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漏蛋白(糖尿病肾病漏蛋白尿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会慢慢毁掉肾脏!若有这5种早期症状,及早干预还能逆转
很多糖尿病患者最终都不是死于超高的血糖,而是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其他器官病变。
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等。
其中,糖尿病性肾病是高血糖引起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该病不仅会加重高血糖,控制不好还会演变成尿毒症,造成糖友死亡。
不过,好在该病变进程较缓,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以下5种症状,是肾脏受损的早期信号,若出现,务必及早干预,还来得及。
糖尿病是怎么把肾脏毁掉的?
在了解5种早期症状之前,我们先了解糖尿病是如何伤害肾脏的。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量变:出现了蛋白尿
我们的肾脏像一台清除代谢废物、毒物的过滤机器。
当体内血糖浓度过高时,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身体会刺激肾脏,让其过滤更多的血液,好让一部分血糖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不过,这就像是让一个滤水器超强度工作,过滤效果会慢慢变差,像蛋白质这样的有用物质也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2)质变:肾功能开始下降
肾脏过滤速度变慢,直接导致大量血糖堆积在肾脏血管中,造成血管损伤,肾功能下降。临床上,如果肾小球的滤过率小于60,基本可以判断为肾功能下降。
这5个症状,提醒你务必要开始关注肾脏健康
(1)腰酸、腰痛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脏血流量增加,负担过重,患者会出现腰酸、腰疼的感觉。
(2)出现尿蛋白或尿液中泡沫增多
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出现障碍,有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而尿蛋白增多时,尿液表面张力改变,常会漂浮一层细小泡沫,且不易消失。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泡沫尿。
(3)下肢、眼睑水肿
肾功能受损,身体里的水、钠无法排出,只好积聚在身体内。
如下肢、眼睑等部位,就容易出现浮肿。
(4)皮肤瘙痒
肾功能下降后,体内堆积的尿素、肝酐等代谢物只好堆积在体表,刺激皮肤,产生瘙痒感。
(5)血压升高
肾功能受损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会进一步损伤肾功能,二者互为因果。
这5件事做好,肾脏健康不恶化
(1)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可以减轻肾脏压力,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7.0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6.0~10.0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内。
(2)挑选安全的降糖药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阿卡波糖以及胰岛素都比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已经出现蛋白尿的糖友,只要肾小球的滤过率大于45,也是可以使用二甲双胍的。
(3)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
血压高的糖友降压药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
这两种药都是针对血管紧张素发挥作用的,能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
(4)避免高蛋白饮食
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适量补充建议以好消化的白肉为主。
(5)定期检查微量蛋白尿
2型糖友在确诊后要立即筛查是否出现肾脏病变,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确诊5年后筛查。筛查频率为1年1次。筛查内容包括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和血肌酐。
当尿蛋白呈阴性时,再测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尿蛋白更敏感,如果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钟,说明已经出现了早期糖尿病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尿里有蛋白,蛋白尿不用在担心了!给你一个调理方法,降低尿蛋白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尿液是身体健康的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隐藏的健康秘密。而“尿里有蛋白”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有点吓人。毕竟,蛋白质是身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怎么能“偷偷溜走”呢?但别急着慌张,今天我会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带你了解蛋白尿的真相,并教你一个简单有效的调理方法,帮助你降低尿蛋白,重新拥有健康的肾脏。
蛋白尿,不一定是病!先别急着对号入座,看到“尿里有蛋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糟了,我是不是得了肾病?”但事实上,蛋白尿并不总是疾病的信号。
蛋白尿,本质上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标。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肾脏是个“高水平的过滤器”,它会把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挡在血液中,只有一些小分子废物,比如尿素、肌酐等,才会被排出体外。但有时候,这个“过滤器”可能会短暂“失灵”,导致蛋白质漏出来。
举个例子:当你剧烈运动后,或者在感冒发烧的时候,肾脏可能“过劳”,这个时候蛋白尿就会出现。但这种情况通常是短暂的,等身体恢复后,尿蛋白自然就会消失。
所以,蛋白尿分为两类: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前者是短暂的,无需过多担忧;后者则可能是肾脏疾病的信号,需要特别关注。
如何判断蛋白尿的严重性?生活中,很多人可能在体检单上看到“ 1蛋白尿”或“微量蛋白尿”。这个时候,不要过度紧张。蛋白尿的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 微量蛋白尿( 1或更低):可能是生理性蛋白尿,也可能是肾脏早期损伤的信号。
- 中度蛋白尿( 2):需要进一步检查,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有关。
- 大量蛋白尿( 3或以上):高度怀疑是肾病,需尽快就医。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情况,可以通过晨尿检查进一步判断。晨尿是一天中最“纯净”的尿液,能够排除很多偶然因素,比如运动、饮食等的干扰。
肾脏的健康,就像一座大坝。如果大坝稳固,水流(血液)中的“贵重物品”(蛋白质)就不会轻易流失。但如果大坝出现裂缝,蛋白质就会被“冲走”。那么,这些“裂缝”是怎么来的呢?
