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全身疼痛(糖尿病引起全身痒怎样治疗)
糖尿病引起的疼痛麻木,该怎么治疗?
糖尿病患者大腿疼痛的原因及应对之道
糖尿病患者大腿后侧隐约疼痛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主要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以及其他可能的并发症或合并症。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神经系统,特别是末梢神经,导致神经病变。这种病变可能表现为大腿后侧的麻木、刺痛或隐痛,且可能呈对称性分布。治疗这种疼痛通常需要:
- 控制血糖:稳定血糖水平是预防和减轻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
- 营养神经治疗:使用如甲钴胺、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的药物,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
- 止痛治疗:如果疼痛明显,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或阿片类药物(如吗啡,但需注意成瘾性)进行止痛治疗。
糖尿病还可能引起下肢血管病变,如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而影响下肢的血液供应。这种病变可能表现为行走后大腿后侧的酸胀、胀痛感,休息后可缓解,即间歇性跛行。治疗这种疼痛通常需要:
- 改善血液循环:使用如贝前列腺素钠等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供的作用。
- 血管介入治疗:如果血管狭窄严重,可能需要进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等介入治疗,以恢复血管通畅。
- 合并其他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也可能导致大腿后侧疼痛。这些疾病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进行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感染: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如果大腿后侧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可能是感染所致。此时需要积极控制感染,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 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 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但应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加重疼痛。
- 保暖与休息:注意腿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保证充足休息,减少腿部活动,以免劳累加重疼痛。
- 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并发症或合并症。
糖尿病患者大腿后侧隐约疼痛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加强日常护理和预防措施也有助于减轻疼痛并防止病情恶化。
#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奕健行#
缓解糖尿病导致的下肢疼痛、发冷、麻木,神奇疗法“电一电”
12月10日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
“李医生,我的腿和脚变暖了!”
王老先生兴奋地告诉
正在查房的
副主任医师李海洋
1天前,王老先生刚因糖尿病足部疼痛、下肢发冷,接受了脊髓电刺激手术。现在,老人就能下床迈开久违的步伐,激动地说:“脚不疼了,我现在再也不怕走路了。”
这双不疼又温暖的“好腿脚”
王老先生盼了4年
王老先生的糖尿病已有30多年。4年前,他开始出现双腿、双脚疼痛、发凉、麻木和无力,但一直拖着没去看病。这一拖,拖出来一串问题。
先是双腿、双脚越来越疼,尤其是夜里以及走路都会加重疼痛,连服多种止疼药都不见效,导致越发抗拒走路。
随后又变成了“越来越怕冷”,即便是在夏天,也要用多层被子紧紧盖住腿脚。
找到李海洋时
老人一忧一喜
忧的是,病情已经发展成糖尿病足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缺血性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三级、慢性肾功能不全。
喜的是,李海洋告诉王老先生,团队可以通过一种微创、可逆、可调节的神经调控技术来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并改善下肢血供和微循环。
这样既可缓解下肢疼痛,又能改善下肢供血、让腿脚恢复温热,延缓甚至避免由于下肢溃烂感染导致的截肢。
12月9日,在功能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梁庆华的指导下,李海洋团队顺利为王老先生实施了脊髓电刺激手术。
李海洋解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疼痛、麻木、灼烧或刺痛等,疾病初期多以双脚出现症状,而后逐渐向小腿、手部发展,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数据显示,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约占50%。
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止痛等药物治疗,溃疡伤口管理、生活方式调整等。对于严重下肢大血管狭窄患者,也可以通过血管腔内介入或外科手术等进行血管重建,改善下肢供血,缓解症状。
但仍有许多经过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选择脊髓电刺激手术。该技术利用在脊髓周围植入电极,通过微弱电刺激调节神经活动的方法,帮助患者解决难题,降低截肢率。
哪些患者适合脊髓电刺激疗法?1.经规范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药物不良反应较大的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患者。
2.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经有经验的介入血管外科医生评估,下肢动脉闭塞血管条件不适合做血管腔内治疗的患者(如尿毒症透析下肢血管广泛钙化、介入治疗效果不好等)。
3.已经实施了下肢血管腔内治疗,并经规范内科药物治疗,但下肢疼痛症状仍改善不佳,下肢及足部血运仍无法达到创面愈合要求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