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肽糖尿病(胶原蛋白肽糖尿病人什么时候服最好)
朱翠凤:海洋胶原肽对改善糖尿病或有所帮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1日讯 “生物活性肽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性食品,从营养学研究的最新情况,对于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所帮助。”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教授朱翠凤在1月14日举办的食源性低聚肽营养与功能暨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这样表示。
国际糖尿病联盟曾经在2017年发布一组统计数据:全世界大概有4.25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45年全世界大概有6.29亿糖尿病患者。同时,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和美国,中国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20岁-79岁之间的糖尿病患者高达1.14亿。
朱翠凤教授介绍,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类型主要是Ⅱ型糖尿病,其主要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作用不敏感,也叫胰岛素抵抗所致。也就是说虽然这些糖尿病患者血液中有很多的葡萄糖,但是由于肝脏、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抵抗,导致机体葡萄糖利用障碍,导致肌肉、脂肪、肝脏等各个组织脏器实质上是处于缺乏葡萄糖的状态,因此,这些糖尿病患者更加渴望进食含糖的食物而造成恶性循环。
朱翠凤教授进一步解释到,Ⅱ型糖尿病血液中糖脂代谢的异常,血液中的糖基化终末产物、游离脂肪酸以及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使机体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炎症反应,这些都是外周组织发生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发病机制。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威胁其健康和生命的不仅仅是糖尿病人的空腹或餐后血糖水平,更关键的是糖尿病的心脑血管等并发症。诱发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主要与基因、生活方式以及肥胖和年龄都有密切关系的,治疗方案也应该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朱翠凤教授表示,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营养、生活方式、运动和药物(包括胰岛素注射)等手段,外科手术也成为近年来治疗过度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一个选择方案。目前,绝大多数患者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可是,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即使不断研发出来再好、再先进的药物,都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低血糖,高血压,恶心、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而外科手术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无论是药物还是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即使短期内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没有科学定量和均衡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方式作为前提,长期下来还是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近年来,海洋生物生物活性肽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性食品来源为营养学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来源于深海鱼皮等酶解后的生成的海洋胶原肽不仅具有可溶性强、分子量小、吸收率高等特点,还具有改善血糖、降低血压等独特的生物学活性。朱翠凤教授介绍说,她带领的团队研究了海洋胶原肽的短期调控血糖试验。试验结果,糖尿病患者餐间或者临睡前口服6克海洋胶原肽可以有助于改善餐后血糖水平和避免夜间低血糖发生。另外,团队还进行了糖尿病及其高血压合并症的患者口服海洋胶原肽三个月后试验,试验结果看,海洋胶原肽可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及其高血压等心血管并发症人群的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弹性,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水平。
朱翠凤介绍说,“我们还进一步深入地分析了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的辅助调节血糖、调控血脂和血管舒张压水平的作用,可能与海洋胶原肽的抗氧化、抵抗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等机制有关,同时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以及降低肌肉、肝脏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糖脂代谢等作用机制有关。我们后续还要做更深入地研究,进一步探讨海洋胶原肽对糖尿病防护的作用机制。”
据悉,本次会议是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北京市蛋白功能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颜如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广东中食营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食海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
糖尿病患者常伴发骨质疏松症 如何应对
【来源:福建卫生报】
糖尿病患者往往不知自己已合并骨质疏松,多是出现骨折了才来医院就诊。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导致钙吸收障碍;血糖控制不佳导致钙、磷等矿物质异常流失,进而导致骨质流失和骨质合成减少,最终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增高的代谢性骨病。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并发症的高伤残率增加了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困难,因此,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非常重要。
如何进一步明确骨质疏松诊断?
