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糖尿病尿酮体(孕期糖尿病尿酮体1+怎么治疗)
产科医生笔记之危及母儿生命的糖尿病酮症
今天的这个胎死宫内的产妇没有哭,没有闹,因为她知道医生没有责任。
几天前,因为血糖控制不满意,医生建议住院,她认为医生多事,吓唬她,拒绝住院,甚至跟医生发生争执。连着几天,医院每天都给她打电话催促她来住院,并且通知了社区医院到家里追访,她依然我行我素。直到今天,觉得胎动消失了,才来医院,胎儿已经死亡。化验检查尿酮体( ),血糖21mmol/L,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再仔细问她,近两天有恶心、乏力、头晕等,自己以为是天气热造成的,没有就诊。
糖尿病的产妇,出现恶心、乏力、头晕,加上血糖高于正常,尿酮体阳性,血气提示酸中毒,这就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这是一个糖尿病合并妊娠的产妇,多囊卵巢综合征,好不容易通过促排卵怀上了,孕早期首次产检就给她查了糖耐量,诊断为糖尿病。刚开始还挺配合医生的治疗,28周以后,自认为不会有什么危险了,就不用胰岛素了,不监测血糖了,结局就这样了。我想此刻的她一定追悔莫及吧。
这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一个产妇,跟她一样,肚子里的宝宝因为妈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死亡。那时候,不常规查糖耐量,产前检查也不是很规范。记得当时那个产妇的丈夫找到科主任,说:“孩子已经死了,再怎样也无法补救,我不想追究医院,只希望以后你们医生能从这件事上吸取教训,不要再发生在其他孕妇身上。”
现在产前检查已经要求所有孕妇都做糖耐量试验,对高危的孕妇(多囊卵巢、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首次产检就要做,甚至还要重复做,目的就是及时发现血糖异常,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
但是,有不少的孕妇对这项检查并不重视,检查不按规范进行,甚至上网查什么通过攻略,或者监测血糖的时候少吃,不监测了就放开了吃,好像结果是给医生看的,还有的干脆拒绝检查,觉得自己不会有什么事儿:
要知道,轻视血糖问题,胎儿有可能因为母亲血糖控制不好而发生缺氧,甚至死亡,就像我上面提到的那个产妇一样,到时候后悔也晚了。
高血糖对母胎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1、对母亲的影响
流产发生率增加
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增加,糖尿病伴有微血管病变尤其是肾脏病变时,一半以上会发生
容易发生感染
羊水过多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母亲死亡的主要原因
2、对胎儿的影响
巨大儿或者胎儿生长受限
胎儿窘迫
胎死宫内
胎儿畸形
3、对新生儿的影响
呼吸窘迫综合征
低血糖
成年后代谢性疾病风险增加
注意:上述的影响多发生在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糖尿病的情况下。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医生让您查血糖,监测血糖是为了多收费,是吓唬人。
糖耐量检查注意事项在百度上一查,关于糖耐量的攻略、秘籍、宝典有很多,但我必须告诉您,按照规范进行检查,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1、禁食至少8小时,不能喝茶及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不做剧烈运动;
2、检查前连续3天正常饮食,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g;
3、检查前3天需要停用可能影响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比如双克)、β受体拮抗剂(比如倍他乐克)、糖皮质激素等;
4、检查时,服糖前先抽一次静脉血,然后5分钟内口服含75g葡萄糖的液体300ml,从开始喝第一口糖水计算时间,抽取服糖后 1、2小时的静脉血;
5、检查前和检查期间不能大量喝水,少量喝水、润喉是可以的;
6、检查期间要安静地坐着、不能运动或者利用抽血等待的时间去做其他检查,更不能抽烟。
注意:
如果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者( 一级亲属(父母)患2型糖尿病、以前怀孕就是妊娠期糖尿病、以前生过巨大儿(8斤及以上)、多囊卵巢综合征;空腹血糖反复阳性)第一次产前检查就要做血糖检查;如果没有以上问题,检查时间为24-28周;如果正常,但后来出现胎儿较大,孕妇体重增长快,应在妊娠晚期重复检查。
监测血糖注意事项千万不能这样:
给医生看的血糖记录单从来都是正常的,但一查糖化血红蛋白就不正常,不用说,就是“蒙混过关”。
1、刚刚发现血糖高,应先在营养门诊或者产科门诊就诊,让医生教给您怎么吃,怎么运动,然后饮食加运动治疗3天后做大轮廓试验(监测血糖7次,包括三餐前30分钟、三餐后 2小时和夜间血糖,同时查尿酮体);
2、血糖控制不好,或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应每日监测血糖7次,包括三餐前30分钟、三餐后2小时和夜间血糖;
3、血糖控制稳定者,每周应至少行血糖轮廓试验 1 次,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4、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每周至少监测 1 次全天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共 4 次。
注意:
平时怎么吃的,怎么运动的,监测血糖的那一天也要一样;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应控制在餐前≤5.3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夜间血糖不低于3.3mmol/L,糖化血红蛋白应<5.5%;
孕前糖尿病的孕妇血糖控制在餐前、夜间血糖及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 3.3-5.6mmol/L,餐后峰值血糖 5.6-7.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
无论是妊娠期糖尿病还是孕前糖尿病,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不能达标时,应及时加用胰岛素。
综上,只要您按照医生的嘱咐该做糖耐量的时候就做,该监测血糖的时候就测,而且按规范做,按规范测,将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内,就不会发生上面说到的这样那样的并发症,尤其不会发生危及母儿生命的酮症酸中毒,另外,提醒糖尿病的孕妇,如果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不适,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查尿酮体,排除酮症酸中毒。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 [J] .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 8 ): 561-569.
