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糖尿病(糖尿病人喝什么茶)
给糖尿病患者推荐的6种中药代茶饮,还不快收起来!
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就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而中药代茶饮应该是我国茶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如菊花茶清头明目,苦丁茶除热降压,薄荷茶解暑清热,麦冬茶养肺利咽。这些保健茶不仅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还为我们养心怡神,祛病延年发挥了作用。
那么,中药代茶饮适合于糖尿病患者吗?一般的说来,糖尿病人是可以用中药代茶饮的,但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均适合或都需要,还是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决定,这同样要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是证用是药”,比如菊花茶用于肝热所致的眼睛红赤或眼睛分泌物多等证,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经常腹泻,属于脾虚证者,就不能饮用。又如人参茶适合于气虚体质的糖尿病患者,倘若用于肝火旺胃火盛的患者无异于火上浇油。还有苦丁茶,如给予胃寒患者就好比雪上加霜。所以不能认为中药代茶饮适合所有的糖尿病人。
患者如何自己选择适合的代茶饮?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茶:
1.糖尿病患者经常有口干舌燥、面红目赤等证,可饮用菊花茶、薄荷茶或莲子心茶以清热明目、清心肝火。
2.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出现便秘,可饮用决明子茶、麻子仁茶以润肠通便。
3.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出现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等脾虚可饮用大枣茶等。
4.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经常感到心烦急躁、头晕目眩、口苦舌干,可饮用菊花茶、薄荷茶或夏枯草茶,以清肝泻火降压。
5.糖尿病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出现心悸心慌者可饮用酸枣仁茶、合欢茶以养心安神。
6.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脂血症,可饮用决明子茶、姜黄茶、生山楂茶等以祛脂活血。
代茶饮的中药会不会影响西药的作用?传统中医认为茶水和药物不能一起用。不仅是西药,还包括了中药。主要是因为茶中有些物质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一般主张服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但我们说得是中药茶,这些中药茶是否可以和西药一起用,是否会影响西药的作用,目前还不得而知,在没有科学的依据之前,中药茶最好不要和西药一起服用,起码要间隔1小时左右。
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晓春
糖尿病人可以喝茶吗?怎么喝?
很多糖尿病人有喝茶的习惯,一般规律是春夏喝绿茶、白茶,秋冬喝花茶,不知道这样合适?糖尿病人四季喝什么样的茶好?喝茶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其实,糖尿病人可以喝茶,这也是很多专家的研究结论。茶,它不仅给人体补充足够的水分,其中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茶碱、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而且茶有提神、健脑、利尿、降压、降脂等多种功效,但睡前最好不要喝浓茶。
糖尿病患者的病征是血糖高,口干口渴,乏力。实验表明,饮茶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且有止渴、增强体力的功效。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白茶是最佳的选择。这是因为白茶在加工中未经炒、揉,茶中所含的多糖类物质基本未被破坏,而茶多糖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功效。尤其是陈年的老白茶,其药用价值更高,降糖效果更佳。
动物实验表明,白茶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糖代谢,对动物有辅助降血糖的作用。人体试食观察结果表明,5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饮用白茶30天,口渴、多饮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下降,胰岛素分泌上升,说明白茶有降血糖的辅助作用。
有道君平时也是嗜茶如命之人,什么茶都喝。有时与朋友聊天饮白茶,或泡或煮,都是一种享受。会很快就有饥饿感,当饮到一定量时,有时甚至手还会微微颤抖,这其实就是血糖降低的体现。这是有道君的亲身感受。可见白茶在降糖方面的效果是较为显著的。
糖尿病患者喝绿茶,也是不错的。饮茶量可稍增多一些,一日内可数次泡饮,使茶叶的有效成分在体内保持足够的浓度。很多茶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离子,对身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是绿茶,经过长期的科学试验证明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预防恶性肿瘤与心脏疾病,并能够提高自身免疫功能。
“喝茶有道”自媒体个人微信:hyn365,茶叶爱好者可交流切磋。
茶与糖尿病
《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还创造了与茶相关的茶文化,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
茶叶是一种富含可溶性纤维黄酮类单宁和多酚的功能性植物,早在1980年,我国就有了关于茶叶治疗糖尿的相关报道。现代药物机制及分子化学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茶多糖等其他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辐射等显著功效,可以降低罹患癌症、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大量关于茶叶成分的相关研究发现,茶叶中的成分可以通过影响糖代谢和胰岛素的信号转导,从而潜在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1.茶多糖
茶多糖( tea polysaccharides TPS)是茶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我国和日本民间自古就有泡饮粗老茶叶治疗糖尿病的历史,且认为茶叶越粗老,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越好,这可能与TPS中含有调节糖代谢过程的相关酶有关。研究表明,绿茶中的TPS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高剂量的普洱茶多糖比低剂量的普洱茶多糖降血糖效果更显著。研究发现,TPS 可以增强肝葡萄糖激酶活性,同时通过抑制a-葡萄糖苷酶和a-淀粉酶活力及小肠刷状缘囊泡葡萄糖的转运能力,来延缓小肠对糖的吸收。
2.茶多酚
茶多酚( tea polyphenols,tP)是茶叶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清除自由基等生理功能。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TP对糖尿病的预防功效显著。茶叶中多酚类物质主体成分儿茶素,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可有效改善氧化应激,高剂量的EGC通过抑制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来调控B细胞胰岛素分泌,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谷胱甘肽(GSH)是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剂之一,TP能有效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加糖尿病小鼠肝脏内的GSH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从而减少体内脂质过氧化,调节糖尿病患者体内脂代谢异常。与此同时,TP对糖尿病并发症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TP可有效抑制血清SOD早期水平的下降,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延缓肾脏损害的发生。TP的抗氧化性质也可以减缓高血糖的继发效应,保护心肌。另外,有研究证实茶多糖与茶多酚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后,在控制血糖方面,甚至优于格列本脲等降糖药物。
3.茶色素
茶色素通常分为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类,其中,水溶性色素对糖尿病的预防有一定作用。研究表明,红茶中提取的茶黄素、茶红素及茶褐素等水溶性色素所含有的多元酚类物质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糖尿病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茶色素还能改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可有效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血流,缓解微循环障碍。一些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和茶色素联用,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目前,茶色素已经被开发成胶囊,应用到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当中,特别是伴有微循环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
4.其他成分
茶叶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是多种茶叶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TPS、TP、茶色素有一定的降糖效果外,茶叶中的其他物质对治疗糖尿病也有积极作用。茶叶中的咖啡因可通过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促进肾上腺素水平上升,从而引起胰岛素水平增加,进而调节血糖水平,同时,咖啡因能调节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脂质代谢作用来影响内分泌系统。茶叶中的维生素C对保持微血管的正常坚韧性和通透性有一定作用,因而本来微血管脆弱的糖尿病患者,通过饮茶可使其恢复正常功能。维生素B1是促进糖分解代谢不可缺少的酶,而饮茶对维生素B1的补充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预防糖代谢障碍的发生。茶叶中的泛酸在糖类、蛋白质及脂肪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茶叶类黄酮物质可通过改善心肌胶原质特性,来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病。
1.不饮用过浓的茶
浓茶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研究发现,患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甚至发生恶性心律失常。
2.临睡前不饮茶
很多人睡前饮茶后,入睡十分困难,严重者甚至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特别是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更应注意。
3.进餐时勿大量饮茶
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类制品时不宜饮茶,这是因为茶叶中的茶碱及鞣酸会和奶类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形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综上所述,饮茶对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都有诸多好处,但任何事情都要遵循适度原则,饮茶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