1.高血压:血管的慢性“侵蚀者”高血压是蛋白尿的常见原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破坏肾脏的微小血管,使它们的“过滤功能”变差,导致蛋白质漏出尿液。数据显示,30%-40%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伴随蛋白尿。
2.糖尿病:肾脏的“沉默杀手”糖尿病会损伤肾小球(肾脏的过滤单元),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这也是蛋白尿的重要病因之一。根据《柳叶刀》的一项研究,全球约30%-5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蛋白尿。
慢性肾炎是一种免疫系统问题,导致肾脏的过滤功能受损。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逐步发展为肾衰竭。
4.生活作息:肾脏的“隐性负担”除了疾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比如熬夜、过度劳累、高盐饮食,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间接导致蛋白尿的发生。
调理蛋白尿,从生活开始听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如果我有蛋白尿,该怎么办?”别急,以下这些方法,既能帮助你降低尿蛋白,也能保护肾脏健康。
如果你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一定要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目标值一般是:
- 血压:<130/80 mmHg
- 空腹血糖:4.4-7.0 mmol/L
控制好血压和血糖,不仅能保护肾脏,还能减少蛋白尿的发生。
2.低盐饮食,肾脏的减压法盐吃多了,会让肾脏“加班加点”,高血压也可能随之而来。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大概是一小勺的量)。可以多用天然调料,比如姜、蒜、柠檬汁,来提升食物的风味。
3.优质蛋白饮食并不是所有蛋白质都适合肾病患者。选择“优质蛋白”,比如鸡蛋清、鱼肉、牛奶,能减少肾脏的负担。同时避免过量摄入红肉、动物内脏等。
每天适量喝水,可以帮助肾脏排出废物,但不要“强灌”。一般来说,每天1500-2000毫升的水足够了。
5.规律作息,少熬夜熬夜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肾脏的修复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是保护肾脏的关键。
6.运动适度,不要过量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血压和血糖,但过度运动可能导致生理性蛋白尿。建议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比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如果你已经有蛋白尿,不要忽视定期复查。通过尿常规或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肾脏的状态。
结语:肾脏健康,从现在开始尿里有蛋白,可能只是身体的一次“小警告”,提醒你是时候对肾脏好一点了。记住,肾脏的健康掌握在你每天的选择中:少一点盐,多一点水;少一点熬夜,多一点规律;少一点压力,多一点关爱。
身体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它不会轻易背叛你,但也需要你的呵护。亲爱的读者,你愿意从现在开始,给肾脏多一点爱吗?
参考文献
《柳叶刀》:全球糖尿病肾病研究
中华医学会:《慢性肾病管理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建议》
中国CDC:《高血压与慢性肾病相关性研究报告》
从中医角度讲肾脏为什么会漏蛋白
蛋白尿是什么?卢主任道出真相,30 秒给你说清楚。
1. 首先要弄清楚尿里边露出蛋白基本原理。
2. 从中医角度观点认为,肾是封藏,射精胃里的肾则主则封藏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经而藏之。如果一旦肾虚了,封藏功能减弱了或者丧失了,精华都外泄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就是蛋白尿漏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