怀孕期间孕妈妈什么情况下需要查尿酮体?
在正常情况下,怀孕期间孕妈妈是不用检查尿酮体的。
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强烈的早孕反应,呕吐严重,就有必要必要检查尿酮体,看看是否有饥饿性酮体。
另外,有些孕妈妈患有糖尿病,妇在怀孕期间定期检查尿酮体。可以及早发现酮血症,有助于预防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怎么查尿酮体呢?
尿酮体是通过留取尿液检测的。在检测的前几天,尽量做到生活规律、营养搭配合理、体力消耗不能过大,空腹时间不能太长。
在留取尿液的过程中,尽量留取中间那段尿,装尿液的容器最好用医院的一次性耗材。如果在家自行检测尿酮体,要选择清洁、无渗漏、无颗粒、无污染的容器。
留好尿液后,需要尽快检测,最好在半小时之内检测,最长不超过 2 小时。
尿酮体阳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孕期出现尿酮体阳性,多见于以下几种原因:1.糖代谢异常时,有些孕妈妈患有糖尿病,就可能引起脂肪分解增加,导致尿酮体阳性。
2.饥饿性酮体,当碳水化合物摄入急剧减少时,如禁食过久、饥饿、剧烈呕吐,剧烈运动、寒冷等,也会引起脂肪分解增多,出现尿酮体阳性。
3.可能是使用了含游离巯基基团的药物,如卡托普利等,引起的尿酮体假阳性。
这些需要专业的医生去判断,按医生说的做,就会没问题的。
必学技能|孕期尿检有哪些注意事项?手把手带你解读尿检报告
自确诊怀孕后,大大小小的检查就随之而来,其中尿常规更是每次产检都必须检查的项目。
满是符号的报告单可难倒了不少的妈妈,今天就抽空给大家讲讲尿常规报告单里的学问。
注意正确留尿因错误留尿导致报告不准确,需浪费时间及金钱来重复检测的事情时常发生。为保证结果的精准性,请孕妈妈们一定要“留对尿”!
孕妈妈在留取尿标本前,最好不要空腹并且要多喝水。在空腹的情况下留尿,有可能会导致尿比重较高,且白细胞和尿蛋白也有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的情况,所以记得吃好早餐再来留尿。
留尿时,有条件最好先清洗或擦拭外阴,在不间断排尿的情况下留取中间的一段装进尿杯即可,在把尿杯的标本倒入尿管时要注意手不要接触尿杯内侧,并马上送检。如果放置时间过长,尿液里的细胞比如红细胞或白细胞会破坏,而细菌会大量生长。
尿比重
反映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但是容易受到较多因素影响,比如饮水。健康成人随机尿1.003-1.030(不同医院会可能有微小差别)。因容易受年龄、饮水量、出汗等多因素影响,连续测定尿比重比一次测定更有价值。
尿糖(葡萄糖)
生理情况下,正常人血糖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尿中葡萄糖是阴性的。但如果孕妈妈肾脏排除糖的阈值改变,是可能出现尿糖阳性的。但是如果连续几次尿常规的尿糖都呈阳性,那么就考虑碳水、甜食等是否吃得过多,需要及时控制。
白细胞
怀孕后白细胞增高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如果超过500就需要引起警惕。一种是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引起,医生会结合受检者平时是否有尿频、尿痛等症状来综合考虑。另一种是阴道分泌物对尿液的污染问题,必要时可以留取清洁中段尿复查。
红细胞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结石出血、尿路出血等原因所致。也有可能是阴道出血、痔疮出血,留尿时污染导致的。
尿酮体
正常情况下身体的能量由糖类提供,当糖类摄入不足或利用障碍时,脂肪被分解提供能量,产生大量酸性的代谢产物称为酮体。正常人尿中酮体含量极少,一般定性试验为阴性。孕妇的尿中出现酮体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进食不足引起的,通俗讲就是饿的,这种情况及时进食复查即可,如果是早孕期的妊娠剧吐导致无法进食,则需要及时治疗;另一种情况是妊娠糖尿病,尿中可出现大量酮体,导致酮症酸中毒,严重的可出现糖尿病昏迷。需要注意的是,酮体可以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在长时间大量酮体的作用下,会增加胎儿宫内缺氧的风险。所以,一旦发现尿中有酮体存在,需要积极查找原因,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尿蛋白
尿蛋白正常来说是阴性,当尿蛋白阳性时,常提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高危疾病,如果孕期出现尿蛋白,并且血压增高,手脚及面部水肿,应该进一步检查是否患有子痫前期,这是一种威胁母子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常见问题,需要及时诊治。
胆红素和尿胆原
正常人尿胆红素为阴性,尿胆原为阴性或弱阳性。
关于尿常规的报告解读就说这么多,以后大家看到自己的尿常规自己就可以先大致看懂啦。把文章分享出去吧,让更多孕妈妈get到这个小技能。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账号,我会用孕产干货陪伴大家度过孕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