样的食物,升高血糖的能力是否一样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简称GI)”吧。GI反映食物影响血糖的能力。消化吸收容易,快速释放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食物被称为高GI食物,相反缓慢释放葡萄糖的则为低GI食物。GI≤55的为低GI食物,55~70的为中等GI食物,≥70为高GI食物。
因此,不同GI食物即使所含碳水化合物相等,引起血糖升高幅度也是不同的!
一般规律是粗杂粮(尤其是没有加工过的整颗粒的粗杂粮)的血糖指数低于精白米面。粗杂粮里面的碳水化合物不仅有淀粉,还有许多的纤维。纤维是不被肠道吸收的,所以它可以一定程度上“拉低”淀粉吸收的速度,从而使我们的血糖平稳许多。全谷物是值得推荐的低血糖指数主食。全谷物是指包含胚芽、胚乳及麸皮的种子。大部分粗粮都属于全谷物,比如全麦粉、糙米、燕麦米/片、小米、玉米、高粱米、青稞、荞麦、薏米、藜麦等,也包括已经压扁的粮食,如燕麦片等。但是速溶的即食燕麦片不包括在全谷物内。我们并不推荐大家只吃精白米面这类主食中的“白富美”,更推荐多吃全谷物食品。
高血糖指数的食物升高血糖快,糖友坚决不能吃?
糖友发生低血糖的时候,为了使血糖得到快速回升,减少低血糖的危害,就需要补充一些高GI的食物,甚至直接喝葡萄糖。有些糖友胃肠功能不好,不能耐受全谷物等粗粮,也只能选择精制加工的高GI主食。有些糖友只能吃食堂而且食堂只有精白米面……因此,在特定情况下,针对特殊人群,高血糖指数食物也是可以适当选择的。
日常选择高GI主食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搭配了,合理的搭配可以降低GI值,例如“米饭和鱼”血糖指数比“大米饭”低很多。
糖友应该注意合理选择主食,对碳水化合物的选择应考虑“量”和“质”两方面,“量”指的是占总能量的45%~60%,“质”指的是选择低GI的主食。
来源:大众健康微信公众号
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 程改平
编辑:栾兆琳
校对:余运西
糖尿病饮食之夏日食堂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达到10.4%,也就是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但更多的人在奔赴糖尿病的路上,非常认真的要加入糖尿病大军。看满大街最红火的都是饮食店,那些肚大腿细的人到处可见,更多的人看起来很瘦,但到内分泌门诊一查体脂测定内脏脂肪远远超标的隐性胖子。
浙二谷卫主任曾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堂食、外卖与健康。她曾经做了一次义诊,发现很多浙大退休的老教授们个个吃的红光满面,腰圆膀粗,但是“血压高、血糖高”,用了很多药物仍搞不定。结果往下一探:食堂伙食太好了。
糖尿病防治的第一大要义是什么,是生活方式,简单概况为管住嘴,迈开腿。怎么吃就成了重点。目前25-64岁的糖尿病病友占了很大一部分,这部分糖友最大的困扰是在家里吃时能管的牢,但是经常一日两餐食堂,食堂的师傅都比较不吝惜油盐,这些菜都油的好吃,咸的下饭,再加上打饭的阿姨很热情,米饭免费续碗,这怎么办?
糖尿病要防也要治,中国大庆研究发现,患者增加蔬菜摄入量,减少酒精和单糖的摄入量,减肥、适当运动,坚持6年后,可以使以后14年的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下降43%。
那重点来了,怎么吃?尤其是在食堂怎么吃?
早餐必须吃。不吃早餐的成年糖友,餐后高血糖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而且,更容易患胆石症。那早餐怎么吃?食堂可选传统风味:白粥咸菜、豆浆油条、豆浆馒头、菜泡饭、汤面、炒面馄饨、水饺、生煎?这些中式的早餐,都是碳水化合物为主的早餐,白粥馄饨虽清淡,但很容易消化吸收,升糖迅速。油炸食品高脂高热量,面条也许荤素搭配,但是食堂大叔往往是大把的面,高汤重辣,高油高盐。营养师推荐:1、早餐需要多样性,建议五颜六色,鸡蛋、豆浆或牛奶、蔬菜、水果。2、制作简单,蒸煮为主,凉拌兼治3、调料少4、主食数量一般为2两左右。5、传统早餐就成为“白月光餐”,想吃的时候可以偶尔吃,而且不要吃到撑。
中餐要吃好。传统的吃法是多吃饭、少吃菜,菜卤泡饭又一碗。先管吃饱,不管吃好。中午进入食堂,先看看,含有膳食纤维的绿叶蔬菜,来一份;再看看蛋白质类:鱼虾肉蛋,鱼虾>鸡鸭>猪肉、牛肉、羊肉,烹饪方法:蒸煮>煎炸、红烧。荤菜选一下,今天先白灼虾来一份,明天蒸鱼块,后天,白切鸡肉或牛肉、羊肉。如果这些都没有,食堂大厨烧的实在色香味俱全,那就自助来杯水,吃前过一下水。那如果没有水呢,我们有筷子,把菜夹起来,把这些菜汤菜卤留在碗里。
晚餐在家里,晚上建议精致、清淡,晚餐可不要吃太多太饱。大家如想进一步咨询,可至上虞人民医院门诊四楼MMC,每周一、二、三、五上午有糖尿病健康教育。如果想知道自己究竟胖不胖,那么也来MMC,做一下标准体脂测定。
糖友如何分餐、加餐?
