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我的是糖尿病(我的糖尿病大腿肉皮疼)

血糖字救 0
文章目录:

当糖尿病找上门,我对并发症的恐惧与挣扎

我自从确诊糖尿病之后,心里老是担心会不会出现并发症,整天忧心忡忡的。作为一名患者,我深深理解被确诊时的惶惑与不安。记得确诊当天,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失明”、“截肢”、“尿毒症”这些恐怖的词语在耳边嗡嗡作响,仿佛被命运宣判了缓刑。

后来我慢慢了解到,其实得了糖尿病不一定就会有并发症。如果能从一开始就重视起来,积极去控制血糖,那并发症也许就能离我们远远的。要是像我刚开始那样,觉得没什么大不了,饮食不控制,药也不按时吃,血糖总是像坐过山车一样,那并发症很可能就找上门了。

糖尿病的并发症可不止一两种。大血管病变方面,像脑梗、心梗,都可能是高血糖这个“小恶魔”捣的鬼。微血管病变像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想想这些就觉得可怕。

我住院的时候就有一开始和我一样对糖尿病没什么重视的病友,还是该吃吃该喝喝,才过几年就因为并发症住院了。不过也有那种特别自律的糖友,十几二十年过去了,还是健健康康的,没出现啥并发症。他跟我说,只要心里有意识,把控糖当成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就不怕那些并发症。

我现在也在努力改变自己,定期监测血糖,按时注射胰岛素。饮食、运动也都很有规律。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和并发症说再见!

我患糖尿病28年,血糖平稳无并发症,总结了“四不原则”!

#秋日生活打卡季#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慢性疾病。

我院里有一位张伯,是糖龄28年的老糖友了,他的血糖控制稳定,也没有并发症,我们常说他以后是位“高寿”糖友,那他这些年是如何把血糖控制好的呢?张伯总结出了以下“四不原则”,令人受益匪浅!

1,心不慌

人的思想情绪与糖尿病有很大关系。患病不怕,怕就怕终日笼罩在阴影里不能自拔,这就有可能导致小病成大病,大病难治愈。

我的心态比较好,虽然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但是只要积极治疗,就能控制好血糖。面对糖尿病,我比较坦然,不让糖尿病成为自己的精神负担!

2,嘴不贪

对于动物性脂肪食物(尤其是肥肉),我坚决不吃,因为肥肉消化不了就会转化为糖。当然,我并不是荤菜一点都不沾,而是合理饮食,注意食物搭配和营养平衡。

下面是我每天的一日三餐:

早饭:喝1杯掺了牛奶的豆奶,2个水煮鸡蛋.

中饭:3两米饭,一些蔬菜,荤素搭配。

晚饭:2两面条,清淡小菜。

为了不让食欲冲动,大小宴席我一律不参加,烟酒更是不沾边。

3,药不断

对于我来说,坚持服药是很关键的。症状明显时药量大一些,症状缓解时仍要用药,只不过药量减少一些,不敢轻易停药。

我以前就吃过停药的苦头:血糖很稳定的那一段时间,自认为已治愈,于是擅自停药,3个月后又开始复发,很深刻的一次教训!

4,身不懒

我早上6点准时起床,饭后散步20分钟,然后做一段保健操。晚饭后也会外出散步半小时。每晚9~10点睡觉。这种生活状态不仅有利于放松情绪,还有助于增强体质。

控糖总是离不开饮食、运动、心态等方面,张伯总结的"四不原则"也包括这几方面,糖友能坚持这些健康的习惯,对控制血糖和延缓并发症进程都是大有益处的!

#糖尿病##控糖##糖尿病饮食##故事#

确诊糖尿病,我是怎么从茫然无措到坦然面对的呢?

自确诊糖尿病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从最开始的恐惧、彷徨、迷茫到现在的坦然面对,我是怎么一步步做到的呢?

的确,在最开始确诊的时候,我真的是不敢相信,也非常害怕。但是当看到确诊书的时候我沉默了,想到了之前种种生活中的不好的习惯,比如长期熬夜,把饮料当水喝。现在有了这样的结果也不能去抱怨什么了。

既然已经是事实了,就只能去面对了。从开始的各种不习惯,各种害怕,害怕每天注射胰岛素、害怕每天测血糖扎手指。到现在已经慢慢习惯了,觉得也没有什么了。开始总是钻在我为什么会得糖尿病这样的问题当中出不来,每天也非常的痛苦,到后来不得不去接受了,我发现最主要的是我的心态发生了改变!因为糖尿病是个慢性疾病,要靠平时去改变各种不好的习惯,生活也慢慢的变得规律了,整个人好像换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好像重新活了一次。

其实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带来的并发症。但人就是这样,你越是害怕某种结果,这种结果就越是会找上你。就像很多绝症患者,在自己不知道自身患有绝症的时候,会活的很好,但一旦知道自己患有绝症,很快就不行了。其实就是内心崩溃了。所以面对疾病的时候我觉得心态最重要。

我现在的状态就是,不去想那么多,该是怎样的结果就是怎样的结果,我只要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走下去,管它那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