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会胖吗(糖尿病人怎么能胖起来)

药师方健 0
文章目录: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人会发胖,有些糖尿病人却骨瘦如柴?医生这么说

作者简介:方健

2003年获执业医师资格证书,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2012年获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岗位证书。现为三甲医院副主任药师,临床药师。

社会任职: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

头条号 药师方健,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健康领域创作者。

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其中的“一少”就是体重减轻,所以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糖尿病人都会比较瘦。但在现实当中,大部分糖尿病人都比较肥胖,只有小部分患者会消瘦,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人会发胖?

大部分患者首先是因为肥胖引发的糖尿病,而且占了2型糖尿病的绝大多数。

肥胖会增加体内游离脂肪酸含量,游离脂肪酸水平能够干扰葡萄糖代谢的多个环节,导致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下降,还会对胰岛β细胞产生脂毒性,一定程度上影响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导致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又是人体内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所以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或不能被利用,就会引起糖尿病发生。

另外,体内过高的血糖不能被分解利用,部分又会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加重肥胖,形成了恶性循环。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人却骨瘦如柴?

导致糖尿病人消瘦可能有以下原因:

1.I型糖尿病或血糖控制欠佳

葡萄糖是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使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机体就会通过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提供能量,导致脂肪和蛋白质消耗过多,故患者会越来越瘦。另一方面,由于高血糖引起机体增加排尿,血糖随尿液大量流失,也会造成患者失水而体重减轻。

2.饮食控制过严

糖尿病虽然需要控制饮食,但有些糖尿病人对饮食控制过于极端,导致能量摄入不足,营养缺乏,也会引起身体消瘦。

3.降糖药物的作用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如二甲双胍、西格列汀、艾塞那肽等类型的降糖药物,都具有减轻体重的效果。这对于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当然非常适合,但对于原本并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这些降糖药物也可选用,但可能会使体重进一步降低。

4.合并疾病

如果是糖尿病合并甲亢、糖尿病合并肿瘤的情况,由于营养高消耗或肿瘤进展导致疾病加重,患者也会消瘦明显。

总的来说,有研究同时发现,与体重正常或消瘦的糖尿病人比较,肥胖糖尿病人的合并症更多,预后更差。所以,肥胖糖尿病患者应把减轻体重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措施。当然,过于消瘦的患者朋友,也要注意保证营养摄入,排除可能的并发疾病,保持良好健康状态。

#清风计划# #健康真相馆# @头条健康 @健康真相官

得了糖尿病到底会胖还是会瘦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说到糖尿病,需要大家多多重视,糖尿病不再是老年人出现的病症,很多年轻人甚至儿童也会出现。同样是得了糖尿病,有的人很胖,但是有的人却很瘦,为什么会这样呢?糖尿病究竟会让人变胖还是变瘦?记者采访了陕西省糖尿病学分会委员邢影,了解有关糖尿病的那些事。

得了糖尿病有的胖有的瘦

得了糖尿病到底会瘦还是会胖,邢影从两个实例开始讲起。36岁的李女士,入院体重达到109kg,BMI41.5kg/m2,近十年来,体重一直维持在210斤左右,曾经减过肥,后来体重逐渐反弹,自己也没有毅力,觉得“胖没事,健康就好”,所以,就一路胖过来了。因为体重过大,平时稍微动一动,就气喘吁吁,全身就冒虚汗,所以就更不爱运动。近3个月有明显口渴、多饮症状,此次因为腹部有隐痛、恶心、尿频、尿急、小便刺痛来就诊,入院时监测空腹血糖17.8mmol/L(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7.0mmol/L或随机≥11.1mmol/L),经详细检查后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肥胖症及泌尿系感染。经系统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院外制定降糖减重的方案,三个月的随访,李女士成功减重42斤。

40岁的王先生,入院时体重98kg,BMI32.16kg/m2,因为体重下降、多饮、多尿、恶心、呕吐15天来院就诊,近半月来体重突然下降15kg,入院后化验随机血糖高达35.0mmol/L,快速糖化血红蛋白9.0%,尿常规:酮体2 、葡萄糖3 ,经系统检查后确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酮症等相关代谢性疾病。经积极降糖、补液、消除酮体等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院外制定个体化降糖方案。

