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v3(糖尿病v期能活多久)
老年“糖友”接种流感疫苗好过冬
来源:健康报
图集
“老年糖尿病患者一旦罹患流感,救治难度明显增大,推荐大家最好在10月底前接种流感疫苗。”日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组织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编写并发布《秋冬季节老年糖尿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的中国专家建议》。
据了解,我国是老年糖尿病人最多的国家,患者超过3550万人。纪立农指出,根据临床经验,冬季因为气温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血糖波动,低血糖发生风险增加,因急性并发症等导致死亡的风险也会增加。而受免疫反应降低、肺功能顺应性下降等因素影响,老年人又是罹患流感的高危人群。
“老年糖尿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纪立农介绍,一项纳入6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成人和老年糖尿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6%。另一项纳入了11项观察性研究的系统综述显示,在17万名接种流感疫苗的糖尿病患者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全因住院风险减少23%,因流感或肺炎住院风险减少45%。
据悉,国内已上市的适宜老年糖尿病患者接种的流感疫苗为流感灭活疫苗(IIV),分为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和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有研究显示,流感疫苗接种后在老年人群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29/10万,表明流感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纪立农表示,整个流感流行季节均可进行接种。
值得关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将老年和慢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率目标设定为75%,但我国接种率仅为2%。有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公众对流感疫苗认知不足、医务人员推荐少、接种服务可及性低和缺乏公共财政支持等。纪立农呼吁,加强医务人员向糖尿病患者推荐接种流感疫苗的力度,以提高接种率。(记者王潇雨)
责任编辑: 宫晓倩
老年“糖友”接种流感疫苗好过冬
“老年糖尿病患者一旦罹患流感,救治难度明显增大,推荐大家最好在10月底前接种流感疫苗。”日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组织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编写并发布《秋冬季节老年糖尿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的中国专家建议》。
据了解,我国是老年糖尿病人最多的国家,患者超过3550万人。纪立农指出,根据临床经验,冬季因为气温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血糖波动,低血糖发生风险增加,因急性并发症等导致死亡的风险也会增加。而受免疫反应降低、肺功能顺应性下降等因素影响,老年人又是罹患流感的高危人群。
“老年糖尿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纪立农介绍,一项纳入6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成人和老年糖尿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6%。另一项纳入了11项观察性研究的系统综述显示,在17万名接种流感疫苗的糖尿病患者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全因住院风险减少23%,因流感或肺炎住院风险减少45%。
据悉,国内已上市的适宜老年糖尿病患者接种的流感疫苗为流感灭活疫苗(IIV),分为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和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有研究显示,流感疫苗接种后在老年人群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29/10万,表明流感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纪立农表示,整个流感流行季节均可进行接种。
值得关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将老年和慢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率目标设定为75%,但我国接种率仅为2%。有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公众对流感疫苗认知不足、医务人员推荐少、接种服务可及性低和缺乏公共财政支持等。纪立农呼吁,加强医务人员向糖尿病患者推荐接种流感疫苗的力度,以提高接种率。
记者 王潇雨
49岁女子突然中风被抢救 起因竟可能是颈部按摩
日前,49岁的阿华(化名)在乘公交车时突然感到一阵头晕,走路不稳,最后摔倒在地。路人赶紧帮她拨打120,救护车把她送进了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接诊的神经内科医师检查阿华的症状和体征,发现符合中风的特征。幸好经过一系列抢救和治疗,阿华转危为安。
医生表示,49岁对中风患者来说算是“年轻”的了,阿华身体也没有其他毛病,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中风呢?经过进一步了解,医生分析后认为,阿华之所以中风可能是发病前几天接受过颈部按摩所致!
血液上不了脑引发中风
当天阿华被送到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时,已经出现构音障碍、眼球活动受限、悬雍垂左偏和咽反射减弱等后循环脑梗塞的症状和体征,因为尚在4.5小时的溶栓窗口期内,在入院后29分钟就及时得到了静脉溶栓,但阿华的病情却逐渐加重,还出现了神志模糊、嗜睡等症状。
颅脑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阿华脑内的一条大血管——基底动脉完全堵塞了,因此溶栓治疗效果有限。医务人员经过讨论制定治疗方案,紧急为阿华做了全脑血管造影 基底动脉机械取栓术,把堵塞血流的栓子取出。手术过程中,医生发现阿华颈部的优势椎动脉V3段夹层,合并开窗畸形,血流无法流到脑部,导致脑内的基底动脉出现继发性栓塞。经医院团队积极抢救,阿华神志逐渐转清,饮水呛咳、构音障碍也基本好转,病情转危为安,大约10天后出院时,已经基本康复。
起因竟可能是颈部按摩
“我们平时接诊的脑卒中患者,多数是五六十岁以上的。49岁在脑卒中患者里,相对年轻。而且,她本身也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风险因素,我们就考虑,她发生卒中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呢?”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戴建武介绍,中青年脑卒中除了要考虑有无血压高、血脂高、糖尿病相对常见病因,还要考虑有无其他原因,比如结缔组织疾病、动静脉畸形、心脏卵圆孔未闭等。
但是经过检查和追问病史发现,阿华并没有上述情况。医生再深入了解,得知阿华在病发前几天曾经做过颈部按摩。神经内科团队讨论分析认为,阿华的椎动脉很可能是在按摩时遭外力损伤,血管内膜受损后血流进入血管内膜和外膜之间形成“夹层”,形成畸形,椎动脉这一处的血液流动因此被切断、阻塞,无法继续流到脑部,进而导致后来的脑梗塞,也就是缺血性中风。
不主张做颈部按摩
阿华的病例并非个案。“我们在和其他医院交流中,知道其他医院也收过这一类按摩后出现后循环脑梗塞的病人。作为医生,我并不主张对颈部进行按摩,这是非常危险的。”戴建武表示。
他解释,颈部有重要的血管经过,颈部的左、右两个椎动脉通过枕骨大孔进入颅腔后,沿延脑的前外侧面上升,在桥脑下缘中线处汇合而成的基底动脉,也是脑内的一根大血管。
可是很多按摩从业人员不一定非常了解人体解剖结构,位置、力度把握不好,很容易造成“误伤”。一些老人椎间盘有问题,按摩时如果手法不恰当,有可能会加重椎间盘膨出。因此戴建武建议,最好不要按摩颈部,以按摩肌肉为主,避开重要的血管。(全媒体记者伍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