1.临床表现:许多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并无临床症状与体征,部分患者表现周身疼痛、腰背痛、浑身乏力,以及身高变矮、驼背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折,常见的部位为髋部、脊柱、腕部和肋骨。
2.骨密度检测:目前最为有用、最为可靠的检测技术是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骨密度:T值小于-2.5标准差则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如果骨密度的T值≤-2.5,而且合并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脆性骨折,可以诊断为严重的骨质疏松。
3.一般检验项目:包括生化指标,性腺激素、甲状腺功能、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血清Ⅰ型前胶原展开肽等。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则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有一项或多项异常。
4.骨代谢生化指标:主要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及骨转换标志物(BTMs),可反映骨转换状态,是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推荐使用的监测和随访指标。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案如下:
1.积极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使其达到理想水平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最重要措施。正常情况下,一天内的血糖波动幅度小于2~3mmol/L。每天与每天之间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一般在0.8mmol/L以内。尽量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内,可以将高血糖对骨代谢的影响降到最低。
2.基础补钙:钙剂和维生素D类药物:
成人推荐摄入量为每日 800mg元素钙,50岁及以上女性推荐摄入量为每日1200mg。维生素D3推荐摄入量为每日600IU,当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时,推荐剂量为每日1000~2000IU。在使用维生素D3时,应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避免高钙血症。
3.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按作用机制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双重作用药物、其他机制类药物及中成药。
(1)骨吸收抑制剂,双磷酸盐类抗骨质疏松药,如唑来膦酸,可以一年只用一次,连续3~5年,靶向抗骨质疏松药,如地舒单抗:每6个月注射一次,连续3~5年,均可有效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地舒单抗不影响肾功能和肝功能。
(2)降钙素:可减少破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量丢失,另外,还明显缓解骨质疏松、骨折引发的骨痛。鲑鱼降钙素有鼻喷剂和注射剂两种形式。
(3)中医治疗以补肾益精、健脾益气、活血祛淤为基本治则。指南推荐成药有骨疏康胶囊、芪骨胶囊等。
4.合理饮食: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饮食,需要在营养师及专科医生指导下,按身高、体重及活动量确定饮食方案。三餐定时定量,在种类选择上,宜选择对血糖影响较小的食物,宜食用粗杂粮,少食用精细粮,补充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注意减少或避免食用含草酸过多的蔬菜(如菠菜、空心菜、苋菜)、动物油、酒、咖啡和含咖啡因的饮料等。
5.合理运动:
鼓励进行多元身体活动,应进行包括有氧运动、肌肉强化和平衡训练活动在内的多元身体活动,应进行中等强度或更高强度的肌肉强化活动,科学、合理、恰当地运动,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平衡感,减少跌倒的概率,有助于降低骨折发生风险。
(作者:陈闻佳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R.J. (Dick) FitzGerald:研究豚鼻鱼蛋白或将帮助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8日讯 “针对糖尿病这种世界高发病症,在一些试验中,我们发现豚鼻鱼蛋白可能有降糖功效。”爱尔兰利墨瑞克大学教授R.J. (Dick) FitzGerald在1月14日举办的食源性低聚肽营养与功能暨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表示。
全球糖尿病学会以及世卫组织数据表明,整个世界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80年代患病人数在1.8亿左右,到了2014年已经达到4.2亿。而预计到2040年,全球会有6.42亿糖尿病患者。
据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与一般人群相似,通常不超过能量摄入量的20%。糖尿病患者由蛋白质提供能量的糖异生作用增强,所以蛋白质消耗增多,常呈负氮平衡,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的供给。而蛋白质的供应以优质蛋白为主。
“我们面临着糖尿病和血糖控制的应对问题,全球也要动用大量的资源去应对这个疾病。”以糖尿病为切入点,R.J. (Dick) FitzGerald团队对豚鼻鱼含有的蛋白质如何控制血糖的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
据R.J. (Dick) FitzGerald介绍,豚鼻鱼体型比较小,产量大却很少被食用,蛋白质含量高达16%。如果开发有生理功能的肽,豚鼻鱼是很好的原料选择。
R.J. (Dick) FitzGerald介绍,通过生成BPH蛋白水解物,在胃肠消化的体外模型里面对这种豚鼻鱼蛋白水解物进行分析,他们发现BPH降糖功能不是特别明显。经研究发现,该水解物在胃肠消化模型里会产生变化,和没有消化模型的环境里面的活性和表现不同。这就意味着,BPH跟胃肠里面其他的分泌物相关。考虑到这个因素,通过几组实验,R.J. (Dick) FitzGerald验证了BPH的降糖效果。他还表示,BPH可以达到更低的血糖含量并能够以最大的速度来增加血浆当中的胰岛素,这些研究成果对应对糖尿病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如果我们能对不同的肽进行研究并得到相应结果,验证一些肽作用的方式,也许就可以为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做出更大的贡献。”R.J. (Dick) FitzGerald表示。
军事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功能肽知识百问百答》一书中提到,科研人员曾以部分糖尿病患者为受试对象,进行过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对病人血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具有明显的辅助调节血糖的作用,它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从而增强胰岛素的活性,发挥调节血糖的效果。同时还发现,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还能够缩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整期,降低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
据悉,本次会议是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北京市蛋白功能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颜如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广东中食营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食海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