是胖还是瘦通过公式来算算

如何判断肥胖,通过一些常用指标就能知道。体重指数(BMI)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判定方法,计算公式为: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kg/m2)。中国居民的判断标准,正常:18.5-23.9kg/m2,超重:≥24kg/m2,肥胖:≥28kg/m2。

研究结果表明,假若BMI≥24.0kg/m2,即使血脂、血压、血糖处于正常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至少也会增加50%。也就是说,即便代谢状况良好,超重或肥胖人群的糖尿病风险也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超重者(BMI24.0-27.9kg/m2)糖尿病的患病率风险是正常体重的1.5倍,而肥胖者(BMI≥28.0kg/m2)更是达到了令人担忧的1.74倍。代谢异常并且肥胖的参与者糖尿病风险更是达到了2.15倍。

腰围(WC)是用来判定脂肪分布异常的指标,腰部脂肪过度积聚危害性最强,称作向心性肥胖。男性≥85cm,女性≥80cm,为肥胖。腰臀比(WHR)评价标准:男性>0.9,女性>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标准(理想)体重和肥胖度怎么算,邢影说,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肥胖度=〔(实测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即认为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

什么决定糖尿病人的胖瘦

“糖尿病人的胖瘦情况,主要是由体内的胰岛素所决定的。”邢影说,胰岛素不仅有搬运血糖的作用,还可以促进脂肪合成和存储。脂肪堆积得越多,人也就越胖。

糖尿病可以根据病因分为多种类型,比如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等。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主要见于年轻人,三多一少症状典型,患者常体重降低,起病急,容易自发性地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晚期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三多一少症状并不典型,并且起病隐匿、病情缓慢。

邢影说,李女士在确诊2型糖尿病以前,很有可能已经患了糖尿病,譬如有明显的口渴、多饮症状,只是没有去医院确诊而已。这时候是处于糖尿病前期,胰岛功能尚有代偿功能,但是体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自身机体想要去降低血糖,就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就容易形成高胰岛血症。胰岛素一多,脂肪就堆积得越多,人也就越胖了。

许多糖尿病病人,尤其是糖尿病初期,患者的体型会越来越胖,这种肥胖不是全身匀称的发胖,而是以腹型肥胖为主。前面已经说过,胰岛素除了具有降糖作用之外,本身还具有促进脂肪合成并储存的作用,因此有着潜在增加体重的效应。那些体型肥胖的患者,其发病的原因大都在于胰岛素抵抗,就是说胰岛细胞能够分泌足够量的胰岛素,但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来分解葡萄糖,当胰岛素抵抗发生时,胰岛细胞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而高胰岛素水平会进一步促进身体发胖,肥胖又会反过来阻碍身体合理利用胰岛素,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糖尿病的消瘦与血糖升高、胰岛素水平降低关系更大一点,对于1型糖尿病可能更典型,它的胰岛功能较差,那么胰岛素分泌得特别少,所以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且容易出现酮症。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胰岛功能残存,口服药物有效,如果出现了体重明显减轻,可能还是跟胰岛素分泌不足相关。所以这一部分患者,大部分考虑血糖水平过高,导致的这种体重减轻,就如王先生一样,如果体重减轻、消瘦的时候,提示血糖控制得不是特别好。

到了后来,随着病情的进展,胰岛的功能可能有所减弱,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就减少了,逐渐地胰岛功能衰减,这就跟我们1型糖尿病人类似,表现为胰岛素分泌彻底不够的时候,就不会有脂肪的堆积。同时,因为胰岛素的不足,血糖无法正常供能,这时候就会燃烧脂肪供能,脂肪燃烧得多了,久而久之,人也就消瘦了。

如果能做到机体中胰岛素的量与血糖的消耗量恰好平衡,血糖既不会高,也不会因有剩余而转化成脂肪,体重自然会保持相对稳定;反之,如果治疗后胰岛素有过量,转化成的脂肪会增多,体重就会增加而长胖;如果胰岛素仍然有不足,不但血糖得不到利用会升高,还不得不通过分解身体中脂肪来补充能量,最终导致了体重下降而越来越瘦。