有些糖友可能对加餐有误解,认为加餐就是在三餐之外再额外吃一些。当然不是这样的!如果有加餐习惯,那正餐一定是要减少一部分的。那减少什么食物呢?减多少?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控制总能量,均衡饮食,定时定量进餐。如何定时定量呢?需要依据糖友的饮食习惯和血糖控制情况而定。
有的糖友就是一日三餐不习惯加餐,那就将全天总能量分配到三餐:
1、可以是每餐三分之一能量;
2、也可以是早餐占总能量的20-30%,午餐占总能量的30-40%,晚餐占总能量30-40%;
3、一定要每餐包括主食、肉蛋奶豆、蔬菜,做到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
大多数糖友喜欢加餐,如果您的餐后血糖不理想或容易出现低血糖,也需要增加餐次,这就需要重新进行能量分配:
1、可以是一日三正餐、2-3次加餐。早餐占总能量的20-25%,午餐占总能量的30%,晚餐占总能量25-30%,加餐占20-25%。
2、加餐食物也尽量做到食物多样化,营养均衡,可以是牛奶、酸奶、豆浆、豆制品等蛋白类食物,再加上水果或黄瓜、西红柿、拌菜(不放沙拉酱)、蒸茄子、冬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案例:
曾经有一名10年糖尿病病史的女性糖友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吃了3种降糖药了,为什么我的血糖控制的不好?我每顿就吃一小口米饭,我的体重为什么长这么快?”
通过问诊了解到:这位糖友每日8点吃早餐,牛奶、鸡蛋、麦片,有时加几片饼干;午餐时间并没有饥饿感,11:15按时在单位食堂吃午餐,主食 荤素搭配菜肴,比如肥牛葱头盖饭、各种肉片炒菜等;下午无饥饿感情况下加餐无糖点心、无糖巧克力;晚餐7点左右在家吃,主食 炒2-3个菜(用五花肉,锅里、盘里会剩油),餐后吃水果、每日坚果。上下班坐车,基本无运动。给这位糖友做了人体成分分析,体脂率38.5%,基础代谢1378kcal。
这位糖友有几个饮食误区:
1、全天总能量超标,依据该糖友身高、体重等情况,每日能量需要约1700kcal,每日实际能量粗略估算至少在2000kcal以上,也就是每日能量多摄入300kcal以上,所以体重会增加;
2、认为无糖点心、无糖巧克力可放心食用,其实无糖点心除了口感不甜以外,能量远高于同等重量的馒头;
3、水果、坚果当零食,不计入总能量;
4、烹调油、五花肉造成每日脂肪量超标;
5、从不感觉饿,也就是每餐能量都“富裕”。
关于加餐,给您几条建议:
1、糖友应按总能量摄入食物,不得随意额外添加食物。加餐食物一定是计算在全天总能量里的,而不是在总能量基础上额外增加的食物。
2、加餐是要有饿的感觉才加,不饿不加餐。
如果每顿饭前都没有感觉到饿,需要上一餐减量或增加餐后运动。有的糖友餐后1-2小时就感觉饿,这时可以测血糖,如果不是低血糖,不要加餐。有的糖友说就是想吃东西,可选择体积大、能量低的食物作加餐,如黄瓜、西红柿、大拌菜等。
3、在感觉有点饿或者有头晕、心慌、出汗等症状时,要及时测血糖,判断是否存在低血糖。若出现低血糖,应及时摄入糖果、面包、饼干、馒头、点心等,或直接喝糖水,重者应静脉输注葡萄糖。
通过合理加餐,糖友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低血糖,保持血糖稳定;而不合理的加餐,会因进食的热量过多,导致体重增加,血糖难以控制。所以,糖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加餐,如果需要加餐一定要注意上边提到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