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控制不住小便(糖尿病控制不住血糖会有什么后果呢)

协和泌尿外科周敬敏 0
文章目录:

尿频别只关注前列腺,糖尿病控制不好,也会导致尿动力不足

尿频别只关注前列腺!

1. 糖尿病控制不好,尿频也会加重。

2. 糖尿病不好会影响神经,最大的问题是影响膀胱的神经,导致膀胱收缩力量不足。当然,还有一点刚才没提,那就是糖尿病还需要控制。糖尿病长期控制不好,不是影响排尿。

3. 说糖尿病不好,小便不会痛快,会频,但它最大的问题是影响神经,尤其是影响膀胱的神经,这样膀胱收缩力量就会不足,包括敏感性也会不好。不好以后膀胱力量不足,前面前列腺再通,尿也会不好,会造成每一次滴滴答答。

4. 所以膀胱力量一定要改善,原因有很多,但糖尿病一定是很重要的因素。

专家答疑|血糖没控制好会致尿急尿频?

我爸爸75岁,患糖尿病多年。这段时间他突然出现尿急尿频,刚开始以为是前列腺增生,可前几天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血糖没控制好引起的膀胱病变,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渝中 何女士

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邓武权: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以表现在全身的各个系统,如果表现在泌尿系统,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膀胱感觉减退、收缩力减弱,出现排尿无力,膀胱中尿液不能被完全排出,残余尿量增多等。而且,血糖升高,尿中含糖量也增高,会增加泌尿系感染几率,进一步加重患者尿痛、尿急、尿潴留。

因此,若出现明显或久治不愈、反复出现的排尿障碍,要警惕是否患有糖尿病,到医院查查血糖,还可以查查膀胱B超。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尿急、尿频、尿不净等排尿障碍,往往提示血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且出现了神经损伤的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会慢慢毁掉肾脏!若有这5种早期症状,及早干预还能逆转

很多糖尿病患者最终都不是死于超高的血糖,而是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其他器官病变。

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等。

其中,糖尿病性肾病是高血糖引起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该病不仅会加重高血糖,控制不好还会演变成尿毒症,造成糖友死亡。

不过,好在该病变进程较缓,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以下5种症状,是肾脏受损的早期信号,若出现,务必及早干预,还来得及。

糖尿病是怎么把肾脏毁掉的?

在了解5种早期症状之前,我们先了解糖尿病是如何伤害肾脏的。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量变:出现了蛋白尿

我们的肾脏像一台清除代谢废物、毒物的过滤机器。

当体内血糖浓度过高时,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身体会刺激肾脏,让其过滤更多的血液,好让一部分血糖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不过,这就像是让一个滤水器超强度工作,过滤效果会慢慢变差,像蛋白质这样的有用物质也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2)质变:肾功能开始下降

肾脏过滤速度变慢,直接导致大量血糖堆积在肾脏血管中,造成血管损伤,肾功能下降。临床上,如果肾小球的滤过率小于60,基本可以判断为肾功能下降。

这5个症状,提醒你务必要开始关注肾脏健康

(1)腰酸、腰痛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脏血流量增加,负担过重,患者会出现腰酸、腰疼的感觉。

(2)出现尿蛋白或尿液中泡沫增多

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出现障碍,有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而尿蛋白增多时,尿液表面张力改变,常会漂浮一层细小泡沫,且不易消失。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泡沫尿。

(3)下肢、眼睑水肿

肾功能受损,身体里的水、钠无法排出,只好积聚在身体内。

如下肢、眼睑等部位,就容易出现浮肿。

(4)皮肤瘙痒

肾功能下降后,体内堆积的尿素、肝酐等代谢物只好堆积在体表,刺激皮肤,产生瘙痒感。

(5)血压升高

肾功能受损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会进一步损伤肾功能,二者互为因果。

这5件事做好,肾脏健康不恶化

(1)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可以减轻肾脏压力,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7.0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6.0~10.0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内。

(2)挑选安全的降糖药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阿卡波糖以及胰岛素都比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已经出现蛋白尿的糖友,只要肾小球的滤过率大于45,也是可以使用二甲双胍的。

(3)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

血压高的糖友降压药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

这两种药都是针对血管紧张素发挥作用的,能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

(4)避免高蛋白饮食

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适量补充建议以好消化的白肉为主。

(5)定期检查微量蛋白尿

2型糖友在确诊后要立即筛查是否出现肾脏病变,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确诊5年后筛查。筛查频率为1年1次。筛查内容包括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和血肌酐。

当尿蛋白呈阴性时,再测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尿蛋白更敏感,如果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钟,说明已经出现了早期糖尿病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