另外,如果监测血糖正常,出现突然消瘦,除了考虑糖尿病之外,也可能常见于以下疾病:1.食管、胃肠道病变,可以引起吞咽困难,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等,使机体的能量供应不足引起消瘦。2.活动性肺结核、恶性肿瘤,如胃癌、肺癌、肝癌、胰腺癌等消耗性疾病,可以因为消耗增多引起体重进行性下降。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的糖、脂肪、蛋白质会出现消耗增多,引起消瘦。4.肝脏、胆道疾病可引起消化液或消化酶的合成分泌减少,可影响消化、吸收不良,引起消瘦。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既可以胖,也可以瘦,糖尿病患者的胖瘦,和糖尿病类型以及胰岛素缺乏程度有关。胰岛素是一种促合成激素,能够促进蛋白质、脂肪和糖原的合成,抑制蛋白质、脂肪和糖原的分解,如果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严重,糖尿病患者就会消瘦,如果糖尿病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患者多为肥胖。1型糖尿病多青少年起病,以胰岛素缺乏为主,可有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治疗主要依赖胰岛素,所以1型糖尿病的患者体型多消瘦。2型糖尿病既有胰岛素抵抗,也有胰岛素缺乏,尤其是病程短的2型糖尿病,多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多是肥胖体型。肥胖是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基础,胰岛素抵抗容易导致糖代谢异常,甚至发生糖尿病。病程长的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很差,也可以表现为消瘦。

糖尿病病人无论是太瘦还是过胖都不是啥好事,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标准体重才是最好的,因为胖瘦是一项能体现出糖尿病轻重的直观指标,也不要认为体重没变化就不会是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需要进行长期科学有规律的运动,保持健康饮食结构,对糖尿病“敬而远之”。(王皖秦朱明明记者王嘉)

糖尿病也会让人发胖!不止是“三多一少”,很多人都忽略

在近些年随着饮食质量提高,让大多数人经常摄取各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也正是因为长时间摄取这些食物让身体患上各种疾病。其中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在出现后会有一些相关症状,大多数人知道患上糖尿病后身体会有多饮、多食、消瘦的现象,却不知如果突然发福也就是体重上升,也有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突然发福是糖尿病的症状吗?

虽然说糖尿病在出现后会让身体有消瘦的现象,但它除了消瘦外,体重的变化也是身体胰岛素以及血糖异常的一个表现,有大量研究显示,有60%的人在患上糖尿病之前体重会超标,而且肥胖程度和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成正比的。

由于身体的胰岛素是可以帮助降低血糖,但它除了降低血糖外,还可以参与身体脂肪蛋白质的代谢,一旦身体中的脂肪超标,胰岛素负担会加重,会让胰岛素功能受影响而没办法及时降血糖降低。这样在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以及功能受影响的情况下,血糖没办法正常降低就会逐渐上升,时间一长就会患上糖尿病。所以一些中老年人或者是家族中有糖尿病遗传是的人群,如果突然间有发福现象,尤其是体重上升的速度过快时要及时进行血糖监测。

糖尿病除了发福还有什么其它症状?

一、容易饥饿

当身体的葡萄糖没办法被肌肉以及器官组织所吸收时,会让这些糖分被尿糖代谢出去,会让身体能量不足而经常感觉到饥饿,在这种情况下身体的食量会大增,特别是在吃饭后没多久总是感觉饥饿。

二、容易发生疲劳

糖尿病人一般很容易有疲劳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血糖上升的时候,葡萄糖没办法被身体所吸收,会让身体缺乏能量而在做事时感觉到比较劳累,在经过休息以后这种劳累感还是持续存在。

三、手脚发抖

糖尿病出现后也会让患者有手脚发抖的现象,这可能是血糖的持续上升让神经发生障碍导致。

温馨提示:

在患上糖尿病后身体会有一系列相关症状,所以要格外警惕,另外还要知道糖尿病发生并不单纯会让身体消瘦,有些患者会有体重上升的情况,所以不要认为只有在身体消瘦的时候才是患上糖尿病,体重上升和糖尿病没有关系,如果在短时间内上升过快就要警惕。